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 (共 26 頁)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發表於 : 週三 7月 19, 2023 11:48 pm
由 妙吉祥如意
恆不住 寫: ↑週二 7月 18, 2023 6:13 pm
楞嚴經云: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白話淺解:
識無邊處天
其中惟留阿賴耶識
第七末那識:
內執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外執第六識的六塵緣影。
若色、空俱在時,
全分的第七末那識也俱在。
現在色、空滅盡,所以僅有
半分的第七末那識入於微細。。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九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
註解:
有頂色邊際,猶屬有漏界,即是色界與無色界的臨界點。
有頂色邊際,也是有漏法回歸於無漏法身的不二之法門。
經言:其間復有,二種歧路,就是講這個甚深甚深法義。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註解:
吾人妄心,即是講人命阿賴耶八識五蘊之運作;
經云:捨心,就是伏除妄心,捨離阿賴耶識、止息五蘊之運作也。
大乘行者,捨心證悟空性,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法故,可以斷伏妄心(真見道),轉依真如根本智,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相見道)。此即慧光展現,以此正道而修般若,可以出塵界,入菩薩乘。大乘行者將阿賴耶妄心轉依真如,即是經言:(迴心)大阿羅漢也。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細微。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註解:
小乘行者,以離欲惡不善法,捨心捨厭入定求空。
人我執第七末那識,內緣阿賴耶識見分為我(
正確法義即是:阿賴耶識為相分,末那識為見分),故七八兩識為俱起識。
末那識如蛇之兩頭,內緣阿賴耶識,外緣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小乘行者,一路修定入空,以有所得法故,心有罣礙,無法證解阿賴耶識,斷除五蘊,而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知如真)。
經言:
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細微。
就是講
小乘行者,雖然勉強壓制六識不用,未能證解阿賴耶識(
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是故
第七末那識(內尤緣阿賴耶識,外不緣六識)猶存細微我見也。
小乘行者雖言入定取空,因第七末那識細微我見尤存,心有罣礙,
(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細微。)實則未證(一法不染,一切止息)之真如空性。
妄心第八阿賴耶識全,第七末那識猶存細微我見,不能證悟空性真如,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開佛知見,行般若波羅密多)終是不了義。
故稱:不迴心鈍阿羅漢。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5:56 am
由 妙吉祥如意
惟留阿賴耶識全,於莫那半分細微。
就是講小乘行者心有罣礙,雖說六識不用,仍然受阿賴耶識拘絆,此時,末那識內緣阿賴耶識,尤有(半分)細微我見。
所謂:於莫那半分細微,就是講第七莫那識內緣於阿賴耶識部分猶存,而外緣生起六識部分已斷(六識不用)。
經文如果遵循前人慣例作逗句:
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細微。
那麼,(全於末那)這語句就有問題,因為違背,小乘修定入空,第七末那識僅內緣阿賴耶識(半分細微),而不復向外緣取(生)六識的法義。
細微,指六識不用,第七莫那識僅餘緣於阿賴耶識之(半分)細微我見。
為何不查一直亂猜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9:09 am
由 軟體之美
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蓮池大師述
合論及長水疏謂半分微細屬六識而上二句接下稍難溫陵諸師皆以半分微細屬末那而溫陵判此處無復六識則下文識心都滅須通八識不然既六識已無當滅何識予向據溫陵謂都滅識心未亡識性故通八識無礙今思終是未妥乃取前論疏意更為貫穿其說言此中六識麤分已滅唯留根本賴耶全體末那與六識不緣色空但內緣之微細半分而[A62]已至下識心都滅方滅此半分也雖然半分微細上須得與彼六識四字方好或者有脫文乎一說六識流注亦未盡滅且據大分而云滅實似滅而非滅也。
智旭蕅益大師 文句
第七識無始以來妄執第八識之見分為內自我今言全於末那正顯俱生我執全在分毫不曾伏斷也半分微細者指第六識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10:09 am
由 妙吉祥如意
軟體之美 寫: ↑週四 7月 20, 2023 9:09 am
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蓮池大師述
合論及長水疏謂
半分微細屬六識而上二句接下稍難,
溫陵諸師皆以半分微細屬末那而溫陵判此處無復六識。
則下文識心都滅須通八識不然既六識已無當滅何識予向據溫陵謂都滅識心未亡識性故通八識無礙今思終是未妥乃取前論疏意更為貫穿其說言此中六識麤分已滅唯留根本賴耶全體末那與六識不緣色空但內緣之微細半分而[A62]已至下識心都滅方滅此半分也雖然半分微細
上須得與彼六識四字方好或者有脫文乎一說六識流注亦未盡滅且據大分而云滅實似滅而非滅也。
智旭蕅益大師 文句
第七識無始以來妄執第八識之見分為內自我
今言全於末那正顯俱生我執全在分毫不曾伏斷也,半分微細者指第六識。
第六意識,即是吾人之分別心,怎麼會有(半分)的說法!?
第六意識,豈有半分細微分別之理???
