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19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第四十三則 羅山起滅

示眾雲。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凡成聖。若知金鐵無二。凡聖本同。果然一點。也用不著。且道。是那一點

舉。
羅山問岩頭。起滅不停時如何(金刪與泥人揩背)
頭咄雲(星落雲散)
是誰起滅(識得不為冤)

神州羅山道閑禪師。先問石霜。起滅不停時如何。
霜雲。直須寒灰枯木去。一念萬年去。函蓋相應去。純清絕點去。
師不契。往問岩頭。
頭喝雲。是誰起滅。山於此有省。
蓋岩頭只貴 見地明白。石霜置枯木堂。要伊親到一回始得。
不見。瑞岩問岩頭。如何是本常理。
頭雲。動也。
岩雲。動時如何。
頭雲。不見本常理。
岩佇思。頭雲。肯即未脫根塵。不肯即永沉生死。岩亦領悟。
岩頭英靈倜儻。打發學人。克的精敏 不減德山。後來出羅山法寶。冰寒于水。
溈山所謂。只貴子見處。不問子行履也。
羅山問處。天下人榜樣。而今初機。往往在這裡。作活計。水上捺瓜相似。伏斷煩惱。
智覺道。莫與心為伴。無心心自安。若將心作伴。動即被心謾。伴即伴妄心。無亦無妄心。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豈是教爾 普州人送賊。認奴作郎來。羅山問處。迷真執妄。岩頭咄處。即妄即真。若是萬松。咄了便休。真妄向上有事在。
楞嚴經。阿難言。如來見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 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此喝如金剛王寶劍也。岩頭一喝。如踞地師子。全威大用 不欺之力。
龐居士雲。一群六個賊。生生欺殺人。我今識汝也。不與汝為鄰。汝若不伏我。我即到處。說教人盡識汝。使汝行路絕。爾若肯伏我。我即不分別。共汝一處住。同證無生滅。
岩頭道。是誰起滅。
雲岩提掃帚。這個是第幾月同參。天童貴伊善能點化。重說偈言。

頌雲
斫斷老葛藤(轉生枝蔓)
打破狐窠窟(更吐頑涎)
豹披霧而變文(脫卻皮毛)
龍乘雷而換骨(別改軀殼)
咄(一喝萬機罷三朝兩耳聾)
起滅紛紛是何物(好客無疏伴)

師雲。截斷話頭。剗卻問意。照用同時。人境俱奪。岩頭有超師之作。
楊子雲。聖人虎別。其文炳也。君子豹別。其文蔚也。辯人狸別。其文萃也。狸變即豹。豹變即虎。南山玄豹。隱霧而變文。
漢劉向列女傳曰。陶答子治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抱兒而泣。姑怒以為不祥。
妻曰。妾聞。南山有玄豹。隱霧而七日不食。欲以澤其衣毛。成其文章。至於犬豕。不擇食。故肥。以肥取禍。期年果被誅。
任昉述異記。漢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林木火然。地燋黃。暴雨後得龍骨一具。羅山遭破家冤賊。陳詞過狀。岩頭招安。已後變作 得力兒郎。
且道。那個是招安處。咄。起滅紛紛更是誰
新老怪
文章: 519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示眾雲。
還丹一粒。點鐵成金。
至理一言。轉凡成聖。
金鐵無二。凡聖本同。
果然一點。也用不著。
且道。是那一點

:mrgreen: 大德,這一點。心地也。
新老怪
文章: 519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第四十四則興陽妙翅

示眾雲。師子擊象。妙翅搏龍。飛走尚別君臣。衲僧合存賓主。且如冒犯天威底人。如何裁斷

舉。
僧問興陽剖和尚。娑竭出海乾坤靜。覿面相呈事若何(披鱗曲鱔帶角泥鰍)
師云。妙翅鳥王當宇宙。個中誰是出頭人(展翅崩騰六合雲搏風鼓盪四溟水)
僧云。忽遇出頭時。又作么生(許爾破膽)
陽雲。似鶻捉鳩。君不覺。禦樓前驗始知真(好勸不聽)
僧云。恁麼則叉手當胸退身三步(更待第二錘)
陽雲。須彌座下烏龜子。莫待重教點額痕(再犯不容)

師云。郢州興陽山清剖禪師。嗣大陽明安。凡一十五人。皆先下世。後因浮山圓鑑。得投子青和尚。陽乃十五之一。青公之兄也。這僧問處。如牢度差與舍利弗。創給孤獨園。時鬥勝。差現獰龍。欲傷弗。弗現妙翅鳥 擭裂食之。龍亦鱗蟲之長。奈何妙翅 唯龍為食。娑竭梵語此云海也。
平原君。趙勝相趙惠文王 及孝成王 家起重樓。臨民家。民有躄者。美人笑之。躄者請美人之首。君諾而不行。賓客去半。君斬囚人代之。賓固不至。遂臬美人首。懸禦樓前 驗其真也。周歲賓集。此洞上家風 不貴棒喝親行。要假傍來通信。這僧罪不重科。方能回互。還知麼。蒲鞭示恥尤難犯。畫地為牢不忍欺。官法如爐心似鐵。天童從此費鉆錘。

