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6月 03, 2022 9:08 am
說起眾生 為什麼會沉淪墮落,大家都知道 是因為心裡邊 有個叫無明的東西,所以這無明的罪過 實在是太大太大。
那麼無明究竟是個什麼?《佛學詞典》曰:“無明謂黯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痴之異名也。”所以,我認為無明才是一種心理的狀態,與無明相對的是智慧,智慧和無明一樣,都是心的作用。也就是說無明是心識處於昏昧中的一種狀態,心識清醒了以後的狀態,就是智慧。從這裡我們更可以看出吳先生說的:“如來藏是佛的一種心理狀態,”這句話的問題了。
如來藏對應的是法身,二者一個是真如染污時的狀態,一個是真如清淨以後的狀態。
不管是真如,還是如來藏或法身,都是無為法。
而無明和智慧 都是有為法,一個是有漏的有為,一個是無漏的有為。
既然無明 來自心識,心識又由如來藏的藏識而起,說如來藏 是心理狀態,就像說水是波的狀態一樣,從邏輯上 無法成立。
無明的罪過 大家都清楚,咱們用不著再去聲討它。
我想談的是無明都有哪些種類,以及它們的成因是什麼。
按照不同經論教派的的分判之法,無明由粗到細 可以劃分為兩種、四種、五種、十五種等類別,我覺得將其歸納一下,主要是三對無明:
1. 從主次來說,為根本無明 與枝末無明。
《起信論》說:“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為根本無明。
因根本無明 而起之三粗六惑業,為枝末無明。”
小乘從不知道 有根本無明,其所破者,是枝末無明。
小乘雖然也開悟、也見性,但從所破的無明 就可以看出 他與大乘的差別 有多麼的巨大。
2. 從狀態來說,為無始無明 與一念無明。
無始無明就是根本無明,因從無始以來 就一直處於暗昧之中,故名之。
一念無明 是對某個具體的事物不明了,比如宗門參究的話頭,因昧於一念而得名。
3. 從粗細來說,為依他起之無明 和遍計執之無明。
這兩種無明 都是根本無明,我是根據其起因和表現形式,分別給予命名。
依他起之無明是細無明,顧名思義,是由依他起性生起的。
遍計執之無明是粗無明,顧名思義,是由遍計所執性生起的。
我們常說起心動念,其實起心和動念 嚴格說來是有區別的。
起心的意思是感知、是了別,動念的意思是做意、是分別,我們的心念在不同的階段,所生起的無明也不一樣。
從心的作用來講,依他起之無明是常,因為只要心生 就時時有念生,就時時在了別;
遍計執之無明是無常,因為它只是在牽涉於具體的事物、具體的概念,在分別、做意的狀態下 才會起現行。
當年臥論禪 師犯的錯誤,就是以遍計執之無明 暫時的隱伏為息滅,以為只要能持續保持這種狀態,就可以打破無明。
所以六祖一聞其偈頌,就知其病落何處,因為清淨依然是無明,而且是最根本的無明。
那麼無明究竟是個什麼?《佛學詞典》曰:“無明謂黯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痴之異名也。”所以,我認為無明才是一種心理的狀態,與無明相對的是智慧,智慧和無明一樣,都是心的作用。也就是說無明是心識處於昏昧中的一種狀態,心識清醒了以後的狀態,就是智慧。從這裡我們更可以看出吳先生說的:“如來藏是佛的一種心理狀態,”這句話的問題了。
如來藏對應的是法身,二者一個是真如染污時的狀態,一個是真如清淨以後的狀態。
不管是真如,還是如來藏或法身,都是無為法。
而無明和智慧 都是有為法,一個是有漏的有為,一個是無漏的有為。
既然無明 來自心識,心識又由如來藏的藏識而起,說如來藏 是心理狀態,就像說水是波的狀態一樣,從邏輯上 無法成立。
無明的罪過 大家都清楚,咱們用不著再去聲討它。
我想談的是無明都有哪些種類,以及它們的成因是什麼。
按照不同經論教派的的分判之法,無明由粗到細 可以劃分為兩種、四種、五種、十五種等類別,我覺得將其歸納一下,主要是三對無明:
1. 從主次來說,為根本無明 與枝末無明。
《起信論》說:“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為根本無明。
因根本無明 而起之三粗六惑業,為枝末無明。”
小乘從不知道 有根本無明,其所破者,是枝末無明。
小乘雖然也開悟、也見性,但從所破的無明 就可以看出 他與大乘的差別 有多麼的巨大。
2. 從狀態來說,為無始無明 與一念無明。
無始無明就是根本無明,因從無始以來 就一直處於暗昧之中,故名之。
一念無明 是對某個具體的事物不明了,比如宗門參究的話頭,因昧於一念而得名。
3. 從粗細來說,為依他起之無明 和遍計執之無明。
這兩種無明 都是根本無明,我是根據其起因和表現形式,分別給予命名。
依他起之無明是細無明,顧名思義,是由依他起性生起的。
遍計執之無明是粗無明,顧名思義,是由遍計所執性生起的。
我們常說起心動念,其實起心和動念 嚴格說來是有區別的。
起心的意思是感知、是了別,動念的意思是做意、是分別,我們的心念在不同的階段,所生起的無明也不一樣。
從心的作用來講,依他起之無明是常,因為只要心生 就時時有念生,就時時在了別;
遍計執之無明是無常,因為它只是在牽涉於具體的事物、具體的概念,在分別、做意的狀態下 才會起現行。
當年臥論禪 師犯的錯誤,就是以遍計執之無明 暫時的隱伏為息滅,以為只要能持續保持這種狀態,就可以打破無明。
所以六祖一聞其偈頌,就知其病落何處,因為清淨依然是無明,而且是最根本的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