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聖典的解脫心法
第三章 界蘊處的作意-苦能軟堅
《雜阿含經》〈843經〉:「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
近行定(未到地定),欲界➠色界,世第一法(法隨法行),異生➠初果(須陀洹)
前言
佛法由於聖弟子逐漸減少,為了遷就眾生,為了讓佛法普及世間,佛法漸漸被打折扣,佛法的原汁漸漸被稀釋,變成一種果汁,最後變成一種沒有營養的糖水。在佛教史上,有簡略的兩種分法,有所謂五百年正法時期,五百年像法時期,五百年末法時期。所謂像法時期,就是很像佛法,但不是佛法;所謂末法時期,就是要聽正法變得非常困難。
我們之所以提倡原始佛法,是希望佛法的原汁可以在世間重現。我們可以根據阿含經,透過自己的修行來重新認識。原始佛法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間」?什麼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什麼是「出世間」?什麼是「離苦得樂」?什麼是「趨樂避苦」?為什麼一切問題要從「苦」說起?很多人認為世間是苦樂參半,但在修行者的觀點,這個世間只是苦而已。
苦到底是什麼?不是佛教或原始佛教的修行者,很困難認識苦,一聽到苦就害怕,感覺我學佛是為了解脫,為了沒有苦,而原始佛教何以要說苦?其實若能瞭解苦,我們就更容易面對,更容易承擔。當我們能夠承擔眾生苦的時候,我們看到自己的苦根本微不足道,那種一輕一重非常分明,這就是能夠認識苦,面對苦、承擔苦、體驗苦的好處。這是趨樂避苦所無法體驗的。
界作意
如是當善分別種種界,有信、有戒﹙有為有守﹚、有慚愧、有出離界、不瞋界、不害界。
要厭離瞋界、害界、欲界、不信、不持戒、無慚愧。「緣界故生,非不界」。
「界」又決定於明觸,明觸又決定於根本作意,根本作意又決定於無時不見苦,無時不見苦又決定於有生﹙集﹚即有滅。善觀生滅即是善觀無常。
地在動,水在流,火在燒,風在吹,空在收縮膨脹,識在分別取角﹙此又展現為十一種隨相:過去、現在、未來、內、外、遠、近、粗、細、勝、劣,又稱十一種取角的顛倒取相,指岔開根本作意的妄想思量﹚。
眾生常與界聚,與界和合。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聚;善心時與善界聚。勝心、鄙心亦如是。常會,故常生;相離,生則斷。聖賢不懈怠,安住於遠離,殷勤精進禪,超度生死流。
心惱故眾生惱﹙染﹚,心淨故眾生淨。彼畜生心思種種,故色種種。
界與界聚
這個「界」很有意思,它和戒律的戒同音,它有「戒」的意思,有「物以類聚」的意思。
(中略)
界分別觀
正慧如實觀六界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厭離六界,心離六界貪。
修如地,地不擇淨不淨而受,不惱、不恥、不避。
修如水,水不擇淨不淨而洗,不惱、不恥、不避。
修如火,火不擇淨不淨而燒,不惱、不恥、不避。
修如風,風不擇淨不淨而吹,不惱、不恥、不避。
修如空,空不定在何處,靈活無礙。
修淨識,依風﹙出入息﹚生空,依空生淨識﹙正知﹚。不知所依,即依無明、貪愛,輪轉不止。
一種界作意是觀地、水、火、風、空、識六界俱無分別,它不是「你的」,不是「我的」,都是無我、無我所,它不取人相、我相。去作意這種無分別心。
觀想心像大地那麼堅定,學習地的精神,無所不承載,能滋養萬物,又能承擔一切眾生的苦難。畏縮、不勇敢的人,要常常作意、觀想地的負重、有擔當。
觀想心像水那麼靈活、有彈性、無所不洗。死板的人要以水為榜樣,不要說我就是這種人,我講話就是這個樣子,我的個性就是這樣,不肯改。要改變個性,就要作意水。常常作意,觀想水沒有固定的形狀,非常靈活有彈性,隨順中有大勢力。
觀想心像火那麼溫暖,像太陽一樣能產生能源,無所不燒。常常作意觀想太陽,能夠給人溫暖。
觀想心像風一般,無所不吹。風和水一樣非常靈活,可以調節四大的過猶不及,產生和諧。風能生空,常常作意觀想風,能擴展心靈的空間。
觀想心如虛空,無疆界。容易憂鬱的人,要常常作意觀想空。
