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5月 06, 2022 8:19 am
非心非佛(馮學成《明月藏鷺 · 六、頌古聯珠》)
馬祖示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有僧問曰:“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祖曰:“為止小兒啼。”僧曰:“啼後如何?”祖曰:“非心非佛。”僧曰:“除此一種人來如何指示?”祖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祖曰:“且教伊體會大道。”
提示:佛教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講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若從理論上來講,即心即佛是對的,非心非佛 也是對的。但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 恰恰是矛盾,有此即非彼,有彼即非此。禪宗當然不會 停留在這樣的理論滿足中,它需要的是實際的體驗,所以馬祖後來 又說“不是物”。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人“體會大道”。這是語言游戲嗎?不!馬祖門下人才濟濟,龍象成群,決非語言游戲 所能使之成就的。正是因為馬祖公開揭穿 語言游戲這層幕布,才能使一大批學生 進入禪的實踐,並笑傲江湖。下面看有關詩偈:
韶光三月景和融,錦秀山川處處同。
碧瓦曉煙寒食雨,朱簾晴卷杏花風。
宋·慈受懷深
品析:“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物”馬祖東拉西扯,前言不接後語,簡直是語無倫次了,一代大師怎麼會是這樣的呢?為什麼會“且教伊(他)體會大道”。懷深禪師用他的詩偈表達了他對馬祖的理會,你看:
三月春光和融,並且春不私人,遍潤四方,真的是“錦秀山川處處同”。
不論是富貴人家的“碧瓦”,還是農舍上的曉煙,在寒食節的濛濛細雨之後,春日融融,春風習習,家家戶戶都捲上窗簾,欣賞那臨街臨舍,無處不有的杏花……
當人們沐浴 在這樣愜意的情境中時,(這種情境 是沒有榮辱得失,是非成敗心理因素 挾帶於其中的)你可知道,自己早與禪融為一體了。這優美的春景 若能長久地與心境融為一體,這樣的享受可以說是萬金買不來。可惜的是,人間的麻煩太多,油鹽柴米、老婆孩子,上級下級,發財破產,恩恩怨怨總是使人面對這大好的春光時不知所措……
百萬雄兵出,將軍獵渭城。
不閒弓矢力,斜漢月初生。
宋·翠岩可真
品析:這首偈頌,雄渾剛健,放在盛唐詩中 亦不讓人。但這卻不是唐代的邊塞詩,而是頌公案的一首偈子。妙就妙在禪師 能用這樣的詩偈 來表達禪的境趣,並刻畫出馬祖的那種雄才。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這類語言游戲 如同百萬雄兵一樣 供馬祖調遣,之所以是“游戲”而非行軍作戰,因為是“獵渭城”。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刀槍劍戟 平時也必須操練,所以是“不閒弓矢力”。在銀河微斜,明月初上之時,人間的真真假假,幻幻虛虛的種種景象,又有何實際意義呢?
對馬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偈頌不少,下面我們再欣賞兩首:
風勁葉頻落,山高日易沉。
坐中人不見,窗外白雲深。
宋·長靈守卓
品析:該詩也深得唐詩三昧,分明是一幅山居秋雲圖。這樣的詩情畫意 與馬祖那則公案有什麼關系呢?在翠岩可真禪師那裡 是“百萬雄兵出”,這裡卻是“坐中人不見”。一動一靜,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均可觸動人們的禪思。
長靈守卓(1065—1123)北宋末臨濟——黃龍禪派禪師,住開封天寧寺。
素琴張午月,流水落花深。
寂聽稀聲徹,冷冷太古音。
宋·佛心本才
品析:面對同樣的公案,本才禪師切入的角度 又不相同,你看,在午夜朦朧的月色中,是誰在撥弄幽幽的素琴?水為之流,花為之落,彈的是什麼曲子呢?老子說;“大音稀聲”——世界上最優美、最偉大的樂曲 是無法表達出來的,只有用心靈去“寂聽”,才會有所感受,這是“太古”之音,是混沌未分,日月未明,人心未萌的那種 存在的節奏。“曲冷不堪聽”熱鬧場中,卡拉OK中有這樣的古曲嗎……
佛心本才(?—1150前後)南北宋臨濟——黃龍禪派禪師,住湖南潭州上封禪院。
