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8 頁 (共 619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月 09, 2023 8:21 am
由 新老怪
見 是眼識的作用,眼識見時,並不能分別 此為何物,只是純粹的見。
見後,意識 開始緣此見相,作意分別,這是杯子,哦,這是桌子!
杯子的意識 同見杯子的眼識 一個在後,一個在前,並不同時。
眼識生時 無意識,意識起時 無眼識,唸唸生滅。
只因為由眼識到意識,前後的時間太短,如電光石火,我們常常誤認為 所見即所知。
故眾生所見,並非現見,不過是憶想分別,緣心所持相 而辨別物事。
法眼禪師曾指著 台階下的一株牡丹花對人說:“時人見此花,恰如夢中相似。”
如果還不能理解 眼識與意識的不同時,所見之物 並非見時之物的話
見 是眼識的作用,不能分別
識 開始緣此見相,作意分別
意 憶想分別,緣心時所持相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月 09, 2023 8:59 am
由 新老怪
月藏
趙州問南泉:“什麼是道?”
南泉答曰:“平常心是道!”
趙州禪師也曾答學人:“老漢而今往後,只以本分事接人。若學人不了,非老漢之咎也。”
大珠慧海禪師答學人問禪,曰:“飢來吃飯困來眠。”
又有古德云:“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以上所說,皆是曹山祖師之沙門墮、不斷聲色墮 及尊貴墮之意也!
但初心後學,猶須注意一點,曹山所說三墮,是悟後事。
若無明黑漆桶底尚未脫落,關錑子尚未打破,千萬不要輕易模仿三墮,隨意說方便,為自己的真實墮落 尋找口實。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月 09, 2023 9:12 am
由 新老怪
月藏
《淨業障經》說,凡夫無智,於無有法,不知如故。因此而起的分別 或不分別,其實都是妄生分別。
譬如鏡中花,水中月,或乾達婆城,這是無有法,於此法不能如實知,執以為真,而妄生分別。
因分別故,起種種貪嗔煩惱,故墮三惡道。
諸佛菩薩,以聖智如實知諸法 無有自性,於此無自性法,不加分別,不起種種貪求煩惱,即能成就無上佛道。
又為方便眾生,隨順說法,分別善惡有無等,即是聖智分別。
如此分別,其實是在不分別基礎上的假分別,是方便眾生的言語施捨,非如眾生之執 以為真的妄分別也。
譬如看電影,我知裡面的人物、故事、道具等皆是虛構,雖知其虛構,不礙我知此為好人,此為惡人。
無智凡夫 則不能如此,他忘記了這是電影,於種種幻影法,執以為實,起種種煩惱,這就是妄分別。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月 10, 2023 11:02 am
由 新老怪
月藏
雪峰禪師:涵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
傳曰:宗師約法,以定綱宗,以簡偏邪。如雪峰三句,玄沙嘗言之曰:“是汝諸人見有險惡,見有大蟲、刀、劍諸事來逼汝身命,便生無限怖畏。恰如世間畫師,自畫作地獄變相,畫大蟲、刀、劍了,好好地看著,卻自生怕怖,亦不是別人與汝為過。汝如今欲免此至惑麼?但識取金剛眼睛。若識得,不曾教有纖塵可得露現,何處更有虎狼刀劍解嗋嚇得汝?直至釋迦,如是伎倆,亦覓出頭處不得。
所以我向汝道,沙門眼,把定世界,涵蓋乾坤,不漏絲發,何處更有一物 為汝知見?如是出脫,如是奇特,何不究取?”此涵蓋乾坤句也。
又曰:“鐘中無鼓響,鼓中無鐘聲,鐘鼓不交參,句句無前後。如壯士展臂,不借他力;如師子遊行,豈求伴侶?”此截斷眾流句也。
又曰:“大唐國內宗乘,未有一人舉倡。設有一人舉倡,盡大地人失卻性命。無孔鐵錘相似,一時亡鋒結舌去。汝諸人賴我不惜身命,共汝顛倒知見,隨汝狂意,方有申問處。我若不共汝與麼知聞去,汝向什麼處得見我?”此隨波逐浪句也。
