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疑,還問?
開悟前,開悟後
-
- 文章: 1553
-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
-
- 文章: 6002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怎麼了?
少說少錯???
打太極???
連佛旨都不解的愚痴,能悟到什?
若真悟怎會說出背離佛旨的邪見?
少說少錯???
打太極???
連佛旨都不解的愚痴,能悟到什?
若真悟怎會說出背離佛旨的邪見?
-
- 文章: 1553
-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說文解字何難之有,難是難在雖然了解了,卻打從心底就不接受,不接受是因為與過去的知見差別太大,一時輕心慢心瞋心疑心發作就錯過了。
實際是甚麼,必須藉由眼睛去觀察,不是一直在腦袋裡推敲琢磨那些意識形態的法義。虛其心,面對現實,放下成見,仔細觀察。不是以自己的所知所聞,強壓現實,硬ㄍㄧㄥ強辯,來障礙自己的眼睛。
十年二十年過去了,也只不過是個小數目,還有來生來世無量劫數須度過,來時日子多的是。年少時,求生存,年壯時,求生活,漸到人生的終點,求的是生命,永恆的生命。
年老退休之時,放下許多沒必要的追求,轉而面對自己對於永恆的生命的探索與體驗,發現永恆的價值所在。
實際是甚麼,必須藉由眼睛去觀察,不是一直在腦袋裡推敲琢磨那些意識形態的法義。虛其心,面對現實,放下成見,仔細觀察。不是以自己的所知所聞,強壓現實,硬ㄍㄧㄥ強辯,來障礙自己的眼睛。
十年二十年過去了,也只不過是個小數目,還有來生來世無量劫數須度過,來時日子多的是。年少時,求生存,年壯時,求生活,漸到人生的終點,求的是生命,永恆的生命。
年老退休之時,放下許多沒必要的追求,轉而面對自己對於永恆的生命的探索與體驗,發現永恆的價值所在。
-
- 文章: 6002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那就解看看下段經文:
然後回答我所問:什是教外別傳?‘’別‘’是何義?傳了什麼?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大靈鷲山,與大比丘八萬人俱,尊者□、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目連、尊者摩訶迦葉而為上首;與菩薩眾八萬人俱,觀世音菩薩、阿逸陀菩薩、行願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梵王、釋提桓因、毗沙門王、大持國王,無量天眾俱;海龍王、夜叉王、阿修羅王,無量神眾俱;阿闍世王、波斯耨王、宰官波羅門,無量人眾俱;達多地獄、焰口餓鬼、金色師子、六牙象王,無量非人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從多寶佛入塔下,大眾圍繞,飛行東方百千里程,有一國土,名大七寶震旦。其國中央有一高山,名五寶臺,文殊師利常在說法,至於此山,告大眾言:昔於此國,觀世音菩薩化作三禪初梵王,化人間故,沒梵宮殿,下生王宮。大德龍身,說示天理,五行氣變,作吉凶法,地沒還天,作春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初禪二大梵王,化人間故,沒天宮殿,下生王宮。火德牛頭,說示地利,百藥醫毒,助人間氣,地沒還天,作夏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帝釋,化人間故,沒天宮,下生王宮。土德人質,說示人倫,心法大道,身法五倫,地沒還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強三才,說人性德,依俗說法,示第一義,皆是觀音大悲應化故。此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餘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說是語已,三王出現,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說如是。
