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11:07 am
為了向諸位 證明他二人因到底錯在何處,咱們先把公案完整貼上:
岩頭在參德山之前 先參仰山:“才入門,提起坐具曰:'和尚!'
仰山取拂子擬舉,師曰:'不妨好手(就知你有這等手段)'。
“後參德山,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山曰:'作麼?'師便喝。
山曰:'老僧過在什麼處?'師曰:'兩重公案。'乃下禪堂。
山曰:'這個阿師稍似個行腳人。'至來日,上問訊,
山曰:'奢黎是昨日新到否?'曰:'是。'
山曰:'什麼處學得這虛頭來?'
師曰:'全豁終不自謾。'
山曰:'他日不得辜負老僧。'
“一日參德山,方跨門便問:'是凡是聖?'山便喝,師禮拜。
有人舉似洞山,山曰:'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
師曰:'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抬 一手搦。'
“雪峰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擎缽下法堂。
峰曬飯巾次,見德山乃曰:‘鐘未鳴,鼓未響,拓缽向甚麼處去?’
德山便歸方丈。峰舉似師(岩頭),
師曰:‘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在。’
“山聞,令侍者喚師(岩頭)去。問:‘汝不肯老僧那?’
師密啟其意,山乃休。
明日昇堂,果與尋常不同。師至僧堂前,拊掌大笑曰:‘且喜堂頭老漢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雖然,也只得三年活。’山果三年後示滅。”
據《五燈會元》上說,岩頭的參訪程途 是先參臨濟,因為臨濟已經歸寂,於是再參仰山。
看他在仰山的作略,大家是不是有點覺得眼熟?還記得當初 德山懷挾復子,在溈山也曾如是扭捏過一回麼?這岩頭肚裡的花花腸子 與德山果然一脈相承,這也難怪日後 他要承嗣德山的法脈呀。
不過比起德山的先跌份再找臉來,岩頭的手段 明顯要高上一籌,
他不可能跑到德山處 反而墮落到大蟲和老財 給挖的坑裡。此其一也!
古人行腳,或則為了參學,或則為了參訪。
參學、參訪雖僅一字之差,目的可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為了學習,求的是堂頭 給咱點開正眼;後者為了切磋,彼此拿出家底見個真章。
既然目的本自不同,作略自也大相徑庭,一個是賓驗主,一個是主驗主。
趙州之參黃蘗,德山之參溈山,臨濟之參諸方,以及岩頭此次之參德山,走的全是主驗主的路數。
既然是參訪,是各傾家底來見真章的,那大蟲的賣瓜之論 首先於邏輯上就說不通了。
因為只有參學之人 才會賣瓜,參訪之人 則是只驗他人之瓜,絕不會賣自己的瓜的。此其二也!
從岩頭在德山處的表現看,他自始至終用的全是驗主句,是一個套接著一個套的給德山設。
第一回合是“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山曰:'作麼?'師便喝。
山曰:'老僧過在什麼處?'師曰:'兩重公案。'乃下禪堂。
山曰:'這個阿師 稍似個行腳人。'”
這就像古書上的兩軍對壘 要先下戰書一樣,總要有個尋釁的理由,
“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就是岩頭的戰書。德山知道來者不善,故問其:“作麼?”
你的招我接下了,還有什麼不妨接著使出來。
岩頭自然識得 這裡邊的道道,他是絕不肯老老實實回答“賣瓜”的,一喝 即將自己推得乾乾淨淨。
德山是大手筆宗師,哪肯在此處放過他?一句“老僧過在什麼處?”
心說:“小子,你敢喝我?你要喝不到點上看我不扁你?”還要將自己向虎口裡送,要看他口下何處。
德山棒、臨濟喝 在那個時候 早已響遍叢林,別說一流的明眼阿師喝得,既是那三流、四流的瞎眼阿師也常在那兒 時不時的山呼海喝,全然不管該不該喝,反正見誰都是能喝就喝,不喝白不喝。
德山身為一山的老大,這種人自然是見多,所以德山要問他老僧我有什麼過呀?
潛台詞是你是不是 也跟那些胡喝亂喝的人一樣呀?
