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頁 (共 57 頁)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六 1月 14, 2023 11:30 am
由 藍海千尋
凡愚就是凡愚.不可能自己突破成非凡愚
所以需要佛力加持才能登地
有哪一位凡愚用的不是妄心?
以妄心起修.修到天涯海角.海枯石爛.....還是不能脫妄心
你最好早點有這層認識.否則不出輪迴!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六 1月 14, 2023 12:56 pm
由 怪道1412
七極返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阿含藏]
七有天人往生
七有(sattakkhattuparama)(巴),又作七極返。須陀洹果聖者(初果)之輪迴生死,最長僅於人界與天界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四果),絕無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稱為七有天人往生。
四須陀洹支
另作「法鏡(dhammādās,由法所成的鏡子)、四不壞淨(堅定不壞的信)、入流者成就四法、四預流支」,即對「佛、法、僧(四雙八輩之聖者僧)、戒」四種堅固的信心。「不壞淨」另譯為「證淨、不壞信」,即「十分確信;堅固的信心」。(相關詞「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法鏡經」)
四證淨
梵語 catvāro 'vetya-prasādāh,巴利語 cattāro avecca-ppasādā。全稱四種證淨。又作四不壞淨、四不壞信、四信。即佛證淨(梵 buddhāvetya-prasāda,巴 buddhāvecca-ppasāda)、法證淨(梵 dharmā-prasāda,巴 dhammā-ppasāda)、僧證淨(梵 savghā-prasāda,巴 savghā-ppasāda)、聖戒證淨(梵 ārya-kanta-śīlā-prasāda,巴 ariya-kanta-śīlā-ppasāda)。證淨,謂以無漏智如實覺知四聖諦之理,藉由此證,而離不信、破戒之垢穢,得清淨。俱舍論卷二十五(大二九‧一三三中):「證淨有四種,謂佛、法、僧、戒(中略)如實覺知四聖諦理,故名為證;所信三寶及妙尸羅,皆名為淨。離不信垢、破戒垢故,由證得淨,立證淨名。」故四證淨乃以無漏智如實覺知四聖諦理,因而正信佛法僧三寶,並對戒產生堅固不壞之淨信。(一)佛證淨,緣佛身中之諸無學法,發無漏信。(二)法證淨,緣獨覺身中之有學、無學法,菩薩身中之諸有學法及四諦之法,發無漏信。(三)僧證淨,緣聲聞身中之有學、無學法,發無漏信。(四)聖戒證淨,謂未得無漏慧(即進入見道位)時,凡夫雖皈依三寶,奉行律儀,然未能證得聖淨之戒;及至既得無漏慧,無漏之戒乃與之俱轉,遂令俱得無漏慧、戒,稱為聖戒證淨。〔雜阿含經卷十九、卷三十、瓔珞本業經卷上、大毘婆沙論卷一○三、雜阿毘曇心論卷八、成實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九十八、法華經文句記卷二十、大乘義章卷十一〕 佛光大辭典p1850
四證淨(節錄)
證知四諦之理時(見道位),對佛、法、僧、戒所產生的清淨信仰。即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聖戒證淨。(依《俱舍論》所載,前三者又作於佛證淨、於法證淨、於僧證淨)。又作四不壞淨、四不壞信、四信。語出《俱舍論》卷二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九十八等。證淨,謂以無漏智如實證知四聖諦之理。由此證知而離不信,破戒之垢穢,乃得清淨。《大乘義章》卷十一(本)釋其異名「四不壞淨」云(大正44‧682c)︰「信心精純離於疑濁,故名為淨;淨信堅固不可傾動,稱曰不壞。」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學觀品〉謂無生慧中有四不壞淨,於佛法僧戒,信而不壞。新譯《華嚴經》卷五十五(舊譯卷三十九)明十種不壞信,謂菩薩對一切佛、佛法、聖僧、菩薩、善知識、菩薩大願、菩薩行、恭敬供養一切諸佛、菩薩巧密方便、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深信而不壞。這與前者似乎只有開合之異。
《瑜伽師地論》卷九十八廣分信、戒、精進、念、定等五門加以解釋。文中先明安立此四證淨之所以,其文云(大正30‧867c)︰
「具足正見如來弟子,略由二法能正攝受澄清性故,應知建立四種證淨。謂沙門義所攝信戒,於能說者,於沙門義,於同法者,於能證得沙門助伴,所有淨信深固根本,於餘生中亦不可引,無虛誑故,名澄清性及淨尸羅。於其一切能往惡趣惡不善法,獲得畢竟不作律儀,是故亦得名澄清性。應知此中,依止淨信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深生信解,由此淨信澄清性故,設在餘生,於佛善說法毗奈耶,畢竟無轉,又由怖畏諸惡道苦,受持淨戒,對治惡行,由此攝受戒,澄清性設在餘生,亦不造惡墮諸惡趣,畢竟無退,乃至涅槃。」
