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這個日字
像不像口中一舌
這舌頭如能夠伸出口來,成為廣長舌
無極成為太極
太極一劃分二儀,陰陽分矣
三生萬物
清靜經說得好
大道無形,無情,無名
這個三生萬物
來,三生萬物
前三後三
理氣相
法報化
體相用
有無空
麻三斤
透三關
三字經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月藏
有非無,即生無生——智證之七十四

1
《瑜伽師地論》:勝義伽陀者,如經言:都無有主宰,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而用轉非無,唯十二有支,蘊處界流轉。審思此一切,眾生不可得,於內及於外,是一切皆空。其能修空者,亦常無所有。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有情我皆無,唯有因法有。諸行皆剎那,住尚無況用?即說彼生起,為用為作者。眼不能見色,耳不能聞聲,鼻不能嗅香,舌不能嘗味,身不能覺觸,意不能知法。於此亦無能,住持驅役者。法不能生他,亦不能自生。眾緣有故生,非故新新有;法不能滅他,亦不能自滅,眾緣有故生,生已自然滅。由二品為依,是生便可得。恆於境放逸,又復邪升進,愚痴之所漂,彼逐邪升進,諸貪愛所引,於境常放逸,由有因諸法,眾苦亦復然。根本二惑故,十二支分二。自無能作用,亦不由他作,非余能有作,而作用非無。非內亦非外,非二種中間。由行未生故,有時而可得。設諸行已生,由此故無得,未來無有相,過去可分別。分別曾所更,非曾亦分別。行雖無有始,然有始可得。諸色如聚沫,諸受類浮泡。諸想同陽焰,諸行喻芭蕉。諸識猶幻事,日親之所說。

2
傳曰:彌勒菩薩曰:“此中依補特伽羅 無我勝義,宣說如是勝義伽陀,為欲對治增益、損減二邊執故。
於所攝受,說為主宰;於諸業用,說為作者;於諸果報,說為受者。”如是半頌,遮遣別義所分別我;諸法亦無用者,遮遣即法所分別我,由此遠離增益邊執。而用轉非無者,顯法有性,由此遠離損減邊執。
用有三種,一主宰用,二作者用,三受者用。因此用故,假立主宰、作者、受者。
所言二品者,無明乃至受,愛乃至老死也。無明至受者,有因諸法者也。愛至老死者,有因眾苦者也。然予觀所言,即說彼生起為用、為作者,乃是提無生法之綱領也。

3
伽陀,即偈誦。勝義伽陀,即關於勝義的偈誦。佛法中以何為勝義?
佛法中以空為勝義,也稱第一義諦。勝義是真理,唯諸佛菩薩所洞見,世俗、外道、二乘所不能,
以揀別於世俗等義,故稱勝義。世俗所見,為世諦,也稱俗諦。

《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在兜率天所說,無著菩薩所記。據說,無著菩薩有疑未決,即於定中入兜率天,請示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為其所開演者,即《瑜伽師地論》。此論是唯識宗的根本論典,玄奘法師於天竺取回,翻譯之後,澤被華夏。
這首著名的偈誦,其實是對佛法義理 做一個整體性的總結。它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在開篇即提綱挈領地作了標示:
都無有主宰,及作者受者;
諸法亦無用,而用轉非無。
唯十二有支,蘊處界流轉。

什麼是主宰、作者和受者呢?
彌勒菩薩說:“於所攝受,說為主宰;於諸業用,說為作者;於諸果報,說為受者。”
一個有情眾生,譬如我,有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我的財產、我的家人朋友等,而這些身體、思想、財產、家人朋友等 即是我所攝受的,是屬於我的,是我所。
我對於這些我所來說,就是主宰。
我會勞動,會思考,會作惡行善,我有如是種種行為,對於這些行為來說,我就是作者。
我既有種種行為,即會有種種行為的結果發生,這些結果都作用於我,我對於這些果報來說,就是受者。一個有情眾生如此,一個無情之物 亦復如是。
譬如一棵樹,它有所攝受者,即根莖葉花果,樹即是主宰;
他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樹即是作者;
經歷種種時光變遷,樹即長成參天大樹,有此果報,樹即是受者。
主宰、作者、受者,是一物而非三,只是針對不同的情形 而有不同的名。
世俗因有我所、作用和果報,於是就顛倒地 認為有我,人有人的自我,稱為人我,物有物的自我,稱為法我。