岩頭當然還會上他的當,道完個“兩重公案”,即走下禪堂。
他此處的喝,與在仰山處的“不妨好手”一樣,都是在告訴對方,我識得你的招數,這與過不過沒關系。
下禪堂 並不表示岩頭已經放過德山,而是這第一回合 到了該收手的時候,再糾纏下去就不像個本分阿師了。
德山是大手眼人,雖只寥寥數語,就看出這後生之不凡。
所以隨之而有“至來日,上問訊,山曰:'奢黎是昨日新到否?'曰:'是。'
山曰:'什麼處學得這虛頭來?'師曰:'全豁終不自謾。'
山曰:'他日不得辜負老僧。'”
在確認岩頭 絕非托空謾語之輩後,德山就草草放過這漢,本大爺住山 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想必不會看錯人的。
“他日不得辜負老僧”,明著是不要辜負老僧 今日對你的認可,暗的也隱隱 有招收接班人的意思。
象岩頭這樣的後生 送上門來,哪個阿師瞧著不眼饞呢?呵呵!
但是德山雖已放過岩頭,岩頭卻沒放過德山。
於是就有了第三回合的故事。“一日參德山,方跨門便問:'是凡是聖?'
山便喝,師禮拜。
有人舉似洞山,山曰:'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師曰:'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抬一手搦。'”
岩頭問德山“是凡是聖?”與德山的“老僧過在什麼處”一樣,都是話中含毒,要看對方 肯不肯隨自己的語句轉。
德山此時一喝,確是轉身之好手,岩頭的禮拜 自然也是應份之舉。
但如果誰要以為德山和岩頭的故事 至此即該收場,那他可就錯了,須知岩頭那一跪可是膝下藏毒的!
藏什麼毒?看看定州僧與烏臼和尚 那一場法戰,你應該可以窺些端倪。
岩頭這點小把戲 自然瞞不了德山,他如果也像烏臼老人一樣給他說破,原無不可,但青原會下 從來不是這般作略,所以他於此未曾“下語”。
只是可憐了洞山老漢,抖擻腸子要做好人,卻沒來由地吃了年輕後生一頓埋汰。哈哈……
正因為岩頭 並未放過德山,所以才會有日後的第四場法戰。
卻說“雪峰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擎缽下法堂。
峰曬飯巾次,見德山乃曰:‘鐘未鳴,鼓未響,拓缽向甚麼處去?’德山便歸方丈。
峰舉似師(岩頭),師曰:‘大小德山 未會末後句在。’
雪峰與德山一節,我在前一篇拈提中已經評述過,雪峰當時由於尚未徹了,故不免自討一場敗闕。
岩頭打雪峰 本無可厚非,捎上德山卻是在平地起骨堆——話要是捎不到德山耳朵裡也就算了,若能傳過去,則正好再行勘驗勘驗——因為他還在惦記著 那老漢哪。
尋常人 之所以解不得這則公案,關鍵是不明白岩頭的“末後句”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德山 到底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岩頭這末後一句。
因為德山聞說岩頭這番話後,乃“令侍者喚師(岩頭)去。問:“汝不肯老僧那?”
若說德山識得,為何要問他:你不肯老僧?
最可氣的是記錄這則公案的人 只說“師密啟其意,山乃休”。
卻偏不肯說 岩頭究竟密啟了些什麼,能讓德山休去。
德山到底是聽了他一番何樣的白話,居然就會“明日昇堂,果與尋常不同?!”
更唬人的是 岩頭這廝還要繼續作怪,居然跑到僧堂前 拊掌大笑曰:“且喜堂頭老漢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雖然,也只得三年活。”
活脫脫一副為德山授記的樣子,而且德山還真的很聽話,果然於三年後示滅。
此篇公案之所以難解,就是因為裡邊埋的扣太多,讀者每每於不知不覺中被誤導了。
二祖驤陸公曾說,宗門中大佬 常故意立一機、設一境以迷惑學人,畫好了套,引逗著你自己往時鑽。
比如老人就講過 仰山與三聖之間的一個公案:
“一日有官人來參仰山,山問:'官居何位?'雲:'推官。'
山豎起拂子雲:'還推得這個麼?'官人無語,眾人下語,俱不契仰山意。
時三聖病在延壽堂,仰山令侍者持此語問之,
聖雲:'和尚有事也。'
再令侍者問:'未審有什麼事?'聖雲:'再犯不容。'仰山深肯之”。
仰山巧借官人的官職“推官”來說事,你不是審案的嗎?我手裡這個拂子 你審得嗎?
那官人於不知不覺間 被拂子的“境”給奪了,心想我平日審的 都是人間的是是非非,一個拂子有何功過,讓我如何審得?
不錯,拂子哪有什麼功過?仰山本就是在無事生非嘛!
所以他這般作略 只瞞得過推官大人,卻瞞不過真正的明眼人,若遇著三聖這樣的白拈賊,自然要露出馬腳的!
