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頭說:黃巢作亂平息後,你還保留著劍嗎(還收得劍麼)?”
黃巢作亂平息後,若是擁劍以自保,尚未登岸舍筏,就說明仍在“保”的階段。
“黃巢作亂”,喻指妄念紛飛。
“黃巢作亂平息後”,喻指妄念平息後之一念不生的境界。
“還保留著劍麼”,意思是:“還須警惕觀照嗎?”
該僧不會岩頭話中之旨,所以當岩頭引頸近前說:“你來斬!”該僧說:“師頭落地也。”
到了雪峰那裡,只好挨棒。
〔還須警惕觀照嗎〕
若是須要警惕觀照 才能夠保持一念不生,這還是處在保的階段,不能夠任運自在。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13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梁問堂頭一兩則話結緣?
園山觀和尚會下,有個園頭參得禪,眾中多有不信者。一日,有僧去撩撥他,要其露個消息。乃問園頭:“何不出頭云:“我除是不出問,若出,須教這老漢下禪床立地在。”
及梁山上堂,果出問曰:“家賊難防時如何?”
山云:“識得不為冤。”
曰:“識得後如何?”
山云:“貶向無生國裡。”
曰:“莫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
山云:“死水不藏龍。”
曰:“如何是活水裡龍?”
山云:“興波不作浪。”
曰:“忽然傾湫倒嶽時如何?”
梁山果然從法座上走下,把住云:“阇梨!莫教濕著老僧袈裟角。”
師云:須知悟底人與悟底人相見,自然縱奪可觀。
興波不作浪
園山觀和尚會下,有個園頭參得禪,眾中多有不信者。一日,有僧去撩撥他,要其露個消息。乃問園頭:“何不出頭云:“我除是不出問,若出,須教這老漢下禪床立地在。”
及梁山上堂,果出問曰:“家賊難防時如何?”
山云:“識得不為冤。”
曰:“識得後如何?”
山云:“貶向無生國裡。”
曰:“莫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
山云:“死水不藏龍。”
曰:“如何是活水裡龍?”
山云:“興波不作浪。”
曰:“忽然傾湫倒嶽時如何?”
梁山果然從法座上走下,把住云:“阇梨!莫教濕著老僧袈裟角。”
師云:須知悟底人與悟底人相見,自然縱奪可觀。
興波不作浪
-
- 文章: 5213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八十四則 俱胝一指
示眾云。一聞千悟。一解千從。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剋的簡當處 試拈出看
舉。
俱胝和尚凡有所問。只豎一指(費許多氣力作麼)
師云。婺州金華山俱胝禪師。初庵於天台。有尼名實際。到來頂笠執錫。遶師三匝曰。道得即拈下笠子。三問。胝並無對。際便去。胝曰。日勢稍晚。且留一宿。際曰。道得即宿。胝又無對。際去後。胝自歎曰。我雖處丈夫形。而無丈夫之氣。擬棄庵諸方參學去。其夜山神告曰。師不須離此山。將有大菩薩來為和尚說法也。果旬日天龍和尚至。師罄誠迎禮。具陳前事。天龍豎指示之。胝當下大悟。自此凡有僧到。唯舉一指。無別提唱。
所畜童子。於外被人詰曰和尚說何法要。童子豎起一指。歸舉似胝。胝以刀斷其指。童子叫呼走出。胝召一聲。童子迴首。胝卻豎起一指。童子忽然領悟。胝將順世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
萬松道。好與截卻指頭。
長慶代云。美食不中飽人喫。
萬松道。不貪香餌味。可謂碧潭龍。
玄沙云。我當時若見。與拗折指頭。
萬松道。不唯與童子雪冤。抑亦與後人出氣。
玄覺云。且道。玄沙恁麼道。意作麼生。
萬松道。果然疑著。
雲居錫云。只如玄沙恁麼道。肯伊不肯伊。若肯何言拗折指頭。若不肯俱胝過在甚麼處。
萬松道。過在肯不肯。
先曹山云。俱胝承當處莽鹵。只認得一機一境。一種是拍手拊掌。是他南園奇怪。
萬松道。水中擇乳 須是鵝王。
玄覺又云。且道。俱胝還悟也未。若悟為甚麼。說承當處莽鹵。若不悟又道用一指頭禪不盡。且道。曹山意旨在甚麼處。
萬松道。曲高和寡。期遇知音。
後來嘉山來禪師。在鎮府西天寧。人問。鐵牛和尚塔何在。山以手指之。忽然省發。乃成頌云。鐵牛鐵牛。更莫別求。有人問我。豎起指頭。
