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禪和(大陸釋傳聖法師)文章全文內容
正覺同修會諸仁者慧鑑:但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訊。既已成為過去,也就作罷。平 儘管餘亦「看出」(在與華師辯論中了知到)蕭老居士在某些方面 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但畢竟只是一少部份。我們必須站在客觀之立場 上去評判事物,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是的就還他一個「是」,非的就還他一個「非」,絕不可以把他的少部份 不足之處 去否定他的大部份正確之說及許多的獨到之處,這才是正確的評判 而不至於落入情執用事,你們說對嗎?
貧道懶散成性,向來以「絕學無為閒道人」自居,不願多看經教,成就多聞辯才,圓滿一切種智,一向只是息心,更不如何若何!儘管這一年來 華光法師一再勸餘看蕭老師的諸多著作,但餘皆不以為然,發不起閱讀的心來。餘知道這是習氣使然!自餘有生以來 就害怕那厚厚的書本,唯崇尚精簡。這有原因!一則怕傷神勞累;二則記憶力極差,看瞭如同未看;三則,一向不愛用心,崇尚息心忘機之說。故餘之習性,自知久遠多生以來,行在宗門,而非教下。即具如是巨大宗門之習氣,自然不會被一時教門之說 而有所動搖其至樂了。恐怕一切種性(聲聞、緣覺、菩薩、外道等)因習氣使然故,亦不會受一時外來之影響 而改變其至樂也。
就拿菩薩來說吧,菩薩從無始劫以來,皆依四宏誓願 而發心起行修證,皆為諸佛之所誘導、稱嘆、護念,故自然形成了一股 巨大而不可動搖,難以變易的習氣: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此是三乘教中 菩薩之通途也)……縱是菩薩一時聽聞教外別傳之旨:無生可度,無佛可成,無煩惱可斷,無法門可學。但直下無心,蕩然無依,則本自圓成,不假用心,起心即錯,動念即乖,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菩薩因無始習氣使然故,亦斷然不肯信受了;縱能信之(因了義經亦作是說),亦斷然不肯依而行之,因其誓願不捨故;即使能依而行之,亦斷然不會 一時與之相應矣。只因無始以來,心行的的不同故!
由此故知,地位中之菩薩,知解難忘,心行難滅,所知障難斷,習氣障難除,故須假三僧祇劫而方圓滿佛道者,非是無由也。雖然,宗門下的祖師菩薩 亦是稱為菩薩,但畢竟與三乘教中之地位菩薩 依階級次第之修證 用心的的不同,故必須明辯。不可濫作評判,混為一談。亦不可把宗門下之祖師 判為證到哪一聖位,落在哪一階級,斷了幾多煩惱惑等,若作是估評者,則是謗吾宗門一法,謗吾祖師,過失極大!
而吾觀蕭老師與會下等眾,是犯了這個過失,在無意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貶低了宗門下,貶低了祖師。若蕭老師能自省其非,能在以後的再版書中 聲明自己對宗門下的錯誤評判,方能受到大陸正信禪和的稱嘆接受和擁護,不至於抵制、毀謗、攻擊蕭老師本人 及其所著之所有書籍。此是山僧誠懇肺腑之言,望能採納之!
