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5月 02, 2024 8:12 am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二步驟: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既然能夠修到「入流亡所」,心念清淨,別無雜染。那麼此時冷氣機聲 還聽得到嗎?有人叫你吃飯還知道嗎? 當然聽見也知道,但不為所動。外界來來去去的聲響,了然於心,但都與己毫無關係,絕不干擾,「所入既寂」,所聽進來的音聲 皆是寂滅相,明明白白,清清淨淨。
這三句是說因「入流亡所」的不斷訓練。功夫漸深,在聞性中 此時已沒有任何可聽的對象(「所已寂」),也沒有了耳根和外界接觸的現象(「入已寂」);聞性中清清淨淨,但並不昏沈 或木然而無知覺(因此說「了然」,此時感覺到的 既沒有動的形相(聲因動而來),也沒有「靜」的形相(與動相對的靜)。 在這個階段,已經是「定」的境界了。不過「定」有程度的深淺,要一層層的深入,現在還只能說是初定的境界。在這境界中,前面指出的五項妄想執著—「我」、 「聞性」、「聞」、「聽」及「聲」,還只能說去掉了「聲」及「聽」。可是因為去掉了「聲」「聽」這兩妄想執著,人類的許多苦痛,已經可以減去很多。世人能 到此境界,已能夠有很多的快樂自在的受用。此時腦子中「聞」的作用還在。觀世音到此境界,並不停止,而是努力深入推究,使「定」的程度 日益加深。
用功的過程是 能聽的聽性 聽所聽的聽性,一直聽,聽到所聽的聽性 都沒有(亡所),仍不停止,還一直聽下去,為什麼聽性沒有了?雖是沒有了,還是再聽下去,把都沒有能所的能聽聽性,當做所聽的聽性,再聽下去,聽到極點了,就寂靜到動塵境沒 有了,靜塵境也沒有了,連自己的聽性 也寂靜到沒有了,叫「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既寂』之寂,不是靜境之寂,乃是動靜二 塵,到此俱寂之境,動塵與靜塵俱解。『了然不生』即了達動靜二相,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所入既寂」。我們的心往裡面收,收到不動的境界,到達最高的定。
「寂」就是不動的境界,既然已經不動,這個時候「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聽到聲音,這是動相;現在聽不見外面的聲音,這就是靜相,表示我們的心 已經靜下來了。這個時候如果產生執著,也不對。喜歡這個清淨、喜歡這個安定,認為這個地方很不錯,就著靜-執著靜境為實有。這時雖然打坐的時候 感覺很舒服,但是忽然聽到一點聲音,或是聽到有人走路的聲音,馬上就會嚇一跳,就會受不了,會覺得聲音很討厭、很可惡,就會起煩惱、不耐煩,這是著靜。所以動是塵,靜也是塵,靜也不能執著。
聽到聲音是動相,沒有聽到聲音是靜相,就證明動也是相、靜也是相,現在不執著動和靜,這念心就從聲塵、色塵、味塵上解脫出來。所以雖然得到靜境,靜境也不貪著,因為靜境 本來就是如此,如果貪著靜境,又是一個妄想,又是塵勞境界,所以不執著動的境界、也不執著靜的境界。執著就是貪,不貪就是不執著。「了然不生」,不知道有動相,也不知道有靜相。
再由這了無所聞的 寂滅中進修,有聲與無聲 動靜兩種境象,都瞭然無礙,卻一念不生。我們耳朵 聽到有聲音是動相,注意聽到「沒有聽到的」叫做靜相,動相與靜相 都是生滅相對法,道不在動相與靜相上。聲音來聽見動相,聲音沒有了聽到靜相;有時當我們很靜的時候,忽然又來聲音,馬上又聽到動相,動靜只是現象的不同。我們能聽動相與能聽靜相的,不在聲音本身,更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所不在,而心理卻明明白白,沒有動過。動來知道動,靜來知道靜,能知道動與靜 這個沒有動過,生而不生,用而不用。
3.3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第三步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如是」行人如前所述繼續用功,以反聞照性之力,使心心寂靜,「漸」漸「增」勝,定功轉深, 所聞動靜二塵,既已了然不生,能聞之根,亦隨所聞以俱盡。