《智證傳》稱,雪峰示學人三句,即涵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考此三句,實為雲門宗旨。蓋雲門師事雪峰,有所傳承也。
雲門示眾曰:
“涵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作麼生承當?”眾無對。
自代云:“一鏃破三關。”
後來德山圓明密禪師,遂離其語為三句,曰:涵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
(圓悟曰:本真本空,一色一味,非無妙體,不在躊躇,洞然明白,則涵蓋乾坤也。
又云:本非解會,排疊將來,不消一字,萬機頓息,則截斷眾流也。
又云:若許他相見,從苗辦地,因語識人,即隨波逐浪也。)
普安道頌三句:
乾坤並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現,頭頭總不傷。
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冰消瓦解摧。
辨口利詞問,高低總不虧,還如應病藥,診候在臨時。
何謂涵蓋乾坤句?譬如世尊所說,萬法唯心。此即高屋建瓴,無法不包,涵蓋乾坤之意也。
何謂截斷眾流句?譬如《法華》云:“是法住法位,法法不相到。”此即前後際斷,不通消息,截斷生死眾流也。
何謂隨波逐浪句?如《百論》云:“世尊入王舍大城,隨俗說有無,故無咎。”如應病與藥,隨機說法無礙也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月 10, 2023 12:12 pm
由 新老怪
月藏
什麼是《法華》所說“佛種從緣起”?任何人要成佛,入如來室,披如來衣,坐如來座,成佛種子,不墮外邪之道,必須通達 諸法緣起之理,必須從緣起契入,其餘皆非。曾有外道集會,遙見世尊,有外道亢聲問曰:“瞿曇,你說什麼法?”世尊曰:“我說緣起。”緣起法 是外道與佛法的根本分水嶺,那邊是外道、凡愚之流,共說緣起法的這邊是,小乘、大乘出世之道。
為什麼說《法華》也是說緣起法呢?有學人曾口誦《法華》,已過數百遍,為求一悟而精進不已,禮拜六祖慧能時,頭不點地,口中猶喃喃不絕,被六祖呵斥曰:“禮拜而頭不點地,不如不禮。你心中必是蘊有事物,故而心不在焉。且說說你修何事業?”學人說:“我誦《法華》,但常不能解義,請師為釋我疑惑。”當其誦至譬喻品時,大師說:“住!住!此經原來 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比喻,無越於此。”事見《壇經》機緣品。可見,此說一乘之圓頓法門的《法華經》,所說 也未離緣起也。
但通說緣起,卻有二乘聲聞的緣起法,有大乘菩薩的緣起法。世尊《阿含》時,初轉法輪,為聲聞弟子說四諦說十二因緣等緣起之法,眾聲聞弟子無不欣然稟命。而說《法華》緣起法時,卻有五百阿羅漢離席而去。可見緣起法,誠如世尊所說,甚深復甚深!淺者,聲聞可解;及其深者,初地菩薩猶未必能了。
永明大師說:“佛種從緣起,緣起的佛種,只是報身佛,不是法身佛。”洪覺范師認為,既是說一乘法,又何必分法身、報身呢?其實,法身即是報身,報身即是法身,化身亦爾,三身其實只是一體。二位宗師所說,各有道理,其實就方便隨緣之意,不礙永明大師所說;就隨緣而不變之意,則不礙覺范師所說。
種種法既是緣起,而非自有,則知緣起諸法 並無自性;雖無自性,但不失種種緣起不止。若緣起止,法即陷入斷滅之義。只是一緣起,卻開空有二門。緣起故,可說其有,但有非真有;緣起故,可說其空,但空非斷滅之空。此緣起之真意,即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譬如有一種物質,有時是液態的水,有時是雲汽,有時是冰塊,有時是雪。水不是汽,冰不是雪,雪也不是水,因緣起故,各住各位,不可混淆。雖法無定法,但卻世間相常住,不可斷滅,若不是水必將是汽,若不是汽必將是冰、雪,而不會入於斷滅空無也。雖有種種生滅現象的發生,這物質 總量卻從未增減一分。
若明此意,則棗柏李長者 所說所作有生滅,唯隨緣自就者不滅之理,不難明矣!若明此意,則文殊菩薩答維摩詰所說可見者更不可見之意也不難明矣!
