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4月 10, 2022 7:46 am
二僧卷簾(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清涼大法眼,因僧齋前上參,眼以手指簾。
時有二僧,同去捲簾。
眼曰:「一得一失!」
【語譯】
齋日的前一天,眾僧上參清涼山的大法眼和尚。
大法眼以手指,指著門簾,當時有二名僧人同去捲簾。
大法眼說這兩人,一得(做對了),一失(做錯了)。
【評唱】
無門曰:「且道是誰得誰失?若向者(這)裡著得一隻眼,便知清涼國師敗闕處。然雖如是,切忌向得失裡商量!」
【語譯】
無門說:「說說看,是誰對?是誰錯?如果能向這裡著眼,便會知道清涼國師其言失之處。話雖如此,切切不可向得、失二對論裡,討論問題的症結。」
【頌曰】
捲起明明徹太空 太空猶未合吾宗
爭似從空都放下 綿綿密密不通風
【語譯】
捲起遮蔽的竹簾,則天空清晰可見,習禪的首要 便是要體悟這種真空無相(徹太空)的心境,但是即使是晴朗如徹的天空,仍不敵禪宗的真實境(綿密無漏之境)。
【附參資料】
一、本公案釋意
清涼.大法眼禪師因僧齊前上參,眼以手指簾,時有二僧同去捲簾。
眼曰:「一得一失。」
無門曰:「且道:是誰得誰失?若向者裡著得一隻眼,便知清涼國師敗闕處然雖如,切忌向得失裡商量。」
頌曰:「捲起明明徹太空,太空猶未合吾宗。爭似從空都放下,綿綿密密不通風。」
這是《無門闗》裡的一則公案。
清涼院的法眼禪師,在修行僧前去訪時,默然無語以手指著窗簾,在場適有兩位僧人便同去捲簾,法眼禪師卻說:「一得一失」。
公案中並沒有指出誰得誰失。
事實上,這兩位僧人 在起身前去捲簾時,便起了「用」,凡是一落入「用」,便是相對法,便有得與失之分別。這裡的得與失,是好與不好的意思,並非開悟或未開悟。
無門禪師將此公案解說:「且說說看,是誰得是誰失?」
若向這裡悟去(按,一隻眼是悟眼,兩隻眼是肉眼),便知道法眼禪師所留正的破綻(敗闕處)。
這破綻便是讓人知道一落於「用」,便入於相對法,有得有失,有好有不好。
所以,法眼禪師的破綻,正是為我們開了一條向上之路,亦即它為我們指明迷津。
無門禪師又說「切忌向得失裡商量」,意思是說:不要拿「得」與「失」作比較,一作比較,便又落入分別的邊見。
最後,無門禪師為此「二僧卷簾」、「一得一失」作詩頌曰:
捲起遮蔽的竹簾,則天空清晰可見,習禪的首要 便是要體悟 這種真空無相(徹太空)的心境,但是即使是晴朗如徹的天空,仍不敵禪宗的真實境;
換句話說:
如果執著於這種什麼都空、什麼都的境,便執於「空相」,並不是真正的開證悟。
而所謂「從空都放下」,並不是再把簾子放下,以隔絕外緣,這樣便是「逃空」,其實逃空仍為「空」所轉,仍為空所縛;
真正的證悟是連「空」的念頭都放下,讓外境和內心都一起「空」掉。
所謂「返觀內照」,是在自己心地上作功夫,使外空內也空,便能達到「綿綿密密不通風」,亦即工夫成熟,使心地完滿無漏,綿密不使通風,綿密無漏之境。
佛教有「無漏智」,亦即證見真理,遠離一切煩惱過非之智慧。
二僧卷簾,徹見太空,此是外空,是外在境界之空,是對外不起念,不為外境所染。
但禪的真境,則是空諸所有,連內心的「空」念也要一起空掉,達「內外皆空」,當功夫成熟,心地完滿無漏時,即得完滿無漏之「無漏智」。
二、清涼文益禪師悟道因緣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羅漢桂琛禪師之法嗣,俗姓魯,餘杭(今浙江杭州)人。
七歲時,從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落發出家,二十歲於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開元寺受具足戒。當時,希覺律師正在明州鄮山育王寺大弘律學。文益禪師慕其名,亦前往聽習,並深得其微旨。