「聞所聞盡」:聞性者,即成耳根之體性,如六結之巾體。此時能「聞」的第六識已不起分別,「所聞」的聞境也沒有了,由於第六識 不攀緣了知六塵,使前五識成為現量,沒有能受所受,沒有能見所見,其餘嘗所嘗,嗅所嗅,覺所覺,知所知,亦復皆「盡」,破虛有 所明而亳無實體的 受陰妄想,解根結,超越見濁,所謂「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已得人我空。
因為聲塵 是我們所聽到的,咱們能聽到的是耳根。現在聲塵的動靜兩結齊消,所剩下的只是能聞的耳根,這根也是結。
根與塵相對了然不生,就沒有外相,既然外相消除,內相也隨之而同盡。
於是「泯然豁然,無復內外,即根盡之相」。於是破了根結,又進一步了。
此時先得人空。「盡聞不住」,
所聞能聞俱盡,就是「盡聞」。由於智慧,所以能覺。覺照,照到這個根塵俱空。現根塵俱盡 唯剩一覺,若住此境,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永墮無為深坑,所以「不住」。唯當加功再進,透過此關。當能聞與所聞,都消除之後,根同塵都一齊迥然脫落,當前出現的是 清湛純一 沒有邊際的境界。這個境界 正是自己所覺到的。
既有所覺,必有能覺,能覺即是能觀照這個境界的智慧,有能覺與所覺,這就又是一層能所。
「盡聞」是能聞與所聞的盡除,破了根結。達到根塵齊泯的境界,能照這個境界的是能覺,屬於般若。若住於這個「盡聞」的境界,還有能覺與所覺,能覺的智 與所覺的境相對,這就是能所仍存,智境相對,仍是障礙。不能吝惜此智,都應捨棄,來破除法執。「根塵雙泯,為盡聞處。而亦不住盡聞之覺,更增觀行。根塵既泯,而此觀智亦亡。故「覺所覺空」,於是破了覺結。
聞到最高的境界,連聞也不執著。前面離開了動相、靜相,這時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寂然不動、不攀緣了。這個境界是好嗎?
不一定是好,所以還要繼續用功,繼續漸增到六根歸一,六根變成一根。
「聞所聞盡」,聞到最後的盡頭,六根變成一根,這時候就有些感應,有些境界。繼續再用功,不執著,
「盡聞不住」,不住在六根上,六根歸一的境界 還是不執著。不住在這個境界,又是個什麼境界呢?只有覺性存在,能聽這念心存在,六根都不存在了。因為這念心 不但脫離了動相、靜相,而且根也不執著了,根結也解了。所以依根解結,動是一個結、靜是一個結,六根也是一個結。六根都不執著、不住,又是一個什麼境界?
就是一個覺,覺就是覺性,就是靈知靈覺。
3.4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第四步驟: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空」謂仍舊用功到「覺所覺」覺到空之境界。「覺」謂能空「覺所覺 覺到空」之空智,由此空智,而空彼能覺所覺,若妄覺未空盡,空覺未極圓時,空覺性上 有未極圓之空相在,亦有知未極圓之空心在;此宛然有能空心生,即是八識中 第七識種子,名為生滅根元,處在行陰區宇中,
是為能空與所空,二俱宛在,若住此空,吝惜空理,不肯放捨,即是愛理之法愛,還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參究能空依靠誰?究而極之,則空相滅,知空相之心亦滅,空覺高極圓滿時,稱「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即解空結,破行陰,超眾生濁。
意識滅,五根對塵,洞然照了,不起分別,故觀諸山河大地,猶如明鏡照物,應物而現,亳無分別,而不黏於心,唯一精明真心,此想陰盡,生滅法之根元體性「行陰」從此 披露,得見十方十二類眾生之生滅,畢竟克盡其類,為六色根和五塵境 依正二報之究竟轉變之開關,以幽深隱微之習氣生滅 為行陰根本。如定中人 不免爪生髮長,仍 是清擾細遷,故知盡生而不盡滅,仍在行陰邊際,而一切滅定,都不是究竟。今由反聞定力,使幽深隱微妄想的第七識種子習氣,都不再擾動,如波瀾滅,化為澄水,而歸於元澄湛寂之第八識,則生死因盡,眾生生死果滅。