善淨 發表於 2012-2-16 14:59
南山老師:
如果說緣生是空無,那是墮入斷滅,這個不疑。
那中論廣說緣生為畢竟空.
眾生迷故,無所有而如是有。如病眼見空花,空花本無而謂為有,不知是眼病故有;又如夢中見種種景象,因不覺故,空無所有而謂為有。
聖智悟故,說眾生之如是有 其實無所有。知眼病,故知花空;知是做夢,故知夢中種種景像 其實皆無所有。
菩薩論中 處處說畢竟空,不是真有個畢竟空可得也,是說眾生所見 諸法自體,畢竟是空也。
若凡夫眾生豁然醒悟,自己所見諸法 其實皆無所有,則又何勞菩薩 苦口婆心 為其說畢竟空也?
菩薩所說,為驚醒世人之迷夢,為治療眾生之病眼!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月 10, 2023 8:06 pm
由 恆不住
新老怪 寫: ↑週日 1月 08, 2023 10:17 am
月藏
我等凡夫眾生,每見一物,總以為即見即知。譬如這個杯子,誤以為一見 即知是杯子。其實非也!
見是眼識的作用,眼識見時,並不能分別 此為何物,只是純粹的見。
見後,意識開始緣此見相,作意分別,這是杯子,哦,這是桌子!
杯子的意識 同見杯子的眼識 一個在後,一個在前,並不同時。
眼識生時無意識,意識起時無眼識,唸唸生滅。只因為由眼識到意識,前後的時間太短,如電光石火,我們常常誤認為 所見即所知。故眾生所見,並非現見,不過是憶想分別,緣心所持相 而辨別物事。
法眼禪師曾指著 台階下的一株牡丹花對人說:“時人見此花,恰如夢中相似。”
如果還不能理解 眼識與意識的不同時,所見之物 並非見時之物的話,且看傳主的例子。
譬如一個不識字的人,他看到的文章,就只是白紙黑字,沒有其它。因為他的意識 不能分別,唯有眼識作用。如果一個識字的人,他除了看到白紙黑字外,還能看到這些文字 所透露出來的意思。這正是因為加進了意識的作用。眼識見相而取相,意識分別 眼識所取之相。無論是意識所分別之相,還是眼識所取之相,一個歸類命名,一個未命名未歸類,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實,皆非事物的真實面目。
何以故?是相故。
天台宗命名五識為退殘,正是因為意識生時,五識即退殘不住。眾生唯認意識所分別者,於是萬法興而真相隱。
我們分別這是花朵、這是茶杯、這是電腦,所為之命名者,都是命名我們心中的相,或者說是命名我們心中所儲存的底片。
有執著相片 為真實者,我們說是愚痴之人,卻從不知 自己無始以來,也一直是愚痴無明。
即使這些相 不是在夢中,也是在憶想中,如腦海裡 現起的昨天的事,與夢中所見 其實無別。
此人說法很像那些人
請看參考佛說
解深密經
「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
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4]俱隨行,
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月 10, 2023 8:17 pm
由 恆不住
新老怪 寫: ↑週二 1月 10, 2023 12:12 pm
月藏
什麼是《法華》所說“佛種從緣起”?任何人要成佛,入如來室,披如來衣,坐如來座,成佛種子,不墮外邪之道,必須通達 諸法緣起之理,必須從緣起契入,其餘皆非。曾有外道集會,遙見世尊,有外道亢聲問曰:“瞿曇,你說什麼法?”世尊曰:“我說緣起。”緣起法 是外道與佛法的根本分水嶺,那邊是外道、凡愚之流,共說緣起法的這邊是,小乘、大乘出世之道。
