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頁 (共 614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30, 2022 6:00 pm
新老怪
其一,以萬法無自性為空性,

其二,以破盡一切概念上“有”的虛妄分別為空性,

其三,以為在萬法之外 別有個空性。

其四,以為在心之外 別有一個空性。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31, 2022 9:14 am
新老怪
達磨安心(謝力《我與無門關》)


第四十一則 達磨安心
〖公案〗
  達磨*1面壁。
二祖*2立雪斷臂雲:“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
磨雲:“將心來,與汝安。”
祖雲:“覓心了不可得。”
磨雲:“為汝安心竟。”

【語譯】

  達磨在少室山面壁時。
二祖站在雪地上 斬斷他一條胳臂,對達磨說:“弟子的心未安,請求老師與弟子安心。”
達磨說:“把心拿來,我來替你安。”
二祖說:“我找過了,就是找不到我的心。”
達磨說:“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評唱〗

  無門曰:“缺齒老胡,十萬裡航海特特而來,可謂是無風起浪。末後接得一個門人,又卻六根不具。咦!謝三郎不識四字*3。



【語譯】
  無門說:“這老得連牙齒都掉光了的老胡人,從十萬裡外 乘船興致勃勃而來,稱得上是無風起浪。後來還收了一個六根不具的門人。嗨!這老胡人 蠢得連不認識銅錢上四個字的謝三郎還不如。”

〖頌曰〗
西來直指  事因囑起
撓聒叢林  元來是爾

【語譯】

西來直指人心的就是這位老胡人,
一切事故的發生,就是因為他的囑付而引起,
擾亂了清淨叢林的人,原來就是你。


【題解】
  無門選用這則公案,目的不在於安心。這安心的故事,是禪宗祖庭開庭紀事,教門宗下,沒有人會不知道這掌故的。無門鄰選這段公案的目的 是什麼呢?難道他只想告訴你達磨是條老笨驢,連不認識銅錢上四個字的謝三郎還不如。難道二祖接受了達磨的囑付後,就真得把叢林搞得永無寧日,事情多多嗎?想知道答案,唯有自己親自去參究。

【參究】
  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
將心來,與汝安。
覓心了不可得。
為汝安心竟。
撓聒叢林,元來是爾。

【註解】
*1  達磨(?~535)梵名bodhidharma。意譯作道法。又稱菩提達摩、菩提達磨多羅、達磨多羅、菩提多羅。通稱達磨。為我國禪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南天竺香至國(或作婆羅門國、波斯國)國王之第三子,從般若多羅學道,與佛大先並稱為門下二甘露門,四十年之後受衣缽。梁武帝普通元年(520,一說南朝宋代末年),師泛海至廣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業,然與武帝語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時人不解其意,稱壁觀婆羅門。經九載,欲歸西方,囑慧可一宗之秘奧,授袈裟及楞伽經四卷。未久即入寂,葬於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雲度蔥嶺時,適逢達磨攜只履歸西方。師之一生頗富傳奇,亦難辨其真偽。師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異說。又梁武帝尊稱師為“聖胄大師”;唐代宗賜“圓覺大師”之謚號,塔名空觀。

*2  二祖,禪宗東土之第二祖慧可禪師,初名神光,於伊洛披覽群書,以曠達聞,慕達磨之高風,斷臂求法,師感其精誠,遂傳安心發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

*3  謝三郎不識四字,中國古代寓言,指其人愚笨連銅錢上的四個字也不認識。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31, 2022 9:21 am
新老怪
覓心了不可得(聖嚴法師《禪語100》)

  問:

  二祖慧可禪師對菩提達摩說:「我的心不安寧,請幫我安心。」達摩說:「把心拿來,我替你安。」慧可沉默了好久,說:「覓心了不可得,找也找不到。」達摩說:「好了!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意思是不是說,連心都不存在,還有什麼安寧、不安寧的問題呢?一般人最常感受到 種種心境的出現,比如心痛、心焦、心急、心慌、心悸等等,如果跟他說「你的心 其實是不存在的」,大概很少人會接受吧!