爾時,世尊從座而起,為三王及大眾等,亦行東方萬里海上,海中有國,名大日發;東西南北海中有國,是眷屬國。世尊至於此國海邊,告大眾言:往昔劫初,觀世音菩薩化作色界第十梵王,告初梵王:汝下空中欲界、天界,及下造、地造。觀世音菩薩化初梵王,奉其四禪大梵王勅,王及妃供下下空中,次第造天,下造大地,最後造斯國及眷屬。海中國山河草木,有一天女,名妙辨財,是亦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以女像作大福田,來為王女,即成日輪及月光輪,主四天下,眷屬無量,住此國中,或主或伴,是故其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餘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說是語已,天女出現,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說如是。
爾時,世尊從座而起,為天女及諸大眾等亦行東方,於其海中有諸國土,此國眾生質近畜生,雖我正法漸漸流布難有悟入,但作結緣為成佛緣。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還至本處靈鷲山頂,敷座而坐,告諸大眾:我不久當般涅槃。諸大眾意有欲問法,自恣為問。時諸大眾默然而坐,一切無聲。
爾時,世尊非現神而示妙相,成就妙大方廣佛心真如蓮華,成就五百□□劫前受用法身,成就佛佛能盡究竟諸法實相,成就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一實及多寶佛成法妙法蓮華,證明真如大願,成就過去無量劫前入滅不滅成就寶塔,是法界塔常寂光土成就分座,是即理智自他法身,如是成就二躬世尊牟尼如來面座靈鷲華藏世界,多寶如來已還寶成就寂光世界,二土融通成就一土,是即開見凡夫心中元有佛心,凡夫成佛至大妙法,是即欲以此妙法藏而付後師摩訶迦葉所由相也。爾時,世尊不起法華妙道法座。
拈華品第二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廣,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捧之上佛,退以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今佛已成正覺,五十年來種種說法、種種教示,化度一切機類眾生。若有未說最上大法,為我及末世行菩薩人、欲行佛道凡夫眾生布演宣說。作是言已,捨身成座,莊嚴天衣,令坐如來。
爾時,如來坐此寶座,受此蓮華,無說無言,但拈蓮華,入大會中,八萬四千人天時大眾,皆止默然。於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破顏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言已默然。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妙哉!我念過去無量劫事,於燃燈佛布說法處,發菩提心,從佛修行;亦復世尊布說法,於說法中,得漏盡智,成阿羅漢;亦復聞說諸法實相,入菩薩道,不動先果,成大乘道,得近如來一切種智。如是妙智,從何處來?皆從凡夫久遠心來。其久遠心,等諸佛心,是為法身,是名成佛。得見是心,非在言教理誨理解文字之中,但在以心示中,不假三昧,不期感果,因緣熟時,凡夫即見,是故佛道,傳於凡夫人中不絕。若無此法,唯有感果賢聖得道,而無凡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佛道者。若然,於末法濁惡世中證果人者,千萬人中,無有一人無證果故,佛道絕傳,唯有名字,無有道象。有此法故,傳佛道象,不結於末世。佛言:善哉!摩訶迦葉!如汝所言,七佛世尊授法象然,七佛弟子傳法象爾。我滅度後,以大法藏,今付於汝,能持傳傳,弘通正法,尋嗣心道,令不斷絕。
爾時世尊從起梵王以身為座,妙嚴天座著於本座,告大梵王:汝於過去無量中修菩薩道,住高地位能問是法,於末法濁惡世中,相續諸佛大道心法令不斷絕,咸是所以依汝力也。尚有所以思悉恣問之,如來為汝演說正法。大梵王言:善哉世尊!聽問如是,我當問之。如來先經為未說之?為未示之?為既示之?佛告大梵王言:我先已說?為既說之?為舍利弗謂不可以言宣是也?時舍利弗面會此法,即得當成華光佛記,亦復龍女以一寶珠無句上之。