在此期間,文益禪師還旁涉儒家典籍,並學習寫作詩文。希覺律師對他很器重,稱他為「我們之遊、夏(孔子的弟子子游、子夏)也。」
文益禪師,後被禪宗頓悟法門所吸引,決定放棄舊學,南下遊方參學。他先到福州,參長慶慧棱禪師,因緣不具足,無由契悟。
後與紹修、法進二禪師結伴,准備同往嶺南參學。
途經地藏院的時候,天下大雪,不能前行,於是三人便暫住休憩。
一日,三人正在烤火,地藏和尚(桂琛)問:「此行何之?」
文益禪師道:「行腳去。」
地藏和尚又問:「作麼生是行腳事?」
文益禪師道:「不知。」
地藏和尚道:「不知最親切。」
接著,地藏和尚又同三人談起《肇論》來,談到「天地與我同根」的時候,地藏和尚突然問:「山河大地,與上座自己是同是別?」
文益禪師道:「別。」
地藏和尚於是豎起兩指。
文益禪師一見,便道:「同。」
地藏和尚又豎起兩指,並起身而去。
不久雪止天晴,三人便向地藏和尚辭行。
地藏和尚把他們送到山門口,並問文益禪師:「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說到這裡,地藏和尚便指著庭外的一塊大石頭,問道:「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
文益禪師道:「在心內。」
地藏和尚反問道:「行腳人著甚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
文益禪師被窘得無言以對,三人當即又返回地藏院,放下行旅包,依地藏和尚法席下,求地藏和尚為他們抉擇法義。
這樣過了將近一個月,文益禪師每天向地藏和尚雖呈述自己的見解,講說道理,可是地藏和尚卻對他說:「佛法不恁麼。」
文益禪師非常絕望,說道:「某甲詞窮理絕也。」
地藏和尚道:「若論佛法,一切見(現)成。」
文益禪師一聽,言下大悟,並決定長期留在地藏和尚身邊。
與此同時,文益禪師的兩位同行,紹修和法進二禪師,在地藏和尚的點化下,亦皆契悟佛心。
文益禪師後離開地藏和尚,四處參學。在江西撫州,文益禪師曾應州牧之邀請,一度住崇壽院。
後來,南唐國主李景 聽說了文益禪師的道名,又邀請他到金陵,住持報恩禪院,署號淨慧禪師,後來又請他入住清涼道場,一直到他圓寂。
文益禪師德高道隆,門庭興盛,座下人才濟濟,被尊為法眼宗的開山祖師。
他平生有許多精彩的開示,試舉數則如次:
1.問:「十二時中如何行履,即得與道相應?」
師(文益禪師)曰:「取捨之心成巧偽。」
2.問:「十二時中如何行履?」
師曰:「步步蹋(踏)著。」
3.師指竹問僧:「還見麼?」曰:「見。」
師曰:「竹來眼裡?眼到竹邊?」曰:「不恁麼。」
4.因開井被沙塞卻泉眼。師曰:「泉眼不通被沙礙,道眼不通被甚麼礙?」僧無對。師代曰:「被眼礙。」
文益禪師與南唐國主李景關系甚密。
一日,文益禪師陪李景觀賞牡丹花。李王請文益禪師作偈,文益禪師當即賦雲: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豔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毳,音cui,僧衣的一種。]
李王一聽,頓悟其意。
文益禪師曾就「三界唯心」作頌雲: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唯心,眼聲耳色。
色不到耳,聲何觸眼。眼色耳聲,萬法成辦。
萬法匪緣,豈觀如幻。山河大地,誰堅誰變?」
又就「華嚴六相義」作頌雲:
「華嚴六相義,同中還有異。異若異於同,全非諸佛意。
諸佛意總別,何曾有同異?