萬松道。雖是承當莽鹵。要且不借傍來。不見。明招獨眼龍 國泰深禪師。古人道。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作麼生拈卻三行咒。
泰豎起一指。
招云。不因今日。爭識得這瓜州客。
萬松道。假令患狀殊。先須療其本。參同契。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可謂夜深認得來時路。不待天明便出關。
佛國頌云。問答機緣豈易酬。無錢難作好風流。心中有事說不得。只向忙中豎指頭。若要作好風流說心中事。更參天童和尚。
頌云
俱胝老子指頭禪(縮卻驢蹄)
三十年來用不殘(至今蹺手亂下)
信有道人方外術(這裏使不著)
了無俗物眼前看(猶嫌少在)
所得甚簡(幅塞乾坤)
施設彌寬(不消一掜)
大千剎海飲毛端(不留涓滴)
鱗龍無限落誰手(天童猶在)
珍重任公把釣竿(不妨驚人手段)
師復豎起一指云看(慚惶殺人)
師云。萬古常空一朝風月。豈止三十年用不殘。
莊子大宗師篇。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內者也。若無方外之術。爭得世出世間全在一指頭上見徹根源。
古詩道。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
天童近取諸身。唯用一指。簡易之道。要而不繁。
維摩毛吞大海名小不思議經。華嚴。塵含法界名大不思議經。楞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又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莊子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金*舀]沒而下。驚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燀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腊之。自制浙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所謂。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後來接得斷指童子。國泰[王*舀]別峰相見。嘉山來誤入桃源。
今日天童頌後。又豎一指云。看。
柏山大隱和尚道。大小天童隨人腳跟走。
五祖演和尚舉。僧問投子。如何是十身調御子。下禪床立。還有僧問老僧。亦下禪床立。為甚卻依樣畫貓兒。待我計較成即說向爾。是知。俱胝指頭。一迴飲水。一迴著噎。教萬松別作箇甚麼向當。擲下拂子云。一任諸方點檢
示眾云。一聞千悟。一解千從。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剋的簡當處 試拈出看
舉。
俱胝和尚凡有所問。只豎一指(費許多氣力作麼)
師云。婺州金華山俱胝禪師。初庵於天台。有尼名實際。到來頂笠執錫。遶師三匝曰。道得即拈下笠子。三問。胝並無對。際便去。胝曰。日勢稍晚。且留一宿。際曰。道得即宿。胝又無對。際去後。胝自歎曰。我雖處丈夫形。而無丈夫之氣。擬棄庵諸方參學去。其夜山神告曰。師不須離此山。將有大菩薩來為和尚說法也。果旬日天龍和尚至。師罄誠迎禮。具陳前事。天龍豎指示之。胝當下大悟。自此凡有僧到。唯舉一指。無別提唱。
所畜童子。於外被人詰曰和尚說何法要。童子豎起一指。歸舉似胝。胝以刀斷其指。童子叫呼走出。胝召一聲。童子迴首。胝卻豎起一指。童子忽然領悟。胝將順世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
萬松道。好與截卻指頭。
長慶代云。美食不中飽人喫。
萬松道。不貪香餌味。可謂碧潭龍。
玄沙云。我當時若見。與拗折指頭。
萬松道。不唯與童子雪冤。抑亦與後人出氣。
玄覺云。且道。玄沙恁麼道。意作麼生。
萬松道。果然疑著。
雲居錫云。只如玄沙恁麼道。肯伊不肯伊。若肯何言拗折指頭。若不肯俱胝過在甚麼處。
萬松道。過在肯不肯。
先曹山云。俱胝承當處莽鹵。只認得一機一境。一種是拍手拊掌。是他南園奇怪。
萬松道。水中擇乳 須是鵝王。