龍女以一寶珠無句上之,如來又也速受寶珠無句受之,龍女又依此佛心道即得成佛,亦復是也。大梵王言:若如是者,今日如來以此一法為最真實。佛言:如是,如汝所言。舍利弗者,過去劫來不離於我,今日亦然,我俱不久入於涅槃,不留我後。龍女已得他方成佛,非我弟子,其法不傳,皆如無耳。今日有獨摩訶迦葉傳真道象,我滅度後至於末法五濁惡世,後五百歲不絕佛道,唯在迦葉獨付傳中,是故名曰唯是真實。大梵王言:如來先說後五百歲,其五百歲是何時也?佛言:夫其五百歲者,我滅度後佛法住世,正法八百年,像法千二百,末法五千五百年,已去正法、像法、末法,後所有年五百歲是也。大梵王言:正法、像法、末法及後五百歲者,是謂何世?何國然也?佛言:其世是人間世,而非天世及龍世也。亦復其國是閻浮中隨機諸國,非必一國。所以者何?天世、龍世是聖者世,而無年限,但有人世,上清下濁,上盛下衰,是故有限。亦復國國時改機變,或有天護,或有聖護,或無天護,或無聖護,或有神護,或有仙護,或無神護,或無仙護,人機無量,國隨人機,是故非必一國然也。梵王白言:世尊!如是,如佛所說,國機不同,或有有緣,或有無緣,或有護安,或有護難,茲興彼廢,茲廢彼興,佛法東漸後五百歲,留法不絕利益眾生。
爾時,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出世四十餘年,種種說法,云何有未曾有法耶?云何有及言語法耶?願為世間一切人天,能示己自言了金色千葉大婆羅華,持以上佛,而退捨身以為床座,真誠念願。
爾時世尊,著坐其座,廓然拈華。時眾會中,百萬人天,及諸比丘,悉皆默然。時於會中,唯有尊者摩訶迦葉,即見其示,破顏微笑,從座而起,合掌正立,有氣無言。爾時佛告摩訶迦葉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有智無智,得因緣證,今日付屬摩訶迦葉。摩訶迦葉,未來世中,奉事諸佛,當得成佛,今日亦堪為世間師。佛告諸比丘:如來今者,不久滅度,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訶迦葉,入大乘門,修行佛道。告摩訶迦葉:無有餘法,唯一心性佛,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已說今說,當入而已。一切諸佛,依一心性已,成說佛道,現成佛道,當成佛道,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謂餘法,尚有更一諸佛成佛,眾生成佛,即外道說,非七佛說,非十方佛說。迦葉當知,汝所付屬八萬藏經,是諸教者,是即乘一心器也。譬如世間牛車馬車,是為諸法乘之渡於道路器也。所有教經,亦復如是,汝能奉持。
爾時,摩訶迦葉歡喜踊躍,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此法實難遭者,誠是直道,誠是妙道。我昔遇佛出家修行,偏厭生死唯求涅槃,但修無為不求是法,但了空理不知是法,難行苦行多年作勞,得阿羅漢思之誠難。今日如來最上妙示唯剎那事,非年非劫非難妙易,令我成佛無有疑惑。雖非實至劫數成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妙覺成佛,實知法身是心是佛,三世諸佛一軀妙體。今思已前,於多年中難行苦行是勞無功,亦多年中求空無為,皆虗假法更非實法。今日見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體無為而性圓滿,一切眾生唯依是法當得成佛。佛告摩訶迦葉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汝於未來當得成佛,如我今日是法。爾時,世尊說此言已,即從座起還坐本座,無語無動,眾會亦復寂莫無聲,皆含妙氣。
爾時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能快說之。世尊滅度,後世眾生云何入得?云何修行?願為我入,入得修行精密法要。佛告大梵天王:天王!諦聽,善思念說之。眾生機根種種無量,或聽理入、或禪定入、或因緣入、或持示入,不一般也。天王!唯有信心能入,是最上道。云何起信?不依心性,他不成佛。所以者何?於心性外無成佛路。如是了知真實求者,能入是道。智慧如舍利弗、多聞如阿難陀、辨才如布婁那、解空如須菩提、持戒如優婆利、神通如目徤連、天眼如阿那律,如是此輩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輩皆得心性假用,未得心性真實體故。唯證性體,必滅佛道。如是了知真實求者,能入是道。天王!或有知見心性妙實體者,知見之時即體妙理,無放、無離,行、住、坐、臥心身融一,見、聞、覺、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非異、非別,唯以融一箇之道。我於即時成佛道已,世間、出世修行無咎。
