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漏逗不少
——碧岩錄3
漏逗即年高體弱,漏逗不少 指已十分衰老、老耄、老糊塗了。
字面上的意思是老得叫人嫌;而禪者多甩來形容“老婆心切”的意思,就像老婆婆溺愛孫子那樣,作法姑且不論.但是用心極誡極切,有一顆慈悲心。
仙涯和尚作了一首“老逗歌”,十分精彩:
“皮膚皺巴巴,烏痣滿臉爬,腰彎頭禿鬚髮白;
手抖顫,腳踉蹌,齒脫耳背目昏花,全身裹得嚴嚴實,頭巾長衫手杖眼鏡手爐,一樣拉不下;
羅囉嗦嗦、性噪氣短、怨蘆陣陣、多嘴多舌;
出門要靠兒孫扶,下床幫把鞋兒拔,照顧不周亂講話,要講沒人聽,心裡冷冰冰,臨死還想長壽命;
哺裡舊事嘮不停,還一副長者派頭擺威風,躲都躲不贏。”
就是這樣一副尊容,也懷有菩薩的慈悲胸懷。
禪者常常從另一個角度 發現另一種風景,總能找出 某人某事濟人的一面。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58、放下著
——從容錄
岩陽尊者問趙州和尚,“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趙州答,“放下著。”
尊者則說,“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麼?”
趙州答,“擔取去。”
岩陽尊者問:“我拋棄一切兩手空空,心裡坦蕩蕩地來到這裡,我悟到禪了嗎?”
“那麼,你把你心裡緊緊抱著的觀念放下吧。(只有把這種自以為是的東西也捨去,你才能真正地自由,這種自由才是禪)。”
“我說連一物都沒有,究竟要放下什麼,合棄什麼呢?…那麼你就帶著吧!”趙州揶揄地回答。
趙州從正反兩面 點明了禪者的達觀清澈,不執著於一物的心境。
不執著於一物,亦不執著於念,才是真正的悟。
在日本語中,下著又表示內衣。一位想修禪的婦人把「放下著」誤解成了「放下(即脫)衣旺」。於是進淨室參禪時.她在老尼耐前赤裸全身,一絲不掛。
縱使這樣,她的老師還指出,「還掛著什麼!」是啊,她的心裡難道沒掛著 她是一個女人的意念嗎?
一絲不掛固然說明她的決心,但她卻沒參悟到 在參悟的世界裡 不分性別,眾心平等的妙理。
眾心平等的妙理。
——從容錄
岩陽尊者問趙州和尚,“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趙州答,“放下著。”
尊者則說,“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麼?”
趙州答,“擔取去。”
岩陽尊者問:“我拋棄一切兩手空空,心裡坦蕩蕩地來到這裡,我悟到禪了嗎?”
“那麼,你把你心裡緊緊抱著的觀念放下吧。(只有把這種自以為是的東西也捨去,你才能真正地自由,這種自由才是禪)。”
“我說連一物都沒有,究竟要放下什麼,合棄什麼呢?…那麼你就帶著吧!”趙州揶揄地回答。
趙州從正反兩面 點明了禪者的達觀清澈,不執著於一物的心境。
不執著於一物,亦不執著於念,才是真正的悟。
在日本語中,下著又表示內衣。一位想修禪的婦人把「放下著」誤解成了「放下(即脫)衣旺」。於是進淨室參禪時.她在老尼耐前赤裸全身,一絲不掛。
縱使這樣,她的老師還指出,「還掛著什麼!」是啊,她的心裡難道沒掛著 她是一個女人的意念嗎?