行人皆已得正知,凝明正心,但餘迷未盡,執著生滅之元的行陰為勝性,故起計度,亡失本修,並不知行陰盡後,還有識陰,識陰盡後,才是不擾不動之真如;
故於其能觀八萬劫眾生事之悟境起迷執,落入斷見、常見,或亦斷見亦常見,或執有執空等狂解邪見,以為是涅槃,認妄為真,惑菩提性;
或證六 欲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境界,卻妄計為常、樂、我、淨之涅槃,而成各種外道同類。
皆由行人於行陰上 用心計度,由自心邪思惟 而墮自心之魔,非由受先外道之教所致,自作深孽,未證言證,自言登聖,即成大妄語,墮無間獄。故行人 不許於行陰上用心求得,或有所得,亦不以為究竟。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不起妄計,則可以銷息邪見。心魔不起,一味精研,無諸障礙,直趨無上之道。
3.5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第五步驟: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行人始終不起狂解,常住圓定,繼續用功 到能空和所空都滅了,滅境現前,宛爾有個能滅心,即是第八識,然此乃是對生言滅,仍是相對的滅,滅非真滅,正是識陰區域,非 有非無 而體性空寂,迷背真性,故還要再追 能滅者是誰?一直追到生滅之「滅結」也滅下去,超然於「生滅既滅」不生不滅的佛性出現了,叫「寂滅現前」。
當行陰盡,識陰顯露,內既無能入之根,外無所入之塵,根塵脫節,內外湛明,故能深達十方世界,十二類生 各自受命之根本元由。業因已銷,業果不召之時,若能再加用 功,止觀並進,運用金剛智力,銷鎔六根之門,令合於唯一圓融清淨寶覺,則耳、鼻、舌、身、意 都能見物,開則六根互通於鄰根,眼能見色,且能聞聲、嗅、嘗、 觸、覺知,互用清淨;十方世界 及與身心,蕩然不復更有,全是自己心光,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山河大地 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不生不滅 與生滅和合之相滅,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禪宗六祖惠能開示志誠說:「要到實在沒有一法可得的境界,才能在自性上 隨順建立萬法。已經見性的人 要建立『佛 身』、『菩提』、『涅槃』、『解脫知見』等佛法名稱也可以,不立也可以。生死去來,自由自在,無所滯礙,當用之時 隨緣作用,當說之時 隨緣應答;普現一切化身 而所作所答不離自性,就得『自在神通』和『遊戲人間』了,這就叫作見性。」
3.6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六步驟: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忽然超越之下文,皆稱全體所起之大用也。斷惑雖經無量劫,見性只在一念間,故曰「忽然超越」。以世出世法俱解脫,破凡夫我執 而超越世間,破三乘法執 而超越出世間, 行人入三摩地,我法雙空,俱空亦復不生,故得「超越世出世間」。
此時十方世界所有諸法,都是行人 自性光明,一切如來所證圓滿清淨、微妙光明本心,都在一念 心中,稱為「十方圓明」。
於此斷惑證真間,獲得二種殊勝,位次等覺菩薩,往上則與諸佛相合,往下則與眾生相合,顯利他之德。本覺妙心,生佛體同,本無差別;
因眾生迷而不覺,非失成失;
菩薩修德有功,破五陰,解六結,證本覺,非獲而獲。
因為「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故能興慈運悲,拔苦與樂,現三十二應身,十四無畏,入俗利生。眾生迷此本覺妙心,造業流轉,不能自拔,唯有仰求菩薩慈悲加被;而菩薩證此本妙心,正是眾生所迷,