爾時大梵天王問迦葉言:世尊往昔說種種教,其教理之今日,仁者從佛所受心,云何有所差別?語梵王言:仁者!莫問如是此事。若有世尊已前所說教理,差於今日所受心者,彼諸教者即是邪說。若有世尊今日所受心,差於已前所說教理,是此心者即是心,一切教之此一心理,無有毛端所差別所。若有學人謂諸教理與此心理有所差別,是即外道天魔所說,非唯不知諸大乘經所說之理,亦不知我受一心理。若知心理,應知教理一理無差,但有所差。諸教理者以,雖有益非真,今此知見教,唯是實無二。雖設有他教,其益皆小分,不謂他無益,分性說一端。如星光日為。
分光為星光, 不謂星無光, 小端如無益。
四諦十二緣, 五戒及十善, 念佛往淨土。
具戒及坐禪, 權大諸菩薩, 皆是彼端小。
此教如日光, 他教如星光, 眾星雖□天,
不謂之白晝。 日光出現時, 夜明天成晝,
他教雖有世, 不謂佛法者, 眾生正諸佛,
穢土是淨土, 生死自涅槃, 三世永一世。
世法即佛法, 有為實無為, 如是知見教。
及其修行者, 謂之佛法有, 又謂我世有。
佛說是語時, 眾有百千人, 皆了無上道。
言教,令悟心性理,令成佛道。傳心理者,以心傳之,得心性理,令成佛道。教者,漸入心者,頓入心者,遲速不同,理則一同。譬如東國人指日輪,謂此日輪,從我東天,往彼西天。西國人亦指日輪,謂此日輪,從彼東天,來我西天。等雖異,彼此往來之言不差。謂日日輪之言,與語日東西理者不差。如來教示,亦復如是。教傳心傳,示相不同,於理一同。
白言:世尊!此見性道,應唯比丘行此道哉!亦諸在家可普行哉!佛言:天王!心性之道,出家、在家,天、龍、鬼、神皆悉具足,何可限之比丘耳!唯有在家、出家行,相、於相異,非一其出家行。
父母已赦,出父母家,代父母事。三世諸佛,無主君故,代事菩薩。布佛形家,如生身佛;有佛舍利,如在世佛。出世俗故,不禮國王,不敬天仙,不求財寶,但持一鉢,不畜衣服,但持三衣,安住深山,樹下岩洞,清意淨身,身明了覺,知自己本,佛陀方佛,身一躬法。
然後回答我所問:什是教外別傳?‘’別‘’是何義?傳了什麼?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大靈鷲山,與大比丘八萬人俱,尊者□、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目連、尊者摩訶迦葉而為上首;與菩薩眾八萬人俱,觀世音菩薩、阿逸陀菩薩、行願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梵王、釋提桓因、毗沙門王、大持國王,無量天眾俱;海龍王、夜叉王、阿修羅王,無量神眾俱;阿闍世王、波斯耨王、宰官波羅門,無量人眾俱;達多地獄、焰口餓鬼、金色師子、六牙象王,無量非人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從多寶佛入塔下,大眾圍繞,飛行東方百千里程,有一國土,名大七寶震旦。其國中央有一高山,名五寶臺,文殊師利常在說法,至於此山,告大眾言:昔於此國,觀世音菩薩化作三禪初梵王,化人間故,沒梵宮殿,下生王宮。大德龍身,說示天理,五行氣變,作吉凶法,地沒還天,作春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初禪二大梵王,化人間故,沒天宮殿,下生王宮。火德牛頭,說示地利,百藥醫毒,助人間氣,地沒還天,作夏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帝釋,化人間故,沒天宮,下生王宮。土德人質,說示人倫,心法大道,身法五倫,地沒還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強三才,說人性德,依俗說法,示第一義,皆是觀音大悲應化故。此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餘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說是語已,三王出現,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說如是。