玄覺又云。且道。俱胝還悟也未。若悟為甚麼。說承當處莽鹵。若不悟又道用一指頭禪不盡。且道。曹山意旨在甚麼處。
萬松道。曲高和寡。期遇知音。
後來嘉山來禪師。在鎮府西天寧。人問。鐵牛和尚塔何在。山以手指之。忽然省發。乃成頌云。鐵牛鐵牛。更莫別求。有人問我。豎起指頭。
萬松道。雖是承當莽鹵。要且不借傍來。不見。明招獨眼龍 國泰深禪師。古人道。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作麼生拈卻三行咒。
泰豎起一指。
招云。不因今日。爭識得這瓜州客。
萬松道。假令患狀殊。先須療其本。參同契。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可謂夜深認得來時路。不待天明便出關。
佛國頌云。問答機緣豈易酬。無錢難作好風流。心中有事說不得。只向忙中豎指頭。若要作好風流說心中事。更參天童和尚。
頌云
俱胝老子指頭禪(縮卻驢蹄)
三十年來用不殘(至今蹺手亂下)
信有道人方外術(這裏使不著)
了無俗物眼前看(猶嫌少在)
所得甚簡(幅塞乾坤)
施設彌寬(不消一掜)
大千剎海飲毛端(不留涓滴)
鱗龍無限落誰手(天童猶在)
珍重任公把釣竿(不妨驚人手段)
師復豎起一指云看(慚惶殺人)
師云。萬古常空一朝風月。豈止三十年用不殘。
莊子大宗師篇。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內者也。若無方外之術。爭得世出世間全在一指頭上見徹根源。
古詩道。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
天童近取諸身。唯用一指。簡易之道。要而不繁。
維摩毛吞大海名小不思議經。華嚴。塵含法界名大不思議經。楞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又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莊子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金*舀]沒而下。驚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燀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腊之。自制浙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所謂。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後來接得斷指童子。國泰[王*舀]別峰相見。嘉山來誤入桃源。
今日天童頌後。又豎一指云。看。
柏山大隱和尚道。大小天童隨人腳跟走。
五祖演和尚舉。僧問投子。如何是十身調御子。下禪床立。還有僧問老僧。亦下禪床立。為甚卻依樣畫貓兒。待我計較成即說向爾。是知。俱胝指頭。一迴飲水。一迴著噎。教萬松別作箇甚麼向當。擲下拂子云。一任諸方點檢
-
- 文章: 5213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大士便於座上,揮案一下,便下座。
武帝愕然。誌公問:“陛下還會麼?”帝雲:“不會。” 誌公雲:“大士講經竟。”】
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大士便於座上,揮案一下,便下座。武帝愕然(吃驚不已)。寶誌公問:“陛下還會麼?”梁武帝說:“不會。” 寶誌公說:“傅大士講經已畢。”
《金剛經》之要旨是:離相。
《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又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又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揮案喻指離相,道出《金剛經》之要旨。
〔離相〕就是不著相——知相是幻,不為相迷,不為相轉。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離了一切相,即名之為佛。
“諸”在這裡猶如“之”,例如:“能事諸乎?”
