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頁 (共 9 頁)

一切法如夢中所見

發表於 : 週日 8月 15, 2021 3:02 pm
寂照世間
一切法如夢中所見

【《大乘入楞伽經》卷1

1.大慧。復有沙門婆羅門,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空中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不離自心;由無始來虛妄見故取以為外。作是觀已斷分別緣,亦離妄心所取名義,知身及物并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思惟恒住不捨。

2.大慧。此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眾生如幻如影從緣而起,知一切境界離心無得,行無相道漸昇諸地住三昧境,了達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絕眾影像,成就智慧證無生法;】

1.還有學佛者,觀察一切人事物,如同空中雲.旋火輪.如幻城.如幻.如陽焰,如水中月,如夢中所見不離自心。皆無自性。
由無始以來的顛倒夢想故,認假為實,故而不識夢幻虛假而枉自輪迴。
作此觀已斷分別之緣,也離妄心所取名義,知人事物並所住處,一切都是藏識影像境界,實無所取.能取以及生住滅,如此觀察思惟而不捨。

2.佛說此人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
也就是得生死即涅槃,也就是照見生死涅槃皆空,皆空故平等。
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Re: 般若波羅蜜

發表於 : 週三 8月 18, 2021 5:17 pm
寂照世間
【《大般若經》卷569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法無滅是故無生。何以故?性不變故,但由世俗見有生滅,皆是虛妄非真實有。若諸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見因緣法,知世俗諦空無所有,不見堅實,非有似有,如幻、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變化事、如尋香城,搖動不安從因緣起。是諸菩薩以妙般若觀諸法空,」】
世俗法皆是虛妄非真實有
世間法皆是虛妄非真實有
如夢幻泡影,故皆是虛妄非真實有
皆是虛妄非真實有,故空。

如幻.如夢.如谷中響.如鏡中像.如水中樹影.如陽焰.如幻化事.如幻城
菩薩以諸喻而觀諸法空
版面蠻好看的,厲害了
如果有修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用方便善巧,照見因緣法,了知世間法世俗法如夢幻泡影,故空無所有,
不見世間法是堅是實,了知世間法非有似有。
世間法,如幻、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變化事、如尋香城。
世間法,搖動不安,從因緣起。
此修行者以妙般若智,觀諸世間法空。

大修行者之大修行法

發表於 : 週三 8月 18, 2021 8:07 pm
寂照世間
【大修行者之大修行法】
《大乘入楞伽經》卷2
爾時大慧菩薩普觀未來一切眾生,復請佛言:「願為我說具修行法,如諸菩薩摩訶薩成大修行。」

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具四種法成大修行。何者為四?謂:
1.觀察自心所現故,2.遠離生住滅見故,3.善知外法無性故,4.專求自證聖智故。
若諸菩薩成此四法,則得名為大修行者。

1.大慧。云何觀察自心所現?
謂觀三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作無來去,無始執著過習所熏,三界種種色行名言繫縛身資所住分別隨入之所顯現,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自心所現。

2.大慧。云何得離生住滅見?
所謂觀一切法如幻夢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隨自心量之所現故,見外物無有故,見諸識不起故,及眾緣無積故,分別因緣起三界故。如是觀時,若內若外一切諸法皆不可得,知無體實遠離生見,證如幻性,即時逮得無生法忍,

是名菩薩摩訶薩得遠離於生住滅見。

3.大慧。云何觀察外法無性?
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焰、如夢境、如毛輪,無始戲論種種執著,虛妄惡習為其因故。

4.如是觀察一切法時,即是專求自證聖智。
大慧。是名菩薩具四種法成大修行,汝應如是勤加修學。」
四法:
1.觀察自心所現故,2.遠離生住滅見故,3.善知外法無性故,4.專求自證聖智故。
若諸菩薩成此四法,則得名為大修行者。
如果有修行者成就此四法,則得名為大修行者。
故此四法,即是大修行法。

大修行法:
2.如幻如夢
3.如陽焰.夢境.毛輪
就是十喻法

大修行法,就是十喻法,就是般若波羅蜜法。

Re: 般若波羅蜜

發表於 : 週四 8月 19, 2021 9:23 am
Sherlock
《瑜伽》這段與寂照師兄這頁發文正好互相呼應
依他起自性顯現如幻等八種譬喻(離言自性)
http://bodhicitta.eastasia.cloudapp.azu ... 210#prajna

Re: 般若波羅蜜

發表於 : 週四 8月 19, 2021 6:07 pm
寂照世間
夏若客 寫: 週四 8月 19, 2021 9:23 am 《瑜伽》這段與寂照師兄這頁發文正好互相呼應
依他起自性顯現如幻等八種譬喻(離言自性)
http://bodhicitta.eastasia.cloudapp.azu ... 210#prajna
是的,都是在說般若智、般若波羅蜜
什麼是四種尋思呢?

一者、名尋思,二者、事尋思,三者、自性假立尋思,四者、差別假立尋思。

 四種尋思是名尋思、事尋思、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

 一、名尋思:思惟尋求名字的特性;
 二、事尋思:思惟尋求名所詮的事;
 三、自性假立尋思:思惟尋求名和事都是自性假立;
 四、差別假立尋思:思惟尋求名和事上都有假立的差別。
為什麼前二種尋思,沒有假立二字?不但前二種也是假立的,後二種是名與事合起來一起思惟,也都是假立的。
1.名尋思:思惟尋求觀察諸法名字的特性
2.事尋思:思惟尋求觀察名字所詮的事物
3.自性假立尋思:思惟尋求觀察名和事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立
4.差別假立尋思:思惟尋求觀察如夢幻泡影之名和事上,都有假立的差別
..............................................