爾時,世尊從座而起,為三王及大眾等,亦行東方萬里海上,海中有國,名大日發;東西南北海中有國,是眷屬國。世尊至於此國海邊,告大眾言:往昔劫初,觀世音菩薩化作色界第十梵王,告初梵王:汝下空中欲界、天界,及下造、地造。觀世音菩薩化初梵王,奉其四禪大梵王勅,王及妃供下下空中,次第造天,下造大地,最後造斯國及眷屬。海中國山河草木,有一天女,名妙辨財,是亦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以女像作大福田,來為王女,即成日輪及月光輪,主四天下,眷屬無量,住此國中,或主或伴,是故其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餘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說是語已,天女出現,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說如是。
爾時,世尊從座而起,為天女及諸大眾等亦行東方,於其海中有諸國土,此國眾生質近畜生,雖我正法漸漸流布難有悟入,但作結緣為成佛緣。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還至本處靈鷲山頂,敷座而坐,告諸大眾:我不久當般涅槃。諸大眾意有欲問法,自恣為問。時諸大眾默然而坐,一切無聲。
爾時,世尊非現神而示妙相,成就妙大方廣佛心真如蓮華,成就五百□□劫前受用法身,成就佛佛能盡究竟諸法實相,成就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一實及多寶佛成法妙法蓮華,證明真如大願,成就過去無量劫前入滅不滅成就寶塔,是法界塔常寂光土成就分座,是即理智自他法身,如是成就二躬世尊牟尼如來面座靈鷲華藏世界,多寶如來已還寶成就寂光世界,二土融通成就一土,是即開見凡夫心中元有佛心,凡夫成佛至大妙法,是即欲以此妙法藏而付後師摩訶迦葉所由相也。爾時,世尊不起法華妙道法座。
拈華品第二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廣,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捧之上佛,退以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今佛已成正覺,五十年來種種說法、種種教示,化度一切機類眾生。若有未說最上大法,為我及末世行菩薩人、欲行佛道凡夫眾生布演宣說。作是言已,捨身成座,莊嚴天衣,令坐如來。
爾時,如來坐此寶座,受此蓮華,無說無言,但拈蓮華,入大會中,八萬四千人天時大眾,皆止默然。於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破顏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言已默然。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妙哉!我念過去無量劫事,於燃燈佛布說法處,發菩提心,從佛修行;亦復世尊布說法,於說法中,得漏盡智,成阿羅漢;亦復聞說諸法實相,入菩薩道,不動先果,成大乘道,得近如來一切種智。如是妙智,從何處來?皆從凡夫久遠心來。其久遠心,等諸佛心,是為法身,是名成佛。得見是心,非在言教理誨理解文字之中,但在以心示中,不假三昧,不期感果,因緣熟時,凡夫即見,是故佛道,傳於凡夫人中不絕。若無此法,唯有感果賢聖得道,而無凡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佛道者。若然,於末法濁惡世中證果人者,千萬人中,無有一人無證果故,佛道絕傳,唯有名字,無有道象。有此法故,傳佛道象,不結於末世。佛言:善哉!摩訶迦葉!如汝所言,七佛世尊授法象然,七佛弟子傳法象爾。我滅度後,以大法藏,今付於汝,能持傳傳,弘通正法,尋嗣心道,令不斷絕。
爾時世尊從起梵王以身為座,妙嚴天座著於本座,告大梵王:汝於過去無量中修菩薩道,住高地位能問是法,於末法濁惡世中,相續諸佛大道心法令不斷絕,咸是所以依汝力也。尚有所以思悉恣問之,如來為汝演說正法。大梵王言:善哉世尊!聽問如是,我當問之。如來先經為未說之?為未示之?為既示之?佛告大梵王言:我先已說?為既說之?為舍利弗謂不可以言宣是也?時舍利弗面會此法,即得當成華光佛記,亦復龍女以一寶珠無句上之。
