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4月 30, 2023 7:19 am
吳言生
身如芭蕉複如夢
《維摩經‧佛國品》︰“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
芭蕉中空,象徵生命的脆弱。禪宗亦喜用芭蕉之喻︰
“四大五陰,一一非我,和合亦無。內外推求,如水聚沫,浮泡陽焰,芭蕉幻化,鏡像水月,畢竟無人。無明不了,妄執為我。于非實中,橫生貪著。”
《永嘉集》“觀身因緣,芭蕉不堅。悟世幻化,木槿之謝。”
《宏智廣錄》卷9 芭蕉之喻,成為禪林詩苑形容人身 脆弱不實的象徵。
謝靈運《維摩經十譬頌》︰
“生分本多端,芭蕉知不一。
含萼不結核,敷花何由實?”
《全上古文‧全宋文》卷33盧綸《題念濟寺暈上人》︰ “浮生亦無著,況乃是芭蕉。”
《全唐詩》卷279劉禹錫《禪客見問》︰ “身是芭蕉喻,行須筇竹扶。
”同上卷357徐凝《宿冽上人房》︰“覺后始知身是夢,況聞寒雨滴芭蕉。”
同上卷474王安石《贈約之》︰ “但當觀此身,不實如芭蕉。”
《全宋詩》卷538黃庭堅《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萬水千山懶問津,芭蕉林裡自觀身。”
同上卷1007 張耒《臥病呈子由》︰“是身不實似芭蕉。”
同上卷1169《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大智度論》卷6︰“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
《圓覺經》︰“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是身如夢,喻人生的虛幻不實。夢裡有人我,有種種境、事,其實都是妄心所變現。
慧洪《大雷岸晚睡夢 李德修插瓊花一枝,與語甚久既覺作》︰“人生孰非夢,安有昏旦異?心知目所見,歷歷皆虛偽。他日或相逢,何殊開睫寐。”
《全宋詩》卷1327又《次韻思禹思晦見寄》雲︰“是身已作夢幻觀,肯複經營此身外?”
同上卷1331認識到世事如夢,對生命、外物便不會執著。王安石《宿北山示行詳上人》︰“是身猶夢幻,何物可攀緣?”
同上卷551 又《擬寒山拾得》其三︰“凡夫當夢時,眼見種種色。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獲。不知今是夢,道我能蓄積。貪求複守護,嘗怕水火賊。既覺方自悟,本空無所得。死生如夢幻,此理甚明白。”
同上卷540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三偈》︰“窗外塵塵事,窗中夢夢身。既知身是夢,一任事如塵。”同上卷2266
針對做夢者執夢為實的弊病,佛教特別強調,如夢智的重要性。
《華嚴經》卷44︰“諸法無分別,如夢不異心。三世諸世間,一切悉如是。”
証悟如夢智,即可以了達事物,的虛幻性,不生貪欲或驚怖,遇境心不起,而獲致解脫。
白居易《讀禪經》︰“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余卻有余。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
《全唐詩》卷455“夢中說夢”喻幻中出幻,妄中出妄︰ “
昨日夢說禪,今日禪說夢。夢時夢如今說底,說時說如今夢底。昨日合眼夢,如今開眼夢。諸人總在夢中聽,雲門複說夢中夢。”《大慧錄》卷8
“三世諸佛說夢,六代祖師說夢,天下老和尚說夢,即今妙喜與如是老人,又在夢中說夢。”同上卷20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著名的“金剛六喻”,也叫“六如”、“六觀”。
夢幻泡影 露電比喻一切有為法。有為法 是眾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不變的自性,而且終將壞滅。對此詩家亦常形諸吟詠,
如蘇軾《六觀堂老人草書》︰“物生有象象乃滋,夢幻無根成斯須。方其夢時了非無,泡影一失幻影殊。”《蘇軾詩集》卷34
樓鑰《寄題汪端明墳庵真如軒》︰“真成一代風流盡,嘆息浮生信六如。”《全宋詩》卷2542
劉克莊《用舊韻贈瑩上人》︰“一半芋甘堪共飽,六如語妙不須多。”
同上卷3076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萬事惟堪六如觀,一杯莫信四並難。”同上卷2261
