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背觸拳頭
〖公案原文〗
師雲:張無盡見兜率悅,卻譏晦堂,有頌曰:
“久向黃龍山裏龍,到來只見住山翁。
須知背觸拳頭外,別有靈犀一點通。”
當時諸方莫不嘆服。山僧後來見得,惜乎無盡已死。
彼雲“須知背觸拳頭外,別有靈犀一點通”,若將此頌要見晦堂,不亦遠乎!
靈源和尚嘗有贊雲:“三問逆摧。超玄機於鷲嶺;一拳垂示,露赤體于龍峰。聞時富貴,見後貧窮。年老浩歌歸去樂,從教人喚住山翁。”
黃魯直聞而笑曰:“無盡所言‘靈犀一點’,此藞苴為虛空安耳穴。靈源作贊分雪之,是寫一字不著畫。”
〖鋸解秤砣〗
這則公案牽涉的人較多,我們先來看一段傳承譜系:
┌→太史黃庭堅(黃魯直)
┌→黃龍慧南┬→黃龍祖心(晦堂)┴→靈源惟清(靈源和尚)
石霜楚圓┤ └→真淨克文→兜率從悅→丞相張商英(張無盡)
└→楊歧方會─→白雲守端→五祖法演→圓悟克勤→大慧宗杲
無盡居士譏諷晦堂,頌曰:久向黃龍山裏龍,到來只見住山翁。須知背觸拳頭外,別有靈犀一點通。
靈源和尚讚歎晦堂,頌曰:
三問逆摧。超玄機於鷲嶺;
一拳垂示,露赤體于龍峰。
聞時富貴,見後貧窮。年老浩歌歸去樂,從教人喚住山翁。
從兩頌都有“住山翁”三字可以看出,前頌先有,後頌晚成,後頌與前頌針鋒相對。現在須要知道的是,“三問逆摧”、“一拳垂示”、“背觸拳頭”是什麼意思。
“三問逆摧”又稱“黃龍三關”。
黃龍慧南禪師,室中常問僧曰:“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
正當問答交鋒時,突然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
接著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等事,又突然垂腳曰:“我腳何似驢腳?”
三十餘年,示此三問,學者莫有契其旨者。偶有酬者,師未嘗可否。叢林目之為“黃龍三關”。
南禪師自頌曰:
分頌:
“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曾離得蝦!但見日頭東畔上,誰能更吃趙州茶。”
“我手佛手兼舉,禪人直下薦取。不動干戈道出,當處超佛越祖。”
“我腳驢腳並行,步步踏著無生。會得雲收日卷,方知此道縱橫。”
總頌:
“生緣斷處伸驢腳,驢腳伸時佛手開。為報五湖參學者,三關一一透將來。”
“一拳垂示”與“背觸拳頭”是同一回事,黃龍祖心晦堂禪師,
室中常舉拳問僧曰:“喚作拳頭則觸,不喚作拳頭則背。喚作甚麼?”學人罔措。
無獨有偶,大慧宗杲禪師 也常來這一套,卻能釣得一個半個伶俐漢:
有一次,他舉竹篦問僧曰:“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不得下語,不得無語。速道!速道!”
僧曰:“請和尚放下竹篦,即與和尚道。”
師放下竹篦,僧拂袖便出。
師曰:“侍者,認取這僧著。”
又有一次,同樣舉問僧,僧曰:“甕裏怕走卻鱉那!”師下禪床擒住,曰:“此是誰語?速道!”僧曰:“實不敢謾昧老師,此是竹庵和尚教某恁麼道。”
師連打數棒,曰:“分明舉似諸方。”
既然不怕甕裏走卻鱉,且問哪里是“背觸拳頭”外別有的“靈犀一點通”?
所以大慧宗杲 認為張無盡不會晦堂意,其意境跟晦堂相差得太遠。
大慧見到張無盡這個偈子的時候,張無盡已經死了。要不然,儘管這個偈子“諸方莫不嘆服”,大慧也要去找張無盡 理論理論。
黃魯直聽到了上述兩頌,評論說:“無盡所言‘靈犀一點’,此藞苴為虛空安耳穴。靈源作贊分雪之,是寫一字不著畫。”藞苴這種植物的某一部分 可能很象耳朵,黃魯直批評張無盡 為虛空安耳,是說張無盡 那句“別有靈犀一點通”屬於頭上安頭、故弄玄虛。
同時,黃魯直讚歎靈源和尚之偈 洗雪了晦堂之冤,那“聞時富貴,見後貧窮。年老浩歌歸去樂,從教人 喚住山翁。”之句,活脫脫地 寫出了一個沒有筆劃的字!
這是讚歎晦堂禪師 那“背觸拳頭”之垂示,已將無相而靈犀之佛性 和盤托出。
“靈犀一點”並不在“背觸拳頭”之外。
“靈犀一點” 並不在“背觸拳頭”之外。
體用何必分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