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3, 2024 9:21 am
公案內容:舉,盤山垂語雲:“三界無法,何處求心?”
北幽州盤山寶積老和尚,是禪宗大師馬祖下尊宿,弟子中出一個著名的禪宗人物普化和尚。此人乃是臨濟宗創始人臨濟義玄的主要助手,五台山建有普化禪寺。
寶積老和尚臨遷化,對眾人說:「還有人邈得吾真麼?」(還有人能給我畫像嗎?)
大家紛紛呈畫像(真)給老和尚,老和尚皆叱之。
這時,普化出來說:「我畫得。」(我可以心傳心)
老和尚說:「何不呈似老僧?」 (哪拿出證據來,憑什麼表示你開悟了。)
普化便打一個筋斗而出。 (我已經逍遙自在了!,可能「孫悟空的跟頭雲」就從這裡出)
老和尚說:「這漢向後如風狂接人去在。」
(這瘋和尚以後如風一樣,可以救度眾生了。這就認可了。)
一日示眾說:“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璇璣不動,寂止無痕。覬面相呈,更無餘事。”
此公案即指示「無念、無想」之存在方式 即真實的存在。
有人說,'三界無法"的真正意義是“三界就是叫做無的法” ,這個“無”便是心。
仰面而觀,空中浮雲悠悠;俯首而聞,溪谷流水潺潺,這種無弦之曲,有沒有人可以聽到呢?雨後的夜晚,池水漲了!秋色是如此的深!這便是'無的法" ,沒有別的,一切的一切就是'心" 。 ”
一真法界,性海無風,金波自湧,譜出氣韻高絕的無弦之曲。
對這千古絕唱,只有脫落情塵才能領略。
圓悟祖師的評點 精彩。
圓悟祖師說:盤山之語,電轉星飛,如果擬議尋思,千佛出世也摸索不著。如果往自己心靈深處去參究,徹骨徹髓地悟透,就會發現盤山的話已是饒舌;如果拖泥帶水 在聲色堆裡轉,連做夢都不會夢見盤山。
圓悟祖師的師父五祖法演說:「透過那邊 方有自由分。」。
談錫永上師說:「禪宗只有悟與不悟之分,悟則聖人,不悟則凡人」。
但縱是透過那邊,將情塵計較滅絕,仍不可墮入頑空。
頑空是解脫深坑,所謂「無為無事人,猶遭金鎖難」。
煩惱、妄想是系縛人的鎖鏈:執迷於「空」,「空」真空無相、無一物就會變成束縛無為無事之人的金鍊。
因此應捨棄佛見法見,不可執著於佛和法,才能獲得真正「佛向上」的境涯。
坐禪甫熟,剛斷絕煩惱妄想的根源,達至真空無相 本來無一物的無念無想心態時,猶如燈火消失之後的 漆黑世界。但這絕非自己的本來面目。
在黑暗的解脫深坑中,才是真正的可怕。無差別的平等是惡平等。
在黑暗之中 有了光亮,才不是枯木頑空。
因此,必須連無為無事 也予捨棄。向無言處言得,行不得處行得,才有轉身之處。
對「三界無法,何處求心」這句話,如果用情識揣度,就會死在句下。
所以,禪宗公案真是套上加套。
再看雪竇禪師的頌:
“三界無法,何處求心?
白雲為蓋,流泉作琴。
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 ”
圓悟祖師說雪竇禪師頌出了華嚴境界,如此之美,就如「白雲為蓋,流泉作琴。」;
但這流泉 也是長舌頭,說出了「一曲兩曲無人會」。
蘇東坡當年參禪,看到了“悟境”,可能也是讀過雪竇禪師的頌,做了一首偈子: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這樣蘇東坡也就會了。
若无“雨过夜塘秋水深”一句,雪窦禅师也跌落深坑,所以,最后这一句,又将“一曲两曲无人会”扫得干干净净。
禅宗“不立文字”,因为一说就“著相”,但是又不得不说,就是“不离文字”,要不然谁识得?
禅宗就只能这样 边说边扫,真是麻烦!
圓悟祖師又舉了九峰虔和尚的評點:“還識得命麼,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競起 是文殊家風,一亙晴空,是普賢境界。”
用白話來說,就是那個清清靜靜的 自然狀態是法身,
對應大圓滿的“基”,“水面上千波競起”就是智慧(文殊代表的報身),
而空與明的雙運(一亙晴空)就是普賢境界,
對應大圓滿的「淨觀」(Pure Vision),此時升起圓滿淨觀顯相。
沒有別的,一切的一切就是'心" 。 ”
你問我如何?我也沒有進入淨觀,我怎麼知道?