佛教中對“我法二空”的象徵很多。
如《華嚴經》中就有“夢幻光影”、 “音聲谷響”、“陽焰泡沫”、“畫圖彩色”、“閃電”、“浮雲”、“水月” 等連珠妙喻。禪宗在使用這些喻象時,多數情況下表達了,對空的直觀體証,有時則表現為,磨鏡漸修的空觀,如上引的《浮漚歌》即是。本來應當作直觀感悟的空觀,一經文字作普及性的表述,往往落于第二門了。
對從長期的磨鏡調心,到豁然明心見性的,轉變之表述,以智隍參禪經歷及禪林的吟誦,較為典型。智隍開始時走漸修一途,結庵長坐近二十余年,后來往參六祖, “于言下豁然契悟,前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五燈》卷2《智隍》。
禪林頌雲︰
當年睥睨此山阿,欲著紅樓貯綺羅。
今日重來無一事,卻騎羸馬下陂陀。 《頌古》卷8闕名頌
智隍當年心雄萬夫,想透過二十年的艱苦修行,來獲得開悟,睥睨山阿,好似要建造起畫棟飛檐的,紅樓來貯藏嬌娃。等到參謁六祖開悟后,當年的想法已不複存在,只是騎著一匹羸馬,緩緩走下山坡。從顧盼生雄,到平常無事,反映了從長期的磨鏡漸修,到豁然明心見性的轉變。
禪宗不墜頑空的主張,六祖實有首倡之功。
臥輪禪師偈︰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作么長。”
臥輪認為,既是般若,就應該不生心。如果一生心,就有所住。
慧能針鋒相對地作了一偈︰“
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壇經‧機緣品》
慧能指出,般若所証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頑空。
>不思善,不思惡,並非善惡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美丑、辨是非、明得失中,不起任何貪愛、執著,以平等無差別之心,明歷歷地觀照,事物的本來面目。
這兩首禪偈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分別基于漸修、頓悟的立場。
>基于漸修的立場,就要不停地斷除,各種雜念妄想,以對境心不起;
>基于頓悟的立場,煩惱本來空,即可于應物無心中,徹見本來面目。
身如芭蕉複如夢
《維摩經‧佛國品》︰“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
芭蕉中空,象徵生命的脆弱。禪宗亦喜用芭蕉之喻︰
“四大五陰,一一非我,和合亦無。內外推求,如水聚沫,浮泡陽焰,芭蕉幻化,鏡像水月,畢竟無人。無明不了,妄執為我。于非實中,橫生貪著。”
《永嘉集》“觀身因緣,芭蕉不堅。悟世幻化,木槿之謝。”
《宏智廣錄》卷9 芭蕉之喻,成為禪林詩苑形容人身 脆弱不實的象徵。
謝靈運《維摩經十譬頌》︰
“生分本多端,芭蕉知不一。
含萼不結核,敷花何由實?”
《全上古文‧全宋文》卷33盧綸《題念濟寺暈上人》︰ “浮生亦無著,況乃是芭蕉。”
《全唐詩》卷279劉禹錫《禪客見問》︰ “身是芭蕉喻,行須筇竹扶。
”同上卷357徐凝《宿冽上人房》︰“覺后始知身是夢,況聞寒雨滴芭蕉。”
同上卷474王安石《贈約之》︰ “但當觀此身,不實如芭蕉。”
《全宋詩》卷538黃庭堅《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萬水千山懶問津,芭蕉林裡自觀身。”
同上卷1007 張耒《臥病呈子由》︰“是身不實似芭蕉。”
同上卷1169《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大智度論》卷6︰“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
《圓覺經》︰“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是身如夢,喻人生的虛幻不實。夢裡有人我,有種種境、事,其實都是妄心所變現。
慧洪《大雷岸晚睡夢 李德修插瓊花一枝,與語甚久既覺作》︰“人生孰非夢,安有昏旦異?心知目所見,歷歷皆虛偽。他日或相逢,何殊開睫寐。”
《全宋詩》卷1327又《次韻思禹思晦見寄》雲︰“是身已作夢幻觀,肯複經營此身外?”
同上卷1331認識到世事如夢,對生命、外物便不會執著。王安石《宿北山示行詳上人》︰“是身猶夢幻,何物可攀緣?”