為什麼說《法華》也是說緣起法呢?有學人曾口誦《法華》,已過數百遍,為求一悟而精進不已,禮拜六祖慧能時,頭不點地,口中猶喃喃不絕,被六祖呵斥曰:“禮拜而頭不點地,不如不禮。你心中必是蘊有事物,故而心不在焉。且說說你修何事業?”學人說:“我誦《法華》,但常不能解義,請師為釋我疑惑。”當其誦至譬喻品時,大師說:“住!住!此經原來 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比喻,無越於此。”事見《壇經》機緣品。可見,此說一乘之圓頓法門的《法華經》,所說 也未離緣起也。
但通說緣起,卻有二乘聲聞的緣起法,有大乘菩薩的緣起法。世尊《阿含》時,初轉法輪,為聲聞弟子說四諦說十二因緣等緣起之法,眾聲聞弟子無不欣然稟命。而說《法華》緣起法時,卻有五百阿羅漢離席而去。可見緣起法,誠如世尊所說,甚深復甚深!淺者,聲聞可解;及其深者,初地菩薩猶未必能了。
永明大師說:“佛種從緣起,緣起的佛種,只是報身佛,不是法身佛。”洪覺范師認為,既是說一乘法,又何必分法身、報身呢?其實,法身即是報身,報身即是法身,化身亦爾,三身其實只是一體。二位宗師所說,各有道理,其實就方便隨緣之意,不礙永明大師所說;就隨緣而不變之意,則不礙覺范師所說。
種種法既是緣起,而非自有,則知緣起諸法 並無自性;雖無自性,但不失種種緣起不止。若緣起止,法即陷入斷滅之義。只是一緣起,卻開空有二門。緣起故,可說其有,但有非真有;緣起故,可說其空,但空非斷滅之空。此緣起之真意,即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譬如有一種物質,有時是液態的水,有時是雲汽,有時是冰塊,有時是雪。水不是汽,冰不是雪,雪也不是水,因緣起故,各住各位,不可混淆。雖法無定法,但卻世間相常住,不可斷滅,若不是水必將是汽,若不是汽必將是冰、雪,而不會入於斷滅空無也。雖有種種生滅現象的發生,這物質 總量卻從未增減一分。
若明此意,則棗柏李長者 所說所作有生滅,唯隨緣自就者不滅之理,不難明矣!若明此意,則文殊菩薩答維摩詰所說可見者更不可見之意也不難明矣!
善淨 發表於 2012-2-16 14:59
南山老師:
如果說緣生是空無,那是墮入斷滅,這個不疑。
那中論廣說緣生為畢竟空.
眾生迷故,無所有而如是有。如病眼見空花,空花本無而謂為有,不知是眼病故有;又如夢中見種種景象,因不覺故,空無所有而謂為有。
聖智悟故,說眾生之如是有 其實無所有。知眼病,故知花空;知是做夢,故知夢中種種景像 其實皆無所有。
菩薩論中 處處說畢竟空,不是真有個畢竟空可得也,是說眾生所見 諸法自體,畢竟是空也。
若凡夫眾生豁然醒悟,自己所見諸法 其實皆無所有,則又何勞菩薩 苦口婆心 為其說畢竟空也?
菩薩所說,為驚醒世人之迷夢,為治療眾生之病眼!
什麼是《法華》所說“佛種從緣起”?任何人要成佛,入如來室,披如來衣,坐如來座,成佛種子,不墮外邪之道,必須通達 諸法緣起之理,必須從緣起契入,其餘皆非。曾有外道集會,遙見世尊,有外道亢聲問曰:“瞿曇,你說什麼法?”世尊曰:“我說緣起。”緣起法 是外道與佛法的根本分水嶺,那邊是外道、凡愚之流,共說緣起法的這邊是,小乘、大乘出世之道。
此人說法很像‧‧‧‧
問:什麼是《法華》所說“佛種從緣起”?