武帝愕然。誌公問:“陛下還會麼?”帝雲:“不會。” 誌公雲:“大士講經竟。”】
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大士便於座上,揮案一下,便下座。武帝愕然(吃驚不已)。寶誌公問:“陛下還會麼?”梁武帝說:“不會。” 寶誌公說:“傅大士講經已畢。”
《金剛經》之要旨是:離相。
《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又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又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揮案喻指離相,道出《金剛經》之要旨。
〔離相〕就是不著相——知相是幻,不為相迷,不為相轉。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離了一切相,即名之為佛。
“諸”在這裡猶如“之”,例如:“能事諸乎?”
-
- 文章: 5213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這《香嚴獨腳頌》、就那麼難透麼?竟要費這麼大勁才行!當然,在無盡居士那裡是這樣,在別人那裡卻未必如此。各有各的因緣,未必人人盡同。讓我們來看看這則公案吧:
香嚴獨腳頌:
香嚴智閒禪師有偈曰:
“子啐母啄,子覺母殼。
子母俱亡,應緣不錯。
同道唱和,妙雲獨腳。”
子啐——學人全心全意地 致力於打破迷團,就像即將出殼的小雞 在蛋殼裡面啐。
母啄——母雞看準時機,在外面一啄,小雞就出殼了。比喻明眼禪師 看準時機,兜頭一棒,當下打滅學人的妄想執著。
子覺母殼——小雞出殼覺醒了,而母雞卻墮進了殼裡。
比喻學人在師父的激勵下 剎那之間打開本來,而師父卻墮進去了。為什麼會這樣?
豈不聞“落草為人”乎!那怎麼辦哪?“吹毛用了急須磨!”
子母俱亡,應緣不錯——解脫緣熟時,不要錯過。須驀然打破師徒的界限,“無師智”朗然現前!
同道唱和,妙雲獨腳——師徒二人就像是修行的同道那樣,一唱一和。已經渾然一體了,哪裡還有一絲分別!這個啐啄同時的妙用,就像是人們打破了“兩條腿”的界定,所以叫做“獨腳”。
我們再來看看古禪師對此頌的評說,括號裡是我的胡亂著語:
萬年道閒禪師上堂雲:
“全機敵勝,猶在半途。(只為法執宛然。)
啐啄同時,白雲萬裡。(事生了也!)
才生朕兆,已落二三。(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不露鋒鋩,成何道理?(是啊!總不能不說話吧。)
且道從上來事合作麼生?(那怎麼辦哪?)
誣人之罪,以罪加上。(哈哈!知道為什麼“子覺”時,“母”卻“殼”了吧。)”
南院慧顒禪師示眾雲:“諸方只具啐啄同時眼,不具啐啄同時用。”時有僧問:“如何是啐啄同時用?”院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時失。”僧曰:“猶是學人問處。”院曰:“如何是你問處?”僧曰:“失。”院便打。(前面都是殼,這裡才是大好一啄。)其僧不契。(沒管用,白啄了。)
後至雲門會中,因二僧舉此話,一僧曰:“當時南院棒折那!”(沒管用,豈不就是棒折!)其僧忽悟,(直至現在才啐出,已遲八劫!)即回南院,院已遷化。時風穴作維那,問曰:“你是問先師'啐啄同時'話底僧那?”僧曰:“是。”穴曰:“你當時如何?”曰:“我當時如在燈影裡行。(應於當時及時啐出。)”穴曰:“你會也。(真不愧是南院的接班人。“殼”了也!快磨去!)”
香嚴獨腳頌:
香嚴智閒禪師有偈曰:
“子啐母啄,子覺母殼。
子母俱亡,應緣不錯。
同道唱和,妙雲獨腳。”
子啐——學人全心全意地 致力於打破迷團,就像即將出殼的小雞 在蛋殼裡面啐。
母啄——母雞看準時機,在外面一啄,小雞就出殼了。比喻明眼禪師 看準時機,兜頭一棒,當下打滅學人的妄想執著。
子覺母殼——小雞出殼覺醒了,而母雞卻墮進了殼裡。
比喻學人在師父的激勵下 剎那之間打開本來,而師父卻墮進去了。為什麼會這樣?