三乘教之佛典言說,被名為教下;而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被名為宗門下。教下與宗門下,是兩條不同的道路,大可各行其是,不可相互抵誹,亦不可合而為一。若把宗門下一法,歸於三乘教,則是貶低宗門,深違了義之旨。若三乘教 包含宗門一法,則世尊不應於靈山會上 囑令此法別傳。
只為世 尊演宣一大藏教之後,猶覺未能直顯此一心法。(縱是維摩詰等經中 亦有緘言以顯不二,但前後文長,讓人忽略而未能加重視)故世尊借拈花以示眾,見迦葉會心微笑,即為印可,囑令別傳,名為教外,毫無絡索,不立文字。此是最究竟了義 圓頓之法,更無有法在此之上,名為最上乘,故自不應將此別傳一脈 歸於教下,有違世尊原意。(當然,吾作是說,亦是塗糊宗門不少!不得已 而作是辯也)。
再者,馬鳴大士在起信論中立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既立二門,則自然是兩條 不同的路子,故不可籠統地 混為一談。若混為一談,則又何必立二門乎?禪宗即是心真如門,三乘教即是心生滅門。此絕待之真如 亦非同教下 各種相待真如,故在其論中 對真如門之闡述 僅僅是短短數言,此亦是不得已 而強為之說也。只因此絕待之真如 本離言說故,故云: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不可破壞……
而心生滅門則不然,洋洋萬言來作闡釋,猶未了也,僅言其大概而已,若推而廣之,則便成一大藏教,乃至便成三千大千世界經卷,何故?因有三千大千之種種差別境界,故而有三千大千經卷來作闡釋。若離差別心念,則一切差別境界之相 亦與隨滅,若無差別境界,則此生滅門亦無須建立。既有拾法界之差別境界,差別功用,故自然須在生滅門中一一闡釋。
又因差別境界無量故,而差別法門 亦復無量。若心真如門,則一亦不可得,更何得言二,本自不二,何有差別?因絕待故,離境界故,不可思,不可議故!由此可知,則不可評判祖師曰:只得根本智,未得差別智,亦不可評宗門下 只談總相智,未談道種智;亦不可評祖師 是何聖位,一切種智未圓等。因宗門是真如門故,離一切差別境界功用故,不在凡聖內坐故。況且,若據總相智,道種智,根本智,差別智等種種智而論,亦只是就人而立 智之名,若無我人,則智亦不存,唯此一心體,唯法無民!更不分別 更無差別 更無一異之說也。
再者,若評判諸大祖師之證量並不高,僅是七住、十住位、並言六祖 思惑未斷者,若作是言,則是貶低祖師也。如人言曰:若祖師證量 已達初地、二地,則何不見祖師顯現初地、二地之功用,現無量化身 遊百千佛世界?更不須言「一悟便至佛地」也!故祖師又何得狂言:十地滿心,如客作兒,等妙二覺,如何若何……如臨濟德山等輩乎?嗚乎!竟作是見解!
卻不知臨濟德山等祖師 作是語之意,非是逞人我,比高下,狂妄之舉也。而實是證得本法真如後,立在真如門之立場上(即證量上)而否定 十法界之差別妄境,因十法界之差別境界 悉歸生滅門中收故。
亦是教導,訶斥著於差別生滅妄相之學人,令使離執故。若怪祖師未顯功用 而評其證量不高者,則是自顯己之智慧 有限也!何謂哉?因祖師既走的是真如門路子,又豈會顯現生滅門之功用境界?若以生滅門中之功用 去評判真如門中之證量,又豈有不錯之理哉?若斷言實證真如之祖師 必須具備佛菩薩之功用,縱是不顯亦應具備,否則斷為未證。若作是評者,則是否寒山、拾得、豐幹、布袋及西天的第十六代(大勢至再來)十七代(娑羅樹王佛再來)等祖師,悉是證量不高乎?
卻不知,祖師若是顯現差別功用,則是落於生滅門中 而有違真如門故,亦是誤導一切後學追求差別功用 而落於生滅門中,而背卻本法故。因有此等病故 而隱而不顯也,或現同事身,以提攜後學利樂有情故 而隱而不顯也。況且,若祖師念念證真常者,則念念離生滅,念念離一切差別境界功用之相,又何得反怪祖師 不顯差別功用乎?故知此是學人 顛倒之想或是菩薩之習性耳!故不得硬逼祖師 違於本法 定要落於生滅境界中 而反認為是耳!