眾生 是菩薩心 中之眾生,菩薩 是眾生心中之菩薩,眾生之悲傷苦惱,亦是菩薩之悲傷苦惱,故曰「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是顯修證之功。菩菩乘一心三觀之力,修行至此,己去泥純水,永斷無明,而於寂滅,精妙己圓;故能超越 凡夫世間法,同時超越 二乘出世間法。因為識陰 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以其生滅境界甚為微細,如急流水,望之恬靜,實非無流;
迷之則作業流轉,悟之則根結盡解。
眾生迷故,依圓成實性,起依他起性,及遍計執性,妄計我及我所,於眾生世間,生椠縛想,於器世間,不能超越,故為世間所障;
二乘 滯寂沉空,亦為出世間所隔,故妙體不圓,妙智不明。
今觀音菩薩,悟萬法唯心,故能法解脫已,俱空不生,於生滅滅已,寂滅的識陰現前之際,百尺竿頭重進步,憑觀行力,破識陰,解滅結,與真如理性相應,徹底取消藏識中微細生滅,使識陰之阿賴耶識,變成佛果白淨識,故能超越 世間凡夫所執之有,同時超越出世間二乘所執之空,而得識性圓明,周遍法界。
以下經文言:「身心世界,如吠琉璃,內含寶月,名識陰盡。」即今此文中所說:十方圓明,亦是證得大圓鏡智。故能超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入於如來妙莊嚴果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以觀音菩薩自說:我得佛心,證於究竟。
如果你能把握住 觀音修証法門,慢慢轉化 向內聽聲音,達到一念不生,身體氣脈自然起變化,定力也增加了。因念頭完全靜止,呼吸不往不來,自然腿就容易打通。坐著舒服極 了,不想下座,動也不想動了。到此時,形而上的道體 自然完全呈現了,突然超越世間出世間 所有的境界。十方世界 立即洞徹圓明,(十方 代表整個空虛宇宙)豈止是天人合一,完全圓滿 清淨一體了。
「十方」者,指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心點, (沒有「我」,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圓」是圓滿不缺,無所不及,無有邊際;
而「明」則是無有障礙。這是用人類的語言文字,勉強表達本性的境界。
「十方圓明」不但說明在本性之外,再找不到任何一物;沒有佛,沒有眾生,而且連虛空也找不到。這就是佛學經書裏的所謂「本性」,所謂「體」;也叫做「佛性」、 「如來藏」、「真如」都代表這同一的境界。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既然能夠修到「入流亡所」,心念清淨,別無雜染。那麼此時冷氣機聲 還聽得到嗎?有人叫你吃飯還知道嗎? 當然聽見也知道,但不為所動。外界來來去去的聲響,了然於心,但都與己毫無關係,絕不干擾,「所入既寂」,所聽進來的音聲 皆是寂滅相,明明白白,清清淨淨。
這三句是說因「入流亡所」的不斷訓練。功夫漸深,在聞性中 此時已沒有任何可聽的對象(「所已寂」),也沒有了耳根和外界接觸的現象(「入已寂」);聞性中清清淨淨,但並不昏沈 或木然而無知覺(因此說「了然」,此時感覺到的 既沒有動的形相(聲因動而來),也沒有「靜」的形相(與動相對的靜)。 在這個階段,已經是「定」的境界了。不過「定」有程度的深淺,要一層層的深入,現在還只能說是初定的境界。在這境界中,前面指出的五項妄想執著—「我」、 「聞性」、「聞」、「聽」及「聲」,還只能說去掉了「聲」及「聽」。可是因為去掉了「聲」「聽」這兩妄想執著,人類的許多苦痛,已經可以減去很多。世人能 到此境界,已能夠有很多的快樂自在的受用。此時腦子中「聞」的作用還在。觀世音到此境界,並不停止,而是努力深入推究,使「定」的程度 日益加深。
用功的過程是 能聽的聽性 聽所聽的聽性,一直聽,聽到所聽的聽性 都沒有(亡所),仍不停止,還一直聽下去,為什麼聽性沒有了?雖是沒有了,還是再聽下去,把都沒有能所的能聽聽性,當做所聽的聽性,再聽下去,聽到極點了,就寂靜到動塵境沒 有了,靜塵境也沒有了,連自己的聽性 也寂靜到沒有了,叫「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既寂』之寂,不是靜境之寂,乃是動靜二 塵,到此俱寂之境,動塵與靜塵俱解。『了然不生』即了達動靜二相,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所入既寂」。我們的心往裡面收,收到不動的境界,到達最高的定。