大乘佛法,證悟真如根本智,其實就是吾人第七末那識之自性起用,第七末那意之根就是真如根本智。
因第七末那意之根即是真如,故此無垢識又稱無污染意。
小乘佛法,至始至終不了真如根本智之起用,一路契空,窮研空性,此等窮空,不盡空理。若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首楞嚴經
複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舍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若在
舍心,舍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識性:即是唯識實性,真如也。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即是小乘佛法,未能啟動真如大用(小乘行者,修定功夫至此,約等於第八不動地究竟涅槃)。若無諸佛勸導,則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第八地
又善男子!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
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
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10:28 am
由 軟體之美
智旭 文句
無復外塵可緣獨有內緣之半分猶在其相微細不但非色亦且非空故以此為識處也識心都滅則併其第六識之內緣者亦伏故名無所有處第八識性從來不動不可斷滅今以妄滅之心強加窮研於此無盡性中虗妄發宣盡性故使第八識性如存而不存以其不可見故第七[1]識我之心若盡而非盡以其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未斷非非想處愛故此則但離下地粗想故名非想不達妄想無性不入泥洹真無想道故名非非想也空處壽二萬大劫識處壽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壽六萬大劫非非想處壽八萬大劫。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11:21 am
由 妙吉祥如意
第六分別意識,毋寧說是第七末那識的粗相!!!
只要不起分別心,就無所謂第六意識之存在!!!
以是故知,第六意識,無所謂半分細微之說!!!
解深密經
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
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轉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
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
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
廣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暴水自類恆流﹐無斷無盡。譬如善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有多影起。非此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
如是﹐廣慧!由識暴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於爾時﹐有一眼識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若於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
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秘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11:48 am
由 cyc320
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 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 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 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 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雖樂遠離而 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 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 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雖行六通而 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 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 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 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 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于法輪入於涅槃 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啟發大悲心,邁向佛菩提道,乃至標的自在無礙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11:55 am
由 妙吉祥如意
cyc320 寫: ↑週四 7月 20, 2023 11:48 am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所以者何。
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 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
善哉,善哉!!!
恆不住 寫: ↑週二 7月 18, 2023 7:00 pm
是從法界妙智、法住智
悟入佛知見
不離自離貪欲
不惡自惡不善
是謂:不學離欲,惡不善也。
善哉!!善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72
佛言:
善現!
若諸欲惡不善法等,有少自性或復他性為自性者,我本修行菩薩行時,不應通達一切欲惡不善法等,皆以無性為自性已,能入初靜慮具足住,能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具足住,以諸欲惡不善法等無自他性,但以無性為自性故。
我本修行菩薩行時,通達欲惡不善法等,皆以無性為自性已,能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住;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說應捨,入第三靜慮具足住;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靜慮具足住。」……(CBETA 2023.Q1, T06, no. 220, p. 919a26-b10)
佛言:
我本修行菩薩行時,通達欲惡不善法等,皆以無性為自性已,能離欲惡不善法。
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4:12 pm
由 軟體之美
王治平譯
正文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譯文 福愛天捨心圓融勝解清淨,捨厭之心,依此心成就廣果乃至色究竟天,色究竟天,雖已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其奈未盡形累,故覺身為礙,故銷礙入空,前於色究竟天中,已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唯覺有身為礙,只須仍依前分析此身,以至於無,此時身界俱空,唯覺虛空無邊,為識所依,此即厭色依空,這樣一類天,就名為空處。
正文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譯文 諸礙既已銷亡〈註一〉,唯有空存,現在緣空無邊,令心散漫,乃作意欲忘,久而定成,並前無礙之空,亦復俱滅,唯有阿賴耶識存在,此時六識已滅〈註二〉,唯有末那〈註三〉半分微細〈註四〉,此時色空俱滅,唯有識心無邊,此即所謂厭空依識而成定,這樣一類,就名為識處。
註一 色究竟天已銷界礙,空處又銷身礙,故說諸礙皆已銷亡。
註二 六識托塵似有,離塵實無,現既色空俱亡,六識無托,故與之俱滅。
註三 末那識以阿賴耶識為體,唯有依阿賴耶識,方能保全,現在所說之末那,乃是阿賴耶識所保全之末那。
註四 末那識外緣六塵,形相粗顯,內緣八識,行相微細,現在六識既滅,則外緣之半分粗顯者已滅,所留唯內緣八識之半分微細部分,這就是識定。這是以末那為能緣心,以阿賴耶為所緣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宗三十四世丹霞沙門 圅昰天然 疏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諸礙即前身礙。身礙不銷。則一切礙不銷。言諸礙銷。則身礙銷也。此礙銷。而滅礙之心亦銷。於此不覺。則唯依賴耶。全於末那矣。賴耶之迷。迷於末那。故曰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即末那所緣六識之半分微細也。末那不能緣外境。止能緣六識之分別以為分別。此半分微細。羅漢始斷。然則既斷半分微細。則六識全斷。楞伽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亦許二乘涅槃同於如來耶。夫分別識滅。名為涅槃。此自藏識明白者言之。二乘不知八識。但滅六識所緣五識塵境。則外半分不行。內半分為末那所緣者亦滅。此半分滅。證人無我。而末那所緣八識根本未滅。是為法我之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楊水源(妙吉祥如意 )錯在以為此文已達阿羅漢
事實是四無色界境界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發表於 : 週四 7月 20, 2023 4:46 pm
由 次草
空處是無色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