同樣的典故 還有南泉勘山下庵主一則。可憐一個庵主,趙州百般作怪勘他不破,南泉老賊一個“昨日的”就輕而易舉釣了出來,憑白地給人家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不過仰山、南泉雖毒,其實話中漏竇不少,若要識破他也不是太難之事,
比較起來,岩頭的“末後句”才是毒中之致毒。
於一句中,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把現成的手銬、腳鐐扔在面前,眼看著你自己往手腳上戴。
你若聞說“末後句”後心裡一尋思,這是個什麼東東?
我怎麼沒聽說過,該不是還有個什麼古怪的物事 我沒參詳透?
得!心這麼一動,手銬就自己戴上了。
又或者心裡想:什麼末後句不末後句,這天底下的事 就沒我不知道的。
得!您這麼一想,腳鐐又自己戴上了。
您看,不管您識得好,還是識不得也好,只要心思 跟著人家一轉,就早已著了他的道。
德山對岩頭這點小把戲 自然是識得的,但如果直接點破他 也就不是德山了,所以才會送上一句:“汝不肯老僧那?”表面看上去 是著了他的道,其實是要看看他這口井 到底水有多深。
岩頭究竟密啟了什麼意 能讓德山便休?大家不妨自己為之代下邊轉語試試。
我可以提醒你兩點:
一、不可做賣瓜解,因為若還有瓜可賣,那還只是末前句,而非末後句,而且與岩頭的風格、作略全然對之不上。
二、不可做義理解,以為岩頭實有奧妙傳予德山,若從此處著眼,那你不但小看了德山,而且也小看了岩頭。
此其三也!
據《五燈會元》記載,岩頭大哥“少禮青原誼公,落發往長安寶壽寺,稟戒習經律諸部,優游禪苑,與雪峰、欽山為友。”德山只是他參訪途程中的一站,一個於你非但並無授業之恩,反領你之恩德的人,你卻要掉過頭來 禮對方為師,這事就是閣下肯幹,岩頭大哥 也是打死不能屈就的。
岩頭同志大概很像當年的永嘉禪師,都屬於無師自悟的類型。
他行腳於唐末亂世之時,曾經名震四方的溈山、黃檗、趙州、臨濟、德山、洞山、仰山等人,有的已經歸寂,有的可能受戰亂的影響 而緣慳一面。
其最終甘與雪峰那個面瓜同生於德山一藤,我看半是臭味相投,
半是領他“他日不得辜負老僧”的一片慇勤之心吧。
岩頭在參德山之前 先參仰山:“才入門,提起坐具曰:'和尚!'
仰山取拂子擬舉,師曰:'不妨好手(就知你有這等手段)'。
“後參德山,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山曰:'作麼?'師便喝。
山曰:'老僧過在什麼處?'師曰:'兩重公案。'乃下禪堂。
山曰:'這個阿師稍似個行腳人。'至來日,上問訊,
山曰:'奢黎是昨日新到否?'曰:'是。'
山曰:'什麼處學得這虛頭來?'
師曰:'全豁終不自謾。'
山曰:'他日不得辜負老僧。'
“一日參德山,方跨門便問:'是凡是聖?'山便喝,師禮拜。
有人舉似洞山,山曰:'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
師曰:'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抬 一手搦。'
“雪峰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擎缽下法堂。
峰曬飯巾次,見德山乃曰:‘鐘未鳴,鼓未響,拓缽向甚麼處去?’
德山便歸方丈。峰舉似師(岩頭),
師曰:‘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在。’
“山聞,令侍者喚師(岩頭)去。問:‘汝不肯老僧那?’
師密啟其意,山乃休。
明日昇堂,果與尋常不同。師至僧堂前,拊掌大笑曰:‘且喜堂頭老漢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雖然,也只得三年活。’山果三年後示滅。”
據《五燈會元》上說,岩頭的參訪程途 是先參臨濟,因為臨濟已經歸寂,於是再參仰山。
看他在仰山的作略,大家是不是有點覺得眼熟?還記得當初 德山懷挾復子,在溈山也曾如是扭捏過一回麼?這岩頭肚裡的花花腸子 與德山果然一脈相承,這也難怪日後 他要承嗣德山的法脈呀。
不過比起德山的先跌份再找臉來,岩頭的手段 明顯要高上一籌,
他不可能跑到德山處 反而墮落到大蟲和老財 給挖的坑裡。此其一也!
