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 (共 16 頁)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24, 2021 9:40 pm
由 藍海千尋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24, 2021 9:48 pm
由 Viirya
此經亦云.
復次善男子。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如前貼說.語"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應是指 "觀十二因緣智慧".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24, 2021 10:25 pm
由 藍海千尋
常住法可不是常見哩!
又.經過大般涅槃經的洗禮.應該知道:
所謂常斷二見.對境是五陰.五陰常見有是顛倒.五陰斷見無也是顛倒.
若常見的是佛性.....那就是佛了!
大般涅槃經未說前.常見是外道...那是因為五陰無常.若常見五陰有是外道見.
大般涅槃經既闡.眼見佛性(常見佛性)才是所求!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5, 2021 10:43 am
由 cyc320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261
所以,我們用悟的心來看,處處是道;用迷的心來看,沒有一樣是道。
然而,眾生的根本是佛,佛的根本是眾生,兩者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在於眾生是在迷之中——迷,是執著的原因;佛是悟了的人——悟,是放下了所有自我中心的執著。
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裡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任何一個現象都有它的位置、範圍與特性,毫不混亂,世間相就是這個樣子,亦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所有一切現象都是法,而法之中有全體的法與差別的法,但是差別的法並沒有離開全體的法;每一法各有各的範圍和特性,而一切法也都有其共同性,在統一的和諧中,不失個別的差異現象,即是法住法位。
可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每一法都是在變化的,所以不是實法。
《法華經》又提到,像這樣的法,不是用思量、用分別所能夠理解的。當然也不是用思想、理論所能理解的,而是要親自悟了以後,你才能真正發現。所以希望瞭解「道」,希望開悟,不能用揣摩心、計較心、分別思量心來達成目的。
「道」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如何能見「道」呢?大慧宗杲說,假如你的緣成熟了,自然而然你就會開悟。然而,緣要怎麼成熟呢?要參話頭。你只要參話頭,投入疑情、疑團之中,不要想其他的人、事、物,不要用思考, 就只是參話頭。一旦你話頭參成熟了,當你遇到某個現象或是某個狀況,自然而然便會開悟。
要知道,開悟這樣的事,不是可以預先安排、創造或製造的,只要你能夠不去計較、思量、揣摩,胸中坦蕩蕩的,沒有想要追求什麼,也沒有想要倚靠什麼,既不住於有為的世間現象,也不墮於無為的出世間法則,更不做世間相或出世間相的種種思量,就能在日用之中,在平常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不迷失了我們的本來面目。
這一段開示舉出了幾個重點:第一、「道」是我們希望見到的佛性,也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而「道」究竟在哪裡?它在我們平常生活之中,任何一處、任何一物都是;第二、如果不用功參話頭修行,便認為全都是「道」的話,這是自欺欺人,等於是烏龜躲在龜殼裡,還以為天下沒有事。所以,雖然道無不在,但是仍然必須透過不斷地精進用功,才能見道;第三、如何見「道」?要參話頭。但是絕對不能夠用揣摩心、計較心去思考、解釋或做邏輯的推敲;第四、不要等待、不要安排,只要用功地參話頭,因緣成熟的時候,自然就會開悟。
如果僅僅從這一段開示的字面上來看,可能會有誤會的地方:認為頭頭是「道」、處處是「道」,沒有一個地方不是「道」,但是這就變成了泛神論。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5, 2021 10:44 am
由 cyc320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第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懷增上慢, 優婆塞我慢, 優婆夷不信,
如是四眾等, 其數有五千, 不自見其過, 於戒有缺漏,
護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 眾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鮮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眾無枝葉, 唯有諸貞實。
舍利弗善聽, 諸佛所得法, 無量方便力, 而為眾生說。
眾生心所念, 種種所行道, 若干諸欲性, 先世善惡業。
佛悉知是已, 以諸緣譬喻、 言辭方便力, 令一切歡喜。
或說修多羅、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說於因緣、
譬喻並祇夜、 優波提舍經。 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
於諸無量佛, 不行深妙道, 眾苦所惱亂, 為是說涅槃。
我設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說汝等、 當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說, 說時未至故, 今正是其時, 決定說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隨順眾生說, 入大乘為本, 以故說是經。
有佛子心淨, 柔軟亦利根, 無量諸佛所, 而行深妙道。
為此諸佛子, 說是大乘經。 我記如是人, 來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淨戒故。 此等聞得佛, 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 故為說大乘。 聲聞若菩薩, 聞我所說法,
乃至於一偈, 皆成佛無疑。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 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 此事為不可。
若人信歸佛, 如來不欺誑, 亦無貪嫉意, 斷諸法中惡。
故佛於十方, 而獨無所畏。 我以相嚴身, 光明照世間,
無量眾所尊, 為說實相印。 舍利弗當知, 我本立誓願,
欲令一切眾、 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所願, 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 皆令入佛道。 若我遇眾生, 盡教以佛道,
無智者錯亂, 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眾生, 未曾修善本,
堅著於五欲, 癡愛故生惱。 以諸欲因緣, 墜墮三惡道,
輪迴六趣中, 備受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長。
