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7月 09, 2024 9:04 am
有一個僧人問南陽忠國師:「如何是古佛心?」
國師說:「牆壁、瓦礫是。」
這僧人說:「牆壁、瓦礫豈不是無情?」意思是說,牆壁、瓦礫是沒有知覺的,怎麼會是古佛心呢?
國師說:「是。」
這句話深含妙意。因為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因分別之故,就生出有情、無情的不同。如若不分別,一切聲、色、山河大地、乃至飲食、男女都在心性中圓,而無一法可得,又有什麼有情、無情呢?
因為有法可得,再去分門別類,愛憎取捨,從而煩惱叢生,輪轉不息。
前面已講過,我們的身體 本來是四大假合而成,也和無情一樣。只因真心 被無明包裹住,變成了妄心,鑽在這個四大假合的殼子裏面,執著其為自身,所以才有了妄知。否則,我們的身體 豈不是跟牆壁、瓦礫一樣嗎?
但這僧不明白這個道理,疑惑地問:「無情還解說法否?」
因為佛是說法度生的,古佛會說法,無情既然是古佛心,當然也就會說法了。這僧和我們凡夫一樣,總是落在塵境的所見所聞上,而不見能見能聞的性。
國師說:「常說、熾然說,無間歇。」
無情說法,不是間歇地一時說、一時不說,它自自然然地 時時刻刻都在說,說的也不是一點點,而是說了無量無邊。我們往往都著在 所聞所見上,不知道無說才是真說。
聽到聲音了,就是聽到;沒有聽到聲音,就是沒有聽到。
其實,沒有聽到聲音也是聽到!你聽到個沒有聲音嘛。
所以,無說是真說,因「大音希聲」之故,最大的聲音 是沒有聲音的。
說有聲可聞,皆非真聞,
因你著在所聞上去了。聞性 不在有聲與無聲。
聲有生滅,故是假;性無斷處,故是真。
這僧又問:我為什麼聽不到 無情說法呢?
國師說:「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
這是你自己不聞,因為你顢頇佛性,著在有聲可聞上了,不知道無聞才是真聞。進一步看,聞無聞者是誰?!聽到了沒有聲音的是誰呢?
你說你不聞,但它正在你耳根放光,你為什麼不知道呢?你聽到個無聲,難道不是聽到了嗎?聞個無聲,不是正聞嗎?聽到有聲時,你就跟著聲音起分別了,跟著聲音跑了。而這個無聲、無分別時,正是你的聞性現前之時,所以是真聞。
你自己不聞,不能妨礙那個能聞的啊!這是罵他、喝斥他,也是指示他、提醒他。
在這無聲可聞、聞性正聞之時,你卻說不聞,是你自己不機靈、不明白,可聞性還是清清楚楚地在啊!
這僧又繼續追問:什麼人能聞無情說法呢?
其實盡大地無一人不聞。哪個不聞?哪個沒有聞性?!
你只要不執著在聲響上,哪個不是聞性昭昭啊!只是你自己眼光不瞥地。
國師說:「諸聖得聞。」
意思是:聖人可以聽得到,你們這些凡夫則聽不到。國師的這句話是有漏洞的,因為人人本來都是佛,法身無相,凡聖不立,哪還有什麼聖不聖呢?
國師也是被這僧追問得緊,暫用這句話遮遮他的眼睛。
這僧進一步反問道:「和尚還聞否?」
你自己能聽得到嗎?因為國師說「諸聖得聞」,那麼正好給你一下。這樣一問,不就逼得國師有口難講了麼。
如說有所聞,則是自個讚自己;如說無所聞,那你就不是聖、不是國師了。
國師說:「我不聞。」
逼得國師 只能招供認罪了。
這僧緊接著又問:「和尚既不聞,怎知無情會說法呢?」
這一句問得很好,很有力,用國師的槍 反過來戳國師,使國師沒有回避之處。
國師則回答:「賴我不聞。我若聞,則齊於諸聖,汝即不聞我說法也。」
幸好我聽不到。假若我聽得到,我就是聖人了,你也就聽不到 我給你說法了。
僧這一問話本來是很難回避的,但國師自有轉身處,「賴我不聞」這一著很巧妙!這種答法就是禪師家回聲吐氣的方法,就像我們打太極拳推手,能夠方便轉化掉對方的勁力。
凡有言說,皆無實意。因有說有聞 都是烘托這個無說無聞,無說無聞 才是真說真聞,所以,有說有聞 就不是真說真聞了。
國師所說「汝即不聞 我說法也」也是自謗。.為什麼呢?因為本來無法可說,本來也無人聞法。若還有法可說、有人聞法,那正是執著在人相、我相上了。
國師說:「牆壁、瓦礫是。」
這僧人說:「牆壁、瓦礫豈不是無情?」意思是說,牆壁、瓦礫是沒有知覺的,怎麼會是古佛心呢?