依風生空、依空生淨識,指的就是一個修行者,他可以隨時在一個呼吸裡,得到喜樂和寂靜。觀察呼吸有什麼好處?它會讓我們的心量空間擴大。我們覺得身體很粗重,其實身體是地、水、火、風所成,其中有七成以上都是水,但,為什麼我們不覺得身體很柔軟、很輕鬆?我們觀呼吸,即是觀想自己是風,有風空間就廣大。一直觀呼吸,看所有的東西就像風,好像看氣象,我們就能在任何境界騰雲駕霧,在任何境界都取一個風的相、空的相,整個世界就很寬廣。
另一種界作意,開始作意根據「識」。識是種子,與界接觸,就形成壓力和引力。種子好像宇宙最初的形成,開始往外擴張,就形成空。空以後形成風,風形成氣壓會形成火。火與各種界的結合,好像火山岩一樣,火山爆發形成水、形成地。
一開始作意是透過識,把地變成流體。比如生起不舒服的感受,或身體有病痛的時候,去觀察我們的身體,即是觀察地。去觀察痛是圓?是扁?體積有多大?面積有多大?邊界在那裡?幾公分深?幾公分寬?是刺痛?陣痛?還是酸痛?觀察出它的形態、性質,即是觀察出它的地。很用心很注意去觀察時,地的形狀會變化,就是說它的密度會開始變化,開始由地變水,變成流體。地的密度是水的一三○○倍,等於說水比地鬆一三○○倍,也就是由局部開始擴散。
你看一個病痛,看一個苦受,一開始你覺得苦受很實在,好像它很堅固、很實在,那是地的感覺。你一直去看它,看破它的實在感,就看到水。不管是生理的痛還是心理的苦,都可以這樣看。你把它看得越具體的時候,痛感、苦受的感覺開始擴散,變成水。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有70%的水,但我們都覺得身體硬繃繃的。如果我們去注意觀察,皮膚會開始覺得麻麻的,開始有流動的感覺,水的感覺就生出來,波浪的感覺、雲霧的感覺生出來,這就是水了,由地變水,地與水不再有界限。
由地變成水,變成一種流動的感覺以後,開始由局部擴散到全部,我們的體溫開始變化,開始作調整,該涼的涼,該熱的熱,全身體溫開始調和而感到清涼,這就是火的作意。我們人很需要這樣的體溫。這種體溫出來以後,風就開始形成了,氣候就開始變好,氣候若好,風就流動得很順暢,吸氣、吐氣感覺無內無外、內外無分別,這種無分別的感覺出來,空的作意就出來了。
空的作意出來以後,我們的心開始拓展,感到心量廣大、虛空無量。心量廣大以後,心能接受苦的力量就增強起來。身、心的緊、迫、痛、苦受,由局部往全身擴散,然後擴散到身體之外,到虛空裡面,然後苦受消失。
我們在這樣的界作意裡看到,六界只是不斷積聚而生、變異而滅的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生死、新陳代謝,無時無刻不在呼吸、換氣,無時無刻不在燃燒、氧化,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地、水、火、風、空、識的變化,脆弱得隨時可能中毒、感染、發病而痛、而死。
我們看見身、心的苦受,它不是一個固定不動的東西。苦受是起起落落,是生生滅滅。它不是不變,它不是很實在。這就是無常,就是苦,就是無我。我們看到無常、苦、無我,是很具體的,不是一種概念,這就是一種界作意。
還有一種界作意:平時去看我們最愛吃的東西,若覺得硬的、口味重的、山珍海味最好吃,或是身體需要去做按摩才覺得舒服,這樣身體會較粗重。若覺得游泳比按摩舒服,身體會比較輕一些。再來是火界:若覺得溫暖的天氣最好,或冬日去晒太陽就覺得很舒服,有人遮住了你的陽光,你會說拜託拜託請旁邊一點,覺得晒個太陽就很好,這樣身體會更輕。然後是風界:懂得欣賞風界、懂得品味呼吸,就能夠感受風、感受呼吸的進出是一種按摩和推拿,這樣的人身心就很輕。再來是空,就是空調:這個空調更輕,任何一切都有空可以調整,身心非常輕。
識呢?識代表清淨:識若清淨則心靜自然涼,這是更好的境界。這樣的界作意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現在在什麼界裡面。提醒我們,若身體很粗重,可能是欲望太多。欲望多,身心就會粗重。這也是一種界作意的方法。
蘊作意
觀色如聚沬,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誰在不安焦慮?五蘊中的那一蘊?識蘊加上色蘊加上受蘊加上想蘊加上行蘊?或其中三個蘊?任何一蘊壞了,還有誰在不安焦慮?