龍女以一寶珠無句上之,如來又也速受寶珠無句受之,龍女又依此佛心道即得成佛,亦復是也。大梵王言:若如是者,今日如來以此一法為最真實。佛言:如是,如汝所言。舍利弗者,過去劫來不離於我,今日亦然,我俱不久入於涅槃,不留我後。龍女已得他方成佛,非我弟子,其法不傳,皆如無耳。今日有獨摩訶迦葉傳真道象,我滅度後至於末法五濁惡世,後五百歲不絕佛道,唯在迦葉獨付傳中,是故名曰唯是真實。大梵王言:如來先說後五百歲,其五百歲是何時也?佛言:夫其五百歲者,我滅度後佛法住世,正法八百年,像法千二百,末法五千五百年,已去正法、像法、末法,後所有年五百歲是也。大梵王言:正法、像法、末法及後五百歲者,是謂何世?何國然也?佛言:其世是人間世,而非天世及龍世也。亦復其國是閻浮中隨機諸國,非必一國。所以者何?天世、龍世是聖者世,而無年限,但有人世,上清下濁,上盛下衰,是故有限。亦復國國時改機變,或有天護,或有聖護,或無天護,或無聖護,或有神護,或有仙護,或無神護,或無仙護,人機無量,國隨人機,是故非必一國然也。梵王白言:世尊!如是,如佛所說,國機不同,或有有緣,或有無緣,或有護安,或有護難,茲興彼廢,茲廢彼興,佛法東漸後五百歲,留法不絕利益眾生。
爾時,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出世四十餘年,種種說法,云何有未曾有法耶?云何有及言語法耶?願為世間一切人天,能示己自言了金色千葉大婆羅華,持以上佛,而退捨身以為床座,真誠念願。
爾時世尊,著坐其座,廓然拈華。時眾會中,百萬人天,及諸比丘,悉皆默然。時於會中,唯有尊者摩訶迦葉,即見其示,破顏微笑,從座而起,合掌正立,有氣無言。爾時佛告摩訶迦葉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有智無智,得因緣證,今日付屬摩訶迦葉。摩訶迦葉,未來世中,奉事諸佛,當得成佛,今日亦堪為世間師。佛告諸比丘:如來今者,不久滅度,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訶迦葉,入大乘門,修行佛道。告摩訶迦葉:無有餘法,唯一心性佛,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已說今說,當入而已。一切諸佛,依一心性已,成說佛道,現成佛道,當成佛道,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謂餘法,尚有更一諸佛成佛,眾生成佛,即外道說,非七佛說,非十方佛說。迦葉當知,汝所付屬八萬藏經,是諸教者,是即乘一心器也。譬如世間牛車馬車,是為諸法乘之渡於道路器也。所有教經,亦復如是,汝能奉持。
爾時,摩訶迦葉歡喜踊躍,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此法實難遭者,誠是直道,誠是妙道。我昔遇佛出家修行,偏厭生死唯求涅槃,但修無為不求是法,但了空理不知是法,難行苦行多年作勞,得阿羅漢思之誠難。今日如來最上妙示唯剎那事,非年非劫非難妙易,令我成佛無有疑惑。雖非實至劫數成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妙覺成佛,實知法身是心是佛,三世諸佛一軀妙體。今思已前,於多年中難行苦行是勞無功,亦多年中求空無為,皆虗假法更非實法。今日見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體無為而性圓滿,一切眾生唯依是法當得成佛。佛告摩訶迦葉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汝於未來當得成佛,如我今日是法。爾時,世尊說此言已,即從座起還坐本座,無語無動,眾會亦復寂莫無聲,皆含妙氣。