「寂」就是不動的境界,既然已經不動,這個時候「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聽到聲音,這是動相;現在聽不見外面的聲音,這就是靜相,表示我們的心 已經靜下來了。這個時候如果產生執著,也不對。喜歡這個清淨、喜歡這個安定,認為這個地方很不錯,就著靜-執著靜境為實有。這時雖然打坐的時候 感覺很舒服,但是忽然聽到一點聲音,或是聽到有人走路的聲音,馬上就會嚇一跳,就會受不了,會覺得聲音很討厭、很可惡,就會起煩惱、不耐煩,這是著靜。所以動是塵,靜也是塵,靜也不能執著。
聽到聲音是動相,沒有聽到聲音是靜相,就證明動也是相、靜也是相,現在不執著動和靜,這念心就從聲塵、色塵、味塵上解脫出來。所以雖然得到靜境,靜境也不貪著,因為靜境 本來就是如此,如果貪著靜境,又是一個妄想,又是塵勞境界,所以不執著動的境界、也不執著靜的境界。執著就是貪,不貪就是不執著。「了然不生」,不知道有動相,也不知道有靜相。
再由這了無所聞的 寂滅中進修,有聲與無聲 動靜兩種境象,都瞭然無礙,卻一念不生。我們耳朵 聽到有聲音是動相,注意聽到「沒有聽到的」叫做靜相,動相與靜相 都是生滅相對法,道不在動相與靜相上。聲音來聽見動相,聲音沒有了聽到靜相;有時當我們很靜的時候,忽然又來聲音,馬上又聽到動相,動靜只是現象的不同。我們能聽動相與能聽靜相的,不在聲音本身,更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所不在,而心理卻明明白白,沒有動過。動來知道動,靜來知道靜,能知道動與靜 這個沒有動過,生而不生,用而不用。
3.3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第三步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如是」行人如前所述繼續用功,以反聞照性之力,使心心寂靜,「漸」漸「增」勝,定功轉深, 所聞動靜二塵,既已了然不生,能聞之根,亦隨所聞以俱盡。
「聞所聞盡」:聞性者,即成耳根之體性,如六結之巾體。此時能「聞」的第六識已不起分別,「所聞」的聞境也沒有了,由於第六識 不攀緣了知六塵,使前五識成為現量,沒有能受所受,沒有能見所見,其餘嘗所嘗,嗅所嗅,覺所覺,知所知,亦復皆「盡」,破虛有 所明而亳無實體的 受陰妄想,解根結,超越見濁,所謂「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已得人我空。
因為聲塵 是我們所聽到的,咱們能聽到的是耳根。現在聲塵的動靜兩結齊消,所剩下的只是能聞的耳根,這根也是結。
根與塵相對了然不生,就沒有外相,既然外相消除,內相也隨之而同盡。
於是「泯然豁然,無復內外,即根盡之相」。於是破了根結,又進一步了。
此時先得人空。「盡聞不住」,
所聞能聞俱盡,就是「盡聞」。由於智慧,所以能覺。覺照,照到這個根塵俱空。現根塵俱盡 唯剩一覺,若住此境,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永墮無為深坑,所以「不住」。唯當加功再進,透過此關。當能聞與所聞,都消除之後,根同塵都一齊迥然脫落,當前出現的是 清湛純一 沒有邊際的境界。這個境界 正是自己所覺到的。
既有所覺,必有能覺,能覺即是能觀照這個境界的智慧,有能覺與所覺,這就又是一層能所。
「盡聞」是能聞與所聞的盡除,破了根結。達到根塵齊泯的境界,能照這個境界的是能覺,屬於般若。若住於這個「盡聞」的境界,還有能覺與所覺,能覺的智 與所覺的境相對,這就是能所仍存,智境相對,仍是障礙。不能吝惜此智,都應捨棄,來破除法執。「根塵雙泯,為盡聞處。而亦不住盡聞之覺,更增觀行。根塵既泯,而此觀智亦亡。故「覺所覺空」,於是破了覺結。
聞到最高的境界,連聞也不執著。前面離開了動相、靜相,這時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寂然不動、不攀緣了。這個境界是好嗎?