答: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月 10, 2023 9:00 pm
由 新老怪
現將老人於海口講法時留下的禪公案——《冷也不喝,熱也不喝,不喝就是不喝,不喝也不喝!》之法語推薦給朋友
曹文賢 2017-05-19
老人在此是在顯露 吾人實相之性體。對此,先說說通常知解 佛性的解法:
*、一、答:因佛性是無形無相的空性,這它不會吃喝,所以如此之說,即謂實相。
駁一、如此說法不妥,因其悖離性相不二之說,且否定經中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示。”
後學曹文賢於此說幾句,看看是否契機?
首先,其答“因佛性 是無形無相的空性,這它不會吃喝,所以如此之說,即謂實相”之語不符“體用不二”之旨。
其二、不見古德 曾有“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常年穿衣,未曾掛著一縷絲”之示乎!?若離開不二之法來詮釋佛法即謂妄說。
其三、老人之“冷也不喝,熱也不喝,不喝就是不喝,不喝也不喝!”之語,是藉此在示現空性妙體!若將老人這句法語依文解義,則大錯特錯矣!
其四、老人“冷也不喝,熱也不喝,不喝就是不喝,不喝也不喝!”之法語,自度度他報恩有份!
後學:聞無鼎、曹文賢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1月 11, 2023 8:39 am
由 新老怪
月藏
僅有正解,而無實際的證悟體驗,就如同理解了跳水但不會跳水一樣,同實際毫無交涉。但如果沒有正見正解,則估計要證悟個什麼都不明白,都是一團漆黑,更不要說什麼實際的證悟了!
宗門裡常說要證悟本來面目,什麼是本來面目呢?如果用佛法經論說,可以說是法身、法性、真如、般若、涅槃等等,解釋這事的經書汗牛充棟。但溈山不讓香嚴 去看經論找答案,也不想用自己的語言 為他解釋什麼是本來面目。因為溈山很明白,即使他這樣理解了 又能如何呢?只能是情見,離真正的本來面目還遠得很。如同跳水,他要香嚴自己 親身去跳一跳。香嚴去了,最後偶然機緣,豁然而悟,這就是真正的本來面目。如香嚴這般,方是真知,方是真解,方是真正不疑。
現在常說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如果看多一些佛書的人,雖然不敢說他理解的 就完全正確,估計大概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有幾人 能真正證入 性空緣起 緣起性空之理呢?若能真實證入,你就是佛,就是大菩薩。二乘聲聞 緣覺為證實此理,不能完全真實證入,都得了不同程度的四種果。你若能真實證入,那不是菩薩又是什麼呢?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1月 11, 2023 9:35 am
由 新老怪
月藏
學大乘佛法者,知一切唯心所造,不可說有說無。但也出現了兩種歧義:
一種執著於有心,真心是常、是有、是一,只是妄識 有生生滅滅。學佛的目的 就是要明此真心,永遠把握此真心。
另一種執著於無心。認為祖師說 無心是道,離心意識故;又有經論說,以無所得故 而能得菩提。據此可知,無心才是正道。此二種,皆是於大乘法起法執者,仍墮於斷常二邊,並未真正 通達佛說唯心之義。
曹山本寂禪師說:“從緣薦得相應疾,就體消停得力遲。瞥起本來無處所,吾師暫說不思議。”可謂深得唯心精髓。
真心者,本來即無處所,不可言有,也不可言無,隨緣起緣散 而有而無,故說不可以意識思,也不可以言語議,吾師暫說 不思議也。
學道之人,若能從緣薦得此心,則能快速相應;若不能如此,而於諸緣中 辨別心體,相應則遲。
什麼是從緣薦得呢?
即豁然徹悟 萬法本來就是心,非離萬法之外 別有一心可得也。
什麼是就體消停呢?
聽聞佛法,知道諸法唯心,更知道心體的重要,於是在萬法萬緣中 明辨此心體,並執此心為有為常,如此,則與佛法之道 相應遲也。相應遲者,是鈍根人。
若是上上根機,透徹唯心之義,則舉足下足、吃飯睡覺、擔水劈柴、干屎橛、麻三斤、柏樹子,無不是法也,無不是心也。
若根機遲鈍者,則處處覓心,並以此心 為根本常有之法。此非他,所信不深,所入不透,還不能通徹十方而達於無礙之大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