(馮學成《明月藏鷺·六、《頌古聯珠》選析》)
馬祖示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有僧問曰:“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祖曰:“為止小兒啼。”僧曰:“啼後如何?”祖曰:“非心非佛。”僧曰:“除此一種人來如何指示?”祖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祖曰:“且教伊體會大道。”
提示:佛教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講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若從理論上來講,即心即佛是對的,非心非佛 也是對的。但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 恰恰是矛盾,有此即非彼,有彼即非此。禪宗當然不會 停留在這樣的理論滿足中,它需要的是實際的體驗,所以馬祖後來 又說“不是物”。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人“體會大道”。這是語言游戲嗎?不!馬祖門下人才濟濟,龍象成群,決非語言游戲 所能使之成就的。正是因為馬祖公開揭穿 語言游戲這層幕布,才能使一大批學生 進入禪的實踐,並笑傲江湖。下面看有關詩偈:
韶光三月景和融,錦秀山川處處同。
碧瓦曉煙寒食雨,朱簾晴卷杏花風。
宋·慈受懷深
品析:“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物”馬祖東拉西扯,前言不接後語,簡直是語無倫次了,一代大師怎麼會是這樣的呢?為什麼會“且教伊(他)體會大道”。懷深禪師用他的詩偈表達了他對馬祖的理會,你看:
三月春光和融,並且春不私人,遍潤四方,真的是“錦秀山川處處同”。
不論是富貴人家的“碧瓦”,還是農舍上的曉煙,在寒食節的濛濛細雨之後,春日融融,春風習習,家家戶戶都捲上窗簾,欣賞那臨街臨舍,無處不有的杏花……
當人們沐浴 在這樣愜意的情境中時,(這種情境 是沒有榮辱得失,是非成敗心理因素 挾帶於其中的)你可知道,自己早與禪融為一體了。這優美的春景 若能長久地與心境融為一體,這樣的享受可以說是萬金買不來。可惜的是,人間的麻煩太多,油鹽柴米、老婆孩子,上級下級,發財破產,恩恩怨怨總是使人面對這大好的春光時不知所措……
百萬雄兵出,將軍獵渭城。
不閒弓矢力,斜漢月初生。
宋·翠岩可真
品析:這首偈頌,雄渾剛健,放在盛唐詩中 亦不讓人。但這卻不是唐代的邊塞詩,而是頌公案的一首偈子。妙就妙在禪師 能用這樣的詩偈 來表達禪的境趣,並刻畫出馬祖的那種雄才。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這類語言游戲 如同百萬雄兵一樣 供馬祖調遣,之所以是“游戲”而非行軍作戰,因為是“獵渭城”。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刀槍劍戟 平時也必須操練,所以是“不閒弓矢力”。在銀河微斜,明月初上之時,人間的真真假假,幻幻虛虛的種種景象,又有何實際意義呢?
對馬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偈頌不少,下面我們再欣賞兩首:
風勁葉頻落,山高日易沉。
坐中人不見,窗外白雲深。
宋·長靈守卓
品析:該詩也深得唐詩三昧,分明是一幅山居秋雲圖。這樣的詩情畫意 與馬祖那則公案有什麼關系呢?在翠岩可真禪師那裡 是“百萬雄兵出”,這裡卻是“坐中人不見”。一動一靜,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均可觸動人們的禪思。
長靈守卓(1065—1123)北宋末臨濟——黃龍禪派禪師,住開封天寧寺。
素琴張午月,流水落花深。
寂聽稀聲徹,冷冷太古音。
宋·佛心本才
品析:面對同樣的公案,本才禪師切入的角度 又不相同,你看,在午夜朦朧的月色中,是誰在撥弄幽幽的素琴?水為之流,花為之落,彈的是什麼曲子呢?老子說;“大音稀聲”——世界上最優美、最偉大的樂曲 是無法表達出來的,只有用心靈去“寂聽”,才會有所感受,這是“太古”之音,是混沌未分,日月未明,人心未萌的那種 存在的節奏。“曲冷不堪聽”熱鬧場中,卡拉OK中有這樣的古曲嗎……
佛心本才(?—1150前後)南北宋臨濟——黃龍禪派禪師,住湖南潭州上封禪院。
(馮學成《明月藏鷺·六、《頌古聯珠》選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