這就應是“悟者的身心 與其所觀照的對象,都通體澄明,晶瑩明潔,玲瓏別透,熠熠生輝。”, 美感境界的典範 是一切現成現量境、水月相忘直覺境、珠光交映圓融境、饑餐困眠日用境。
現在人據此寫了詩:
極浦一別後,江湖悵望多。相忘誰先忘?傾國是故國。
攬風如挽袂,執手似初呵。人間但存想,天地永婆娑。
善權法智禪師-
上堂:「明月高懸未照前,雪眉人憑玉欄幹。夜深雨過風雷息,客散雲樓酒碗幹。」
上堂:「三界無法,何處求心?驚蛇入草,飛鳥出林。雨過山堂秋夜靜,市聲終不到孤岑。」(《五燈會元》卷十四)
岑-寂靜,寂寞,
" 雨過山堂秋夜靜 " 就是“心不動”,
“ 市聲終不到孤岑」就是「心不住,而生其心」。
「 客散雲樓酒碗乾”是“三界心盡”,各回各家,各找個媽!
." 明月高懸未照前 "就是回到輪迴的起點,
「 雪眉人憑玉欄幹」就是大自在,任運地活著,這就是開悟。
現量境
現量境是一個佛學的專有名詞,是指參學者 自己眼前所獨有的體驗。
《莊子》上有一個著名的寓言 去說明這個問題。
庄子和惠子(惠子是孔子的高徒)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 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莊子說:「還是讓我們 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知道了 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 知道魚兒快樂的。”
後來很多哲學家 批評莊子是滑頭主義,他不正面回答惠子的提問。
因為惠子的提問邏輯很嚴密的,你莊子就無法回答他這個問題。
所以,就這樣來談一談,迴避了正面的交鋒。
就從前面的「子非魚,安知魚樂?」本來這個事你怎麼知道,你憑什麼知道?
莊子就說你是這樣說的,我就給你說為什麼,就是站在這裡我就知道了。有些事情用佛教的話來說,現量境不是比量境。
莊子這裡面說魚之樂也。你要問他為什麼知道魚之樂?我就站在這裡,就知道魚之樂。這個是個現量的感受。今天我吃了蘋果,這蘋果味道好。你憑什麼知道?你又不是蘋果,你怎麼知道蘋果好呢?」
所以,現量境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足為他人道,的確是不足為他人道。
我們要想讓別人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與人之間 有無窮的誤會,西方稱之為聾子的對話。
我們彼此之間 溝通非常艱難,文化層次不一樣,精神內容不一樣,當時的情趣不一樣,何況當下 用不用心聽又不一樣,你自己說清楚沒有 說清楚又不一樣。
所以,人與人之間交流,百分之九十九的交流 都是白費工夫。
能知就是現量境」郭象注、成玄英疏都認為,這場辯論,莊子得勝,是因為惠子反駁莊子時候,早已承認此可以知彼,據自己的此可以知彼 而駁他人的此可以知彼,當然站不住腳。這再放大或加深一些說,就是知識論所顯示的:不管你怎樣富於懷疑精神,總要承認“能知”
莊子的主觀維心 反倒讓人感覺親切,有人情味:憑著人同此心、物同此理的心態,看到魚兒悠然自得、從容不迫,自有一番恬淡、愉悅在心頭。
如果是神情慌張、步伐急促,又何來愜意與快慰?
這就是隨人生歷練而來的洞察力 與感悟力,這種能力某些方面可以用「情緒智商」來比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如果純粹從客觀唯物的角度 來觀察對待,會讓人感覺強硬而冷酷。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許多動物也對同類 有深深的依戀之情、靈犀之愛。
人與人之間 需要理解與默契,這種理解與默契 如果僅憑眼眸的一瞥、嘴角的一笑、眉心的一縱、手指的一動 就能達成,那麼對雙方而言 就是莫大的欣慰與滿足,靈犀也好,知音也罷,就感情來說不過如此。
當一個胸器無比大的女人從眼前走過,一個男人扭頭回看,這時這個男人說:「我他媽的就是愛上這個女人!」;這就是現量境,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連這個都不存在,那也就沒有溝通和愛情了。
這就是「當下」的感覺。
北幽州盤山寶積老和尚,是禪宗大師馬祖下尊宿,弟子中出一個著名的禪宗人物普化和尚。此人乃是臨濟宗創始人臨濟義玄的主要助手,五台山建有普化禪寺。
寶積老和尚臨遷化,對眾人說:「還有人邈得吾真麼?」(還有人能給我畫像嗎?)
