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見犀牛一針見血的指出關鍵!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3月 08, 2024 10:28 am 路過,說一些常見的老參問題。
以下省思,只建議老參檢視,其餘免議。
引文 :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一般解讀 : 發無上正等覺菩提心者,應該要如何安住這份菩提心? 又如何降伏妄心呢?
犀牛看過許多大德的解讀、修持方法,都是以這個方向去發展 !
但是,有另一種解讀 ~
另一角度的凝思 : 發無上正等覺菩提心者,應該要如何安住這份菩提心? 又如何調伏這份菩提心呢?
沒看錯....就是調伏你所發的這份 "無上正等覺的菩提心"。
原因 :
因為初發心的弟子,總是有一股熱枕要去整濟眾生,
不免在無意間....黏著了世間相,也就是後面引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所以,必須好好調伏這份"菩提心",以免著相而事倍功半。
====
如此,問題就來了,
菩提心,常被高推道至高無上的位階,又怎麼能被調伏呢 ?
菩提心,
是生滅法嗎? 若是....則菩提心是有為法。
若,不是生滅法.....請問菩提心,他的心王、心所...各是甚麼?!
反過來看,能被調伏的心...是有為有漏法? 還是無為無漏法?
====
老參們,
是老參? 還是老餐?
盤坐之際,到底在參甚麼?
有沒有嘗試過發菩提心?
若沒有,打板時,去多吃一點飯菜;別浪費食物。
若有嚐試發心,那個被發的菩提心.......
可不可以拿來參 ?
那份菩提心,帶給你的...
是喜? 樂? 滋潤? 練達? 柔軟?
還是捨念而清淨?
是不是生滅法?
心王,是甚麼?
跟隨的心所又是甚麼 ? 跟你當下身心狀態符不符合?
若是帶有喜心所、樂心所、慚、愧、捨、無害..等等
那麼,菩提心到底是有為法? 還是無為法?
冥觀之際,老參,你又如何調伏這份無謂的矛盾?
如何發現真實?!
=== 犀牛無意破壞那份被千揉百凝的疑情,但掙脫不得時,建議不妨朝向四聖諦去掙扎 ! 尤其是緣起支,或許老參能再發現緣起的真實意義 ===
平安喜樂
難得在彌漫著諸多自稱是「見性佛」「我已知不復更知」「開悟」之人;大吹大擂之下,有另一有益大眾的真知灼見。
在金剛經中,佛陀已然講出答案!
佛告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經中云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相 = 我(五蘊即我)
五蘊 = 色→受→想→行→識
五蘊的形成
與自我的關係,當必須把握其變化與作用:五蘊,因為生起變化,所以發生作用;其變化,是因為有「我」;其結果,則為業或道(善的)。五蘊的關鍵在於自我,在於修養,也因此而有迷惑或覺悟的差別,因為,人可以造作成業,也可以修養成道(五遍行/五別境),故佛法中云「五蘊即我」。
我們著相!是因放不下 !
因為有〈我〉;而引起發動了諸多〈虛妄執著〉。
平常心是道
放下不難,難在看清楚。從實際觀察中看出它們的虛妄性。看清楚了或能舍就能放。
就在世間法日常現實生活因緣法中,就在身口意處,眼耳鼻舌身意處看到虛妄處、及解脱處。於此就是朝向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的本意。
我們學佛都會有這般的經歷,如這師父怎麽樣,佛法該是怎麽樣,教界應該怎麽樣,某某經是怎麽說的,某某人又在亂亂說,這樣做才是大慈大悲,該如何重振教風廣度人....….。
當然,這般的幹勁確實是值得鼓勵讚歎的,很值得放手去衝。畢竞可能他人是乘願再來的龍象。不是狂妄而是真地道心堅固真發心。
我們並不夠格乃業障重的凡夫。因此地在彼此五蘊較勁下跌跌撞撞鼻青臉腫地都逃離不了「根塵識」昀魔手,五蘊下的人我。
這樣大無畏往前衝的人。
十個有十個都難逃〈五蘊下的人我〉如此「斷手斷腳地 ( 喻心中大失所望或滿受委屈,亦不如自己所預期或心中想要的那樣)失意的回來 !
為何?!
猛然回首才知。很多的「修行」(自己心中〈想像〉中的滿足而矣 )充滿著「虛妄幻想」。卻不能「務實的面對」自已内在真實煩惱(虛妄執著)就是解脱處。
非得向外尋求個什增添自己什麽? 才能滿足自我的「想」、「認為」。
如能看到自己的虛妄,才懂得死心,能死心這時道業才長。放下這樣的執著不就是道業的增長處 ?!
而不是帶著五蘊執著分別虛妄去面對日常,所謂自我修持自己所定義下的佛法,所認定這樣才是〈對的〉佛法。
如能放下了這些執著,這所有源於脚根處就是道業處。
平常心是道,平常其實一點都不平常,乃是看清自己而矣之下的道。平常心是真常之道。才是久修之士的道。
古德常喻⇒
「 動者樂流水,靜者樂止水。利物不如流,鑑形不如止。」
亦當僅記 →
水能澹性為吾友,竹解虛心是我師。
滿滿的稻穗皆是彎著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