由修四尋思,而引發四如實智

1.名尋思所引如實智
2.事尋思所引如實智
3.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4.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3.即無分別智、根本智
4.即是差別智、後得智
34.皆是般若智、般若波羅蜜

Re: 般若波羅蜜

發表於 : 週四 8月 19, 2021 7:11 pm
寂照世間
《大乘密嚴經》卷中

 即此賴耶體 密嚴者能見 由最勝瑜伽 妙定相應故

 諸佛與緣覺 聲聞及外道 證理無畏人 所觀皆此識
 種種諸識境 皆從心所變
 瓶衣等眾物 如是性皆無 悉依阿賴耶 所見皆迷惑
 謂以諸熏習 妄生能所取 體非如幻化 非陽焰毛輪
 非生非不生 空性空遠離 有無皆無性 長短等亦然

 智者觀幻事 此皆唯幻術 未曾有一物 與幻而同起
 有情所分別 如幻而可見 陽焰毛輪相 二俱不可得
 離一亦無二 無過世當世 此皆識變異 無幻無幻名
 諸性無所得 是幻幻所作
 世間有迷惑 其心不自在 妄說有能幻 幻成種種物
 動搖及往來 雖見皆非實 如鐵因磁石 所向而轉移
 藏識亦如是 隨於分別種 一切諸世間 無處不周遍
 如日摩尼寶 無思及分別

 此識遍諸處 見之謂流轉 不死亦不生 本非流轉法
 如夢見生死 覺悟即解脫 佛子若轉依 即名解脫者


 此即是諸佛 最勝之教理 審量一切法 如稱如明鏡
 照曜如明燈 試驗如金石 正道之標相 遠離於斷滅
 修習勝定者 皆由清淨因 令離諸雜染 轉依而顯現
 此識遍諸處 見之謂流轉 不死亦不生 本非流轉法
 如夢見生死 覺悟即解脫 佛子若轉依 即名解脫者
此阿賴耶識,遍諸處,世人見之認流轉。
其實如夢幻泡影,不死也不生,本非流轉法。

就如夢中人所見夢境之人事物
如果能於此覺悟,即能得解脫
即能照見五蘊世間如夢幻泡影,故空無所有、無所住。
即能從自性假立尋思,而引發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而能以無所得故,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能得解脫。

佛子如果不再執世間為實有,而能轉依如夢幻泡影之般若智,即是解脫者。

Re: 般若波羅蜜

發表於 : 週四 8月 19, 2021 8:24 pm
寂照世間
《大乘入楞伽經》卷1

1.大慧。復有沙門婆羅門,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空中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不離自心;由無始來虛妄見故取以為外。作是觀已斷分別緣,亦離妄心所取名義,知身及物并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思惟恒住不捨。

2.大慧。此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眾生如幻如影從緣而起,知一切境界離心無得,行無相道漸昇諸地住三昧境,了達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絕眾影像,成就智慧證無生法;
1.還有學佛者,觀察一切人事物,如同空中雲.旋火輪.如幻城.如幻.如陽焰,如水中月,如夢中所見不離自心。皆無自性。
由無始以來的顛倒夢想故,認假為實,故而不識夢幻虛假而枉自輪迴。
作此觀已斷分別之緣,也離妄心所取名義,知人事物並所住處,一切都是藏識影像境界,實無所取.能取以及生住滅,如此觀察思惟而不捨。

2.佛說此人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
也就是得生死即涅槃,也就是照見生死涅槃皆空,皆空故平等。
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1.就是四尋思中的自性假立尋思

2.就是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Re: 般若波羅蜜

發表於 : 週五 8月 20, 2021 4:13 pm
Sherlock
《瑜伽》卷30,關於整個修習止觀的流程,從最開始的行者尋師訪道,一路到奢摩他九住心與毗鉢舍那四種慧行,作為四諦十六行觀、四尋思四如實智的前行,同時也是幼稚園最佳入門教材。
往,是去尋訪能教導自己修習止觀的善知識
http://bodhicitta.eastasia.cloudapp.azu ... p=318#p318

Re: 般若波羅蜜

發表於 : 週五 8月 20, 2021 4:48 pm
寂照世間
夏若客 寫: 週五 8月 20, 2021 4:13 pm 《瑜伽》卷30,關於整個修習止觀的流程,從最開始的行者尋師訪道,一路到奢摩他九住心與四種毗鉢舍那,作為四諦十六行觀、四尋思四如實智的前行,同時也是幼稚園最佳入門教材。
往,是去尋訪能教導自己修習止觀的善知識
http://bodhicitta.eastasia.cloudapp.azu ... p=318#p318
如果用五乘佛法來說,人乘善法、天乘善法是前兩樓之法,而第三樓的聲聞法,
還沒有正式開始。
因此,聲聞法,已經屬於三樓佛法或國中佛法了。

光是燃燈的行善,已經可以讓人從一樓的人乘境界,提昇至二樓的天乘境界了。
已經可以從不快樂的人間,進步到如處天堂的天乘境界了。

Re: 般若波羅蜜

發表於 : 週五 8月 20, 2021 5:10 pm
Sherlock
一般,在佛法中,我們會把天乘境界拉到四禪天,或四空天,禪悅為食,是天堂的快樂。《瑜伽》卷30,這裡講的許多方法在人乘的世界也很實用,真的可以參考看看,雖然是放在〈聲聞地〉,這裡的功課完成了(近行定),再向上才是往世間[天]道(四禪八定)或出世間道(四諦十六行觀)的岔路口(前者以離欲、後者以斷惑,提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