頌云
絲綸降(聽聖旨)
號令分(有違者斬)
寰中天子(君臨萬國)
塞外將軍(獨鎮一方)
不待雷驚出蟄(五更侵早起)
那知風遏行雲(已有夜行人)
機底聯綿兮。自有金針玉線(難謾具眼)
印前恢廓兮。元無鳥篆蟲文(字義炳然)

師云。敕遍天下。王不流行。
禮記緇衣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遊言也。娑竭出海。妙翅當權。號令既分。君臣定位。
馮唐曰。上古王者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內者 寡人制之。閫以外者 將軍制之。
韋昭曰。此郭門之閫也。雷驚出蟄。頌此僧探頭太過。不待驚蟄二月節。早起龍頭。不知浮雲將隨龍而行。而為妙翅威風。遏絕不覺頭撞也。有謂不因僧話墮。爭顯興陽機鋒者。不待那知四字。極不穩順。機底聯綿。此非機鋒之機。謂錦機之下。必有巧婦針線。
雪巖先師嘗舉。穴細金針。才露鼻。芒長玉線。妙投關。此乃洞上血脈。非其中人。不易知也。當印不當風。如印印空不彰文彩。蒼頡仰觀奎宿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蹟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文。後自蝌蚪為二篆。周宣主太史籀造大篆。秦相李斯造小篆。今之印篆。號曰方填。旦道。興陽還刻劃也無。皓玉本無瑕。雕丈喪君德
新老怪
文章: 519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第四十五則 覺經四節

示眾雲。現成公案。只據現今。本分家風。不圖分外。若也強生節目。枉費工夫。盡是與混沌。畫眉第四十五則覺經四節

示眾雲。現成公案。只據現今。本分家風。不圖分外。若也強生節目。枉費工夫。盡是與混沌畫眉。缽盂安柄。如何得平穩去

舉。圓覺經云。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不)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不)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不)

師云。圭峰科此一段。謂之妄心頓證。又名忘心入覺。萬松下四個不字。謂不起不滅不知不辨。此四八三十二字。諸方皆為病。此處為藥。且諸方病者。
不起妄念。豈非焦芽敗種。
不滅妄心。豈非養病喪軀。
不假了知。豈非暫時不在如同死人。
不辨真實。豈非顢頇佛性籠桶真如。
且道。如何是四藥。須是天童修合將來。

頌云
巍巍堂堂(更窮須道鄒搜字)
磊磊落落(撩天鼻孔)
鬧處刺頭。(床窄先臥)
穩處下腳(粥稀後坐)
腳下線斷我自由(信步過滄洲)
鼻端泥盡君休斲(彼此著便)
莫動著(已是蹺手亂下)
千年故紙中合藥(大有神效)

師云。黃檗初參百丈。丈雲。巍巍堂堂。來為何事。蘗雲。巍巍堂堂不為別事。
巍堂磊落。皆大丈夫相。干戈叢裡 橫身直過。荊棘林中 擺手便行。腳跟下無五色線。舌頭上無十字關。鼻端無泥痕。眼中無金屑。豈不是安樂快活底漢。試將天童 莫道著三字。換萬松四個不字。便見一字法門 海墨書而不盡。
德山道。一大藏教。是拭不淨故紙。為已了者 恐透牛皮也。千年故紙中合藥者。為未了者不妨遮眼也。
慈覺道。圓覺楞嚴恆為已伴。況世尊入滅至庚辰歲。已二千一百七十年。豈但千年故紙。
仙傳葛由能刻木羊。騎羊上綏山。後遇浮丘公。曰。若不腳下線斷。爾也不得自由。暗合永嘉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雖然如是。猶欠作云何梵在缽盂安柄。如何得平穩去
電火
文章: 2195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電火 »

舉。圓覺經云。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不)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不)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不)
=========================
不 簡單
新老怪
文章: 519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由 電火 » 週五 6月 30, 2023 12:25 pm

舉。圓覺經云。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不)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不)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不)
=========================
不 簡單
居一切時 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 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 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 不辨真實。

不起,受
不息,想
不知,行
不辨,識
新老怪
文章: 519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晚唐時期有一位龍潭和尚,他的師父是天皇道悟禪師。他在師身邊呆了很長時間,天天侍侯師父。他覺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師父並沒有給他指示禪機心要。

有一天,龍潭和尚向師父發問道:“某自到來,不蒙指示心要。”他師父卻說:“自汝到來,吾未嘗不指示心要。”龍潭問:“何處指示?”師父說:“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低首,何處不指示心要?”龍潭聽了師父的開導,低頭良久不語。師父說:“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龍潭在師父逼拶的這一瞬間,不容思量卜度,當下心開意解,悟道見性了,於是他又進一步請教師父:“如何保任?”師父說:“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這則公案 清楚地告訴我們 這樣一個事實:作為禪者的生活,它處處都流露著禪機,學人只要全身心地 投入進去,處處都可以領悟到禪機,處處都可以實證 禪的境界。同樣重要的是,這則公案 還告訴我們悟後的保任功夫 是“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在生活中體驗禪的關鍵所在是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所謂“平常心是道”。下面的一則公案所包含的深刻內容,對怎樣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或許會有所啟發。 