古人行腳,或則為了參學,或則為了參訪。
參學、參訪雖僅一字之差,目的可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為了學習,求的是堂頭 給咱點開正眼;後者為了切磋,彼此拿出家底見個真章。
既然目的本自不同,作略自也大相徑庭,一個是賓驗主,一個是主驗主。
趙州之參黃蘗,德山之參溈山,臨濟之參諸方,以及岩頭此次之參德山,走的全是主驗主的路數。
既然是參訪,是各傾家底來見真章的,那大蟲的賣瓜之論 首先於邏輯上就說不通了。
因為只有參學之人 才會賣瓜,參訪之人 則是只驗他人之瓜,絕不會賣自己的瓜的。此其二也!
從岩頭在德山處的表現看,他自始至終用的全是驗主句,是一個套接著一個套的給德山設。
第一回合是“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山曰:'作麼?'師便喝。
山曰:'老僧過在什麼處?'師曰:'兩重公案。'乃下禪堂。
山曰:'這個阿師 稍似個行腳人。'”
這就像古書上的兩軍對壘 要先下戰書一樣,總要有個尋釁的理由,
“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就是岩頭的戰書。德山知道來者不善,故問其:“作麼?”
你的招我接下了,還有什麼不妨接著使出來。
岩頭自然識得 這裡邊的道道,他是絕不肯老老實實回答“賣瓜”的,一喝 即將自己推得乾乾淨淨。
德山是大手筆宗師,哪肯在此處放過他?一句“老僧過在什麼處?”
心說:“小子,你敢喝我?你要喝不到點上看我不扁你?”還要將自己向虎口裡送,要看他口下何處。
德山棒、臨濟喝 在那個時候 早已響遍叢林,別說一流的明眼阿師喝得,既是那三流、四流的瞎眼阿師也常在那兒 時不時的山呼海喝,全然不管該不該喝,反正見誰都是能喝就喝,不喝白不喝。
德山身為一山的老大,這種人自然是見多,所以德山要問他老僧我有什麼過呀?
潛台詞是你是不是 也跟那些胡喝亂喝的人一樣呀?
岩頭當然還會上他的當,道完個“兩重公案”,即走下禪堂。
他此處的喝,與在仰山處的“不妨好手”一樣,都是在告訴對方,我識得你的招數,這與過不過沒關系。
下禪堂 並不表示岩頭已經放過德山,而是這第一回合 到了該收手的時候,再糾纏下去就不像個本分阿師了。
德山是大手眼人,雖只寥寥數語,就看出這後生之不凡。
所以隨之而有“至來日,上問訊,山曰:'奢黎是昨日新到否?'曰:'是。'
山曰:'什麼處學得這虛頭來?'師曰:'全豁終不自謾。'
山曰:'他日不得辜負老僧。'”
在確認岩頭 絕非托空謾語之輩後,德山就草草放過這漢,本大爺住山 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想必不會看錯人的。
“他日不得辜負老僧”,明著是不要辜負老僧 今日對你的認可,暗的也隱隱 有招收接班人的意思。
象岩頭這樣的後生 送上門來,哪個阿師瞧著不眼饞呢?呵呵!
但是德山雖已放過岩頭,岩頭卻沒放過德山。
於是就有了第三回合的故事。“一日參德山,方跨門便問:'是凡是聖?'
山便喝,師禮拜。
有人舉似洞山,山曰:'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師曰:'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抬一手搦。'”
岩頭問德山“是凡是聖?”與德山的“老僧過在什麼處”一樣,都是話中含毒,要看對方 肯不肯隨自己的語句轉。
德山此時一喝,確是轉身之好手,岩頭的禮拜 自然也是應份之舉。
但如果誰要以為德山和岩頭的故事 至此即該收場,那他可就錯了,須知岩頭那一跪可是膝下藏毒的!
藏什麼毒?看看定州僧與烏臼和尚 那一場法戰,你應該可以窺些端倪。
岩頭這點小把戲 自然瞞不了德山,他如果也像烏臼老人一樣給他說破,原無不可,但青原會下 從來不是這般作略,所以他於此未曾“下語”。
只是可憐了洞山老漢,抖擻腸子要做好人,卻沒來由地吃了年輕後生一頓埋汰。哈哈……
正因為岩頭 並未放過德山,所以才會有日後的第四場法戰。
卻說“雪峰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擎缽下法堂。
峰曬飯巾次,見德山乃曰:‘鐘未鳴,鼓未響,拓缽向甚麼處去?’德山便歸方丈。
峰舉似師(岩頭),師曰:‘大小德山 未會末後句在。’
雪峰與德山一節,我在前一篇拈提中已經評述過,雪峰當時由於尚未徹了,故不免自討一場敗闕。
岩頭打雪峰 本無可厚非,捎上德山卻是在平地起骨堆——話要是捎不到德山耳朵裡也就算了,若能傳過去,則正好再行勘驗勘驗——因為他還在惦記著 那老漢哪。
尋常人 之所以解不得這則公案,關鍵是不明白岩頭的“末後句”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德山 到底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岩頭這末後一句。
因為德山聞說岩頭這番話後,乃“令侍者喚師(岩頭)去。問:“汝不肯老僧那?”