同上卷551 又《擬寒山拾得》其三︰“凡夫當夢時,眼見種種色。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獲。不知今是夢,道我能蓄積。貪求複守護,嘗怕水火賊。既覺方自悟,本空無所得。死生如夢幻,此理甚明白。”
同上卷540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三偈》︰“窗外塵塵事,窗中夢夢身。既知身是夢,一任事如塵。”同上卷2266
針對做夢者執夢為實的弊病,佛教特別強調,如夢智的重要性。
《華嚴經》卷44︰“諸法無分別,如夢不異心。三世諸世間,一切悉如是。”
証悟如夢智,即可以了達事物,的虛幻性,不生貪欲或驚怖,遇境心不起,而獲致解脫。
白居易《讀禪經》︰“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余卻有余。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
《全唐詩》卷455“夢中說夢”喻幻中出幻,妄中出妄︰ “
昨日夢說禪,今日禪說夢。夢時夢如今說底,說時說如今夢底。昨日合眼夢,如今開眼夢。諸人總在夢中聽,雲門複說夢中夢。”《大慧錄》卷8
“三世諸佛說夢,六代祖師說夢,天下老和尚說夢,即今妙喜與如是老人,又在夢中說夢。”同上卷20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著名的“金剛六喻”,也叫“六如”、“六觀”。
夢幻泡影 露電比喻一切有為法。有為法 是眾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不變的自性,而且終將壞滅。對此詩家亦常形諸吟詠,
如蘇軾《六觀堂老人草書》︰“物生有象象乃滋,夢幻無根成斯須。方其夢時了非無,泡影一失幻影殊。”《蘇軾詩集》卷34
樓鑰《寄題汪端明墳庵真如軒》︰“真成一代風流盡,嘆息浮生信六如。”《全宋詩》卷2542
劉克莊《用舊韻贈瑩上人》︰“一半芋甘堪共飽,六如語妙不須多。”
同上卷3076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萬事惟堪六如觀,一杯莫信四並難。”同上卷2261
佛教中對“我法二空”的象徵很多。
如《華嚴經》中就有“夢幻光影”、 “音聲谷響”、“陽焰泡沫”、“畫圖彩色”、“閃電”、“浮雲”、“水月” 等連珠妙喻。禪宗在使用這些喻象時,多數情況下表達了,對空的直觀體証,有時則表現為,磨鏡漸修的空觀,如上引的《浮漚歌》即是。本來應當作直觀感悟的空觀,一經文字作普及性的表述,往往落于第二門了。
對從長期的磨鏡調心,到豁然明心見性的,轉變之表述,以智隍參禪經歷及禪林的吟誦,較為典型。智隍開始時走漸修一途,結庵長坐近二十余年,后來往參六祖, “于言下豁然契悟,前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五燈》卷2《智隍》。
禪林頌雲︰
當年睥睨此山阿,欲著紅樓貯綺羅。
今日重來無一事,卻騎羸馬下陂陀。 《頌古》卷8闕名頌
智隍當年心雄萬夫,想透過二十年的艱苦修行,來獲得開悟,睥睨山阿,好似要建造起畫棟飛檐的,紅樓來貯藏嬌娃。等到參謁六祖開悟后,當年的想法已不複存在,只是騎著一匹羸馬,緩緩走下山坡。從顧盼生雄,到平常無事,反映了從長期的磨鏡漸修,到豁然明心見性的轉變。
禪宗不墜頑空的主張,六祖實有首倡之功。
臥輪禪師偈︰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作么長。”
臥輪認為,既是般若,就應該不生心。如果一生心,就有所住。
慧能針鋒相對地作了一偈︰“
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壇經‧機緣品》
慧能指出,般若所証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頑空。
>不思善,不思惡,並非善惡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美丑、辨是非、明得失中,不起任何貪愛、執著,以平等無差別之心,明歷歷地觀照,事物的本來面目。
這兩首禪偈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分別基于漸修、頓悟的立場。
>基于漸修的立場,就要不停地斷除,各種雜念妄想,以對境心不起;
>基于頓悟的立場,煩惱本來空,即可于應物無心中,徹見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