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則 臨濟真人
示眾云。以賊為子。認奴作郎。破木杓豈是先祖髑髏。驢鞍[革*喬]亦非阿爺下頷。裂土分茅時 如何辨主
舉。臨
濟示眾云。有一無位真人(安基定腳了也)
常向汝等面門出入(背後底[漸/耳]
)初心未證據者看看(還具眼麼)
時有僧問。如何是無位真人(還解語麼)
濟下禪床擒住(爾更諱)
這僧擬議(鈍滯他真人)
濟托開云。無位真人。是甚乾屎橛(大似持缽不得)
師舉。
臨濟廣語道。五蘊身田內。有無位真人。堂堂顯露。無絲髮許間隔。何不識取。心法無形。通貫十方。既言通貫十方。不止在五蘊身田 面門出入。初心未證據者看看。
萬松道。無位真人。看眾僧。眾僧看真人。時有僧問。如何是無位真人。諸方喚作 和聲送事。爭奈騎驢者。不見坐下。濟下禪床擒住。且道。真人在那頭。好與一掌。這僧擬議。真人不在。可惜許。濟托開云。無位真人。是甚乾屎橛。當面諱卻。
雪峰云。臨濟大似白拈賊。
萬松道。敗也。
雪竇云。夫善竊者鬼神莫知。既被雪峰覷破。臨濟不是好手。復召大眾。雪竇今日換爾諸人眼睛了也。爾若不信。各自歸寮舍。摸索看。
萬松道。雪竇和眉毛失卻。要解賊手中作賊。問取天童始得。
頌云
迷悟相返(不隔絲毫)
妙傳而簡(已犯風煙)
春坼百花兮一吹(放去較危)
力迴九牛兮一挽(收來太速)
無奈泥沙撥不開(我眼本正)
分明塞斷甘泉眼(因師故邪)
忽然突出肆橫流(掀倒禪床怪不得)
師復云。險(擲下拄杖云放過一著)
師云。圓覺云。猶如迷人 四方易處。其實方本不移。悟時亦只依舊。
宗鏡云。從來迷悟似迷。今日悟迷非悟。此真妙傳而簡。惠而不費。薦得 則亦肉團。便是無位真人。不薦則真人 依舊面門出入。這僧也有。只是拈不出。用不行。卻與真人。作奴傳言。送語問消問息。勞他臨濟降尊就卑 覿體全用。這僧既措手不及。臨濟亦抽身不顧。見得匙抄不上。便道。無位真人是甚乾屎橛。此能放能收。呼得聚。喝得散。終繫綴死在句下 與人胸次作病。
天台云。吹一吹 即世界成。喝一喝 即世界壞。更道。當吹時便喝。當喝時便吹。
列子公儀子以力聞。周宣王備禮聘之。既至。懦夫也。王問。卿力何如。對曰。臣能折春蟲之股。堪秋蟬之翼。王作色曰。吾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猶憾其弱。爾如是而以力聞何也。對曰。臣之名不以負其力者。以能用其力者也。此頌臨濟收放力用。
法眼開井。被沙塞卻泉眼。問僧。泉眼不通沙塞。道眼不通。被甚麼物礙。僧無對。自代云。被眼礙。且道。是這僧塞斷泉眼。臨濟塞斷泉眼。忽然突出時如何。師拈拄杖下座。大眾一時走散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三十九則 趙州洗缽
示眾云。飯來張口。睡來合眼。洗面處拾得鼻孔[抗-〦+(兜-儿)]鞋時。摸著腳跟。那時蹉卻話頭。把火夜深別覓。如何得相應去
舉。
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叢林於爾亦不惡)
州云。喫粥了也未(渾金璞玉)
僧云。喫了(久慣衲僧不如上座)
州云。洗缽盂去(不得左猜)
師云。直鉤釣龍。已是不快。漆桶離鉤三寸。已輪舡子夾山占斷。不道時人無分。大都貪餌吞鉤。看。他趙州亦不拗折釣竿。亦不蹋翻舡子。石橋上閑坐。略彴邊度時。自有上岸來入手底。本錄中。有其僧因此契悟。可謂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趙州任公。得志於前。更看。天童鳴桹於後
頌云
粥罷令教洗缽盂(快便難逢)
豁然心地自相符(非但今日)
而今參飽叢林客(依舊喫粥了洗缽盂去)
且道。其間有悟無(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師舉。靈雲見桃花悟道。呈頌於溈山。山云。從緣入者永無退失。玄沙聞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雲聞云。和尚徹也未。
沙云。恁麼始得。
天童頌這僧契悟心地相符。這僧乍入叢林。稱大悟大徹。飽叢林禪客。且道。有悟無悟。此謂之徵問。