爾時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能快說之。世尊滅度,後世眾生云何入得?云何修行?願為我入,入得修行精密法要。佛告大梵天王:天王!諦聽,善思念說之。眾生機根種種無量,或聽理入、或禪定入、或因緣入、或持示入,不一般也。天王!唯有信心能入,是最上道。云何起信?不依心性,他不成佛。所以者何?於心性外無成佛路。如是了知真實求者,能入是道。智慧如舍利弗、多聞如阿難陀、辨才如布婁那、解空如須菩提、持戒如優婆利、神通如目徤連、天眼如阿那律,如是此輩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輩皆得心性假用,未得心性真實體故。唯證性體,必滅佛道。如是了知真實求者,能入是道。天王!或有知見心性妙實體者,知見之時即體妙理,無放、無離,行、住、坐、臥心身融一,見、聞、覺、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非異、非別,唯以融一箇之道。我於即時成佛道已,世間、出世修行無咎。
爾時大梵天王問迦葉言:世尊往昔說種種教,其教理之今日,仁者從佛所受心,云何有所差別?語梵王言:仁者!莫問如是此事。若有世尊已前所說教理,差於今日所受心者,彼諸教者即是邪說。若有世尊今日所受心,差於已前所說教理,是此心者即是心,一切教之此一心理,無有毛端所差別所。若有學人謂諸教理與此心理有所差別,是即外道天魔所說,非唯不知諸大乘經所說之理,亦不知我受一心理。若知心理,應知教理一理無差,但有所差。諸教理者以,雖有益非真,今此知見教,唯是實無二。雖設有他教,其益皆小分,不謂他無益,分性說一端。如星光日為。
分光為星光, 不謂星無光, 小端如無益。
四諦十二緣, 五戒及十善, 念佛往淨土。
具戒及坐禪, 權大諸菩薩, 皆是彼端小。
此教如日光, 他教如星光, 眾星雖□天,
不謂之白晝。 日光出現時, 夜明天成晝,
他教雖有世, 不謂佛法者, 眾生正諸佛,
穢土是淨土, 生死自涅槃, 三世永一世。
世法即佛法, 有為實無為, 如是知見教。
及其修行者, 謂之佛法有, 又謂我世有。
佛說是語時, 眾有百千人, 皆了無上道。
言教,令悟心性理,令成佛道。傳心理者,以心傳之,得心性理,令成佛道。教者,漸入心者,頓入心者,遲速不同,理則一同。譬如東國人指日輪,謂此日輪,從我東天,往彼西天。西國人亦指日輪,謂此日輪,從彼東天,來我西天。等雖異,彼此往來之言不差。謂日日輪之言,與語日東西理者不差。如來教示,亦復如是。教傳心傳,示相不同,於理一同。
白言:世尊!此見性道,應唯比丘行此道哉!亦諸在家可普行哉!佛言:天王!心性之道,出家、在家,天、龍、鬼、神皆悉具足,何可限之比丘耳!唯有在家、出家行,相、於相異,非一其出家行。
父母已赦,出父母家,代父母事。三世諸佛,無主君故,代事菩薩。布佛形家,如生身佛;有佛舍利,如在世佛。出世俗故,不禮國王,不敬天仙,不求財寶,但持一鉢,不畜衣服,但持三衣,安住深山,樹下岩洞,清意淨身,身明了覺,知自己本,佛陀方佛,身一躬法。
-
- 文章: 6002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什叫“永恆的生命”?年老退休之時,放下許多沒必要的追求,轉而面對自己對於永恆的生命的探索與體驗,發現永恆的價值所在。
由永恆生命的探討體驗所得的“永恆價值”會是什?
世世輪迴。
-
- 文章: 1553
-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
-
- 文章: 6002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本性涅槃不生不滅君不聞,一切眾生本性涅槃,不生不滅
眾生不生不滅嗎?
生命不生不滅嗎?
-
- 文章: 1553
-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卷1:「爾時,如來坐此寶座,受此蓮華,無說無言,但拈蓮華,入大會中,八萬四千人天時大眾,皆止默然。於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破顏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CBETA 2024.R3, X01, no. 27, p. 442a7-12 // R87, p. 652a10-15 // Z 1:87, p. 326c10-15)
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破顏微笑。
佛開口教了甚麼沒有?
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破顏微笑。
佛開口教了甚麼沒有?
-
- 文章: 1553
-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