其實,祖師菩薩之功德三昧 與諸地位中之菩薩三昧,功用大有差別,因祖師是無相功德三昧,地位菩薩 則是有相功用 差別三昧境界,故不可混為一談。祖師之功德三昧是:當祖師證悟真如時,即是真如三昧,即具真如三昧之功德受用;證知此法無依,即是無依三昧,即具無依三昧之功德受用;此法無相,即是無相三昧,並具此功德;此法無念,即是無念三昧,並具此功德;此法無動搖,即是金剛三昧,並具此功德;此法離戲論,即是無戲論三昧,並具此功德;此法若虛空,即是虛空三昧,並具此功德;此法無願求,即是無願求三昧,並具此功德;此法無所得,即是無所得三昧,並具此功德;此法無慳,即是無慳三昧,並具此功德……吾若俱說,究劫不盡。
故四祖語牛頭禪師曰:百千三昧,本自俱足,不假外求,一切功德,亦復如是。故知宗門所言一切三昧功德 不離方寸,不離真如心體,自與地位中菩薩 之有相功用 及有境界之三昧不同。故達磨雲:若離體說法,則為相說,非說法也。若具宗門根性之學人,縱是閱華嚴經,了知菩薩種種功用三昧,現不可思、不可議之神通變化,度化百千億眾生 證無生法忍,亦視為等閒,如同兒戲,而無絲毫欣慕之心。若作聖見,若生勝解,即不是也。
故知,宗門一法者,必須遠離知解,遠離生滅心念,遠離一切差別境界。若知解不忘,是為大病,則不相應。是故諸地位菩薩,不應以己之慧解 來評論宗門祖師未具道種智,亦不應評判祖師是居何聖位,落何階級!又諸祖師 本是全力擔荷此事,全提正令!(摘葉尋枝 我不能),故亦不應 反責祖師不學差別智,不提差別智,不應嫌棄宗門一法 只是這一點點,不應以多知多解為尚。若是真悟見性之人,則更不應廣學知解,埋沒己靈。因剛悟之人,荷擔之力弱,容易打失,此物經常不現前,常被習氣之所覆蓋,故古德亦嘆雲:於中知有,相續也大難!
又云:一念見性 一念佛,念念見性 念念佛。但,能念念本性現前 而念念見性者,自古至今極為希有,千人萬人中 只得三個五個而已!若論宗門之行履,則唯在息心,無所用心,無所依倚,無所愛樂,無有染著,如是則本心自現。非如地位中之菩薩修法,廣求佛法知解,修諸禪定及諸三昧功用,若如此用心者,則與宗門一法 背道而馳,絕難相應矣。
又初悟之人,不宜出頭太早,若事務太多,心念太染,則是染污本法,不得現前。但心如直弦,不假作意用心,自然與道相應。故祖祖同一鼻孔出氣,同一手眼接人,千說萬說 不出此一本份事。若能識得此段光景,則老古錐一千七百則公案 可以一串穿卻,不為份外。但須戒諸學人,切不可 把宗門下事 作為知解會,此事不屬理路邊事,而相反地,要絕卻當人知解,去卻當人之凡情聖見,方與此法相應。此法若不分明現前,則任他裝模作樣,逞盡伎倆,亦不是也。徒讓明眼人笑煞而已!
自宋以來,諸多學人 不尚古德之道德操履,卻每以己之聰慧,對古德之言對機鋒,以識心一一解會了,便以為得,便在人前逞口快,賣弄機關。竟把祖師機鋒轉語 當作實語會、當作道理會、當作是非會,於是乎 便去分別解說,定決古德之語句 有道理沒道理,這個高、那個低,此人已悟,彼人錯會等,卻不知 盡是陰差而陽錯矣。卻不知祖師意,非在言句裡,唯在當人「神會」!故誌公曰:欲要通達祖師言,莫向心頭安了義。
但,若心住於境,猶在文字言句中 捕風捉影,又焉得「神會」乎?故知此事極難,若非上根利器,夙具宿慧與久經鍛煉者 不能荷擔。故自宋以來,諸大祖師觀機 而教人數十年 苦參公案者,非是無由也。絕不為人說破!亦不教人 往了義教中會歸,令人住於此理。若住於此理者即成死漢,在宗門下 毫無氣息。古人云:語中有語,名為死句;語中無語,名為活句。
譬如有人問曰:如何是佛?答曰:真如是!作是答者,即成死句。复人問曰:如何是佛?答曰:幹屎橛!作是答者,乃名活句。古人教人參活句,不參死句,教人參無義味話頭,不參有義味話頭。活句者 即是無義味、無理路話頭,死句則是有義味 有理路話頭。
為使學人 不落神識解會故,故祖師提倡參活句,非無來由也。當今縱有知識 使盡手段,用種種機鋒接引後學,助令開悟。但若學人之根基稍差,心性不夠淳厚 而習氣反濃厚者,即便一時得以開悟,有些省發,但之後更不相應,又談何保任此事?因不現前故,便复懷疑不信;縱能信之,因不了了明見故,亦只成解會,毫無受用。
故五祖演 語圓悟勤曰:「有人自廬山來,教他舉亦舉得,會亦會得,拈亦拈得,頌亦頌得,只是未在!」即是此意也。徒具些知見而已!若遇此般漢,則更不可救矣!知識若再复用種種手段施設之,對其更不中用。其人雖能領會其意,只是不現前耳!
