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靜明
文章: 1018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靜明 »

人身(眼耳鼻舌身)即是識陰,即是世間。
轉識成智,人身即是如來藏。
故人身本自具足無量功德。
cyc320
文章: 2562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cyc320 »

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第六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 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議解脫法門
黃竹
文章: 808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黃竹 »

~續前推論而說

故佛祖說法,無說為正說。而聽法者,無聞為正聞。這是從聞之入門(去了解說及音聲)。

吻合聞所聞盡之義。

類似操作還有很多的,舉例無明,當離開無明,便感覺無明之盡,實則是覺知無明之正相。但此無明盡相,卻又不是無明之實性。

無明實性即佛性,實性並不是相來的,故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標榜著無明實性,當然不離於無明,非相故,又不即是無明。非無明相,也非無明盡相。故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而二者都是講相。貪是相,無貪亦是相,貪之實性即佛性。

道德經亦有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二者同出異名。欲之實性,亦即是有欲無欲同出。同出無二,故凡是無二之甚麽實性,廣義都可名佛性。

欲後有色,色與無色(虛空)等起,便即是真色性(世界實性),這有點似佛說無垢(已去虛空之名)異熟等起。而色後之無色虛空,虛空與寂滅等起,便似大圓(去寂滅之名)無垢(前已去虛空之名,此該以真法界性名之)同發,即虛空真性。

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說虛空,即非虛空,是名虛空。二者都是講真實性(或作形容,其為實相無相),一是世界,一是虛空。凡甚麽實性,都是需要真實見了方知。並不是要大眾指著凡夫眼下的世界,加設妄想,說他祗是名叫世界而已!

名稱是很易讓人易混淆的。按某某為例,從因處至果處,從果處至非因非果佛性處,從非因果佛性處至佛智處,其名稱或都需要變更。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次草 »

黃竹 寫: 週二 1月 04, 2022 7:13 pm ~續前推論而說

故佛祖說法,無說為正說。而聽法者,無聞為正聞。這是從聞之入門(去了解說及音聲)。

吻合聞所聞盡之義。

類似操作還有很多的,舉例無明,當離開無明,便感覺無明之盡,實則是覺知無明之正相。但此無明盡相,卻又不是無明之實性。

無明實性即佛性,實性並不是相來的,故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標榜著無明實性,當然不離於無明,非相故,又不即是無明。非無明相,也非無明盡相。故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而二者都是講相。貪是相,無貪亦是相,貪之實性即佛性。

道德經亦有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二者同出異名。欲之實性,亦即是有欲無欲同出。同出無二,故凡是無二之甚麽實性,廣義都可名佛性。

欲後有色,色與無色(虛空)等起,便即是真色性(世界實性),這有點似佛說無垢(已去虛空之名)異熟等起。而色後之無色虛空,虛空與寂滅等起,便似大圓(去寂滅之名)無垢(前已去虛空之名,此該以真法界性名之)同發,即虛空真性。

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說虛空,即非虛空,是名虛空。二者都是講真實性(或作形容,其為實相無相),一是世界,一是虛空。凡甚麽實性,都是需要真實見了方知。並不是要大眾指著凡夫眼下的世界,加設妄想,說他祗是名叫世界而已!
常有欲,以觀其妙
如何常有欲
觀甚麽妙
人而能有欲無欲收放自如
還需觀甚麽
真妙
黃竹
文章: 808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黃竹 »

古聖所用說詞祗為一眾凡人,一切名說祇是強名,閣下連這點也不能理解,不能體諒古聖憐憫世人之一番用心了嗎?

輕舟?以你這般輕佻狂言,怕該正名輕狂了吧!
河中雨
文章: 541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河中雨 »

黃竹 寫: 週二 1月 04, 2022 7:41 pm 古聖所用說詞祗為一眾凡人,一切名說祇是強名,閣下連這點也不能理解,不能體諒古聖憐憫世人之一番用心了嗎?

輕舟?以你這般輕佻狂言,怕該正名輕狂了吧!
黃竹 你認錯人了 呵呵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次草 »

黃竹 寫: 週二 1月 04, 2022 7:41 pm 古聖所用說詞祗為一眾凡人,一切名說祇是強名,閣下連這點也不能理解,不能體諒古聖憐憫世人之一番用心了嗎?

輕舟?以你這般輕佻狂言,怕該正名輕狂了吧!
古人的說辭又不是您的
如果不理解,會問到您無法回答
還得輕舟受罪
會答就說
不會答就請教別人
老子不希望別人莫名其妙地用他的文章
cyc320
文章: 2562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cyc320 »

六祖法寶壇經 般若品第二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 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河中雨
文章: 541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河中雨 »

無有思惟名正思惟

何以故?
次草兄其實已經提到重點
[0053c07] 「善男子!若著我者則增魔事,菩薩摩訶薩亦知有我亦知無我。若有法非有我非無我,如是則無一法增減,一切眾生無明所覆。是故菩薩為欲莊嚴無上大乘,非為我故而發莊嚴,發莊嚴已作是思惟:『誰莊嚴法堅固不壞?我當莊嚴。我亦不為壞我眾生壽命士夫而行莊嚴,為破眾生著我邪惑眾生壽命士夫等見而行莊嚴。眾生顛倒見是五陰常樂我淨,我當為說如是無常、苦、空、無我,為令眾生得真實智。若有眾生心有願求,當知是人即名為著。若不願求則無有著,若不著者是人不誑,若不誑者得真實智,知於過去未來現在,不著過去未來現在。何以故?過去已盡、未來未至、現在不住。』若於三世不作著想,名不顛倒、名菩薩行,了知一切眾生諸行,知已了了說業及果,亦知貪行瞋行癡行。知有眾生行於貪欲莊嚴於瞋,行於瞋恚莊嚴於貪,行於愚癡莊嚴於貪,行於貪欲莊嚴於癡,行於瞋恚莊嚴於癡,行於愚癡莊嚴於瞋。
為對治眾生四顛倒見,佛說四念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從四正勤到三十七道品 無一不是以"四念處"為核心
禪人常講:動念既乖 因心無常 起念皆是妄
念念生念念自滅 知心無常始知正思維
黃竹
文章: 808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文章 黃竹 »

黃竹 你認錯人了 呵呵
喔!是啊!怎麽攪的?

向輕舟陪個不是,繼續他的一葉輕舟好了。那就用我這條黃竹撐舟去吧!也讓草兒留在土上,莫摘上手也好。

但也奇怪,為何直覺是輕舟?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