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頁 (共 613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13, 2021 7:53 am
新老怪
無始無明 又名根本無明,乃我人無始以來,由一念不覺,在本來靈明空寂的性覺體上,所生出之顛倒妄想也。
由本來之無生,而妄見有生;由本來之不滅,而妄見有滅。
如此復有 生死輪迴,六道遷轉,長墮苦海,無有了期,把個大好的天真佛 埋沒在六道裡,寧不冤乎?
其實無明 與真如原是一體,是以六祖慧能大師
直言相告:“煩惱即菩提。”既然煩惱與菩提不二,後世參禪、學禪、悟禪之輩 亦明的個中道理,人人皆說也說得,道也道得,可為什麼 對於菩提正覺 總是難以真實證入呢?


只為吾人 被無明遮蔽太久,起心動念,舉手投足,無一時、無一刻不在顛倒中。
人的思想、思維有其慣性,錯誤地、顛倒地事物 接觸久了,就會習以為常,反而會以為它 本來就是如此,只有這樣 才是正確、正常的。0比如我們的眼睛看物,外面的影像經過眼內玻璃晶體的反射,落在視網膜上的圖像是顛倒的,原本在上的投射到下邊,本來在下的 反而變成為上。
但是由於我們從一出生 就是如此,早已習慣顛倒了,如果你讓他把上下倒過來,他反而會手足無措。
這個無始的無明 也是如此,因為長久以來 顛倒慣了,錯誤的觀點 一直被認為是正確的,你就是讓他拋棄、放下,他都不知道 應該如何去放,如何去下手。
由於這種習慣,本來是無明顛倒,我們會覺得是必然的、合理的,
因為它符合 我們邏輯思維的習慣;
本來是真如實性,因為不符合 我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反而被抵制、排斥和否定。


所以說 知道煩惱即菩提,放下即解脫,這是一回事,
而能否證得 這個看似簡單,其實無比深奧的道理,又是另外一回事。
古人總是從心地上 直接指示,告訴你“那個”就是你的真如佛性,就是你的主人公,
可能夠當下契入、直面承當的 又有幾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13, 2021 8:03 am
新老怪
對無始無明,昔年諾那活佛曾作過形象的比喻:這個無明就像一個厚厚的、沒有口的玻璃瓶,瓶裡包裹著的空氣本來與外面的空氣 是一樣的,因為被瓶子隔住了,所以不能互相會合。
他說這瓶中的空氣 好比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妄心,
瓶外的空氣 就如同無生無滅的真如佛性,
我們凡夫之所以不能 認清自心本具的真如佛性,就因為有個 像玻璃瓶一樣的無始無明從中障礙。
玻璃瓶打破了,內外空氣 即可以互相融合,無明打破了,我們的妙明真心 也可以當下現前。


假如沒有人告訴我們,說這個瓶子里外的空氣是一樣的,我們一定會以為 它們彼此是互不相干的。
如果祖師沒有告訴我們,說煩惱即是菩提,我們又如何知道 煩惱與菩提原本不二呢?
即使知道瓶子內外的空氣是一樣的,只要不打破這個瓶子,兩邊的空氣依然不能會合。
同樣,即使已經知道了 煩惱與菩提不二,只要不打破 這個無明障礙,也終究不能 生起般若正智。
諾祖亦曾言道:顯教破無明 沒有異方便,好比拿一塊布 慢慢擦玻璃瓶,
雖然最終 可以將玻璃擦透,但時間必然會很長很長。
而密法由於有佛菩薩三密加持,有特殊的方便法,就像用鐵鎚 擊打瓶子一樣,可以將其立刻打碎,故見效極快。.
那麼被諾那上師 稱為大密宗的禪,手裡有沒有這樣一柄 可以擊碎無明煩惱的大錘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宗門不但也有這樣一把大鐵鎚,而且擊打瓶子的效果 也同樣非常地出色。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13, 2021 8:22 am
新老怪
原文:(香巖智閒)師參溈山,山問:“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師被一問,直得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文字從頭尋一句酬對,竟不能得。乃自歎曰:“畫餅不可充飢!”屢祈溈山說破。山曰:“我若說似汝,汝以後罵我去。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干汝事。” 師遂將平昔所看文字燒卻,曰:“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乃泣辭溈山,過南陽,睹忠國師遺跡,遂憩止焉。 一日,刈除草木,偶拋瓦礫 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遙禮溈山,贊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
乃有頌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踪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溈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也。”