如實觀察,其實無我,無人我,也無法我。
我,即自體,是眾生遍計所執 而產生的謬誤認識,把一個本不存在的東西 增加到本來清淨的事物上面去了,這就是增益執。
為破眾生此執,故說非有說空,空其不該有的增益。由於不瞭解緣起,有眾生聽說空,就以為是空滅,什麼也沒有。諸法雖無恆定的自體,但其緣起變化的種種作用則不無,今天為雲,明天變而為雨,後天又為湖水,而不是斷滅空。
因此聞空 而著空者,也不能得諸法實際,而是對諸法本來面目的 一種損減,把本來不空的法性 也給損滅了,這就是損減執。
為破此執,故說非無。
非有非無,即生無生,即是中道之勝義空。這才是佛法說空的本來含義。
“都無有主宰,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此三句是說非有,是破眾生的增益執;
“而用轉非無”一句,是說非無,諸法隨緣 而無定相,無定相故常變常新,以破眾生的損減執。
為什麼會有 種種作用變化果報呢?最後二句說:“唯十二有支,蘊處界流轉。”流轉的根本原因在乎緣起。故勝義伽陀曰:
法不能生他,亦不能自生,眾緣有故生,非故新新有;
法不能滅他,亦不能自滅,眾緣有故生,生已自然滅。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月藏
用處不換機與玄沙荔枝——智證之七十五

1
玄沙有“用處不換機”句。

2
傳曰:夫以言逐言,以理遣理,皆世流布想,非能見道。
《楞伽經》曰“如楔出楔。”
如玄沙嘗曰:“學者當用處不換機。”而雖老於叢林者,亦莫識此語,可嘆也。
玄沙嘗食荔支,問眾曰:“這個荔支得與麼紅,這個荔支得與麼赤,你諸人且作麼生?
若道一色,又是儱侗;若道是眾色,只成個斷常。你諸人且作麼生?”
彥瑫曰:“也只和尚自分別。”
玄沙曰:“這儱侗愚痴,有什麼交涉!”
沖機曰:“都來只是一色。”
玄沙曰:“總與麼儱侗,有什麼了時?”
乃回顧問皎然:“汝作麼生道?”
皎然曰:“不可不識荔支。”
玄沙曰:“只是荔支?”
又曰:“汝諸人如許多時在我這裡,總與麼說話,不辯緇素,不識吉凶。我比來向汝道 用處不換機,因什麼只管對話?有什麼交涉!”
道巘禪師曰:“先聖憫汝顛倒馳逐,將一句子解落汝。知是這般事,掉放閒處,自著些筋力。卻於機語上答出話頭,將作禪道,非唯自賺,亦乃賺他。”

3
釋迦世尊自菩提悟道,至雙林示滅,其間大小無數法會,無量言說經教文字,皆方便也。
宗門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歷代祖師行棒行喝,撒土撒沙,於一機一境上 垂示一言半句,亦方便也。
經教文字 與行棒行喝,沒有什麼 本質的區別,只是風格各異,接人的方法 不同而已,其目的都是“以楔出楔”,所出之楔既出,則能出之楔也不當留。
若心中尚留一楔,則世尊無量佛法、天下老和尚棒喝宗風 全墮入世諦,於佛法無絲毫交涉。
更可笑者,於二種方便比較高低,認世尊經教言說為低,以“柏樹子”、“干屎橛”為高,更是愚痴之不可救藥者也。

玄沙大師說:“學人當於用處不換機。”這句話究竟何意?很多一輩子身處叢林學習禪法者,竟茫然無所知,不識此語之意,真可哀嘆也!
臨濟大師曾指示學人說:“宗師家常於學人面前 拋出一個膠盆子,以驗學人手腳,學人不解,常於境上裝模作樣,起機心,下轉語,一竟高下,卻不知恰被這個膠盆子 牢牢粘住手腳。”
按玄沙的說法,這些學人 恰恰是於用處換機,不能見道。大凡道者,自然坦蕩,隨緣而能不變,雖不變而能隨緣,如風行水上,自然成紋,豈是你可以起心動念 耍盡種種心機伎倆處?
有人問趙州:“什麼是佛?”大師曰:“殿裡的。”又問:“殿裡的豈不是泥塑木偶?”大師曰:“是。”又問:“什麼是佛?”大師曰:“殿裡的。”如趙州大師,真可謂用處不換機也,不愧“古佛”之稱。

玄沙大師用一枝荔枝以驗學人,問:“這個荔枝為什麼這麼紅?這個荔枝為什麼又這麼赤?”
而且大師提前警示說:“不得道一色,道一色則陷於顢頇籠統;也不得道眾色,道眾色則流於世俗之生滅法。”
一色者,即真如法身,如同趙州公案中的佛;
眾色者,則種種緣起之法,如趙州公案中之泥塑木偶,或二千五百年前之淨飯王太子。
一色不礙眾色之緣起,緣起之眾色 即是真如不變之一色。
可嘆眾學人,要麼執於一色,如彥瑫、沖機,要麼流於眾色俗諦,如皎然者。
執於一色者,迷緣起而失於籠統;流於俗諦者,迷真色而認緣起。全是偏執二邊,不解佛法即色即空之義,故與佛法全無交涉。
這枝荔枝,就是玄沙大師拋出的一個膠盆子,學人個個於境上失卻真,機心紛起,又豈是用處不換機耶?