  答:
  一般人的煩惱心 不斷在波動,豈會承認無心呢?當然,也有人說:「我沒想到做這樣的事,說這樣的話 會使你傷心,我是無心的,你不要在意。」這種無心是搪塞、推諉吧!是為自己辯護,把責任推得光光的。人除非睡熟了 或失去知覺,否則是不會無心的;粗心也是有心。「覓心了不可得」是相當不易的工夫,只要看過禪宗公案歷史的人 都知道這個故事。慧可去見達摩之前 已經修行很久,只因心不安 所以去問達摩祖師。達摩給他的是禪師的反應,禪師往往不給弟子正面的解答,而是把問題 轉過來還給他,要他自己找答案。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回應。如果順著人的心 給它說明解釋分析,心會越來越亂,想得越來越多,離開智慧越來越遠。因此達摩要慧可 把心找來,實際上沒有心這個東西,那只是一個個念頭的起伏。前念滅,後念起;後念起,前念滅,念頭不斷起滅。如果很認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尋找的當下,霎時扣住煩惱起伏波動的心,這個心竟然不見了,剩下的是平靜的、安定的,甚至沒有念頭的一種經驗。這不能稱為是心或念,而是一種體驗。人的心沒有頭、沒有尾,也沒有痕跡,無處可覓,有的只是雜念而已,是一團煩惱心、分別心、執著心、自我中心的組合。如果發現這個事實,實際上就是開悟了。


  如果你試著找自己的心,一定越找越多,邊找邊想,念頭紛飛。當你不再想時,這也是念頭,因為你在想自己的心 並沒有在動,這當然是念頭。為什麼慧可做得到呢?因為他已經修行很久,遇到達摩一句話打回來,把他的妄想、分別、煩惱、執著的念頭打得粉碎,終於發現 心了不可得;無心可安,才叫安心。
  (聖嚴法師《禪語100》)

:mrgreen:無心可安,才叫安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31, 2022 9:34 am
新老怪
慧可安心(陳載暄《禪外流雲》禪宗公案)

【禪宗公案】

  可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祖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曰:“將心來,與汝安。”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靜心齋小譯】

  慧可法師問達摩祖師:“所有的佛所傳的 這個最高的真理,我有沒有資格聽聞和得到呢?”達摩祖師說:“所有的佛所傳的最高的真理,並不是向別人那裡 求得一個東西的。”慧可失望地說:“我的心得不到安寧,請你幫助將我的心 安定下來。”達摩祖師說:“把你的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呆住了,過了好一會,說:“我找不到這顆心,那根本是了無跡象可得的啊。”達摩祖師說:“既然找不到心,那麼我已經給你的心安定好了。”


【禪外流雲】

無處安心處處安

  這樁公案慧可悟道的前奏,還有他斷臂的一個過程,達摩祖師說這個佛法 不是小根小器的人所能理解到的,慧可一聽,拿出隨身所帶的戒刀,咔嚓一聲把自己的左臂 給砍下來了,以示向達摩祖師表達自己 追求佛法的信心和決心。

  之後慧可求安心,達摩祖師讓他把心拿出來。

  這個時候,慧可大師找心,在那一剎那,所有的意識妄念 瞬間無影無蹤,心意識達到清清淨淨的臨界點上,也就在這電光石火間,慧可大師悟到了“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心性本體。

  此心無古今方所,無青黃赤白,離四句、絕百非,涵天括地,無所不包,無所在也無處不在,無所安即大安,無處可安 則處處安。

  禪宗門風高峻,自達摩傳東土以來,宗內龍象輩出,於一言一語、一舉手一投足、一棒一喝間,禪機電閃雷鳴,直指人心,倏而劃破天地萬年黑黢,令學人在稍縱即逝的瞬間識其機樞、認明實相,因而見性成佛,從此了就生死輪回中的一大事因緣。

凡人心凡夫禪

  行於人世間,難就難在心難安。

  不是麼?凡塵俗世,樁樁件件,哪樣皆關乎生之運用,於香火傳承的俗世因緣裡,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尋藝求學、供老養小,只要這因緣不盡,哪樣不令人操勞?哪樣不是纏來繞去?哪樣真能擱置在責任之外去行雲流水?