由上故知,對今人而言,知識不應急於求成,使盡伎倆,令學人於一時 得以省悟,而後便無奈矣!知識見此不得已故,复教學人 修學三乘經教,廣習唯識法相,以保護學人 所悟見解不得退失,復修學禪定 及諸三昧功用 以為其之受用,使宗門一法 與三乘教法 彼此難分,並把宗門下事歸於三乘教法 之菩薩中之見道位……何故如此哉?只為其命根未斷故、行解不相應故、或是菩薩之習氣濃厚故。
若真是禪門宗師,則不宜有上之舉,與諸古往今來祖師 提持此事之手段 有相違背抵觸之處,而反以諸祖師為非,認己之方法次第為是,於是便是非生矣!宗門便成了混亂之局面焉!這樣看來則是為過失不少!若果是禪門之宗師,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人一個 用功參究的下手處。下手處要明了,不要讓學人 有所疑惑,並破除學人的種種見解 及與此法不相應之行持,僅如此而已,更莫多事,亦莫雄辯,去其偷心,莫使學人 落於閒機境上。亦莫多用機鋒,免使學人心意動盪而不肯死做功夫也。然若提持此事,須以出家為宜,因出家本為修道,無有餘事可為,方有長遠心,不至於知識 與學人悉皆落於急於求成之過患中。
當然,今時之學人 亦自有弱處,不能全怪知識。學人若久參不悟,便生退心,或對此單調枯燥之參究,難生興趣,故今時 少有參禪之根基,亦不奈何也。亦非是知識 用種種方便 善巧誘導學人就可以成辦,故亦只有隨緣了!
復次,古往今來之大德,所言及的以「離念靈知」為本性者,吾人切不可誤判 為是定境,言是未到地定之境界,並以此而論謗之、貶低之,若如此者 則是自己對別人之誤會也,強加給別人一個罪名罷了。何以故?只因古德所言之離念境界 非假作意而成;所言之靈知境界 非假待緣而有故。是故無有過患。而不是像今人所言的,作意把念頭打住,或向裡註照,使念凝澄而一念不生也(儘管他亦對外之境界 覺知了了)。便認此境 為離念靈知者,若此則自然不是了!因為此屬造作之境界,未離心所法,縱能覺知不滅,雖不落頑空,亦難免落於偏空。因心有所住故,念有作意故,此是二乘之用心 及境界也,含糊一些,就算能離念吧,卻非是靈知也。
若是菩薩眾,就算能靈知不昧,卻未必能離念,真無心也。若是真離念者,則必定真靈知,若真靈知者 必是真離念(編註:此段加刪除線是原文件內容 即已如此。以下凡有加上單刪除線、雙刪除線者,悉皆如是,不再一一說明),縱是至八地、十地,到無功用行,猶自有微細之照功未忘,故非真離念、真無心也,若是真離念者,則必定是真靈知,若真靈知者 必是真離念,不可分也,名為定慧等持,明見佛性也。
是故若真達 離念靈知之境地,則必是真心,必是本性。自何澤神會始,至圭峰宗密,永明延壽,及後來的一些大德沙門,皆作是說。故吾人用不著 把這些古德一一予以否定,判為錯解而加以貶之,這樣則不至於 犯有過失。亦必致因一人之導評 而使眾多學人 皆犯此一過失。慎重慎重!