一絲不掛固然說明她的決心,但她卻沒參悟到 在參悟的世界裡 不分性別,眾心平等的妙理。
眾心平等的妙理。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所謂覺性,
即是覺的本質,當行者起本覺時,便是起了一個功能,覺知如來法身的境界。這境界有種種法異門:如來法身、如來藏(此二者都已包入五經題之內,見前言「圓覺經說甚麼」一文。)還有,不二法門、深般若波羅蜜多、真如、實際、真實等等。一切境界 都為本覺所覺知。所以本覺的性 便即是覺性,這個性亦是覺的本體、本質。
至於法性,
便是說一切諸法的實性。所謂一切諸法,包含種種不同時空中的 世間一切法。說之為法,即指種種世間的種種分別、戲論,分別與戲論 又根據種種名言句義而來,所以去除了分別戲論、名言句義 而證悟的法性,便是諸法實性。此為一切諸法的總相,
若依相來說,便名之為真如;
依性來說,
便依施設如來法身空 而說之為空,是即所謂「本性自性空」;
若依用而說,則可說為大悲、如來法身功德。
因此法性 便有種種不同建立的法異名。
即是覺的本質,當行者起本覺時,便是起了一個功能,覺知如來法身的境界。這境界有種種法異門:如來法身、如來藏(此二者都已包入五經題之內,見前言「圓覺經說甚麼」一文。)還有,不二法門、深般若波羅蜜多、真如、實際、真實等等。一切境界 都為本覺所覺知。所以本覺的性 便即是覺性,這個性亦是覺的本體、本質。
至於法性,
便是說一切諸法的實性。所謂一切諸法,包含種種不同時空中的 世間一切法。說之為法,即指種種世間的種種分別、戲論,分別與戲論 又根據種種名言句義而來,所以去除了分別戲論、名言句義 而證悟的法性,便是諸法實性。此為一切諸法的總相,
若依相來說,便名之為真如;
依性來說,
便依施設如來法身空 而說之為空,是即所謂「本性自性空」;
若依用而說,則可說為大悲、如來法身功德。
因此法性 便有種種不同建立的法異名。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須知,佛性人人本具,與佛無二無別,只是迷悟不同。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悟,就是佛。只要我們能堅定正念,制心一處,不起妄想,則菩提妙明真心自然現前。換言之,我們在日常生活一切動用作息當中,能時時提起正念。若能夠安住真心,不隨境轉,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立刻能迴光返照:「凡所有相,都是虛妄。」能於一切法「無所住」,當下這一念心,無住、無為、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的心,就是佛心。
修行,就是要從欲望、煩惱所積聚的穢土,提升為莊嚴的淨土。這種力量,靠的不是佛菩薩的加持,而是靠自己真實修行的功夫。我們若能於六塵境緣之中,不著一切法,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也就是能夠「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對眼前的境界相,如果能夠明白,這一切相,皆是緣起性空,剎那不住,了不可得的幻相,而能不加以分別、執著,就是真正的開悟見性。那麼,我們自性本具的清淨法身,無量光、無量壽的果德也就開顯出來了!
修行,就是要從欲望、煩惱所積聚的穢土,提升為莊嚴的淨土。這種力量,靠的不是佛菩薩的加持,而是靠自己真實修行的功夫。我們若能於六塵境緣之中,不著一切法,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也就是能夠「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對眼前的境界相,如果能夠明白,這一切相,皆是緣起性空,剎那不住,了不可得的幻相,而能不加以分別、執著,就是真正的開悟見性。那麼,我們自性本具的清淨法身,無量光、無量壽的果德也就開顯出來了!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宋朝的大文豪蘇軾,在他的《赤壁賦》裡,對於天地萬物的消長與盈虛,有深切的體悟。他舉水與月的現象為例,說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不曾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我皆無盡也。」蘇軾的這一段話,確實道出了宇宙萬法的現象,莫不是如此。然而,我們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真妄和合;妄依真起,真因妄有,彼此是相因生法,體相一如。天地間萬事萬 物,無常的變化,短暫而迅速。古往今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甚 至幾萬年,也不過是瞬間彈指的事情。若從不變的角度而言,無常即常,物我同體,有什麼差別?一般人,對眼前境界的物是人非、悲歡離合、物換星移等種種的現象,有諸多的惆悵與不捨。唯有曠達的人,明白天地同根、物我一體的道理。若是如此,虛之與妄,又有什麼分別呢?