男子身中入定時,女子身中不留意。
不留意,絕名字,萬像明明無理事。」
文益禪師圓寂於後周顯德五年(958)七月。春秋七十四歲。謚大法眼禪師。有《宗門十規論》傳世。
(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清涼大法眼,因僧齋前上參,眼以手指簾。
時有二僧,同去捲簾。
眼曰:「一得一失!」
【語譯】
齋日的前一天,眾僧上參清涼山的大法眼和尚。
大法眼以手指,指著門簾,當時有二名僧人同去捲簾。
大法眼說這兩人,一得(做對了),一失(做錯了)。
【評唱】
無門曰:「且道是誰得誰失?若向者(這)裡著得一隻眼,便知清涼國師敗闕處。然雖如是,切忌向得失裡商量!」
【語譯】
無門說:「說說看,是誰對?是誰錯?如果能向這裡著眼,便會知道清涼國師其言失之處。話雖如此,切切不可向得、失二對論裡,討論問題的症結。」
【頌曰】
捲起明明徹太空 太空猶未合吾宗
爭似從空都放下 綿綿密密不通風
【語譯】
捲起遮蔽的竹簾,則天空清晰可見,習禪的首要 便是要體悟這種真空無相(徹太空)的心境,但是即使是晴朗如徹的天空,仍不敵禪宗的真實境(綿密無漏之境)。
【附參資料】
一、本公案釋意
清涼.大法眼禪師因僧齊前上參,眼以手指簾,時有二僧同去捲簾。
眼曰:「一得一失。」
無門曰:「且道:是誰得誰失?若向者裡著得一隻眼,便知清涼國師敗闕處然雖如,切忌向得失裡商量。」
頌曰:「捲起明明徹太空,太空猶未合吾宗。爭似從空都放下,綿綿密密不通風。」
這是《無門闗》裡的一則公案。
清涼院的法眼禪師,在修行僧前去訪時,默然無語以手指著窗簾,在場適有兩位僧人便同去捲簾,法眼禪師卻說:「一得一失」。
公案中並沒有指出誰得誰失。
事實上,這兩位僧人 在起身前去捲簾時,便起了「用」,凡是一落入「用」,便是相對法,便有得與失之分別。這裡的得與失,是好與不好的意思,並非開悟或未開悟。
無門禪師將此公案解說:「且說說看,是誰得是誰失?」
若向這裡悟去(按,一隻眼是悟眼,兩隻眼是肉眼),便知道法眼禪師所留正的破綻(敗闕處)。
這破綻便是讓人知道一落於「用」,便入於相對法,有得有失,有好有不好。
所以,法眼禪師的破綻,正是為我們開了一條向上之路,亦即它為我們指明迷津。
無門禪師又說「切忌向得失裡商量」,意思是說:不要拿「得」與「失」作比較,一作比較,便又落入分別的邊見。
最後,無門禪師為此「二僧卷簾」、「一得一失」作詩頌曰:
捲起遮蔽的竹簾,則天空清晰可見,習禪的首要 便是要體悟 這種真空無相(徹太空)的心境,但是即使是晴朗如徹的天空,仍不敵禪宗的真實境;
換句話說:
如果執著於這種什麼都空、什麼都的境,便執於「空相」,並不是真正的開證悟。
而所謂「從空都放下」,並不是再把簾子放下,以隔絕外緣,這樣便是「逃空」,其實逃空仍為「空」所轉,仍為空所縛;
真正的證悟是連「空」的念頭都放下,讓外境和內心都一起「空」掉。
所謂「返觀內照」,是在自己心地上作功夫,使外空內也空,便能達到「綿綿密密不通風」,亦即工夫成熟,使心地完滿無漏,綿密不使通風,綿密無漏之境。
佛教有「無漏智」,亦即證見真理,遠離一切煩惱過非之智慧。
二僧卷簾,徹見太空,此是外空,是外在境界之空,是對外不起念,不為外境所染。
但禪的真境,則是空諸所有,連內心的「空」念也要一起空掉,達「內外皆空」,當功夫成熟,心地完滿無漏時,即得完滿無漏之「無漏智」。
二、清涼文益禪師悟道因緣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羅漢桂琛禪師之法嗣,俗姓魯,餘杭(今浙江杭州)人。
七歲時,從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落發出家,二十歲於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開元寺受具足戒。當時,希覺律師正在明州鄮山育王寺大弘律學。文益禪師慕其名,亦前往聽習,並深得其微旨。