  但能於茫茫無盡的繁瑣細碎裡,聽得一二聲山寺的鐘聲 和越世的梵音,讀誦幾卷穿透時空的經文,行住坐臥間 靜心念幾聲佛號,於濁亂和紛芸的心地,閃過那終極召喚的一束光芒,此人生,也就大有氣象了。



  “你們這兒真好,要是有條件的話,我真想把家安在這兒。”旅遊到外地的我,在出租車裡,對司機由衷地贊嘆這裡誘人的風土人情。

  “其實,說句老實話,我們呆在這兒幾十年了,早就有些膩味了,也想到外地去安家呢。”那司機坦誠地說。

  我聽了一愣,回味過來,啞然一笑,這大約就是心向外馳的緣故吧,從而忽視了身邊的美好與永恆。



  “到田園去逛逛,去撿幾束麥穗嗎?”他向她問道。
  “不去,要去你自己去。”她生硬地回答。她看著眼前的丈夫,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結婚這麼多年以來,除了在戀愛當中 給她送過幾枝花以外,最浪漫的事 就是與她一起到田邊地頭去撿麥穗了。除此,她看不到他的進取之心,老老實實地上班,老老實實地掙工資,這麼多年了,從不為改善現實生活 與工作狀態作出任何的努力。唯一欣慰的,他默默地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洗衣、做飯、清掃,他都毫無怨言幾年如一日地做著,甚至,他每晚為她洗腳。當初,她都沉浸在這些巨大的幸福與溫情裡,而現在,淡了,也木然了。

  她開始刻意去追尋 自己認為的浪漫。她認識了一位官員。官員也被她迷人的風韻所傾倒。官員為她帶來了時髦衣服,為她購置金銀首飾,她的虛榮心 極大地滿足著。倆人愛得死去活來。她與自己的丈夫離了婚。

  離了婚的他,經人介紹之後,他與一位離異過的女人 又走進了婚姻殿堂。而他的那些習慣並沒有改變,仍然規規矩矩地工作與生活,仍然不思進取不想發財,仍然做家務仍然給現任妻子洗腳。

  貪婪的官員 在反腐敗中 翻身下馬,她一下子跌入冰窖當中。有天,憔悴哀傷的她遇到了前夫的現任妻子。她哀愁地一笑:“過得好嗎?”

  “他簡直就太好了,我可得到一個寶貝了,傻大姐,你咋會離開他呢?”前夫的現任妻子說道。

  她呆住了。在原地站了很久。怎就不識那顆心呢?怎就任性地將自己這顆心拋了出去呢?如果時光能倒流,她寧願重來。

  ……

  幸福在於心,得失也在於心啊!



  他意氣風華,克己奉公,摸爬滾打,終於坐到了縣長的位置。

  “縣長,你可要對我們投標的那個項目 多多關照啊。”企業老闆邊說,邊遞過來一沓現金。他不動聲色地接受了。

  “縣長,明天的幹部提拔討論會上,你可要大力扶持啊。”科長邊說,邊遞過來一沓現金。他不動聲色地接受了。

  ……

  漸漸地,縣長收成了習慣,凡來找他辦事的,不送或少送了,他鼻子裡哼哼,嘴裡打些哈哈,“這個嘛,我們研究研究。”從此沒了下文。

  縣長越收越多了,家裡的保險櫃 已裝不下收受來的現金,他開始往家裡的各個角落分散藏掖。每天回家,他都要樂滋滋地 摸摸那些鈔票。

  ……

  最終,他被那些收受來的鈔票 給無情地埋葬。從接收第一筆現金開始,他就在自築牢獄了。此心成就了他的牢獄。


  一位富翁假期到一山鄉旅遊,見一農夫躺在草地上 悠閒地曬太陽。

  他看不慣了,說:喂,你可要努力地干活!

  農夫說:為什麼要努力地干活?

  富翁說:努力幹活好多掙錢。

  農夫說:為什麼要掙那麼多錢呀?

  富翁說:多掙錢是為了享受生活啊。

  農夫說:我現在就在享受生活呀!