國師說:「是。」
這句話深含妙意。因為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因分別之故,就生出有情、無情的不同。如若不分別,一切聲、色、山河大地、乃至飲食、男女都在心性中圓,而無一法可得,又有什麼有情、無情呢?
因為有法可得,再去分門別類,愛憎取捨,從而煩惱叢生,輪轉不息。
前面已講過,我們的身體 本來是四大假合而成,也和無情一樣。只因真心 被無明包裹住,變成了妄心,鑽在這個四大假合的殼子裏面,執著其為自身,所以才有了妄知。否則,我們的身體 豈不是跟牆壁、瓦礫一樣嗎?
但這僧不明白這個道理,疑惑地問:「無情還解說法否?」
因為佛是說法度生的,古佛會說法,無情既然是古佛心,當然也就會說法了。這僧和我們凡夫一樣,總是落在塵境的所見所聞上,而不見能見能聞的性。
國師說:「常說、熾然說,無間歇。」
無情說法,不是間歇地一時說、一時不說,它自自然然地 時時刻刻都在說,說的也不是一點點,而是說了無量無邊。我們往往都著在 所聞所見上,不知道無說才是真說。
聽到聲音了,就是聽到;沒有聽到聲音,就是沒有聽到。
其實,沒有聽到聲音也是聽到!你聽到個沒有聲音嘛。
所以,無說是真說,因「大音希聲」之故,最大的聲音 是沒有聲音的。
說有聲可聞,皆非真聞,
因你著在所聞上去了。聞性 不在有聲與無聲。
聲有生滅,故是假;性無斷處,故是真。
這僧又問:我為什麼聽不到 無情說法呢?
國師說:「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
這是你自己不聞,因為你顢頇佛性,著在有聲可聞上了,不知道無聞才是真聞。進一步看,聞無聞者是誰?!聽到了沒有聲音的是誰呢?
你說你不聞,但它正在你耳根放光,你為什麼不知道呢?你聽到個無聲,難道不是聽到了嗎?聞個無聲,不是正聞嗎?聽到有聲時,你就跟著聲音起分別了,跟著聲音跑了。而這個無聲、無分別時,正是你的聞性現前之時,所以是真聞。
你自己不聞,不能妨礙那個能聞的啊!這是罵他、喝斥他,也是指示他、提醒他。
在這無聲可聞、聞性正聞之時,你卻說不聞,是你自己不機靈、不明白,可聞性還是清清楚楚地在啊!
這僧又繼續追問:什麼人能聞無情說法呢?
其實盡大地無一人不聞。哪個不聞?哪個沒有聞性?!
你只要不執著在聲響上,哪個不是聞性昭昭啊!只是你自己眼光不瞥地。
國師說:「諸聖得聞。」
意思是:聖人可以聽得到,你們這些凡夫則聽不到。國師的這句話是有漏洞的,因為人人本來都是佛,法身無相,凡聖不立,哪還有什麼聖不聖呢?
國師也是被這僧追問得緊,暫用這句話遮遮他的眼睛。
這僧進一步反問道:「和尚還聞否?」
你自己能聽得到嗎?因為國師說「諸聖得聞」,那麼正好給你一下。這樣一問,不就逼得國師有口難講了麼。
如說有所聞,則是自個讚自己;如說無所聞,那你就不是聖、不是國師了。
國師說:「我不聞。」
逼得國師 只能招供認罪了。
這僧緊接著又問:「和尚既不聞,怎知無情會說法呢?」
這一句問得很好,很有力,用國師的槍 反過來戳國師,使國師沒有回避之處。
國師則回答:「賴我不聞。我若聞,則齊於諸聖,汝即不聞我說法也。」
幸好我聽不到。假若我聽得到,我就是聖人了,你也就聽不到 我給你說法了。
僧這一問話本來是很難回避的,但國師自有轉身處,「賴我不聞」這一著很巧妙!這種答法就是禪師家回聲吐氣的方法,就像我們打太極拳推手,能夠方便轉化掉對方的勁力。
凡有言說,皆無實意。因有說有聞 都是烘托這個無說無聞,無說無聞 才是真說真聞,所以,有說有聞 就不是真說真聞了。
國師所說「汝即不聞 我說法也」也是自謗。.為什麼呢?因為本來無法可說,本來也無人聞法。若還有法可說、有人聞法,那正是執著在人相、我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