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寂後數年,有“劫火洞然,大千俱壞”之公案為世人矚目,而此公案,即從趙州此語中化出。
僧問大隨:“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
大隨雲:“壞!”
僧雲:“恁麼則隨他去也?”
大隨雲:“隨他去。”僧不肯。
後到投子,舉前話。投子裝香遙禮,曰:“西川有古佛出世。”
又謂僧雲:“汝速回去懺悔。”僧回,大隨已寂。
再到投子,投子亦化。
世界變為黑穴,即大千世界俱壞。
這個——真如又壞不壞呢?又當落在何處?
趙州之“不佔”,似較大隨之“壞”、“隨他去”又高明一籌。
宋代祖師在拈提此公案時,又有“不壞”、“不隨他去”之提持,以破時人之執著。
由此觀之,趙州之“不佔”(不佔卜或不居之意),不落有無二邊,更與當人留下更多自省自行的餘地。
那僧是久參,不以趙州此語為滿足,進一步問:“不佔是什麼人?”
似有直搗黃龍,深入虎穴之氣概。
趙州雲:“田庫奴。”再一次表達了“平常心是道”之見地。
在這個問題上,最好做平常人,用平常心。
須知“世界末日”之說,為禪家歷來所不取,徒惑人而已。

平常心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