  (陳載暄《禪外流雲》禪宗公案之慧可安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31, 2022 9:42 am
新老怪
首先,所謂的“親見”,只能比量見,而不能現量見。
因為如來藏 這東西是法身、真如之異名,既無形體,也無相貌,無形無相的東西 只能比量見 而不能現量見,是因明學的基本常識。
其次,不管菩薩 的見 還是眾生的見,都離不開 能見與所見,能否 “恆時見”的關鍵 在於有沒有 沒有恆時的能、所。

比量的問題下一篇再做專題論述,下面就來探討什麼是 菩薩見如來藏的能、所。
前次我說過,見道位的菩薩 有兩種見道方式:真見道與相見道。.真見道見的是法性,相見道見的是法相,法相是生滅的,而法性是的,所以菩薩見如來藏的恆時對境(所)是沒問題的。.
非生滅第一個問題,什麼東西是菩薩“恆時親見如來藏”的對境。
認為菩薩有時 能夠親見如來藏,有時又只能回憶的人,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是把如來藏當成一種 可以被現量感知的有為法,如果如來藏真的是 時而在你面前,時而又蹤跡全無,那菩薩確實無法 恆時親見。
顯然,這種有生有滅、有來有去,不能 “恆時”存在的東西 不是如來所說的如來藏。
如來所說的是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的如來藏,只有這樣的對境 才有可能被菩薩恆時親見。這樣的對境 在哪兒?只能藏在菩薩的心裡。
心生則法生,所以法性 不是別的東西,而是菩薩自己永不磨滅的心性!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31, 2022 10:37 am
新老怪
如來藏與心性,就如同鏡子與它的光明。當你面對一面鏡子時,鏡子裡的影像 雖然在不停地去去來來、生生滅滅,但鏡子本身 何曾有過生滅?!.
當你面對一切塵境時,心裡落謝的法塵 不停地來來去去、滅滅生生,你的心性 何曾有過動搖?!
菩薩與眾生的區別在於,菩薩是通過影像 去認識鏡子,借助法塵 去認識心性;
而眾生則是見到影像 只識得影像,觸到法塵 只識得法塵。
所以菩薩能夠恆時見鏡子,恆時見如來藏,眾生卻只見影像 不見鏡子,只見法塵不見如來藏。
心性既是如來藏,如來藏既是心性,一旦懂得了這個道理 你就會明白,原來如來藏根本就用不著恆時去找,它本來就“恆時”站立在你的面前。
所以說如來藏 能夠被菩薩“恆時”見到 實在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你見不到它,那是因為你 沒長慧眼。
:mrgreen: 不知道原來心性 就是法性,就是如來藏,
不知道自己 其實一直是以這樣的方式 在恆時面對如來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是大乘顯教講般若的時候多,講心性的時候少。
即使偶有所涉,也往往點到為止,沒有將心性與法身、與如來藏 直接聯繫起來,所以大家一說起法身、如來藏這些玩意,就總是瞪起兩只大眼向外找,而不知道它原來就在自己的心裡。
世尊有關心性的論述 主要集中在密乘經續,並賦予了一個 很多人都頗為陌生的名稱—本基。
本基—我們的心性—有兩個根本特性:
一是明性,於心的本面 無偏圓滿地 顯現一切心色之法;
二是覺性,認識接受明性所顯的法相,並做出相應的分析、分別、判斷、取捨。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31, 2022 10:48 am
新老怪
本基又叫普賢王如來,它的明性即是普賢佛母,覺性即是普賢佛父。想必大家都見過密宗的普賢王如來像,那種獨特造像是內含深意的:普賢父母雙尊的赤裸交合,表的是本基的明性與覺性 於我們內心深處 緊密相合,無二雙運之意。
密乘中常稱普賢王如來 為本初佛,說由普賢王如來出生五方佛,再由五方佛出生十方一切諸佛。
他這個本初有外、內、密三重含義:
1從外的方便說,本初 是時間之始,普賢王如來 是法界中的第一尊佛,以後的三世一切佛都是在他的教化與引導下而成佛。
2從內的真實說,本初是應化之源,從普賢王如來 這尊法身佛,出生報身的五方佛,再由報身的五方佛 出生一切化身佛。
3從密的究竟了義說,本初是心性之本,一切佛都是從本基的究竟心性中 顯化出根門的種種方便作用,再由這些方便作用 現幻化法界,顯現宇宙萬有。