道巚禪師說:“歷代宗師先聖,憐憫天下學人 顛倒馳逐,常於一機一境 一事一物上,垂下一臂救人,開示一言半語,這是不得已而行的方便,為的是讓你脫離綁縛,解脫自在。你若知道是這樣的,就應該拋去這些機鋒轉語言說,於自己本分事上 踏實用功,而不是執著於這些機鋒轉語,以為話頭,作為禪道究竟去穿鑿。若是這樣,不僅是自己欺騙了自己,其實也是欺騙他人。”

看看古代這些宗師們的說法,再對照一下當今各論壇上的一些 所謂機鋒轉語口水禪,實在是慚愧啊!
有以為棒喝 就是禪的,天天瞎棒瞞喝;
有以為機鋒轉語 就是禪的,天天忙著說歇後語、各種民間諺語;
有以為不立文字言說 就是禪的,天天忙著止語;
有以為不動感情 心如死灰就是禪的,天天忙著勸說他人 要皮下無血 捨去這個色殼子,去參他的殭屍一樣的禪。
種種亂象,不一而盡,實可笑亦復可憐憫者也。
如同小孩子練毛筆字,大人從旁指點,聽過就行了,關鍵還是在一筆一劃處,而不是擱筆不寫,專門停下來研究 大人如何指點 以及指點的種種方式,是和風細雨般的 還是雷霆霹靂般地,並且自己也照這樣的方式去指點他人。

有一位禪師,正在菜園裡摘菜,有弟子跑來問:“什麼是禪道?”
禪師指著菜地裡的瓜果說:“你看這個南瓜 怎麼會這麼團,而這個瓠子又這麼彎。”
其僧有省。

這個故事可與玄沙荔枝一同參看!
大師指荔枝問曰:“這只荔枝得與麼紅?這只荔枝得與麼赤?”
答曰:豔陽胭脂染,露重色愈濃。
若是我,只此一禮.

a山風 發表於 2012-4-20 11:24
略較道長百步
b
差點被你瞞過!
我這一答,如鏡中花之有無,不敢說有,亦不敢說無。

:mrgreen:如鏡中花之有無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如玄沙嘗曰:“學者當用處不換機。”而雖老於叢林者,亦莫識此語,可嘆也。
玄沙嘗食荔支,問眾曰:“這個荔支得與麼紅,這個荔支得與麼赤,你諸人且作麼生?
若道一色,又是儱侗;若道是眾色,只成個斷常。你諸人且作麼生?”
彥瑫曰:“也只和尚自分別。”
玄沙曰:“這儱侗愚痴,有什麼交涉!”
沖機曰:“都來只是一色。”
玄沙曰:“總與麼儱侗,有什麼了時?”
乃回顧問皎然:“汝作麼生道?”
皎然曰:“不可不識荔支。”
玄沙曰:“只是荔支?”

:mrgreen:“只是荔支?”
5識
6識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月藏
如是自性,如幻如夢——智證之七十六

1
《華嚴經》曰: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像,悉不成就。
2
傳曰:
以真如之性,法爾隨緣。雖即隨緣,法爾歸性;
以隨緣時,似有顯現。如觀幻法,不有而有;
如觀夢境,不見而見;如觀水中之影,非出非入;
如觀鏡中之像,不內不外。以無性隨緣,故理不成就;
以隨緣無性,故事不成就。理事不成,則一切法俱不成也。
六祖為至徹禪師說常、無常義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善惡一切諸法分別心也。”
徹曰:“如和尚所說,大違經文也。”六祖曰:“吾傳佛心宗,豈違佛經?”
徹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豈不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
六祖曰:“汝知不?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死生,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也。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偏見,而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也。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於是至徹大悟於言下。