世人心粗,無法察覺世事如幻。其實,人的感受,就如同水泡一樣的虛幻不實,故而我們對於外塵的境界,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與想像,認為眼前的境界相,都是實有的。想要看透事實的真相,就必須從生活的經驗中去體察,才能了解。
實的真相,就必須從生活的經驗中去體察,才能了解。
世人心粗,無法察覺世事如幻。其實,人的感受,就如同水泡一樣的虛幻不實,故而我們對於外塵的境界,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與想像,認為眼前的境界相,都是實有的。想要看透事實的真相,就必須從生活的經驗中去體察,才能了解。
實的真相,就必須從生活的經驗中去體察,才能了解。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59、石圭石簾石慶華Obsei
- Zenrin Ruju
縱使被石頭壓住,生命力強勁的竹筍 仍辯著探出頭來,懸崖上,花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順著長,就倒著生。
禪者普濟眾生、教人濟物,不管對像是橫是逆,出於真正的誠心,總有與對方 相應的解救法。
用俗話說就是「對症下藥」。
伽山和尚有一次 渡琵琶湖到京都,在船上與年輕有為的峨山和尚相遇。
峨山是奉師之命 到京都的法衣鋪去辦事的。
這位氣盛如山的狂惜 根本不把貌不出眾.破表敝笠的同船老僧故在眼裡,看到伽山拿出一本經書來讀,心下思量道,這個猥瑣老僧,看樣子還段入門,還在讀經的階段呢?於是峨山儼然一副師尊的姿態。
跟伽山講禪的修行多麼多麼難,你要用心修持,以求徹悟啊之類的話。
伽山默然地聽著。上了岸兩人同走了一段路,傍晚時分一起到了法衣舖。
到這時峨山才知道這位 就是一代名師伽山和尚,不禁壘身直冒冷汗,伽山仍不言語。
以後,峨山便到伽山手下參禪求淨。
- Zenrin Ruju
縱使被石頭壓住,生命力強勁的竹筍 仍辯著探出頭來,懸崖上,花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順著長,就倒著生。
禪者普濟眾生、教人濟物,不管對像是橫是逆,出於真正的誠心,總有與對方 相應的解救法。
用俗話說就是「對症下藥」。
伽山和尚有一次 渡琵琶湖到京都,在船上與年輕有為的峨山和尚相遇。
峨山是奉師之命 到京都的法衣鋪去辦事的。
這位氣盛如山的狂惜 根本不把貌不出眾.破表敝笠的同船老僧故在眼裡,看到伽山拿出一本經書來讀,心下思量道,這個猥瑣老僧,看樣子還段入門,還在讀經的階段呢?於是峨山儼然一副師尊的姿態。
跟伽山講禪的修行多麼多麼難,你要用心修持,以求徹悟啊之類的話。
伽山默然地聽著。上了岸兩人同走了一段路,傍晚時分一起到了法衣舖。
到這時峨山才知道這位 就是一代名師伽山和尚,不禁壘身直冒冷汗,伽山仍不言語。
以後,峨山便到伽山手下參禪求淨。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60.我有三等弟子
──夢窗國師遺戒
我手下有三等弟子。上等的弟子 皆毫無掛礙地絕斷塵緣,專心究明己事,探求真實的自己。
為真理面窮追不捨,修行不純但好學勤勉,所取博雜的是第二等,
昧卻自己的靈性,一味貪嗜佛祖殘涎末數的,為下等。
至於那些把心專致於佛門之外的書雜,舞文弄墨,自吹自得的 便是大俗人一個了。
這等人連我手下的下等弟子都不如。
更有飽食安眠,放逸度日者。僅是末流而已,這種人古人稱為衣架飯囊。
這種人沒有僧性,不可納為我門弟子,出入山門亦不許可。
或者有人說,他也是來入門求道的,和尚怎麼可以這麼 沒有慈悲心呢!
老僧我始終這樣認為:不是我們沒有博愛、仁慈之心;佛門所需的只是那種 能知過改過,堅持不懈,經得起千錘百煉,足以繼承祖先大業的人。
──夢窗國師遺戒
我手下有三等弟子。上等的弟子 皆毫無掛礙地絕斷塵緣,專心究明己事,探求真實的自己。
為真理面窮追不捨,修行不純但好學勤勉,所取博雜的是第二等,
昧卻自己的靈性,一味貪嗜佛祖殘涎末數的,為下等。
至於那些把心專致於佛門之外的書雜,舞文弄墨,自吹自得的 便是大俗人一個了。
這等人連我手下的下等弟子都不如。
更有飽食安眠,放逸度日者。僅是末流而已,這種人古人稱為衣架飯囊。
這種人沒有僧性,不可納為我門弟子,出入山門亦不許可。
或者有人說,他也是來入門求道的,和尚怎麼可以這麼 沒有慈悲心呢!