《楞嚴經》上世尊在征心辨見時,為阿難先講由一成六,再講六解一亡,那個“一”即是普賢王,“六”就是報身的五方佛。
本基 只是一種原始覺性,這種覺性 必須借助相應的身根 才能發揮認知功能,起見、聞、覺、知的作用,所以先要開一成多,由一心演化成各種見、聞、覺、知的功用。
當然一心 未必定然成“六”,六是欲界之數,色界則二、三、四、五不一定,到了無色界就只剩下一個意根。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的覺知功用 不但都來自本基,而且與本基一樣,也具有明、覺兩種特性:
每一根都既能“明”,也能“覺”。
所以在密宗造像中,不但普賢王如來是雙身像,報身五佛 也是雙身像,以表佛父的覺性與佛母的明性 無二雙運 相合而成就報身五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31, 2022 11:00 am
新老怪
六根雖然作用不同,但覺性是一,佛因為正確認識到了這一點,因而能夠轉六根成五智;凡夫誤認六根為六性,錯轉一心成六識。
凡聖天地之差,其實最初 只在毫釐耳!
所謂“六解一亡”,並非要你去解消六根 以消滅一心,而是要讓你 破除以六根為實有的誤解與執著,認識到一切顯現 與認知的真正源頭 不在你的覺知根,而在你的本基中 所蘊含的究竟心性。
因此,破即是轉意,將第七識以外諸識上的非尋伺 自性分別,由無明轉變為正智,
將自心 從將十八界 執以為實的虛假迷亂中 解脫出來,從而會六根入一心,明一心歸一性。
在有的釋迦佛造像中,佛的心間 就畫有一尊普賢王如來,
意思就是我釋迦 即是由證悟自己的原始心性 而成佛的。
而且非但我釋迦,十方三世佛 也都是因為證悟了自己內心的普賢王如來 這個本初佛才得以成佛的。
:mrgreen: 所以說,菩薩見如來藏 就是見法性,見法性就是 見心性,見心性就是見本基。
何為本基?
簡言之,
1本基之體 就是你我內心的明、覺二種心性,
2本基之相 就是你我內心的 子母二種光明,
3本基之用 就是你我內心的始覺、本覺二種智慧。

接下來再說說菩薩用什麼“能”去恆時親見“所”?
認為如來藏有時能夠親見,有時又只能回憶的人,犯的第二個錯誤 就是以為菩薩是在用作意觀照之心 來見如來藏的。
確實,菩薩和我們凡夫一樣,都不能將自己的心念 長期專注於某項事物,盯著五樣東西瞧得久了 難免沒有個發呆走神的時候,更難免沒有個被外境 牽著鼻子走而起煩惱的時候(俗稱走作)。
如果如來藏 是用這種方法見的,再努力、再專注的人 也難免會偶爾 將他老人家丟失了,恆時親見 自是絕無可能。
其實這樣“親見”的並非真見道之心,而是相見道之心。
要想知道菩薩的真見道之心 於生心起念之際 為什麼能夠恆時地、無間地、不走作地親見如來藏,就要先將我們的心 好好分析研究一下,
看看菩薩究竟是用何種心識,以種方式 來觀察的心性的。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31, 2022 12:33 pm
新老怪
現在我就以前者經,以後者為緯,交織成一張網,來看看你我的意識 是怎樣產生的。
學過《楞嚴經》的人都知道,眾生的諸識 要由內根了外塵,根、塵相合而來。
當我們的覺知根 接觸到外塵時,
首先由代表明性 的普賢佛母 顯現出一個相應的法相,這叫顯相;
然後再由代表覺性 的普賢佛父對佛母所顯之相 加以認知、了別,這叫覺相。
顯相與覺相的相合,叫現相,
我們的心在現相 這個環節 只有覺知,沒有分別,普賢父母的赤裸,表的就是這個意思。普賢王如來父母的這種顯現功能,又叫基現,乃本基所現之意。
基現所現之相 在普賢佛母的顯相上有差別,於普賢佛父的覺相上 沒有差別。
十法界於共同的對境 可以顯現不同的影像,這種顯相的差別 來自於不同的業力與因緣。比如水在天、人、餓鬼及地獄道眾生 各自的顯相上,就分別顯現為琉璃、水、膿血和鐵汁,就是業力;
而接觸到的能顯,接觸不到的不能顯,就是因緣。
那為什麼十法界於上顯相位上有差別,於覺相位上 反倒沒有差別呢?
這是因為覺相只取總相,不取別相,雖山河各異,老少宛然,但只覺知,而不分別。
如攝影機 拍攝的底片,如初生小兒之眼,看見什麼都是只拍攝,只認知,不判斷,不分別。
不管琉璃、清水還是膿血、鐵汁,皆一心等視,一眼全收。
1所以基現位上 所現之相,只有實相,沒有幻相,只有覺,沒有迷,不管現的是天堂還是地獄,現的是火海還是涼池,統統如鏡花水月,當體完全平等。
這個沒有虛妄,沒有迷惑,沒有染污的靈明覺知,就是生佛一如的 本覺之智。
基現 是意識產生的第一階段,