3
凡夫眾生,見世間萬物,皆為實有,如雞犬牛羊、水鳥樹林、山河大地等,皆各有自體。
《華嚴經》總辟之曰:“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象,悉不成就。”幻夢影像,喻其似有,本質卻空。
為什麼會如此說?
《大乘起信論》說:“真如有二種義理:一不變,二隨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因其隨緣,似有現象出現,成種種法;因其不變,雖有種種法出現,其本體還是真如。
譬如一塊橡皮泥,可以隨意捏成種種形象,如鳥如人如車如房等。這種種形象 即如世間之萬法,看上去各有自體,其實本體還是橡皮泥,並沒有萬法自身之體。
但由於此橡皮泥時時隨緣,時時在變,無不隨緣之時,故求其橡皮泥的自體也不可得,不是這種形象,就是那種形象,總是無橡皮泥自身之象。橡皮泥即喻真如,種種形象即喻世間萬法。
如此,即事不成就,種種法皆無自體;理也不成就,真如自體亦復不可得。
所以《華嚴經》說,如是自性,悉不成就。

為什麼真如自性會如此時時隨緣、不變而變呢?
因為緣起,緣起故無常。
無常,凡夫眾生皆知,當代的科學哲學 也無不承認無常。但凡夫眾生每念無常,即有悲觀灰滅的想法,其實無常非悲觀,非樂觀,無常 只是一個簡單的事實。
在佛法中,大乘與小乘,對無常的理解 也不一樣。
小乘 認為諸法皆有實體,因無常故,諸法有生有滅,滅而不再有,故說無常即苦。要解脫此無常之苦,唯有證寂滅涅槃。小乘是以生滅者為無常。
大乘不如是,大乘以不生不滅者為無常。不生不滅者,即是真如、法身,真如不變隨緣,即是無常。
因其無常故,方說諸法無自性、空,諸法不過是瞬間之似有現象,如夢幻影像;
因其無常故,方有即生即滅、即滅即生的種種現象生起。
所以六祖慧能在回答弟子的問話時,即說生滅是常,不生不滅是無常。
不生不滅是無常者,即真如時時處處隨緣義,無不隨緣之時;
生滅是常者,即生滅諸法 皆無自體,其自體終歸真如。
學人有執緣起諸法者,這是於生滅法起執;又有執不變之真如本體者,這是於不可得法起執。
二俱兩邊,不能得真如實相。

:mrgreen:
生滅,不生滅
是常者。無常。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元音老人講述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我們說過這個覺湛明性 中的湛,是不動搖的意思,因為我們的明性 是了了分明,了了常知的,它沒有斷處,具足一切,能生萬法,不同于木石頭般無知無覺。
如果你以這個無明為覺,無明黑暗一片,裏面沒有東西,那你就不是覺湛明性,不是覺體,所以不但說有所非所都不對,說無明更加不對。
否定有所、無所 和無明,為的是打破你的妄想,使你明白 這個覺之外沒有明,明之外沒有覺。
你如果 覺外有明,明外有覺,就有能所的對立,我們說過由能所對立,妄念就會發動,那麼山河大地就生起來了。
你要問山河大地 是怎樣生起的呢?
《楞嚴經》告訴你就是這樣生起的。當你妄念動了以後,那個一念無明 就把你這個覺體,這個妙湛之體 當作你的所明,因為有能有所,你妄動得就更加厲害,所以這個有明 實在是妄明之本。
大家不懂得這個道理,都以心思活泛、頭腦機靈為好,總在羡慕別人:哎呀這個人真聰明,什麼事情都知道,樣樣知識一學就會。不知道越聰明越壞,因為知見越多,執著和挂礙就越多,這叫世智辨聰,都是所知障,能障礙我們的正覺之道。因為大家都不覺,
●都以這個 有明為覺,所以趙州老和尚說:“老僧不在明白裏”,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有明 其實都是無明、妄明。
你以為自己精明 得不得了,樣樣事情都要精打細算,算得比誰都厲害,不知道這都是生死的根本,都是妄念啊!
所以說不但是普通人,不但是阿難這些未盡無漏的初果羅漢,不懂得這個道理,就連富樓那等 漏盡無學的大阿羅漢,亦複如是,
●都在這裏以明為覺,把這個有所明 當成是覺。有所明 實際上是妄想、妄影,因為認取這個影子,那麼山河大地等就生起來了。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月藏
光明寂照遍河沙——智證之七十七

1
《瑜伽師地論》曰:法光明能治三種黑暗,由不如實知諸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證觀察,能治昏沉睡眠黑暗,以能顯了諸法性故。