大家紛紛呈畫像(真)給老和尚,老和尚皆叱之。
這時,普化出來說:「我畫得。」(我可以心傳心)
老和尚說:「何不呈似老僧?」 (哪拿出證據來,憑什麼表示你開悟了。)
普化便打一個筋斗而出。 (我已經逍遙自在了!,可能「孫悟空的跟頭雲」就從這裡出)
老和尚說:「這漢向後如風狂接人去在。」
(這瘋和尚以後如風一樣,可以救度眾生了。這就認可了。)
一日示眾說:“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璇璣不動,寂止無痕。覬面相呈,更無餘事。”
此公案即指示「無念、無想」之存在方式 即真實的存在。
有人說,'三界無法"的真正意義是“三界就是叫做無的法” ,這個“無”便是心。
仰面而觀,空中浮雲悠悠;俯首而聞,溪谷流水潺潺,這種無弦之曲,有沒有人可以聽到呢?雨後的夜晚,池水漲了!秋色是如此的深!這便是'無的法" ,沒有別的,一切的一切就是'心" 。 ”
一真法界,性海無風,金波自湧,譜出氣韻高絕的無弦之曲。
對這千古絕唱,只有脫落情塵才能領略。
圓悟祖師的評點 精彩。
圓悟祖師說:盤山之語,電轉星飛,如果擬議尋思,千佛出世也摸索不著。如果往自己心靈深處去參究,徹骨徹髓地悟透,就會發現盤山的話已是饒舌;如果拖泥帶水 在聲色堆裡轉,連做夢都不會夢見盤山。
圓悟祖師的師父五祖法演說:「透過那邊 方有自由分。」。
談錫永上師說:「禪宗只有悟與不悟之分,悟則聖人,不悟則凡人」。
但縱是透過那邊,將情塵計較滅絕,仍不可墮入頑空。
頑空是解脫深坑,所謂「無為無事人,猶遭金鎖難」。
煩惱、妄想是系縛人的鎖鏈:執迷於「空」,「空」真空無相、無一物就會變成束縛無為無事之人的金鍊。
因此應捨棄佛見法見,不可執著於佛和法,才能獲得真正「佛向上」的境涯。
坐禪甫熟,剛斷絕煩惱妄想的根源,達至真空無相 本來無一物的無念無想心態時,猶如燈火消失之後的 漆黑世界。但這絕非自己的本來面目。
在黑暗的解脫深坑中,才是真正的可怕。無差別的平等是惡平等。
在黑暗之中 有了光亮,才不是枯木頑空。
因此,必須連無為無事 也予捨棄。向無言處言得,行不得處行得,才有轉身之處。
對「三界無法,何處求心」這句話,如果用情識揣度,就會死在句下。
所以,禪宗公案真是套上加套。
再看雪竇禪師的頌:
“三界無法,何處求心?
白雲為蓋,流泉作琴。
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 ”
圓悟祖師說雪竇禪師頌出了華嚴境界,如此之美,就如「白雲為蓋,流泉作琴。」;
但這流泉 也是長舌頭,說出了「一曲兩曲無人會」。
蘇東坡當年參禪,看到了“悟境”,可能也是讀過雪竇禪師的頌,做了一首偈子: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這樣蘇東坡也就會了。
若无“雨过夜塘秋水深”一句,雪窦禅师也跌落深坑,所以,最后这一句,又将“一曲两曲无人会”扫得干干净净。
禅宗“不立文字”,因为一说就“著相”,但是又不得不说,就是“不离文字”,要不然谁识得?
禅宗就只能这样 边说边扫,真是麻烦!
圓悟祖師又舉了九峰虔和尚的評點:“還識得命麼,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競起 是文殊家風,一亙晴空,是普賢境界。”
用白話來說,就是那個清清靜靜的 自然狀態是法身,
對應大圓滿的“基”,“水面上千波競起”就是智慧(文殊代表的報身),
而空與明的雙運(一亙晴空)就是普賢境界,
對應大圓滿的「淨觀」(Pure Vision),此時升起圓滿淨觀顯相。
沒有別的,一切的一切就是'心" 。 ”
你問我如何?我也沒有進入淨觀,我怎麼知道?