又說精進、念、定等法雖也是澄清之性,但因信、戒之用最勝,故特舉而明之。由信、戒清淨令戒、定、慧三學增上、清淨,故唯由二法說四證淨。又,四證淨也出於《顯揚聖教論》卷三、《雜集論》卷十三等。《法華文句》卷七(下)解釋經文中「信解堅固」一語,說「信即四不壞信」。《法華文句記》全用《俱舍論》之說。《大乘義章》述大乘之說,謂「大乘所說多同毗曇。(中略)大乘初地初心已去,一切皆具,以大乘中心普緣故。」(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共識)...務實(世第一法),還是腳踏實地好(見道位)?!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5, 2023 7:45 am
由 怪道1412
淨空法師說故事(二) 淨空法師講述
三三、你要信佛
我學佛七年才出家,出家就教佛學院,教了兩年才受戒。受戒之後,到台中去看李炳南老師,老師遠遠的看到我,指著我說:「你要信佛!」當時我愣住了,然後老師給我解釋「信佛不容易」,不是受了五戒就算是信佛,也不是出家就是信佛,古今確有出家至老死還是不信佛。所以,我們想想,我們信不信佛?什麼樣的人才是「信佛」?依教奉行的人才是真正信佛,三皈—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五戒、十善,都做到了,才是真佛弟子。(節錄自淨空法師之講演)
李炳南居士
【你要信佛】
學佛的人多,信佛的人很少,不要說是在家同修信佛的人很少,出家人也不例外。我是出家兩年才受戒,受戒之後到台中禮謝老師,見到李老師的面,李老師第一句話就告訴我:「你要信佛!」我聽了以後很錯愕。
他就給我解釋,他說:你學佛這麼多年,也出了家,今天受了戒,為什麼我還提出這兩個字來告訴你?這兩個字真正不容易!信佛,才能有成就。特別是淨土宗的信願行,你不相信,你那個願就不是真的,你的行也不會得力,所以一定要相信。相信經上給我們講的句句話都是真實,你只要照作,依教奉行,決定得利益;你如果違背,吃虧的是自己。所以信太重要了。
他告訴我:自古以來,許多出家人一生都沒有做到「信」字。由此可知,「信」之一字,真正是難!你還有愚痴、還有慳貪,這就不信。真正信佛的人決定不會有貪心,真正信佛的人心地決定清淨。心為什麼會清淨?信心清淨!迷心就不清淨,迷是混濁,就是愚痴暗蔽,而覺心是清淨的。
////
淨空老法師常說:信佛好難!...為什麼沒有見道(證知四諦之理)就沒有淨信?!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5, 2023 8:25 am
由 次草
堅持有凡愚
正好明明白白告訴別人自己是凡愚
凡愚有不覺無明
把如入地以前稱為凡愚
不能靠自力入地
將佛當稱外人
這都不解如來真實義
人我相熾然
迷由自生
難道是佛加持你生
既然是自生
除了自悟
難道是佛加持你悟
這樣根本不用人人皆有佛性
靠佛來悟就好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不知道自己起的念頭為了什麼,在乎什麼
談佛法一點屁用也無
還會誤解六祖,龍樹
邪見深就會惡向膽邊生
是魔眷屬,是魔眷屬
讓魔又樂了
這能怪魔嗎
癡怎麼會怪癡
哇哈哈
哇哈哈
哇哈哈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5, 2023 8:39 am
由 藍海千尋
佛陀除了說眾生愚痴,還痛斥外道,斷善根一闡提
所以佛陀就是愚痴,外道,一闡提?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5, 2023 8:46 am
由 藍海千尋
淨空老法師常說:信佛好難!...為什麼沒有見道(證知四諦之理)就沒有淨信?!
此話不假。
淨信,決定信,絕對信同義異名.....
此信常住不變易,非無常信之變易恆動。
得決定信必已具足檀波羅蜜,住常住地。(大般涅槃經)
所以見道就是得淨信,得淨信就是見道。
沒有見道當然沒有淨信。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同於此理。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5, 2023 11:00 am
由 恆不住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三 12月 28, 2022 5:00 pm
先知法住智,即是
依他起相,所謂緣真如根本智修習觀照般若波羅蜜多。即是依止真如於法界轉依度達彼岸!!其中證果即是究竟涅槃(心解脫)。
後知涅槃智,依止一真如心,垂得一切種智,即是究竟涅槃後起修的上品般若無漏佛慧,
其證果即是(圓成實相),所謂法性真如,真空妙有,法身如來藏。
須深經,兩句話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就歸納出大乘佛法的實修實證功夫之綱領!!