每一蘊都是無常,五蘊和合也是無常。一個無常的五蘊如何能預測與控制另一個無常的五蘊?誰在恐懼?沒有五蘊﹙業力所成﹚那有「我的」恐懼?五蘊是無常變異,不能自在,那裡有能預測、能控制、能恐懼、能不安、能焦慮的我?
誰在受苦?誰在受樂?只有業力所成的五蘊。你怎麼知道?因為有「心」、有「覺」!誰的心?誰的覺?心或覺沒有誰的,也不屬於誰。
只是「心」、只是「覺」,一點也不需要「我在」覺。如同証果的現象,有証果,但沒有「我」証果。只是五蘊不取、捨離。不取身見、不取戒禁取、淨信佛、法、僧、戒﹙指修持﹚、不取貪、不取瞋、不取我慢。
色蘊作意
五蘊中每一蘊﹙不只是識蘊﹚都有貪瞋痴的累積,好惡積習的囤積。
色蘊指地、水、火、風、空等,六界即是色蘊加上識界。蘊強調囤積苦,界強調分別內外、節制進出,如:識界講染淨、空界講距離與平衡、風界講交換?。
這個色身,眾生雜處,此消彼長的寄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各有各的功能,沒有誰聽命於誰。只是殊勝因緣,有緣一場,大家聚在一塊,為成就涅槃無上功德,超度苦海無邊。赤裸裸如是,穿衣如是,醒夢亦如是。
「觀色如聚沫」:這個色身,就像恒河由高處沖擊到大石頭,所形成的很多泡沫聚合在一起。這個色身就是很多眾生的合和,就叫聚沫,同時在強調,這個色身是不堅實的。我們用界作意去看。你若把它看得很堅實,就會以為它是地所成,而不是水、不是火、不是風。你去看地、水、火、風、空、識的變化,就會看到它的不實在,如聚沫一般,它是種經不起壓縮的,很容易動搖、很危脆的東西,而且沒有辦法要它這樣、要它那樣。因為它是眾生的合和,沒有一個「我」可以指揮。頭髮在生長,指甲在生長、皮膚在新陳代謝?它們都是眾生,並不聽我們指揮。從頭到腳,這個色身住了無量眾生,大家一起共生。每一個細胞都是眾生。癌細胞不斷的膨脹,它不知道我們死,它也會跟著死。大小腸需要細菌來製造維他命K,人類缺少這些細菌就不能生存,許多細菌和我們共生,但是卻不聽我們指揮。
不只是外來物,即使五藏六腑,也各有他的要與不要,他們都是眾生。眼、耳、鼻、舌?也是眾生,也各有他的要與不要。我們不要把它看成是一個色身,而要看成是無量的眾生,我們對這個色身的感覺就會不一樣。
每一個眾生都依六界而存在,所有六界互相依賴,不斷變化,卻不可控制。所以,我們說它「無我」。「我」在佛教的定義有「自在」、「不變」的意思。我們不能要它這樣,要它那樣,要它體溫高就高,要它體溫低就低,就不能定義為「我」。
其實,這個色身就是眾生、就是世間,不是你的,不是我的。這個色身,只是一個花園啊!而你只是一個園丁。花園裡有地、水、火、風,你都要照顧好,還要有空調,空調不良就會汙染、不清淨,園丁也會不舒服。我們對待色身,就像一個園丁在照顧花園一樣。花園不是你的,不是我的,它是沒有「人」的。色身就是眾生,就是世間,去體會那種感覺,去感覺它的不實在,無常病變,以及種種的苦。
這種相依的感覺很強的話,那種生死矛盾的感覺就會更強。眾生與眾生之間非吃不可,眾生就是一個食物鏈:老虎吃羚羊,老鷹吃小鳥,大魚吃小魚。你不能責怪老虎,認同羚羊;不能責怪老鷹,認同小鳥。他們不吃就不能生存。人類也是一樣,非吃不可。而有吃就有殺,有吃就有苦,不論你是吃素或吃葷。
這個世間苦難處處,沒有一種世間成就,堪稱滿足。只要不能少苦、離苦,不能減少世間苦難,就感到極不實在。「無我」就是對世間任何成就,絲毫無法認同的不實在感。
色是無常、苦迫、不斷變異,一點也不實在。裡裡外外的眾生有的相生,有的相剋。只要有認同,就有是非,你不能說細菌不對。這樣的眾生相食以雜生,一點也不實在。受、想、行﹙衝動﹚、識﹙分別﹚亦復如是。
看到「無我」,就是看到「不實在」、「沒是非」、「無人我對待」。都是眾生,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我們如此正知作意後,回到呼吸。回到呼吸才能平靜,能平靜才能重新面對﹙接受﹚無常、苦、無我。才能悲心無量﹙無量指不再計較,無可度量,進而心量廣大無際﹚,才能見到離苦才是樂,才能見到只要內心不寂靜,就不可能靠「愛欲的追求與得到」來滿足自我的實在感,來消除對輪迴﹙生老病死、愛別離、厭憎會、求不得、五蘊取執﹚的恐懼感。
...