不一定是好,所以還要繼續用功,繼續漸增到六根歸一,六根變成一根。
「聞所聞盡」,聞到最後的盡頭,六根變成一根,這時候就有些感應,有些境界。繼續再用功,不執著,
「盡聞不住」,不住在六根上,六根歸一的境界 還是不執著。不住在這個境界,又是個什麼境界呢?只有覺性存在,能聽這念心存在,六根都不存在了。因為這念心 不但脫離了動相、靜相,而且根也不執著了,根結也解了。所以依根解結,動是一個結、靜是一個結,六根也是一個結。六根都不執著、不住,又是一個什麼境界?
就是一個覺,覺就是覺性,就是靈知靈覺。
3.4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第四步驟: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空」謂仍舊用功到「覺所覺」覺到空之境界。「覺」謂能空「覺所覺 覺到空」之空智,由此空智,而空彼能覺所覺,若妄覺未空盡,空覺未極圓時,空覺性上 有未極圓之空相在,亦有知未極圓之空心在;此宛然有能空心生,即是八識中 第七識種子,名為生滅根元,處在行陰區宇中,
是為能空與所空,二俱宛在,若住此空,吝惜空理,不肯放捨,即是愛理之法愛,還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參究能空依靠誰?究而極之,則空相滅,知空相之心亦滅,空覺高極圓滿時,稱「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即解空結,破行陰,超眾生濁。
意識滅,五根對塵,洞然照了,不起分別,故觀諸山河大地,猶如明鏡照物,應物而現,亳無分別,而不黏於心,唯一精明真心,此想陰盡,生滅法之根元體性「行陰」從此 披露,得見十方十二類眾生之生滅,畢竟克盡其類,為六色根和五塵境 依正二報之究竟轉變之開關,以幽深隱微之習氣生滅 為行陰根本。如定中人 不免爪生髮長,仍 是清擾細遷,故知盡生而不盡滅,仍在行陰邊際,而一切滅定,都不是究竟。今由反聞定力,使幽深隱微妄想的第七識種子習氣,都不再擾動,如波瀾滅,化為澄水,而歸於元澄湛寂之第八識,則生死因盡,眾生生死果滅。
行人皆已得正知,凝明正心,但餘迷未盡,執著生滅之元的行陰為勝性,故起計度,亡失本修,並不知行陰盡後,還有識陰,識陰盡後,才是不擾不動之真如;
故於其能觀八萬劫眾生事之悟境起迷執,落入斷見、常見,或亦斷見亦常見,或執有執空等狂解邪見,以為是涅槃,認妄為真,惑菩提性;
或證六 欲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境界,卻妄計為常、樂、我、淨之涅槃,而成各種外道同類。
皆由行人於行陰上 用心計度,由自心邪思惟 而墮自心之魔,非由受先外道之教所致,自作深孽,未證言證,自言登聖,即成大妄語,墮無間獄。故行人 不許於行陰上用心求得,或有所得,亦不以為究竟。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不起妄計,則可以銷息邪見。心魔不起,一味精研,無諸障礙,直趨無上之道。
3.5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第五步驟: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行人始終不起狂解,常住圓定,繼續用功 到能空和所空都滅了,滅境現前,宛爾有個能滅心,即是第八識,然此乃是對生言滅,仍是相對的滅,滅非真滅,正是識陰區域,非 有非無 而體性空寂,迷背真性,故還要再追 能滅者是誰?一直追到生滅之「滅結」也滅下去,超然於「生滅既滅」不生不滅的佛性出現了,叫「寂滅現前」。
當行陰盡,識陰顯露,內既無能入之根,外無所入之塵,根塵脫節,內外湛明,故能深達十方世界,十二類生 各自受命之根本元由。業因已銷,業果不召之時,若能再加用 功,止觀並進,運用金剛智力,銷鎔六根之門,令合於唯一圓融清淨寶覺,則耳、鼻、舌、身、意 都能見物,開則六根互通於鄰根,眼能見色,且能聞聲、嗅、嘗、 觸、覺知,互用清淨;十方世界 及與身心,蕩然不復更有,全是自己心光,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山河大地 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不生不滅 與生滅和合之相滅,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禪宗六祖惠能開示志誠說:「要到實在沒有一法可得的境界,才能在自性上 隨順建立萬法。已經見性的人 要建立『佛 身』、『菩提』、『涅槃』、『解脫知見』等佛法名稱也可以,不立也可以。生死去來,自由自在,無所滯礙,當用之時 隨緣作用,當說之時 隨緣應答;普現一切化身 而所作所答不離自性,就得『自在神通』和『遊戲人間』了,這就叫作見性。」