雪竇云。本無迷悟數如麻。獨許靈雲是作家。玄沙道未徹。雪竇獨許作家。徐六擔板。各見一邊。且道。洗缽盂。僧有悟也無。太平本是將軍致。不許將軍見太平
示眾云。飯來張口。睡來合眼。洗面處拾得鼻孔[抗-〦+(兜-儿)]鞋時。摸著腳跟。那時蹉卻話頭。把火夜深別覓。如何得相應去
舉。
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叢林於爾亦不惡)
州云。喫粥了也未(渾金璞玉)
僧云。喫了(久慣衲僧不如上座)
州云。洗缽盂去(不得左猜)
師云。直鉤釣龍。已是不快。漆桶離鉤三寸。已輪舡子夾山占斷。不道時人無分。大都貪餌吞鉤。看。他趙州亦不拗折釣竿。亦不蹋翻舡子。石橋上閑坐。略彴邊度時。自有上岸來入手底。本錄中。有其僧因此契悟。可謂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趙州任公。得志於前。更看。天童鳴桹於後
頌云
粥罷令教洗缽盂(快便難逢)
豁然心地自相符(非但今日)
而今參飽叢林客(依舊喫粥了洗缽盂去)
且道。其間有悟無(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師舉。靈雲見桃花悟道。呈頌於溈山。山云。從緣入者永無退失。玄沙聞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雲聞云。和尚徹也未。
沙云。恁麼始得。
天童頌這僧契悟心地相符。這僧乍入叢林。稱大悟大徹。飽叢林禪客。且道。有悟無悟。此謂之徵問。
雪竇云。本無迷悟數如麻。獨許靈雲是作家。玄沙道未徹。雪竇獨許作家。徐六擔板。各見一邊。且道。洗缽盂。僧有悟也無。太平本是將軍致。不許將軍見太平
-
- 文章: 52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老子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這是宇宙生成論,宇宙的本體 及其生成演化 是有一定的程序的,蓋宇宙之根源 至虛至無,強名曰:道。
清靜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道」必須循序而生萬物,方足以成,而萬物則須調和陰陽 才能生生不息,由此而得悟,
凡學道者 當宜以沖和為用,強梁為戒,教人致和之義,「和」者乃天地之元氣,得此元氣天地自位、萬物自育,大道可入,因為萬物生成的重要因素 在於負陰抱陽,調和於道,不能顛倒錯亂,背道而行,因順於道,是萬物生生之自然本性,逆於道,則相剋其本性,不可不知順逆損益之道。
這是宇宙生成論,宇宙的本體 及其生成演化 是有一定的程序的,蓋宇宙之根源 至虛至無,強名曰:道。
清靜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道」必須循序而生萬物,方足以成,而萬物則須調和陰陽 才能生生不息,由此而得悟,
凡學道者 當宜以沖和為用,強梁為戒,教人致和之義,「和」者乃天地之元氣,得此元氣天地自位、萬物自育,大道可入,因為萬物生成的重要因素 在於負陰抱陽,調和於道,不能顛倒錯亂,背道而行,因順於道,是萬物生生之自然本性,逆於道,則相剋其本性,不可不知順逆損益之道。
-
- 文章: 52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明鏡當台列像殊,一一面南看北斗。
若是明鏡當台每一樣東西自然分明,我們的佛性也像個大圓鏡,胡來胡顯,漢來漢顯,
《金剛經》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一一是法法平等,無有高下。
面南看北斗,面朝南看北斗,試著看成麼!?
因為法法平等 讓你學會無住心,面朝南看北斗,還能見什麼?不見 就能放下,
《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緣接物,隨用隨了。
斗柄垂,無處討,拈得鼻孔失卻口。
斗柄垂與麻三斤,花藥欄如出一轍,另則鬥上掉了把鼻,無處索取,即覓法身覓不可得。
拈得鼻孔失卻口——得二失一。“得二失一”——“一不道,二不是。”還知落處麼?參!