老僧我始終這樣認為:不是我們沒有博愛、仁慈之心;佛門所需的只是那種 能知過改過,堅持不懈,經得起千錘百煉,足以繼承祖先大業的人。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古德說:「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這句話明白地開示世人,「心即是佛」。
所以,想要成佛就要「明心」;若欲明心,就要在「心」上用功。
所謂心上用功,就是能夠常起觀照,時時觀察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不起妄動,猶如達摩祖師所說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如果這一念心,能起微密的觀照,觀照我們起心動念之處,使它不起妄動;
若有過失,立刻生慚愧心,懺悔、改過,直到這一念心不起妄念為止。
這一念心清淨,能息諸緣,就是「內心不喘」;內心清淨,妄想不取,達一念不生,就能見到本來面目,自性的天真佛性。
這句話明白地開示世人,「心即是佛」。
所以,想要成佛就要「明心」;若欲明心,就要在「心」上用功。
所謂心上用功,就是能夠常起觀照,時時觀察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不起妄動,猶如達摩祖師所說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如果這一念心,能起微密的觀照,觀照我們起心動念之處,使它不起妄動;
若有過失,立刻生慚愧心,懺悔、改過,直到這一念心不起妄念為止。
這一念心清淨,能息諸緣,就是「內心不喘」;內心清淨,妄想不取,達一念不生,就能見到本來面目,自性的天真佛性。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天命之謂性」
是指吾人與生俱來的性德;也就是《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的智慧德相。」
這種性德,人人皆有,非從外得,亦非由師得,在佛法稱之為「佛性」。
然而,佛性又是什麼?
我們能聽、能說、能看、能動的……,一生下來,就知道苦樂憂喜的感受,這些都是性的作用。
縱然那些聾盲的殘障人士,眼根、耳根都壞了,但能起作用的心 仍然還在,這就是佛法所說的「覺性」。
覺性人人都有,但被外境的五欲六塵所蒙蔽了,故而不起作用。
悟道修道,就是為了恢復我們固有的德能,讓它重啟光明,不再起惑造業,因而受報在生死輪迴的業海之中,不能自拔。
能了解這個道理,而能隨順覺性,時時返觀覺照,不起分別、執著;有了過失、或起了妄想,就馬上懺悔改過,讓這念心能作得了主,念念分明。若如此,即能與道相應。所以說,「率性之謂道」。
了解了道的本質,而能力行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不畏困苦、不怕艱難,能克服重重的障礙,念念安住在正念之中,才能遠離煩惱的惑障,得自在解脫。
這就是古聖先賢對世人的教化,故說:「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 之謂性,
率性 之謂道,
修道 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
是指吾人與生俱來的性德;也就是《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的智慧德相。」
這種性德,人人皆有,非從外得,亦非由師得,在佛法稱之為「佛性」。
然而,佛性又是什麼?
我們能聽、能說、能看、能動的……,一生下來,就知道苦樂憂喜的感受,這些都是性的作用。
縱然那些聾盲的殘障人士,眼根、耳根都壞了,但能起作用的心 仍然還在,這就是佛法所說的「覺性」。
覺性人人都有,但被外境的五欲六塵所蒙蔽了,故而不起作用。
悟道修道,就是為了恢復我們固有的德能,讓它重啟光明,不再起惑造業,因而受報在生死輪迴的業海之中,不能自拔。
能了解這個道理,而能隨順覺性,時時返觀覺照,不起分別、執著;有了過失、或起了妄想,就馬上懺悔改過,讓這念心能作得了主,念念分明。若如此,即能與道相應。所以說,「率性之謂道」。
了解了道的本質,而能力行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不畏困苦、不怕艱難,能克服重重的障礙,念念安住在正念之中,才能遠離煩惱的惑障,得自在解脫。
這就是古聖先賢對世人的教化,故說:「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 之謂性,
率性 之謂道,
修道 之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