2接下來我們的意識要進入 第二個階段—判斷,
對本基 所現之相 做出性質判斷。
判斷是最初的最微細的分別,這種分別的功能 即是始覺之知。
始覺與本覺不同,本覺永遠是清淨的,沒有染污的,始覺 則有淨垢之分,迷悟之別:在佛是始覺智,在眾生則是始覺識。
a說生佛平等,說一切眾生 本來是佛,是從本基、從本覺講的;
b說眾生不是佛,說眾生與佛天懸地隔,是從始覺位上論的。

佛與眾生的分野,就從這個始覺開始。
佛對基位所現之相 做出正確的判斷,知萬相皆幻化而生,了無實性,此即始覺智,也叫根本智、一切智;
眾生對基位所現之相 做出錯誤的判斷,以為所覺之相 皆有實體、實性,生起法見,此即最初之無明,也叫根本無明、無始無明。
基現之相 好比外面的山河大地,佛以裸露之眼觀看,故所見皆真,
你我卻戴著個有色眼鏡觀看,故所見皆假。
人們總喜歡說 初地菩薩 可以踏毗盧頂上行,他敢如此放肆 總得有佔本錢不是?
這個本錢 就是始覺位上的那一覺,而佛與菩薩的差別,則是始覺之後的 第三、第四乃至N念的事了。
以前我曾說過 最細的念頭 叫微細流注,這個微細流注 出在六根上,六根與六塵合和以後產生的第一念 對於佛和眾生來講 都是一樣的,
這個第一念 就是微細流注,它本身是清淨無染的。
眾生的染念與佛的淨念 出在之後的第二念上,六根將所了的法塵 轉為第一念的淨識之後,隨之立刻對它的性質 做出自生判斷。
於是本覺的現相 經過這麼一判斷,就變成了轉相,於純客觀之上被加入了主觀的色彩。.主觀合乎客觀,即是始覺智,主觀背離客觀,即是始覺迷,認識這點 非常重要!!!

3判斷之後 進入第三個階段—別相分別。
前邊的現相 到這時起了變化,從總相中 分出了別相,總相有吝惜相的分別,別相也有別相的分別。
這種分別是先分別內外,以內之能知為我,以外之所知為法,於是在法見之後產生了我見,繼而又有了我執與法執。
再下來就是 內之我分六根,外之法別萬相,於是內外的種種差別見、取捨心,也都依次而起。
所以說從我執、法執以後 出現的各種分別心 都是妄念,都是無明,但這些都不是根本,真正的根子 出在之前判斷上。如同一條源頭污染的河流,它的下游 也必然要被污染一樣,如果我們的心 在始覺之知上走錯了路,那後邊的路 只會越走越錯。