豈不聞“落草為人”乎!那怎麼辦哪?“吹毛用了急須磨!”
子母俱亡,應緣不錯——解脫緣熟時,不要錯過。須驀然打破師徒的界限,“無師智”朗然現前!
同道唱和,妙雲獨腳——師徒二人就像是修行的同道那樣,一唱一和。已經渾然一體了,哪裡還有一絲分別!這個啐啄同時的妙用,就像是人們打破了“兩條腿”的界定,所以叫做“獨腳”。
我們再來看看古禪師對此頌的評說,括號裡是我的胡亂著語:
萬年道閒禪師上堂雲:
“全機敵勝,猶在半途。(只為法執宛然。)
啐啄同時,白雲萬裡。(事生了也!)
才生朕兆,已落二三。(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不露鋒鋩,成何道理?(是啊!總不能不說話吧。)
且道從上來事合作麼生?(那怎麼辦哪?)
誣人之罪,以罪加上。(哈哈!知道為什麼“子覺”時,“母”卻“殼”了吧。)”
南院慧顒禪師示眾雲:“諸方只具啐啄同時眼,不具啐啄同時用。”時有僧問:“如何是啐啄同時用?”院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時失。”僧曰:“猶是學人問處。”院曰:“如何是你問處?”僧曰:“失。”院便打。(前面都是殼,這裡才是大好一啄。)其僧不契。(沒管用,白啄了。)
後至雲門會中,因二僧舉此話,一僧曰:“當時南院棒折那!”(沒管用,豈不就是棒折!)其僧忽悟,(直至現在才啐出,已遲八劫!)即回南院,院已遷化。時風穴作維那,問曰:“你是問先師'啐啄同時'話底僧那?”僧曰:“是。”穴曰:“你當時如何?”曰:“我當時如在燈影裡行。(應於當時及時啐出。)”穴曰:“你會也。(真不愧是南院的接班人。“殼”了也!快磨去!)”
-
- 文章: 5213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無盡與悅語次,稱賞東林,悅未肯其說。無盡乃題寺後《擬瀑軒詩》,其略云:“不向廬山尋落處,象王鼻孔謾撩天。”意譏其不肯東林也。
公徐語及宗門事,悅曰:“今日與運使相陪人事,已困,珍重,睡去。”
至更深,悅起來,與無盡論此事:“焚香請十方諸佛作證,東林既印可運使,運使於佛祖言教有少疑否?”無盡曰:“有。”悅曰:“疑何等語?”曰:“疑《香嚴獨腳頌》、《德山托缽因緣》。”
悅曰:“既於此有疑,其餘安得無耶?只如言'末後句',是有耶?是無耶?”
無盡曰:“有。”
悅大笑!遂歸方丈,閉卻門。
無盡一夜睡不穩,至五更,下床觸翻蹋床,忽然省得!
有頌曰:
“鼓寂鐘沉托缽回,岩頭一拶語如雷。
果然秖得三年活,莫是遭他受記來。”
遂扣方丈門雲:“某已捉得賊了。”悅曰:“贓物在甚處?”無盡無語。
悅雲:“都運且去,來日相見。”
翌日,無盡遂舉前頌呈之,悅乃謂無盡曰:“參禪只為命根不斷,依語生解。如是之說,公已深悟。然至極微細處,使人不覺不知 墮在區宇。”
©悅後作頌證之雲:
“等閒行處,步步皆如。雖居聲色,寧滯有無。
一心靡異,萬法非殊。休分體用,莫擇精粗。
臨機不礙,應物無拘。是非情盡,凡聖皆除。
誰得誰失,何親何疏!拈頭作尾,指實為虛。
翻身魔界,轉腳邪塗。了非逆順,不犯工夫。”
無盡邀悅至建昌,途中一一伺察,有十頌敘其事,悅亦以十頌酬之。
公徐語及宗門事,悅曰:“今日與運使相陪人事,已困,珍重,睡去。”
至更深,悅起來,與無盡論此事:“焚香請十方諸佛作證,東林既印可運使,運使於佛祖言教有少疑否?”無盡曰:“有。”悅曰:“疑何等語?”曰:“疑《香嚴獨腳頌》、《德山托缽因緣》。”
悅曰:“既於此有疑,其餘安得無耶?只如言'末後句',是有耶?是無耶?”