有源律師問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師曰:“飢來吃飯,困來即眠。”
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

禪者的吃飯、睡覺與一般人的吃飯、睡覺有著這樣大的差距,這就是我們還不能 在穿衣吃飯的日常生活中 體驗禪的根本癥結所在。
我們如果去掉吃飯時 的“百種須索”和睡覺時的“千般計較”,我們當下 就可以與歷代祖師 同一鼻孔出氣。

:mrgreen:同一鼻孔出氣。
新老怪
文章: 519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覺明之道4

王陽明被貶到貴州 當龍場譯的時候,開始檢討人生。覺得宦海浮沉,無非夢幻一場,於是他開始悟道。王陽明的住處旁 有一叢竹子,他研究竹子為什麼是一節一節的,而且中間是空的,這是什麼道理?他每天沒日沒夜地參,廢寢忘食。幾個月參下來,突然有一天他悟了,悟了什麼?他悟到了「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發覺以前自己走錯了方向,所以不能開解。所謂的「格物」,不是向外攀緣,而是從內心反省檢討起,要把自己心中的私慾除去了,這一念心才能清淨無染;心清淨無染,即與道相應。這一念心清淨與道相應了,就能照見一切事物的真相,而無所不知。

所以,道在哪裡?道不在別處,就在煩惱當中。只要能沉澱自己的煩惱與妄想,清淨心就浮現出來了。清淨心一現前,就如同一潭清水 能照天照地,無所不照,了了常知,許多的事情就自然明白了,無形中就開啟了 我們般若的智慧。

王陽明起「心」觀照,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當隨緣遇境時,觀察自己起的是善念?還是惡念、妄念?當妄念一起,馬上照破,立刻對治它,令它不起。開始的時候,工夫不濟。發覺自己有一個毛病,不能克服,因為他喜歡瓷器。當他看到景德鎮的瓷碗時,特別的喜愛,非常珍惜。他發現自己這個貪愛的毛病時,他想:「我己經淪落到這個地步了,一貧如洗,怎麼還貪戀這個瓷碗呢?」於是,他決定要克服這個毛病,但他做不到。每次吃飯時,都不免生起貪愛的心。時間一天地過去,還是戒不掉這個習氣。後來,他乾脆將瓷碗打破,不再留戀。他突破了這一關,繼續地返觀覺照,終於他開悟了。

王陽明開悟的時候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一念心 不起善念,不起惡念,保持清淨無念,就是心之「體」。若這一念心起心動念,有了善惡的分別,那就是心的「作用」。然而,心有善用、有惡用,也有不作用的時候;能起善用、去除惡念就是「格物」,起了觀照的作用。當然,這只是他開悟的一個階段,並非究竟。

修行人所要悟的 就是這一念心,修的也是這一念心,我們要在這一念心上 得到安逸自在。欲使這一念心 能安逸自在,首先必須淨化這一念心,讓心中的雜念、妄想與惡想 沉澱下來;心淨了,才能逐漸地定下來,由定生慧,才能明心。心明之後,才能起智慧的觀照。若我們的這一念心 能念念慈悲,心懷眾生,時時為眾生服務,而不起我見,無私無欲。這一念心清淨、慈悲,就能安住在 正定之中,如如不動,而達無我無人的境界。

古德說:「儒佛道同」。天下的道理,如出一轍,所謂「一道以貫之」。所有的大道理,只不過是聖人的一種應機說法,因材施教的方便而已,所以才有開合廣狹種種不同的差別。
路人
文章: 226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05, 2023 5:40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路人 »

大德提及
王陽明起「心」觀照,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當隨緣遇境時,觀察自己起的是善念?還是惡念、妄念?當妄念一起,馬上照破,立刻對治它,令它不起。開始的時候,工夫不濟。發覺自己有一個毛病,不能克服,因為他喜歡瓷器。當他看到景德鎮的瓷碗時,特別的喜愛,非常珍惜。他發現自己這個貪愛的毛病時,他想:「我己經淪落到這個地步了,一貧如洗,怎麼還貪戀這個瓷碗呢?」於是,他決定要克服這個毛病,但他做不到。每次吃飯時,都不免生起貪愛的心。時間一天地過去,還是戒不掉這個習氣。後來,他乾脆將瓷碗打破,不再留戀。他突破了這一關,繼續地返觀覺照,終於他開悟了。

路人回答
把格物致知,理解為從比較(格物)不同事物, 來獲取知識,可以嗎?
新老怪
文章: 519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路人回答
把格物致知,理解為從比較(格物)不同事物, 來獲取知識,可以嗎?
大德
格物致知或許提高為 色空不二的實相
心經云是諸法空相。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