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於成佛,而成佛必先「悟明心地」。然而,如何才能悟明心地呢?佛法一大藏教,歷代的祖師菩薩,所開示教導我們的無非就是這個道理;道理明白了,生命才能得到解脫,生活才能無憂無慮、自在無礙,過著沒有煩惱的日子。
談到明心,它有層次上的分別。黃檗禪師說:「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修行就是求法。」這一句話,闡述的就是「即心即佛」的道理。什麼是即心即佛呢?即心即佛,講的就是吾人現前這一念心,具足了如來三身、四智、五眼,與如來身、結跏趺坐,無有分別,一切有情的眾生,當下就是佛,誠如古德所說的「十方諸佛,實無有少法可得,祗此一心而 已,名為阿耨菩提」。
即心即佛,
也可以說是有情眾生一般例行性的生活,諸如在一切日用當中,穿衣、吃飯、走路、講話,或嬉笑怒罵的這一念心。這一念心就是道、就是法、就是佛。如果,我們離開了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行為,還要去哪裡求佛、覓心,與求道呢?那無疑是日中找影、緣木求魚,本末倒置,不切實際罷了!所以說:「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不可以以心更求心」;也就是不可以騎牛還覓牛,正所謂「自己是佛不肯作,還另外再去求佛,再去求法一樣。」
黃檗禪師又說:「學道之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
這一句話開示我們,凡事只要能夠當下「無心」,不執著於眼前種種的境界相,使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能夠清淨無染,達於無念,就能與「道」相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從日常生活中,直下承當,遇事觸境時,不取不捨、不亢不卑,能以平常心面對一切的境緣,做到「安心處於逆境,靜心處於順 境」,堅定正念,使我們的「覺性」不動,則當下就是「如如佛」。
行者修行,若欲在一切作息動用、語默動靜之中,如穿衣、吃飯、走路、睡覺,或者是迎賓送客、嬉笑怒罵之間,都能「無心」,也就是於一切法「無所住」,就能與我們的覺性相應。
然而,想要做到「直下無心,默契而已」,卻不是一般常人所能為的。所以,祖師菩薩苦心意旨地開示我們要修「定」、修「慧」,要能夠「定慧」等持,做到「體用」一如,不著「空有」兩邊的邪知邪見。因為修行絕不是一句空話,說說而已,修行必須是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從真實心中去做的事情。若只說不做,則成了「口頭三昧」偏於空,或者雖做而不明其理,即落於「執事昧理」;兩者皆偏於一隅,並非中道。
修行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悟道;一是修道。悟道屬於理,而修道則屬於事。若不能理事圓融,著於兩邊,就不能與「道」相應。
過去有一位八指頭陀,當年還是一位放羊的牧童。有一天,在放羊的時候,天空忽然刮起了風,下起雨來。他看到一顆開滿桃花的樹,被風吹 得是花落滿地,於是悟到「無常」的道理,知道世間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心有生住異滅等四相遷流種種的情形。他了解了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永恆存在,或獨立存在的;人世間一切的現象,都是仗因托緣而生,無非虛妄。於是,他就決然的剃度出家;出家之後,很精進的辦道。有一位居士為了成就他的道業,就護持他閉關,並請自己的女兒親自為他送飯。時間久了,這個女孩就對八指頭陀產生了愛戀。有一天,這個女孩,將鞋子脫下,丟向關房,正好扔在八指頭陀的衣擺上。八指頭陀,看了之後,就用手指一勾,將繡花鞋扔到窗外。就是因為起了這個念頭,接下來的這念心,就開始不定,心裡面老是想到丟繡花鞋的事,讓他心煩意亂,不能集中精神。於是,他一咬牙,用刀將勾繡花鞋的手指頭給砍了。後來,又去朝禮阿育王廟,為了供養佛舍利,燃指供佛,又少了一根手指, 因此被人稱為「八指頭陀」。
由此可知,修行並非簡單的事,無論修習哪一個法門,都必須放下萬緣,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遠離名利財色,從真實心中去做,通身靠倒,方能成就。
古德說:「即心即佛」;
心既是佛,為何這念心卻迷昧了本心,起惑造業,受報在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煩惱呢?經云:只因一念不覺,無明妄動,故而昧卻了本心。所以,欲得成佛,就要明心;若欲明心,就必須在「心」上用功。所謂在心上用功,就是時時提起「觀照」,觀察我們的這一念心不起妄動,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若有過失,就立即懺悔改過。如果,能在我們起心動念之處,起微密的觀照,安住這一念心在「正定」之中,就能見到佛之本性。