在此期間,文益禪師還旁涉儒家典籍,並學習寫作詩文。希覺律師對他很器重,稱他為「我們之遊、夏(孔子的弟子子游、子夏)也。」
文益禪師,後被禪宗頓悟法門所吸引,決定放棄舊學,南下遊方參學。他先到福州,參長慶慧棱禪師,因緣不具足,無由契悟。
後與紹修、法進二禪師結伴,准備同往嶺南參學。
途經地藏院的時候,天下大雪,不能前行,於是三人便暫住休憩。
一日,三人正在烤火,地藏和尚(桂琛)問:「此行何之?」
文益禪師道:「行腳去。」
地藏和尚又問:「作麼生是行腳事?」
文益禪師道:「不知。」
地藏和尚道:「不知最親切。」
接著,地藏和尚又同三人談起《肇論》來,談到「天地與我同根」的時候,地藏和尚突然問:「山河大地,與上座自己是同是別?」
文益禪師道:「別。」
地藏和尚於是豎起兩指。
文益禪師一見,便道:「同。」
地藏和尚又豎起兩指,並起身而去。
不久雪止天晴,三人便向地藏和尚辭行。
地藏和尚把他們送到山門口,並問文益禪師:「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說到這裡,地藏和尚便指著庭外的一塊大石頭,問道:「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
文益禪師道:「在心內。」
地藏和尚反問道:「行腳人著甚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
文益禪師被窘得無言以對,三人當即又返回地藏院,放下行旅包,依地藏和尚法席下,求地藏和尚為他們抉擇法義。
這樣過了將近一個月,文益禪師每天向地藏和尚雖呈述自己的見解,講說道理,可是地藏和尚卻對他說:「佛法不恁麼。」
文益禪師非常絕望,說道:「某甲詞窮理絕也。」
地藏和尚道:「若論佛法,一切見(現)成。」
文益禪師一聽,言下大悟,並決定長期留在地藏和尚身邊。
與此同時,文益禪師的兩位同行,紹修和法進二禪師,在地藏和尚的點化下,亦皆契悟佛心。
文益禪師後離開地藏和尚,四處參學。在江西撫州,文益禪師曾應州牧之邀請,一度住崇壽院。
後來,南唐國主李景 聽說了文益禪師的道名,又邀請他到金陵,住持報恩禪院,署號淨慧禪師,後來又請他入住清涼道場,一直到他圓寂。
文益禪師德高道隆,門庭興盛,座下人才濟濟,被尊為法眼宗的開山祖師。
他平生有許多精彩的開示,試舉數則如次:
1.問:「十二時中如何行履,即得與道相應?」
師(文益禪師)曰:「取捨之心成巧偽。」
2.問:「十二時中如何行履?」
師曰:「步步蹋(踏)著。」
3.師指竹問僧:「還見麼?」曰:「見。」
師曰:「竹來眼裡?眼到竹邊?」曰:「不恁麼。」
4.因開井被沙塞卻泉眼。師曰:「泉眼不通被沙礙,道眼不通被甚麼礙?」僧無對。師代曰:「被眼礙。」
文益禪師與南唐國主李景關系甚密。
一日,文益禪師陪李景觀賞牡丹花。李王請文益禪師作偈,文益禪師當即賦雲: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豔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毳,音cui,僧衣的一種。]
李王一聽,頓悟其意。
文益禪師曾就「三界唯心」作頌雲: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唯心,眼聲耳色。
色不到耳,聲何觸眼。眼色耳聲,萬法成辦。
萬法匪緣,豈觀如幻。山河大地,誰堅誰變?」
又就「華嚴六相義」作頌雲:
「華嚴六相義,同中還有異。異若異於同,全非諸佛意。
諸佛意總別,何曾有同異?
男子身中入定時,女子身中不留意。
不留意,絕名字,萬像明明無理事。」
文益禪師圓寂於後周顯德五年(958)七月。春秋七十四歲。謚大法眼禪師。有《宗門十規論》傳世。
(心平如願《無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