香巖禪師開悟的故事,後世佛子 可以說耳熟能詳、盡人皆知,之所以從千七百則中 拈出這一篇,是因為由香巖破參開始,禪門中出現了一個 全新的修學方法--參話頭!
參禪的方法 雖說經宋朝大慧杲禪師 的大力提倡,而得以風行天下,
其創始人 實際上乃是前唐的溈山禪師。

在溈山之前,宗門接引後學 都是用直接指授的方法,例如達摩之為慧可安心,馬祖答大梅“即心是佛,”為師的只要稍稍透露少分消息,即可使學人覓得端倪,識得歸家路途。
此種手法 雖然快捷淋漓,但是對參學者根器的要求非常高,
在這擊石火、閃電光的一瞬,抓得住 即可登堂入室,抓不住 則當面錯過,
是以後來雲巖、靈雲等歷二、三十年不得發悟,其師百丈禪師亦無可奈何。
直指好比用的是一把尖利的小錘,講究的是巧勁,如果玻璃瓶 只有薄薄的一層,自可一擊而碎。
但假如是厚厚的一塊玻璃,單靠這樣一把小鎚 敲敲打打是不行的,必須換把大錘 才敲得碎。
什麼樣的手段 方稱得上是重錘呢?當然是參究,讓你對一個問題 投入全部的身心與精力,
象座大山一樣壓在身上,時時不得鬆懈。
這樣的重錘,被溈山從香巖身上 首先使用了來。

話說香巖在百丈跟前 雖然問一答十,問十答百,但他並沒有開悟,
百丈沒有肯他,指示他再參溈山?
想必溈山也早知他問題之所在,所以當香巖來參時,即直言相告:“此是汝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
可見不僅是後來人,不僅是在下以及其他崇尚多聞的人,就是當年禪宗最興盛的年代,就已經有很多像香巖這樣玩玩知見,耍耍嘴皮子的人了。
所以溈山告訴他,你這是意解識想,是世智辨聰,是無始以來的生死所在,
搞這些花哨的東西 是出不了生死的!
為了看看香巖是否確有所悟,也為了讓香巖 意識到自己問題之所在,於是問他:“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你在百丈先師面前 見識過那麼多大的場面,聽到過那麼多精彩的對答,我如果問個尋常的問題,你必然有現成的答案在等著我,那麼好!我就來問你個 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問題:你知道自己父母未生時的 本來面目嗎?
香巖一聽,當時就楞住了:我又沒有神通,如何知道父母未生前 是個什麼面目?
其實父母未生時,也即是萬法未生時,既然沒有法,又如何來的面目呢?
這一問果然有力量,香巖立時啞口無言。


家都知道,所謂“涅磐”者:涅即不生,磐即不滅。
只有證到為何不生,才能知道為何不滅,才能超越生死。
溈山當時這一問 堪稱前無古人,因為以前 從未有人問過類似的話,香巖找不出現成的答案,於是求師兄能為他道破(他還沒意識到 以前的過錯,就在於總要求個知解,豈不知溈山如果為你說破了,你還能悟嗎?),幸好溈山 沒有婦人之仁,好不容易才把他套住,如何能輕易放過?
於是說:“我若說似汝,汝以後罵我去。
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干汝事。”正所謂“父母所生口,終不為你道。”
當時若是說出來,又如何能有後來之事呢?


香巖無奈,於是將平昔所看的文字 一把火燒卻,充滿絕望和落寞地說:“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
各位且道 香巖自此真的是什麼都不思,一切皆不想,一門心思去做他的“長行粥飯僧”麼?
非也,此後(據說他在南陽慧忠國師道場的遺址 一直住了十幾年)雖然沒有再翻故紙堆中的文字,但師兄的那句話 卻未曾須臾忘也,正是因為日日提撕,時時牽掛,才會於某日“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這個須臾不忘、時時牽掛,就是在參啊!
其實參禪所貴者 是心中的疑情,如果真疑生起來 你就是想放都放不下,香巖嘴上說免役心神,其實又何曾有一日得免過?
後世禪和子之所以難以發悟,只為念話頭者多,參話頭者少,因為心中 生不出疑情,是以常參究經年而了無消息。