開示與問答
學生問:身無法離境,又很苦,要如何去擁抱苦海?去擁抱苦海,苦也無法減少。
導師答:苦海到底是什麼?注意去看!你覺得苦海很實在,那個密度很高,你注意去看,就會看到它開始變化。苦海的密度就鬆掉,你就看到它的不實在,看到它的空。
你覺得它不空,是因為你去抓,以為是「我的」境界。你沒有看到,「所有的境界,都是眾生的境界」。你沒有看到什麼叫做心。我們的心是我們對世間的解釋;是眾生境界的合流;眾生境界取相的合流,叫做心。這很重要!你若知道這個心,你對世間的看法就都不同了。
我們對世間若無解釋,就無心。我們對世間若無取相就無心。世間只有一種人可以說無心,就是佛和阿羅漢。叫無心,叫似心非心。
要到此境界,必須先看到什麼是心?我們的心就是對眾生境界取相的合流相續。它有續,這個續也是似續非續,好像有續,實際無續。好像看卡通影片,一秒鐘有24個鏡頭,好像點一枝香畫圓就出現一個光圈,其實,看到的影相,都是速度造成的。時間也是這樣。
我們看到的時間是速度,佛教看到的時間是空間。修行人看時間不是速度,世間人看時間就是速度,會跑的東西,所以世間人會著急。修行人不會著急,因為他看時間是空間,有空間就有時間,沒有空間,就沒有時間,時間是從空間變出來的。你如果看不到這種奧妙的關係,你就不瞭解什麼叫時間?什麼叫空間?你也不瞭解什麼叫心?你不知道什麼叫「心」,你就沒辦法「無心」,你不知道什麼叫「相」,你就沒辦法「無相」。
我們遇到境界,覺得很苦,在逆境中無法擁抱苦海,因為,你無法完全接受。若完全接受,你就知道、心為什麼苦。你將眾生的境界,當做是「我的」境界。若不是「你的」,「你的」苦在那裡?你若看到,那是眾生的境界,是眾生在受苦,我苦是因為,我也是眾生,所以也跟著受苦。
看出那是眾生的境界,而且這境界也不過是一面鏡子而已。境界讓我們照見自己的心是怎樣在取相?取我相、人相、顛倒相。顛倒相就是世間本來就是苦,但你不接受世間是苦。接受世間是苦的意思是:世間有人比你更苦。你若真的接受世間是苦,你所遇到的境界,真的是世間最苦的嗎?真的嗎?你看過世間最苦的是什麼嗎?你的心量裡有沒有世間最苦的東西?我們的心量,若真正有去承擔世間最大的苦,我們所遇到的苦,就都微不足道,真的微不足道。我們所遇到的境界,都還不夠壞,都可以更壞,我們應該感謝。遇到任何逆境,都能感謝它沒有更壞,這是我們對境界的態度。
你的心有沒有這種心量?你的心有沒有這種承擔?你的心真的在承擔這個境界時,就是承擔眾生苦難的境界,你這種承擔,就是迴向給眾生,迴向給全世間。你可以承擔,表示你可以慈悲喜捨,你的慈悲喜捨迴向給所有的法界,這是不得了的境界。
境界是河川,心就是海。眾生的一苦一樂,只要我們能感覺到,都變成我們的夢,變成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我們對世界的想法。你覺得世間是什麼,你的世間就是什麼,你知道多少,你的世間就是多少。世間不是住在你的外面,世間是住在你的裡面,外面沒有世間。世間是你的心所想,你的心無想,就無世間。
不要以為苦難是「你的」,你的苦難就是世間的苦難,世間若無苦難,你就沒有苦難;世間若是淨土,你就沒有苦難。苦難不是你的,不是我的,苦難是世間。因為世間有苦難,你才有苦難;因為你有苦難,所以,你要去承擔,我要去承擔,我們要一起來承擔。這就是我們的界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