3.6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六步驟: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忽然超越之下文,皆稱全體所起之大用也。斷惑雖經無量劫,見性只在一念間,故曰「忽然超越」。以世出世法俱解脫,破凡夫我執 而超越世間,破三乘法執 而超越出世間, 行人入三摩地,我法雙空,俱空亦復不生,故得「超越世出世間」。
此時十方世界所有諸法,都是行人 自性光明,一切如來所證圓滿清淨、微妙光明本心,都在一念 心中,稱為「十方圓明」。
於此斷惑證真間,獲得二種殊勝,位次等覺菩薩,往上則與諸佛相合,往下則與眾生相合,顯利他之德。本覺妙心,生佛體同,本無差別;
因眾生迷而不覺,非失成失;
菩薩修德有功,破五陰,解六結,證本覺,非獲而獲。
因為「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故能興慈運悲,拔苦與樂,現三十二應身,十四無畏,入俗利生。眾生迷此本覺妙心,造業流轉,不能自拔,唯有仰求菩薩慈悲加被;而菩薩證此本妙心,正是眾生所迷,
眾生 是菩薩心 中之眾生,菩薩 是眾生心中之菩薩,眾生之悲傷苦惱,亦是菩薩之悲傷苦惱,故曰「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是顯修證之功。菩菩乘一心三觀之力,修行至此,己去泥純水,永斷無明,而於寂滅,精妙己圓;故能超越 凡夫世間法,同時超越 二乘出世間法。因為識陰 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以其生滅境界甚為微細,如急流水,望之恬靜,實非無流;
迷之則作業流轉,悟之則根結盡解。
眾生迷故,依圓成實性,起依他起性,及遍計執性,妄計我及我所,於眾生世間,生椠縛想,於器世間,不能超越,故為世間所障;
二乘 滯寂沉空,亦為出世間所隔,故妙體不圓,妙智不明。
今觀音菩薩,悟萬法唯心,故能法解脫已,俱空不生,於生滅滅已,寂滅的識陰現前之際,百尺竿頭重進步,憑觀行力,破識陰,解滅結,與真如理性相應,徹底取消藏識中微細生滅,使識陰之阿賴耶識,變成佛果白淨識,故能超越 世間凡夫所執之有,同時超越出世間二乘所執之空,而得識性圓明,周遍法界。
以下經文言:「身心世界,如吠琉璃,內含寶月,名識陰盡。」即今此文中所說:十方圓明,亦是證得大圓鏡智。故能超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入於如來妙莊嚴果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以觀音菩薩自說:我得佛心,證於究竟。
如果你能把握住 觀音修証法門,慢慢轉化 向內聽聲音,達到一念不生,身體氣脈自然起變化,定力也增加了。因念頭完全靜止,呼吸不往不來,自然腿就容易打通。坐著舒服極 了,不想下座,動也不想動了。到此時,形而上的道體 自然完全呈現了,突然超越世間出世間 所有的境界。十方世界 立即洞徹圓明,(十方 代表整個空虛宇宙)豈止是天人合一,完全圓滿 清淨一體了。
「十方」者,指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心點, (沒有「我」,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圓」是圓滿不缺,無所不及,無有邊際;
而「明」則是無有障礙。這是用人類的語言文字,勉強表達本性的境界。
「十方圓明」不但說明在本性之外,再找不到任何一物;沒有佛,沒有眾生,而且連虛空也找不到。這就是佛學經書裏的所謂「本性」,所謂「體」;也叫做「佛性」、 「如來藏」、「真如」都代表這同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