溈山之所以要如此相為,是因為當初 如果直接為他說破,香巖必然象過去一樣,又落入概念的窠臼裡,接著玩他的語言、文字遊戲,如此則如何能打破 無明殼子呢?
溈山不愧為大手筆宗師,既然正面接引不行,那就先把你逼到絕路上,讓你來個前無路可進,後無路可退,置之死地 而後生。
因為你那無明的殼子太厚,給你把小錘子輕輕敲打,根本就打不破,那麼我就給你換把大的,你在那裡慢慢參,參到最後力量積蓄足了,“啪”地一下打開,還怕無明不破嗎?
看來這個“驅耕夫之牛,奪飢人之食,”果然是宗下 屢試不爽的法寶!
至於溈山所首創的,用個無意味語作話頭,使學人籍以參究發悟的方法,
在後世 幾乎更是成為 宗門悟禪的惟一可行之法。


其實話頭 本來沒有任何意義,都是些無意味語,可為什麼有意味、有邏輯的見解 和思辨都打不破無明,這個無意味的話頭 反而能打破無明呢?
近代著名禪宿,八指頭陀月溪禪師 講得很好,在他所著的《禪宗源流》一書中說:“脩大乘人 知一念無明之不可破,故利用一念無明 以打破無始無明,而見本源自性,乃擒賊先擒王之法也。”
按照他的說法,我們的佛性 是無始無終的,由於一念不覺 所生出的無始無明,則是“無知無覺、無始有終、可以打破”;
無始無明 本來無知無覺,但是由它所生出的見聞覺知 則是有知有覺;
見聞覺知 同時具有淨緣和染緣,其中染緣起現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功用,就是一念無明。
一念無明 具有不可打破的特性。
它本身雖然無法打破,但如果以之為工具,卻可以用來 打破無始無明,就好比鐵鎚 不能打破自己,而可以打破玻璃瓶一樣。
所謂參話頭,就是讓你用這個一念無明 去打破無始無明,從而見到 自己的真如佛性,
宗門的這柄鐵鎚 就有這樣不可思議的作用,學人果能如理而參、如法而修,何愁不能破參發悟呢?
關於參話頭,歷代祖師有許多精要開示,袁煥仙先生更有一番精彩論述,有興趣者可參閱《維摩精舍叢書》。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14, 2021 7:57 am
新老怪
一切眾生之所以 沉淪生死苦海,長劫不得出離者,乃由於無始無明之遮蔽,於本無生死處 虛妄生出生死之見,於本無生滅處 虛妄生出生滅之心。
眾生之妄心 雖有多種,但擇其要者、大者,則不出“有無斷常”四見也。
明心見性之所以能夠 截斷生死根源者,就在於可以由見性 而明了萬法本空,萬相皆幻,進而以般若正智蕩盡無始無明。
如此則雖不求了生死,而生死自了;
雖不求熄生滅,而生滅自熄。
所以說佛教內部 不論何宗何派,最後無不匯歸 見性一途,無不於心地上 而求解脫。

講到明心見性,不管禪宗也好,教下也好,只是下手之方便 有所不同,入門以後的境地 都是一樣的。
因此不論修習何種方法,只要用功得法,功夫相應,都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 打開本來。
悟心首先是破參難,其次則是破參以後 如何去偽存真。
也就是說,可否得到一點好消息 是一回事,而能不能 就此斬斷迷情,會取從上以來 諸佛無上微妙本心,則又另外是一回事。
在眾生的四個根本 錯誤知見中,斷常二見 相對好破一些,而有無二見 相比之下則要難破得多。
假如我們認真留意一下 公案中的故事和事例,會發現即使是一些 非常偉大的禪師,在他們修學的路上 也一樣會經歷坎坷,於不知不覺中 落入意想不到的窠臼中。
比如六祖慧能,當他初次聽到別人念誦《金剛經》的時候,即已深達 無我性空之妙理(請注意:此時他的意境已是迥出常流,不但遠高於五祖會下的泛泛平庸之輩,亦高於身居首座高位的神秀禪師),
其“身非菩提樹,心非明鏡台”詩句,在常人看來,實在是千古難得之佳偈。
照理說其見地之玄妙 超卓早已鶴立雞群,可是五祖卻說他 並未見性,因為他偏空了,落在了空無裡。
再比如百丈懷海禪師,因馬祖問野鴨子一事,被祖扭鼻頭,疼痛入心而發悟。
來日祖上堂,未及發話,即被其卷卻拜墊,祖於是離座返歸丈室,高邈風范已現端倪。
但是在隨馬祖回到方丈後,卻在“即此用、離此用”上露出了馬腳,
因為他還有這“即離”之見,落在了有裡。
慧能的空 與百丈的有,不同於未悟凡夫的有無之見,乃是於悟 所生出的一種微細情見,當事人自己是不易覺察的。
倘慧能不於夜半聽五祖再講《金剛經》 ,則無由體解大道,一連發出五個何期的感慨;
若百丈不聞 馬祖振聲一喝,即無以剿絕偷心,何得耳聾三日?