若是明鏡當台每一樣東西自然分明,我們的佛性也像個大圓鏡,胡來胡顯,漢來漢顯,
《金剛經》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一一是法法平等,無有高下。
面南看北斗,面朝南看北斗,試著看成麼!?
因為法法平等 讓你學會無住心,面朝南看北斗,還能見什麼?不見 就能放下,
《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緣接物,隨用隨了。
斗柄垂,無處討,拈得鼻孔失卻口。
斗柄垂與麻三斤,花藥欄如出一轍,另則鬥上掉了把鼻,無處索取,即覓法身覓不可得。
拈得鼻孔失卻口——得二失一。“得二失一”——“一不道,二不是。”還知落處麼?參!
-
- 文章: 52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古德雲:「心外無佛,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即道場,悟在自心,自心即是道,故心者, 萬化之主宰也」。
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釋曰:「明心見性」,皆不離乎一心以為道,此心堯以是傳之舜曰: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舜以是傳之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 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聖聖傳心,即傳其固有之自心也, 即本然之性,即道也。
道中常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 爾心頭」。每個人的自心中 都有一座靈山(玄關),那是我們自己 可以營造的佛土,也是我們最後的淨土(人之初性本善)。希望,每一個人 都能找到自己的靈山、心中的淨土。
儒亦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又雲: 「道在爾,不在遠。」
釋雲:「問佛非不心,非心不問佛。」故若 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教本來一理,無一事一法不從此心之所建立,無一人一物 不是如來藏妙真如心所現。故曰:「自心現量。」離自心外了無片事。
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釋曰:「明心見性」,皆不離乎一心以為道,此心堯以是傳之舜曰: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舜以是傳之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 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聖聖傳心,即傳其固有之自心也, 即本然之性,即道也。
道中常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 爾心頭」。每個人的自心中 都有一座靈山(玄關),那是我們自己 可以營造的佛土,也是我們最後的淨土(人之初性本善)。希望,每一個人 都能找到自己的靈山、心中的淨土。
儒亦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又雲: 「道在爾,不在遠。」
釋雲:「問佛非不心,非心不問佛。」故若 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教本來一理,無一事一法不從此心之所建立,無一人一物 不是如來藏妙真如心所現。故曰:「自心現量。」離自心外了無片事。
-
- 文章: 52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四十則 雲門白黑
示眾云。機輪轉處。智眼猶迷。寶鑑開時。纖塵不度。開拳不落地。應物善知時。兩刃相逢時 如何迴互
舉。
雲門問乾峰。請師答話(空頭沒頂[寧*頁])
峰云。到老僧也未(早箇答汝了也)
門云。恁麼別某甲在遲也(讓則有餘)
峰云。恁麼那恁麼那(切忌恁麼會)
門云。將謂侯白。更有侯黑(好手 手中無好手)
師云。彌闌王問那先尊者。我將申問。師能答否。先云。請王致問。王曰。我已問竟。先云。我已答竟。王曰。師何所答。先云。王何所問。王曰。我無所問。先云。我無所答。此猶可尋究。
雲門問處。如晴空激電。乾峰答處。如旱地奔雷。及乎雙放雙收。卻見有頭有尾。此所以非衲僧不知。非作家不見。天童和尚深入此門。
頌云
弦筈相[口*(御-ㄗ+亍)](高低普應)