無盡曰:“有。”
悅大笑!遂歸方丈,閉卻門。
無盡一夜睡不穩,至五更,下床觸翻蹋床,忽然省得!
有頌曰:
“鼓寂鐘沉托缽回,岩頭一拶語如雷。
果然秖得三年活,莫是遭他受記來。”
遂扣方丈門雲:“某已捉得賊了。”悅曰:“贓物在甚處?”無盡無語。
悅雲:“都運且去,來日相見。”
翌日,無盡遂舉前頌呈之,悅乃謂無盡曰:“參禪只為命根不斷,依語生解。如是之說,公已深悟。然至極微細處,使人不覺不知 墮在區宇。”
©悅後作頌證之雲:
“等閒行處,步步皆如。雖居聲色,寧滯有無。
一心靡異,萬法非殊。休分體用,莫擇精粗。
臨機不礙,應物無拘。是非情盡,凡聖皆除。
誰得誰失,何親何疏!拈頭作尾,指實為虛。
翻身魔界,轉腳邪塗。了非逆順,不犯工夫。”
無盡邀悅至建昌,途中一一伺察,有十頌敘其事,悅亦以十頌酬之。
-
- 文章: 5213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八十五則 國師塔樣
示眾云。有打破虛空底鉆鎚。擘開華嶽底手段。始到元無縫罅處。不見瑕痕處。且誰是恁麼人
舉。
肅宗帝問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即今也不少)
國師云。與老僧作箇無縫塔(向甚處下手)
帝曰。請師塔樣(描不成畫不就)
國師良久云。會麼(這裏不得會不會莫別求)
帝云。不會(卻較些子)
國師云。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卻諳此事(祖禰不了殃及兒孫)
後帝詔耽源問。此意如何(作家君王不忘遺囑)
源云。相之南譚之北(天高地厚日左月右)
中有黃金充一國(幅塞虛空)
無影樹下合同舡(密密金刀剪不開)
琉璃殿上無知識(寂寂簾垂不露顏)
師云。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自受心印。居南陽白崖山黨子谷。四十餘年不下山門。道行聞于帝里。唐肅宗上元二年。敕中使孫朝進。齎詔徵赴京。待以師禮。初居千福寺西禪院。
及代宗臨御。復迎止光宅精藍。十有六載隨機說法。大歷十年十二月九日。右脅長往。諡大證禪師。
佛果云。多有人道。國師無語便是塔樣。若恁麼會。達磨一宗掃地而盡。啞子也會禪。昔有二僧住庵。旬日不相見。上庵主問。多日不見在甚麼處。下庵主曰。在庵裏造箇無縫塔。上庵主曰。某甲也欲造箇。就師借取樣子可否。下庵主曰。何不早道。恰被人借去也。
法眼云。且道。借伊樣不借伊樣。
萬松道。國師無語。下庵主為甚 卻支梧說道理。
雪竇云。肅宗不會則且致。耽源還會麼。只消一箇請塔樣。盡西天此土 諸位祖師。遭這一拶。不免將南作北。有傍不肯底。出來我要問爾 那箇是無縫塔。
萬松道。不是即道。
吉州耽源山真應禪師。受業于馬祖。久為國師侍者。國師既化。帝詔源入內舉問前話。源亦良久曰。聖上會麼。帝曰。不會。源述偈曰。
相之南譚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
無影樹下合同舡。琉璃殿上無知識。
或云湘之南譚之北。
浮山遠錄公。作牛頭南馬頭北。但得旨忘筌。無不可者。
雪竇道 不免將南作北。正謂此也。
僧問新羅大嶺。如何是一切處清淨。嶺云。截瓊枝寸寸是寶。析栴檀片片皆香。