若說德山識得,為何要問他:你不肯老僧?
最可氣的是記錄這則公案的人 只說“師密啟其意,山乃休”。
卻偏不肯說 岩頭究竟密啟了些什麼,能讓德山休去。
德山到底是聽了他一番何樣的白話,居然就會“明日昇堂,果與尋常不同?!”
更唬人的是 岩頭這廝還要繼續作怪,居然跑到僧堂前 拊掌大笑曰:“且喜堂頭老漢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雖然,也只得三年活。”
活脫脫一副為德山授記的樣子,而且德山還真的很聽話,果然於三年後示滅。
此篇公案之所以難解,就是因為裡邊埋的扣太多,讀者每每於不知不覺中被誤導了。
二祖驤陸公曾說,宗門中大佬 常故意立一機、設一境以迷惑學人,畫好了套,引逗著你自己往時鑽。
比如老人就講過 仰山與三聖之間的一個公案:
“一日有官人來參仰山,山問:'官居何位?'雲:'推官。'
山豎起拂子雲:'還推得這個麼?'官人無語,眾人下語,俱不契仰山意。
時三聖病在延壽堂,仰山令侍者持此語問之,
聖雲:'和尚有事也。'
再令侍者問:'未審有什麼事?'聖雲:'再犯不容。'仰山深肯之”。
仰山巧借官人的官職“推官”來說事,你不是審案的嗎?我手裡這個拂子 你審得嗎?
那官人於不知不覺間 被拂子的“境”給奪了,心想我平日審的 都是人間的是是非非,一個拂子有何功過,讓我如何審得?
不錯,拂子哪有什麼功過?仰山本就是在無事生非嘛!
所以他這般作略 只瞞得過推官大人,卻瞞不過真正的明眼人,若遇著三聖這樣的白拈賊,自然要露出馬腳的!
同樣的典故 還有南泉勘山下庵主一則。可憐一個庵主,趙州百般作怪勘他不破,南泉老賊一個“昨日的”就輕而易舉釣了出來,憑白地給人家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不過仰山、南泉雖毒,其實話中漏竇不少,若要識破他也不是太難之事,
比較起來,岩頭的“末後句”才是毒中之致毒。
於一句中,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把現成的手銬、腳鐐扔在面前,眼看著你自己往手腳上戴。
你若聞說“末後句”後心裡一尋思,這是個什麼東東?
我怎麼沒聽說過,該不是還有個什麼古怪的物事 我沒參詳透?
得!心這麼一動,手銬就自己戴上了。
又或者心裡想:什麼末後句不末後句,這天底下的事 就沒我不知道的。
得!您這麼一想,腳鐐又自己戴上了。
您看,不管您識得好,還是識不得也好,只要心思 跟著人家一轉,就早已著了他的道。
德山對岩頭這點小把戲 自然是識得的,但如果直接點破他 也就不是德山了,所以才會送上一句:“汝不肯老僧那?”表面看上去 是著了他的道,其實是要看看他這口井 到底水有多深。
岩頭究竟密啟了什麼意 能讓德山便休?大家不妨自己為之代下邊轉語試試。
我可以提醒你兩點:
一、不可做賣瓜解,因為若還有瓜可賣,那還只是末前句,而非末後句,而且與岩頭的風格、作略全然對之不上。
二、不可做義理解,以為岩頭實有奧妙傳予德山,若從此處著眼,那你不但小看了德山,而且也小看了岩頭。
此其三也!
據《五燈會元》記載,岩頭大哥“少禮青原誼公,落發往長安寶壽寺,稟戒習經律諸部,優游禪苑,與雪峰、欽山為友。”德山只是他參訪途程中的一站,一個於你非但並無授業之恩,反領你之恩德的人,你卻要掉過頭來 禮對方為師,這事就是閣下肯幹,岩頭大哥 也是打死不能屈就的。
岩頭同志大概很像當年的永嘉禪師,都屬於無師自悟的類型。
他行腳於唐末亂世之時,曾經名震四方的溈山、黃檗、趙州、臨濟、德山、洞山、仰山等人,有的已經歸寂,有的可能受戰亂的影響 而緣慳一面。
其最終甘與雪峰那個面瓜同生於德山一藤,我看半是臭味相投,
半是領他“他日不得辜負老僧”的一片慇勤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