念佛法門,修的就是這一念心,所謂「念佛念心」。
念佛人,念念念佛,就是要我們念念提起觀照,時時以佛為緣、處處不離於佛,其目的就是要學佛的心行,學佛的清淨心、平等心與慈悲心,讓我們的心願解行, 齊與佛同,不夾雜絲毫的妄想與分別,使我們的這一念心住在「正念」之 中,如如不動。能如是念佛,才是真念佛,真修行。
所謂的修行,若借用古人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改舊時人,只改舊時行履處。」修行,即是透過不斷地觀察、檢討來發覺錯誤,然後將我們錯誤的思想、行為,一切不正當的言行與習氣改正過來,讓我們的德行臻於圓滿,達到「真善美慧」的境界,進而成為一個完人。當我們修行成就之後,雖然成佛作祖了,但佛性不動,並沒有增減,只是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與凡夫不同而已;一切的神通妙用,出沒自在,只是隨著時節因緣而改形換質罷了。至於一切的萬行,也都是「一心」所現,沒有不同,所以說:「萬行一心,一心萬行。」
須知,透過修行覺悟的功夫之後,人還是原來的人,並無差別;所不同的只是這一念心有所改變了,它從迷而轉悟,由識而成智,所作所為已非往昔造業的凡夫,所以說凡聖同源,只在迷悟的差別。修行即是修心, 一切的善行,都是從一念真心中生起來的,故《金剛三昧經》云:「空心 不動,具六波羅密」,所謂「一心具足萬行」。
為何又說:「一心具足法報化三身」?因為心無形相,卻遍滿虛空法界,這就是「無邊身」;當修行萬行,功德圓滿,達到福慧莊嚴,就是功德「報身」。
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宇宙間的一切萬事萬物,皆是一心所感之事。佛法一大藏教,所說的「教理行果」,亦攝於一心之中。由此可知,除了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之外,實在無有一法可得。十方一切眾生的「依正」二報,雖然有淨穢的不同,也都是一心所感變的,所謂:「唯心淨土」,「心淨則佛土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乃至所有十方淨土,都是自心所現,故說:「土非心外,淨由一心」。
極樂世界,非遠在距此娑婆世界 西方十萬億佛國土的他方世界之外,極樂世界其實近在咫尺,就在我們的眼前。只要我們的這一念心,能看破事實的真相,不著五欲六塵的境界相,知道一切法「緣起空性」,「一切 相皆是虛妄」,而能放下種種的情執分別,這一念心淨,五濁惡世剎那就 成了極樂淨土。若這一念心不清淨,莫說不能與阿彌陀佛的淨土相應,就算到了極樂世界,也不能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所以,佛法以「心」為宗,以一心作為修行的本因。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行者能自性自悟自證此心,能保任此心不著兩邊,行於中道,念念清淨,不受塵緣的污染;若能一念清淨,則當下即佛。
古禪德說:「一泯未嘗存,能隨染淨緣,遂成十法界。」佛法說空,不是空無所有,而是空而不空;也就是「真空妙有」。而「妙有」即是法界。什麼是法界?法界,就是眾生的心,所謂「法界即心,心即法界」; 眾生心即是佛心。須知,真心無形無相,卻充滿十方。亙古亙今,眾生本具清淨本源的佛性,所謂「自性清淨心」,此心清淨,恆常圓明普照,但眾生一向迷而不覺,故起「染」用,誤將「見聞覺知」當作真心,所以被根塵所遮蔽,起惑造業,不能得見廣大圓明的心體。然諸佛菩薩,背塵合 覺,已悟明心地,而在「淨」用,佛性已顯,知道心體清淨離念,無斷 常、垢淨,無明、佛性皆空,坐斷兩頭,了知三界六道,唯心自現;水月鏡相,無非虛妄,豈有生滅?故而,諸佛菩薩能遊戲神通,自在解脫,一切無礙。
「即心」,
講的就是現前凡夫五蘊身心之中,那個意識虛妄分別的執取之心,此意識妄執的心就是佛。經云:「一切眾生,貪欲恚痴,諸煩惱中, 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凡夫的心與佛心,本 來無二,如冰與水,拳與掌之間的關係一樣,唯有表相的不同而已,實質上卻沒有分別。如果能徹悟此心,即可大用現前,大機圓應,泯除凡聖的差別,拔除生死的根源。到那時,就能見到「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當下就能徹證「全心即佛,全佛即心」。
一切萬物,無非自心所現,都是此心的妙用,所謂「心即萬法,萬法 即心」;心不小,萬法也不大,故而才有「芥子納須彌」之說。所以,大 小無礙,猶如古德所說「以大千土作一粒粟,將一粒粟作大千土」,就是這個道理。
黃檗禪師說:「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修行就是求法。」
念佛法門,修的就是這一念心,所謂「念佛念心」。
黃檗禪師又說:「學道之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
即心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