見性這回事,就好比一個 從出生以來 即身處黑暗中的人,眼前除了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
當他脫離黑暗 來到陽光下的時候,以前從所未見的萬千景象 湧現在面前,
內心如何會不歡喜?如何會不激動?
可是剛剛離開黑暗的人,他的眼睛 不能馬上適應光明,充其量 也只是看到事物的大概輪廓,
還有許多 細微幽隱之處 區分不出來,須等到慢慢適應了以後 才能分得清(熟處轉生,生處轉熟)。
此時亦有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第一種人 很快即可適應 外面明媚的陽光,並將所見到的一切景色 盡收眼底;
第二種人 執取最初所見之朦朧影像 以為全體,從此即再不思進取;
第三種人 則乾脆被強烈的陽光 刺瞎了眼睛,成為見光死。
那些初識本來的人 也是這樣,既有於悟後 可以輕松轉身者,亦有悟後 住於微細知見而心生執著者,更有錯落邪知邪見者。
對於這種悟後的迷惑,古人稱之為百尺竿頭,為修道人 極為容易落入的窠臼,若迷而不覺,則難免不深陷其中矣!
須知此百尺竿頭 只是吾人進修中途之化城,若心有所取,意有所戀,耽著於此,即為解脫之堅牢。
學人於此 只有再復挺身而進,方可“皮膚脫落盡,唯露一真實”,得心意自在。
如同我們每一個人 都難以看見 自己面上的塵垢一樣,初悟之人 也很難覺察到自己落身之處。
俗話說得好“欲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
想知道自己見地真不真、悟得徹不徹,最好的辦法 就是請明眼人來作鑑別。
所以古人於悟後 常行腳四方,遍參各地的善知識,為的就是要借他人的眼目,以鑑別自己 所見之真偽。
古時之道者 之所以能夠見得真,證得徹,行解相應,言行一致,那是他等虛心辦道,老實為人的結果。
可是你看現在的許多人,不過剛有稍許所得,即急急忙忙自肯自悟,你若告訴他 後面還有重關險灘,他哪裡還能 再聽得進去?
你想那古人根器何等銳利!心機何等敏捷!
尚不免平地跌足、靜水翻船之事,我們末世的障重眾生,又怎麼可能一悟即徹、一蹴而就呢?

我們在讀公案時 常會有這樣的感覺,要麼是文字太過艱深,看了半天 卻不知所雲;要麼是內容太過簡單,精彩的情節 大多一筆帶過,當事者的心理活動 鮮有提及。
從現存的公案、語錄中,如果沒有明眼人的點撥、提醒,往往很難看出 其中的關鍵緊要之處來。
許多人讀公案 除了學上一點花哨的油滑語句,根本就沒有得到什麼真實的受用。
近日有某位道兄 贈送本人徐恆志老所著的《佛教常識問答》一書,
在自傳中 有徐老自述的修學經歷,

:mrgreen:百尺竿頭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14, 2021 8:02 am
新老怪
再比如百丈懷海禪師,因馬祖問野鴨子一事,被祖扭鼻頭,疼痛入心而發悟。
但是在隨馬祖 回到方丈後,卻在“即此用、離此用”上露出了馬腳,
因為他還有 這“即離”之見,落在了有裡。

慧能的空 與百丈的有,不同於未悟凡夫的有無之見,
乃是於悟 所生出的一種微細情見,當事人自己 是不易覺察的。
倘慧能不於夜半 聽五祖再講《金剛經》 ,則無由體解大道,一連發出 五個何期的感慨;
若百丈不聞 馬祖振聲一喝,即無以剿絕偷心,何得耳聾三日?