2
傳曰:《百門義海》曰:“顯光明者,為見塵法界真如理事之時,顯了分明。此是智慧光明照也。若無智光明,理事不顯。但見法時,即是光明,由積智功圓。是故放一光明,則法界無不顯示。常觀察一切法界,是為放光明照一切也。”藏公可謂能如實知諸法也。彌勒菩薩教令學者曰:“睡當累足,作光明想。”《寶積經》曰:“法光明門,而能出生諸法理趣善巧方便,亦能出生一切法印,能入一切法印之門。於一切法所應作者,能了能入,於法光明,能得能說,以法光明隨順趣入諸法明門。”

3
《瑜伽師地論》說,法光明能照破三種黑暗。哪三種黑暗?愚痴無明、疑惑不決、昏沉睡眠。因為不如實知法故,凡夫眾生總在夢中,偶聞佛法,則將信將疑。

《百門義海》是華嚴大師法藏所作,他從不同的兩個角度 來論述法光明,說為顯光明和智慧光明。顯光明是從顯了法性的角度來說,智慧光明 是從能照角度來說,但其實只是一種光明,無能照所照,萬法平等顯了。故如實知一法,即能知一切法。如同取大海之一滴水,經過化驗,知其成分及性質,即能知一切大海水無不如是。如實觀察萬法 亦復如是,不必如博物學家 盡知一切法,只要如實知 一法即可。如實知一法,即知法法無不如是。

眾生之病,病在不能如實知。若如實知,則法光明生。
病在不能如實知一法,而於法法上取捨,頭頭上作意安排,不停向外馳逐尋摸。
若能如實知一法,則自然識得一切法性。

雲門云:“識得凳子,周匝有餘。”
三世諸佛 盡在你鍵盤上勃跳,鼻孔裡出入,還有識得者麼?

:mrgreen:鍵盤上勃跳,鼻孔裡出入,還有識得者麼?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元音老人

●性覺不要覺外生明,也不要明外生覺,它是一個東西,如果你把它當作兩個東西,那麼就有能有所,因為有能所之故,就“妄為明覺”。
你認為有個能覺,認為自己有所覺悟,如此即生出 能與所的對立,我們說過 相對的東西 都是虛幻的,所以說般若無知。
般若的性體 是無能知,無所知的,有能有所是妄覺,而非真正的性覺。
禪宗為什麼要參話頭呢?他給你一個無意義的話頭,叫你參“念佛是誰”,就是要把你的妄想全打光,使你的性覺從妄想中超脫出來。平時我們都是有所明,你靜下來 好好看看自己的內心,都有東西在那裏,整天想著張三怎樣,李四如何,所以宗下說“驢事未了,馬事又來”,混亂得不得了,都是因為有所明,所以才會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因為般若無知,既無能也無所,當你參到能所雙亡,根塵啪地脫開時,離能離所的絕對真心 即會灼然而出。

:mrgreen:般若無知,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元音老人

●覺之外有明,明之外有覺,這就是妄覺,由能所對立 而起動搖,再因動搖之故 生出五大種性,這即是無明三細中的 現相。
有幻動才生幻相,若五大種性不生出,就沒有世界生起。
反過來說,這些相就是實相,
a對于處處執著的凡夫來說,那是幻相;
b而佛菩薩是應緣起妙用,那麼就是真實相,這就是性體的光明。
一個真、一個妄,就在你轉念之間,不在所對的境上。
如果你執著,這就是妄;你不執著,這就是真,這就是見性,你只管隨緣起用好了。
一真一妄 都是你自己的分別,不在物體,跟外面的事物 沒有關係。

:mrgreen:一真一妄 都是你自己的分別,不在物體
新老怪
文章: 527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元音老人

●《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已見如來,還做什麼功夫呀?還用得著念佛、參禪、修密嗎?所以說無修之修,才是真修。,
“唯此一真實,餘二皆非真”,只有這個是真的,除此以外再沒有第二個。知道一切都是虛假不實的,只有這自性是真的,是一真法界,頓時一切放下,就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能做到時時處處只見性,不見相,你就從根本上改變了。

●以前說過,
1我們眾生見大地是沙、是土、是泥;
2羅漢、辟支佛見大地是虛空,沒有東西,因為他偏空,還有個空相沒破;
3菩薩見大地是七寶所成,象西方極樂世界一樣,黃金鋪地,一切樓臺殿閣都是七寶所成。
經上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就是隨大家的心量不同,所見也不同。
4佛更超過菩薩,見大地不是境界。為啥不是境界呢?因為一真法界,本來就是一塵不染。
可是世上的這些凡夫,偏偏執著有這個大地,有這個所見。
凡夫因執著之故,業力不可思議,佛也不能將它帶走,所以叫不思議境界。
十法界由於心量不同之故,所見也不同,這些都是幻相,都是假的。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