丹霞淳和尚頌云。乾坤盡是黃金國。萬有全彰淨妙身。
耽源黃金充一國。丹霞國亦是黃金。更較一線道。無影樹下合同舡。
周易略例云。同舟而濟。則胡越何患乎異心。若漸卦三四。異體和好物莫能間。順而相保似若同在一舟。上下殊體。猶若胡越。利用禦寇。何患乎異心。此言同身共命 利害同也。
法真一禪師問。是處是慈氏無門無善財。為甚麼道 琉璃殿上無知識。
萬松道。坼殿了相見。然後看天童拈向爾面前 築著爾鼻孔。
頌云
孤迴迴(不與萬法為侶)
圓陀陀(無缺無餘)
眼力盡處高峨峨(斫額望不及)
月落潭空夜色重(盡十方界如一[鏈-車+手]墨)
雲收山瘦秋容多(體露金風)
八卦位正(天地合其德)
五行氣和(日月合其明)
身先在裏見來麼(到即不點)
南陽父子兮卻似知有(且信一半)
西竺佛祖兮無如奈何(千聖從來立下風)
師云。雪竇道 層落落影團團。此一句合頭語也。天童道 孤迴迴圓陀陀。萬劫繫驢橛也。眼力盡處高峨峨。三世諸佛 護持以為 無見頂相。雪竇頌 天地同根 萬物一體。南泉指花如夢相似。亦云。見聞覺知 非一一。山河不在鏡中觀。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試將此頌。比天童月落潭空夜色重。古人大曬有功夫。
後來佛鑑一時注破。頌云。
無縫塔兮不是影。廓然一入真如境。
爍迦羅眼電光流。杳杳冥冥不見頂。
此亦眼力盡處高峨峨。
天童頌 針線貫通云。峨峨青山著秋瘦。毛髮凋殘風骨舊。此亦雲收山瘦秋容多。可謂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到這裏 八卦既位正。五行亦氣和。運作修營無忌諱。何勞入市問孫賓。身先在裏見來麼。
天依懷禪師赴杉山請。入院。上堂云。二十年樂慕此山。今日且喜。到來因緣際會。山僧未到此山。身先到此山。洎乎來到。杉山卻在山僧身內。南陽父子兮卻似知有。不敢道是。只道卻似箇知有底。爾道。為甚不全許。恐辜負他國師父子。西竺佛祖
為甚也沒奈何。當道鑄成金堠子。正齋行下鐵饅頭
琉璃上無知識
示眾云。有打破虛空底鉆鎚。擘開華嶽底手段。始到元無縫罅處。不見瑕痕處。且誰是恁麼人
舉。
肅宗帝問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即今也不少)
國師云。與老僧作箇無縫塔(向甚處下手)
帝曰。請師塔樣(描不成畫不就)
國師良久云。會麼(這裏不得會不會莫別求)
帝云。不會(卻較些子)
國師云。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卻諳此事(祖禰不了殃及兒孫)
後帝詔耽源問。此意如何(作家君王不忘遺囑)
源云。相之南譚之北(天高地厚日左月右)
中有黃金充一國(幅塞虛空)
無影樹下合同舡(密密金刀剪不開)
琉璃殿上無知識(寂寂簾垂不露顏)
師云。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自受心印。居南陽白崖山黨子谷。四十餘年不下山門。道行聞于帝里。唐肅宗上元二年。敕中使孫朝進。齎詔徵赴京。待以師禮。初居千福寺西禪院。
及代宗臨御。復迎止光宅精藍。十有六載隨機說法。大歷十年十二月九日。右脅長往。諡大證禪師。