古時縱有大機大用之祖師(不以知解示人者),亦曾喝斥此「離念靈知」之說,認為有乖宗風。而喝斥之原因 只是怕學人落於知見,成為解悟之弊而已,並非如今人 所評判的「離念靈知」為未到地定之境界也。
吾人亦不可以將「法離見聞覺知」之句 來否定此「靈知」之說,「法離見聞覺知」之意也只是說,法 不在見聞覺知上,不可錯認 見聞覺知為本心也,故由此可知:「法離見聞覺知」之知 乃是妄知,待緣而有,緣無則無,故此知 非是靈知也。
古德又云:「法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無記。」其意者,應作是解:法不屬知者,因離念故,法不屬不知者,因靈知故。由此故知「離念靈知」實無法 義之錯誤。是故務請莫亂加評判 而騷擾佛教界之學人。
宗門之行履,只是單單直接滅掉 第七八識之虛妄性,古德所謂「斷命根」者也;所謂「打得識神死,方得法身活」打破無明窠臼者也;所謂「打七」之謂也;所謂「大死大活,小死小活,不死不活」者也。凡上之說,悉是明言 滅卻第七八識之謂也。此宗門之說,與三乘教中 菩薩之行處 及與唯識宗所說的行處 大不相同,故有必要略而辯之,免使宗教相互抵誹也。
所謂第七八識者,即是染污業識,亦即是根本無明,第八識及前六識 皆因第七識在作怪 而不得清淨故;一切六道流轉沉淪受苦 及四聖界之功德建立、差別作用 皆依其而發生故。第七八識若滅,則第八識 及前六七識悉皆清淨,更無可修可證。根本無明若滅,則無始無明,恒沙煩惱亦自與之隨滅。何以故?只因無始無明,恒沙諸惑 皆依此根本無明 而得建立故。若根本無明一旦滅,則無始無明,恒沙煩惱 又復依何而住?本自虛妄 不可得故!譬如波因風動,若風得止,則波亦自隨之而止;譬如樹因根存,若斷其根,則樹亦隨根滅。
(當然,波之隨止,樹葉之隨枯死,亦須靜待 若干時日,不可定論。悟者亦然,其習氣亦須待若干時日 乃得淨盡,但卻不復再起心對治矣,名為保任。)
若真悟之人,又何得執無始無明、恒沙煩惱 為實有哉?若執為實有,須假漸除,並用諸方便去打掃令淨者,如是用心 即同凡夫,則為著相。但地位菩薩之行處,及依唯識論之說,則是修除無始無明,煩惱諸惑,經無量劫,不斷漸除漸淨,最後及至清淨無餘(即法身),而後已;於是功德圓滿,萬德莊嚴者(即報身);應化無窮,利樂群品(即化身)。
由此則可知,宗門一法 是最直接最根本之法:直滅根本無明第七八識,故名為「頓教」;而教下之菩薩乘,乃是逐漸淨除 第八識中之業識種子,慢慢的轉化,並修諸功德智用,而不言為滅,只言為轉,經無量劫,始得成辦,故名為「漸教」。
若人問曰:若末那業識已滅,則前六識依何而住?一切境界 依何而生?依何而住?
答曰:機關木人,何所依憑!一切幻化,莫覓生處!
故七佛偈曰:
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譬如夢醒,一切夢境 皆不可得,何得更覓 空華生處乎?此是自覺聖智,非三乘境界,唯此真如,非關有無。若真悟之人,則無心應物,從真心起用,何假末那 虛妄生執起用!未悟之人,無罪見罪,妄自計著生疑,妄見有罪,便成業障,見解如是,妄論一切為實有故,知解不忘是為有罪;若見性之人,則了罪非罪,罪性本空,悉是虛妄,故一切業障 悉無障礙,正見如是,知解不生、故無有罪。
又,如經中所言:「二乘聲聞,諸滅盡定,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雖屬已滅意根,卻非真滅;只滅意根之初分,滅其受想而已,非是滅根本無明,故自與祖師之見性之境地不同也。切不可籠統地 一概而論,祖師之入滅 豈可與聲聞之入 滅相提並論乎?湛然圓寂,本自無生,本自無依,名為無住處涅槃,故自與佛入滅不別。(作者案:此段來文 所刪除與修改部份,仍係依據釋傳聖法師於2004年6月28日來信 及所附最新流通本之第九頁內容而修正)
以上雖說 是滅卻第八識,但卻實無所滅。因第八識原無體性,本不可得故。行人但直下覺了法界一相,即自得見 無念廣大心體,無明即不生,本是菩提,無有諸惑,故實無 無明可滅。譬如千年暗室,但燃一燈,暗相即無有,實無暗相 可修除也。因本自無體故。
說除暗者,為對原先有暗而言,燈光一照,暗相即滅。無明之相 亦復如是,故經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作者案:此段來文 係依據釋傳聖法師於2004年6月28日來信 所附最新流通本之第九頁所增加之內容而增加)順祝如意!釋傳聖(無心禪和)書 而今看來過於儱侗。雖然第七識執第八識為自體,執前六識為我所有,但尚不可認 第七識為業識也。業識應是第八識。此般名相,實難辨。餘在給貴會的第二封信中 有錯誤處,今改正。第九頁那段文有誤也。致歉!餘更無言矣,亦懶與人辨義,不關心世事,隨緣度日可矣!諸人珍重好為。釋傳聖
心真如門,如
心生滅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