本覺位的微細流注 是第一念,始覺位上的判斷 是第二念,佛與眾生從第二念上 產生差別,三藏教典沒有明確說過這個話,第一個做出這種抉擇的 是法王如意寶。第二念對第一念的認知、判斷,不是只有那麼一下子,而是唸唸不停,唸唸如是的。
除非你不生心,只要生心 就永無止息、永不間斷。
所以說,不管大覺的佛陀,正覺的菩薩,還是顛倒的凡夫,人人都是通過第二念 認知第一念,通過第二念 對唸唸無間地“覺悟”來生心的。
做佛做眾生,不在認與不認、覺與不覺,而在於 認得真不真,覺得對不對。

也許有人會說:你講的那些粗念細念,這個判斷 那個分別的,不但我們自己觀察不到,而且也沒見諸於哪部經論,該不會是你自己胡編亂造的吧?
我本人於唯識和心理學 都沒有研究,對意識所做的四類劃分 未必恰當准確,只是想給大家認識自己的心 提供個思路,知道我們的心 遠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讓自己的表層意識 去觀察第一念和第二念,就如同讓大象 鑽針眼一樣,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許多東西 你看不見 覺不到是正常,能看見能感覺才不正常哪。
你所能看見、感覺到的意識,只是你廣闊心性 浮出於海面的一角,更多的意識、心行、心用 隱藏在我們的表層意識之下,不但凡夫覺知心 觀察不到,就是阿羅漢的慧眼 與十地的法眼 也觀察不到。
第一念與第二念都是深層的、非主觀的、無造作的從非尋伺為體的 自性分別中 產生的俱生意識,根本不在 你的表層的、主觀的、造作的意識之覺知范圍內,別說我們看不到它,十法界中 除了已經深入金剛喻定的 全知的佛陀以外,就是斷惑的羅漢 和位鄰極聖的十地菩薩也看不見它,否則這事 也就等不到 文殊化身的法王老人家來抉擇了。.

有的人認為 第二念不停地凜覺 第一念是無稽之談,那是他自己太無知、太幼稚。.
一孔之隙 無以窺天,一窪之水 怎識大海?
虛空不會因為我們眼光的短淺而有邊,法界不會因為我們心量的侷促而有盡。
欲窮千裡目,應上一層樓;欲知法盡地,當息妄想心。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句,
第一念雖是心之始、法之源,但無你用心處;
“第二念”才是凡夫沉淪之根本,千佛出世之正因。
諸佛千智,禪家萬機,皆從這一念出;
愚人煩惱,迷人蹉跎,也從這一念出。
我們平日裡講開悟、講見性,其實就是要轉這一念。
只要這一念轉過來,當下即可以翻迷為悟,化凡成聖,否則就是把整藏經 都吞進肚子也沒用。
所以說,菩薩能夠恆時 親見如來藏才是正答,法王的抉擇 是不會錯的。
佛法大海,你我只嘗一滴,讓我們共學共參共勉吧。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6月 01, 2022 8:35 am
新老怪
慧可安心(星雲禪話《石頭路滑》)

  神光慧可禪師 翻山越嶺來到嵩山少林寺,拜謁達摩祖師,要求開示,並請為入室弟子,達摩西壁靜坐,不理不睬,神光於是在門外佇候,時值風雪漫天,過了很久,雪深及膝。達摩看他確實求法虔誠,才開口問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神光道:“惟願和尚開甘露門,廣度群品。”
  達摩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尚不能至,汝公以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神光聽此誨勵,即以刀斷臂在達摩座前。
  達摩說:“諸佛求道為法忘形,你今斷臂,求又何在?”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請祖師為我安心!”
  達摩喝道:“把心拿來,我為你安心!”
  神光愕然地說:“我找不到心呀!”
  達摩微笑說道:“我已經為你將心安好了。”

  神光慧可於找不到處,而有一個轉身入處,終於豁然大悟,我們的煩惱本空,罪業本無自性,識心寂滅,沒有妄想動念處,就是正覺,就是佛道。如果能夠保持一顆平實不亂的真心,佛性當下就會開顯。

  (星雲禪話《石頭路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