網珠相對(左右逢原)
發百中而箭箭不虛(對揚有準)
攝眾景而光光無礙(獨耀無私)
得言句之總持(出語成章)
住游戲之三昧(舉動合拍)
妙其間也宛轉偏圓(如珠走盤)
必如是也縱橫自在(看取令行時)
師云。失在弦上。不可不發。此頌雲門問處 機鋒不可觸。網珠相對。此頌乾峰答處 賓主交參問在答處。
答在問處。百發百中。頌雲門某甲在遲。
智覺道。如人射地無有不中之理。
交光相羅。事事無礙。頌乾峰恁麼那。
華嚴疏。帝釋殿貫珠成網。光影互現。重重無盡。此頌公案大意。不必句句配屬 膠柱調絃也。
雲門道。將謂侯白。更有侯黑。
隋朝有侯白字君素。滑稽辯給之士也。大將軍楊素見知。撰旌異記。人神報應甚詳。亦可尚也。
唐朝有李白。能詩。後有李赤效之。甚不類也。人傳為笑。今言侯黑。亦其類也。
有本云。我早侯白。伊更侯黑。言更甚也。
總持有三。多字 一字 無字。總持一切法門。三昧正定也。天童偏圓猶事理。
也觀國師云。理圓。言偏。言生。理喪。
天台止觀云。圓伊三點。非如點水之縱。亦非列火之橫。又豎窮三際名高。橫遍十方名廣。故法華云。其車高廣。
天童傍通教海。洞貫義天。雲門乾峰。立無字碑。天童歌詠入無言詩。可謂。楊脩見幼婦。一覽便知妙
示眾云。機輪轉處。智眼猶迷。寶鑑開時。纖塵不度。開拳不落地。應物善知時。兩刃相逢時 如何迴互
舉。
雲門問乾峰。請師答話(空頭沒頂[寧*頁])
峰云。到老僧也未(早箇答汝了也)
門云。恁麼別某甲在遲也(讓則有餘)
峰云。恁麼那恁麼那(切忌恁麼會)
門云。將謂侯白。更有侯黑(好手 手中無好手)
師云。彌闌王問那先尊者。我將申問。師能答否。先云。請王致問。王曰。我已問竟。先云。我已答竟。王曰。師何所答。先云。王何所問。王曰。我無所問。先云。我無所答。此猶可尋究。
雲門問處。如晴空激電。乾峰答處。如旱地奔雷。及乎雙放雙收。卻見有頭有尾。此所以非衲僧不知。非作家不見。天童和尚深入此門。
頌云
弦筈相[口*(御-ㄗ+亍)](高低普應)
網珠相對(左右逢原)
發百中而箭箭不虛(對揚有準)
攝眾景而光光無礙(獨耀無私)
得言句之總持(出語成章)
住游戲之三昧(舉動合拍)
妙其間也宛轉偏圓(如珠走盤)
必如是也縱橫自在(看取令行時)
師云。失在弦上。不可不發。此頌雲門問處 機鋒不可觸。網珠相對。此頌乾峰答處 賓主交參問在答處。
答在問處。百發百中。頌雲門某甲在遲。
智覺道。如人射地無有不中之理。
交光相羅。事事無礙。頌乾峰恁麼那。
華嚴疏。帝釋殿貫珠成網。光影互現。重重無盡。此頌公案大意。不必句句配屬 膠柱調絃也。
雲門道。將謂侯白。更有侯黑。
隋朝有侯白字君素。滑稽辯給之士也。大將軍楊素見知。撰旌異記。人神報應甚詳。亦可尚也。
唐朝有李白。能詩。後有李赤效之。甚不類也。人傳為笑。今言侯黑。亦其類也。
有本云。我早侯白。伊更侯黑。言更甚也。
總持有三。多字 一字 無字。總持一切法門。三昧正定也。天童偏圓猶事理。
也觀國師云。理圓。言偏。言生。理喪。
天台止觀云。圓伊三點。非如點水之縱。亦非列火之橫。又豎窮三際名高。橫遍十方名廣。故法華云。其車高廣。
天童傍通教海。洞貫義天。雲門乾峰。立無字碑。天童歌詠入無言詩。可謂。楊脩見幼婦。一覽便知妙
-
- 文章: 52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佛在<楞嚴經>中云:「燈能顯色 如是見著,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翻成白話:
(燈能顯示出東西的顏色,不是燈能看見東西的顏色,而是眼睛藉燈,看見了東西的色彩,而眼睛看見了東西的色彩,並不是眼精在看,而是心借著眼睛顯現出,並非是性。)
故一個人不明事理,不是事理有病,不是眼有病,而是內心有病,只要治好了心,眼睛可以分辨,事理也得到了澄清。
寒山有一首詩: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
『大曰經』裏說:「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一個人如果能識透、了悟自己佛心,那就是菩提的所在。)
翻成白話:
(燈能顯示出東西的顏色,不是燈能看見東西的顏色,而是眼睛藉燈,看見了東西的色彩,而眼睛看見了東西的色彩,並不是眼精在看,而是心借著眼睛顯現出,並非是性。)
故一個人不明事理,不是事理有病,不是眼有病,而是內心有病,只要治好了心,眼睛可以分辨,事理也得到了澄清。
寒山有一首詩: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
『大曰經』裏說:「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一個人如果能識透、了悟自己佛心,那就是菩提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