這就應是“悟者的身心 與其所觀照的對象,都通體澄明,晶瑩明潔,玲瓏別透,熠熠生輝。”, 美感境界的典範 是一切現成現量境、水月相忘直覺境、珠光交映圓融境、饑餐困眠日用境。
現在人據此寫了詩:
極浦一別後,江湖悵望多。相忘誰先忘?傾國是故國。
攬風如挽袂,執手似初呵。人間但存想,天地永婆娑。
善權法智禪師-
上堂:「明月高懸未照前,雪眉人憑玉欄幹。夜深雨過風雷息,客散雲樓酒碗幹。」
上堂:「三界無法,何處求心?驚蛇入草,飛鳥出林。雨過山堂秋夜靜,市聲終不到孤岑。」(《五燈會元》卷十四)
岑-寂靜,寂寞,
" 雨過山堂秋夜靜 " 就是“心不動”,
“ 市聲終不到孤岑」就是「心不住,而生其心」。
「 客散雲樓酒碗乾”是“三界心盡”,各回各家,各找個媽!
." 明月高懸未照前 "就是回到輪迴的起點,
「 雪眉人憑玉欄幹」就是大自在,任運地活著,這就是開悟。
現量境
現量境是一個佛學的專有名詞,是指參學者 自己眼前所獨有的體驗。
《莊子》上有一個著名的寓言 去說明這個問題。
庄子和惠子(惠子是孔子的高徒)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 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莊子說:「還是讓我們 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知道了 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 知道魚兒快樂的。”
後來很多哲學家 批評莊子是滑頭主義,他不正面回答惠子的提問。
因為惠子的提問邏輯很嚴密的,你莊子就無法回答他這個問題。
所以,就這樣來談一談,迴避了正面的交鋒。
就從前面的「子非魚,安知魚樂?」本來這個事你怎麼知道,你憑什麼知道?
莊子就說你是這樣說的,我就給你說為什麼,就是站在這裡我就知道了。有些事情用佛教的話來說,現量境不是比量境。
莊子這裡面說魚之樂也。你要問他為什麼知道魚之樂?我就站在這裡,就知道魚之樂。這個是個現量的感受。今天我吃了蘋果,這蘋果味道好。你憑什麼知道?你又不是蘋果,你怎麼知道蘋果好呢?」
所以,現量境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足為他人道,的確是不足為他人道。
我們要想讓別人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與人之間 有無窮的誤會,西方稱之為聾子的對話。
我們彼此之間 溝通非常艱難,文化層次不一樣,精神內容不一樣,當時的情趣不一樣,何況當下 用不用心聽又不一樣,你自己說清楚沒有 說清楚又不一樣。
所以,人與人之間交流,百分之九十九的交流 都是白費工夫。
能知就是現量境」郭象注、成玄英疏都認為,這場辯論,莊子得勝,是因為惠子反駁莊子時候,早已承認此可以知彼,據自己的此可以知彼 而駁他人的此可以知彼,當然站不住腳。這再放大或加深一些說,就是知識論所顯示的:不管你怎樣富於懷疑精神,總要承認“能知”
莊子的主觀維心 反倒讓人感覺親切,有人情味:憑著人同此心、物同此理的心態,看到魚兒悠然自得、從容不迫,自有一番恬淡、愉悅在心頭。
如果是神情慌張、步伐急促,又何來愜意與快慰?
這就是隨人生歷練而來的洞察力 與感悟力,這種能力某些方面可以用「情緒智商」來比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如果純粹從客觀唯物的角度 來觀察對待,會讓人感覺強硬而冷酷。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許多動物也對同類 有深深的依戀之情、靈犀之愛。
人與人之間 需要理解與默契,這種理解與默契 如果僅憑眼眸的一瞥、嘴角的一笑、眉心的一縱、手指的一動 就能達成,那麼對雙方而言 就是莫大的欣慰與滿足,靈犀也好,知音也罷,就感情來說不過如此。
當一個胸器無比大的女人從眼前走過,一個男人扭頭回看,這時這個男人說:「我他媽的就是愛上這個女人!」;這就是現量境,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連這個都不存在,那也就沒有溝通和愛情了。
這就是「當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