薄德少福人, 眾苦所逼迫, 入邪見稠林, 若有若無等。
依止此諸見, 具足六十二,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捨,
我慢自矜高, 諂曲心不實, 於千萬億劫、 不聞佛名字,
亦不聞正法, 如是人難度。 是故舍利弗, 我為設方便,
說諸盡苦道, 示之以涅槃。 我雖說涅槃, 是亦非真滅,
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 佛子行道已, 來世得作佛,
我有方便力, 開示三乘法。 一切諸世尊, 皆說一乘道,
今此諸大眾, 皆應除疑惑, 諸佛語無異, 唯一無二乘。
過去無數劫, 無量滅度佛, 百千萬億種, 其數不可量。
如是諸世尊, 種種緣譬喻, 無數方便力, 演說諸法相。
是諸世尊等, 皆說一乘法, 化無量眾生, 令入於佛道。
又諸大聖主, 知一切世間、 天人群生類, 深心之所欲,
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 若有眾生類, 值諸過去佛,
若聞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智等, 種種修福慧。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諸佛滅度已, 若人善軟心,
如是諸眾生, 皆已成佛道。 諸佛滅度已, 供養舍利者,
起萬億種塔, 金銀及玻璃、 硨磲與瑪瑙、 玫瑰琉璃珠,
清淨廣嚴飾, 莊校於諸塔。 或有起石廟, 栴檀及沈水,
木蜜並餘材, 塼瓦泥土等。 若於曠野中, 積土成佛廟。
乃至童子戲, 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若人為佛故, 建立諸形像, 刻雕成眾相, 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寶成, 鋀石赤白銅、 白鑞及鉛錫, 鐵木及與泥,
或以膠漆布、 嚴飾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彩畫作佛像, 百福莊嚴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戲, 若草木及筆、 或以指爪甲、 而畫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 漸漸積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
但化諸菩薩, 度脫無量眾。 若人於塔廟、 寶像及畫像,
以華香幡蓋、 敬心而供養。 若使人作樂, 擊鼓吹角貝,
簫笛琴箜篌、 琵琶鐃銅鈸, 如是眾妙音, 盡持以供養。
或以歡喜心, 歌唄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 乃至以一華, 供養於畫像, 漸見無數佛。
或有人禮拜, 或復但合掌, 乃至舉一手, 或復小低頭,
以此供養像, 漸見無量佛。 自成無上道, 廣度無數眾、
入無餘涅槃, 如薪盡火滅。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於諸過去佛, 在世或滅後,
若有聞是法, 皆已成佛道。 未來諸世尊, 其數無有量,
是諸如來等, 亦方便說法。 一切諸如來, 以無量方便、
度脫諸眾生, 入佛無漏智, 若有聞法者, 無一不成佛。
諸佛本誓願, 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眾生、 亦同得此道。
未來世諸佛, 雖說百千億、 無數諸法門, 其實為一乘。
諸佛兩足尊, 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於道場知已, 導師方便說。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5, 2021 10:47 am
由 cyc320
未來世諸佛, 雖說百千億、 無數諸法門, 其實為一乘。
諸佛兩足尊, 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於道場知已, 導師方便說。
個人解讀請參考,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義指佛性非常非無常;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其義旨法住法位是指向為常住法,
世間相常住與 佛種從緣起,相呼應。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5, 2021 11:52 pm
由 Viirya
以下經文實不易理解.
世尊先說
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再說
是因非果如佛性。
又說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十二因緣亦有類似的狀況.先說有因.再說非因非果.又說是因是果.
佛性及與十二因緣何以這麼難以理解?...
善男子。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6, 2021 6:49 am
由 藍海千尋
佛性非常非無常
這是錯誤的認知.將導致嚴重的一連串錯解
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
(眾生)善根有常與無常兩種.而佛性不斷唯常.為什佛性不斷?因為佛性非彼善根之有常與無常兩種.是故佛性不斷
佛性非常非無常的涵義:...加幾個字:佛性非彼善根常非彼善根無常
須知:
佛性既然不斷.必定常住.怎會是非常非無常?
佛性的定義不是非常非無常.斷章取義的結果.將導致接下來大般涅槃經全盤錯解!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6, 2021 10:00 am
由 cyc320
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故說佛性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此印即常住法,
也是(眾生)善根有常與無常兩種.而佛性不斷唯常.佛性非彼善根之有常與無常兩種.是故佛性非常非無常......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6, 2021 10:55 am
由 軟體之美
Viirya 寫: ↑週一 10月 25, 2021 11:52 pm
以下經文實
不易理解.
世尊先說
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再說
是因非果如佛性。
又說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十二因緣亦有類似的狀況.先說有因.再說非因非果.又說是因是果.
佛性及與十二因緣何以這麼難以理解?...
善男子。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善男子。
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這個以前蕭徒就跟我吵過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
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楞嚴經卷第四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
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
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
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