我們來方便簡單的談談看:
法住智,
1.用大家聽得懂的話方便來說,就是在萬法現象上,觀察這個現象事相是怎麼產生的,消滅的。是從法相本身來理解,暫不要扯上無明生死善惡這些名相,只是單純從現象來說就好。
譬如甚麼叫做[生],僅觀察生出西瓜就好,生西瓜不會無中生有,推到最後一定要有西瓜種子,種子又從那裏來呢?
2.因此現象推究到最後,當下事甚麼呢?不可能說是[無中生有]、或說[空能生有],
也就是說要有[因]在。這種微細觀察現象事相的智慧,就叫法住智。
3.佛說一切法都是因緣生,緣生與緣因都搞清楚了,這叫做法住智,
萬法是安住在甚麼地方呢?
4所以說萬法常住在法位,這個法位就是我們說的法性。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雜阿含經:「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5.所以大乘經云:一切法本來不生,一切法本來不滅,一切法本來涅槃。
所謂[本]就是法住法位的法性、真如、空性、涅槃、法如等等。
雜阿含經:[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
從這裡開始,
是否能夠用生活討論的方式
大家提出討論如何?
待續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5, 2023 1:40 pm
由 怪道1412
薰習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身口所現之善惡行法或意所現之善惡思想起時,其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如香之於衣也。其身口意所現者,謂之現行法。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者,謂之種子或習氣。因而現行法於真如或阿賴耶識留其種子或習氣之作用,謂之薰習。起信論曰:「薰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薰習故,則有香氣。」唯識述記一之本曰:「薰者摯發義,習者數數義,由數數薰發有此種故。」
[佛光大辭典]
梵語 vāsanā 或 pravrti, abhyāsa。又作熏習。略作薰。如人以香氣薰附衣服,染淨迷悟諸法(特指吾人之身、語、意三業;業,即行為)之勢力薰附殘留在吾人心識上之作用,即稱為薰習。以小乘佛教而言,經量部主張色(物質)與心能互相薰習,故有色心互薰說。但薰習說之完成,則屬大乘唯識宗無疑。依其說,薰附之能薰法(其身語意所現者)為「現行」,受薰附之所薰法為「心」,薰附作用能在所薰之心上留下殘氣、習慣、餘習(習氣)等諸種子。
唯識宗以七轉識之現行為能薰之法,而以第八阿賴耶識為貯藏種子之所薰處。此所薰、能薰之關係,即為阿賴耶識因果相續之理。據成唯識論卷二載,所薰、能薰各有四義,即所謂所薰四義與能薰四義。
(中略)
大乘起信論亦闡說四種薰習,根本之無明煩惱來自染污真如之影響作用(染法薰習),須以佛陀說法之內容(真如)薰習(指淨法薰習),此兩者相互影響下,遂有流轉還滅之展開。四薰習即:
1.1.根本薰習,即由「根本不覺(無始無明)」來薰動真如,而生成業等之諸識。
4.1.真如薰習,即相信己身具有真如法,能冥薰無明;而以冥薰為因緣,使妄心厭離生死之苦,欣求涅槃之樂。
(1)自【體】【相】薰習,謂真如本來具足無漏之法,有不可思議之業用,亦為智境界之性,此性常薰習眾生之心,令眾生厭離生死而欣求涅槃,並深信本具之真如性,從而發心修行。
(2)【用】薰習,即藉諸佛菩薩的外緣之薰力,而令眾生之善根長。
4.2.妄心薰習,發心修行之凡夫、二乘人及菩薩等,以厭求之妄心還薰習於真如,增其勢力,令起種種方便隨順之行,而滅盡無明;以無明滅,心相皆盡,得涅槃而成自然淨業,以此薰習而淨法不斷。
又分為兩種,即分別事識薰習及意薰習。
////
譬如甚麼叫做[生],僅觀察生出西瓜就好,生西瓜不會無中生有(因緣和合得成,陽光水分土壤養分),推到最後一定要有西瓜種子(親因緣),種子又從那裏來呢?...種子薰習而來(有漏無漏含本具),主成分是信息(基因,或云氣分)?!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5, 2023 2:25 pm
由 恆不住
緣起法或緣生法都是佛說。
只是二乗人認為緣起或緣生法都是生滅法
看到大乗人還能從緣起或緣生法,當下說成無為法
這是他們所不許的
也就是說
無常法只是無常理性,沒有常性。
但大乗的法住智的觀察,不但有無常性,還有常性或稱法性。
這時候大小乗就有得討論了
但是
雜阿含經(二九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5]矇沒、障礙。所以者何?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Re: 也談外道須深盜法經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5, 2023 4:17 pm
由 恆不住
法住智
是觀十二緣法的法住智,有四種性人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都可以觀到[涅槃],
只有上上智人可以觀到真正究竟涅槃。
那麼究竟涅槃就是佛性究竟=佛性是無常無斷。
所以佛證解脫身
無常是不住生死(與凡夫不同)
無斷是不住涅槃(與二乗不同)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