佛果云。多有人道。國師無語便是塔樣。若恁麼會。達磨一宗掃地而盡。啞子也會禪。昔有二僧住庵。旬日不相見。上庵主問。多日不見在甚麼處。下庵主曰。在庵裏造箇無縫塔。上庵主曰。某甲也欲造箇。就師借取樣子可否。下庵主曰。何不早道。恰被人借去也。
法眼云。且道。借伊樣不借伊樣。
萬松道。國師無語。下庵主為甚 卻支梧說道理。
雪竇云。肅宗不會則且致。耽源還會麼。只消一箇請塔樣。盡西天此土 諸位祖師。遭這一拶。不免將南作北。有傍不肯底。出來我要問爾 那箇是無縫塔。
萬松道。不是即道。
吉州耽源山真應禪師。受業于馬祖。久為國師侍者。國師既化。帝詔源入內舉問前話。源亦良久曰。聖上會麼。帝曰。不會。源述偈曰。
相之南譚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
無影樹下合同舡。琉璃殿上無知識。
或云湘之南譚之北。
浮山遠錄公。作牛頭南馬頭北。但得旨忘筌。無不可者。
雪竇道 不免將南作北。正謂此也。
僧問新羅大嶺。如何是一切處清淨。嶺云。截瓊枝寸寸是寶。析栴檀片片皆香。
丹霞淳和尚頌云。乾坤盡是黃金國。萬有全彰淨妙身。
耽源黃金充一國。丹霞國亦是黃金。更較一線道。無影樹下合同舡。
周易略例云。同舟而濟。則胡越何患乎異心。若漸卦三四。異體和好物莫能間。順而相保似若同在一舟。上下殊體。猶若胡越。利用禦寇。何患乎異心。此言同身共命 利害同也。
法真一禪師問。是處是慈氏無門無善財。為甚麼道 琉璃殿上無知識。
萬松道。坼殿了相見。然後看天童拈向爾面前 築著爾鼻孔。
頌云
孤迴迴(不與萬法為侶)
圓陀陀(無缺無餘)
眼力盡處高峨峨(斫額望不及)
月落潭空夜色重(盡十方界如一[鏈-車+手]墨)
雲收山瘦秋容多(體露金風)
八卦位正(天地合其德)
五行氣和(日月合其明)
身先在裏見來麼(到即不點)
南陽父子兮卻似知有(且信一半)
西竺佛祖兮無如奈何(千聖從來立下風)
師云。雪竇道 層落落影團團。此一句合頭語也。天童道 孤迴迴圓陀陀。萬劫繫驢橛也。眼力盡處高峨峨。三世諸佛 護持以為 無見頂相。雪竇頌 天地同根 萬物一體。南泉指花如夢相似。亦云。見聞覺知 非一一。山河不在鏡中觀。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試將此頌。比天童月落潭空夜色重。古人大曬有功夫。
後來佛鑑一時注破。頌云。
無縫塔兮不是影。廓然一入真如境。
爍迦羅眼電光流。杳杳冥冥不見頂。
此亦眼力盡處高峨峨。
天童頌 針線貫通云。峨峨青山著秋瘦。毛髮凋殘風骨舊。此亦雲收山瘦秋容多。可謂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到這裏 八卦既位正。五行亦氣和。運作修營無忌諱。何勞入市問孫賓。身先在裏見來麼。
天依懷禪師赴杉山請。入院。上堂云。二十年樂慕此山。今日且喜。到來因緣際會。山僧未到此山。身先到此山。洎乎來到。杉山卻在山僧身內。南陽父子兮卻似知有。不敢道是。只道卻似箇知有底。爾道。為甚不全許。恐辜負他國師父子。西竺佛祖
為甚也沒奈何。當道鑄成金堠子。正齋行下鐵饅頭
琉璃上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