:mrgreen:剿絕偷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14, 2021 8:09 am
新老怪
徐恆志老所著的《佛教常識問答》一書,在自傳中 有徐老自述的修學經歷,內容翔實而生動,很有參考價值,我將其中的兩段 摘錄下來,作為本篇 列舉的公案,供大家欣賞:

一天閒立於辦公室,自覺念寂心空,而見聞 仍了了不昧,並不斷滅,頓悟諸佛心要 非此而何!
從此似乎打開了缺口,不久,自知這仍是識神邊事,因為一有所著,早已錯過了也。
又一天晨起,覺心境比較寂靜,但有微細一念粘滯,不得自在,於是連續返照四小時,不取不捨。
近年時,忽覺此念脫落,前後際斷,當下一片清淨。
暗想: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真個一點不錯!
但旋覺 這仍是光影門頭,離本地風光尚遠,此後繼續在心地上 磨練觀察,漸於自心 諦了無疑,神經衰弱也就不藥而愈。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我隨廠回滬,聽說王驤陸師 也蒞滬弘法,我隨之學 無相密乘心中心法,依《大正藏秘密儀軌佛心經》上的六印一咒 堅持修四、五百座,每座二小時,直入無相門。
一天,參師,師見面便問:“你近來怎樣?”
我說:“只是照顧本來。”
師問:“本來是什麼?照顧的是誰?”
我說:“本來即是不可得的,但卻不是斷滅,眼前總覺一片空靈。”
師說:“何謂一片空靈?這正是你識神用事,當知見聞覺知,無非生死。”我默然,
師又說:“亦莫思量,思量即錯了也!”我正想開口,
師又喝住曰:“此事無你開口處!古人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師又說:“古人說法,都無所著,並無實法與人。如有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趙州說:‘庭前柏樹子。’如果根機契合,就知道 不是以境示人,音在弦外,列有所契,你會麼?”
我說:“師自知之,何勞問我?”
師說:“你自己 究竟信得及否?”
答道:“我自知之,豈能持以示師?”
師說:“那麼還有假名否?”
我說:“假名則不無,真如、實相、菩提、涅磐都是假名。”
師說:“既然如此,還要假名做什麼?”經師慈悲鉗錘,截斷葛藤,悲欣交集。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14, 2021 9:09 am
新老怪
從文中所述情況看,徐老見二祖時 正是坐於百尺竿頭時節,住於悟境脫身不得,若非二祖慈悲接引,則不知要耽擱至何時矣。
師尊在談及師公 接引後學時,於傳記中亦曾雲:
“余於修第四印時,一夜於睡夢中 忽聞老母一聲咳嗽,頓時身心、世界一齊消失,而了了分明 靈知不昧。
晨起請益於師,師曰:‘雖是一則可喜的消息,但猶欠火候在,更須努力精進,不可稍懈。’”
說明師公 乃是於故道上 步步親自履踐過來之人,是以能夠對學人 可能遇到的障礙和問題,早就心中有數,因而總是可以 適時叮嚀提示,祖師的智慧 與機用,於之可見一般也。

現在很多人 不知道何為初關,以為大凡有點名堂 即是破了初關,其實是大錯也。
余曾見到有的人 連個象樣的光影 都沒有見過,即認為自己已經見性了,其實所見處處粘滯,於諸佛如來無上密意 連點皮毛尚未窺得,如此之誤 實在是大矣哉!
宗下所謂三關 乃指學人用功過程中之見、修、證三個階次,每個階段並無嚴格的界定與劃分。
我們平時所說的破初關,不是僅僅見到少分光影,或是得到一定心得 體會即可算數的。
須是在百尺竿頭 再進一步,咸魚入鍋 翻過身以後,方才算得數也。
比如我在公案拈提一中 所舉黃庭堅與高峰禪師之事例,其最初之所悟 皆不能說是真的破了初參。

記得當初我說 黃庭堅等只知道討論如何是心,如何是性,若離開心意識時 則不明所以,
當時有的網友 頗為不肯在下的觀點。
有的人可能更會說,你講的那些問題 一點都不深奧,連我都會解,那些祖師們 怎麼可能不明白呢?
這裡有兩種可能:
一者是每個人 遇到的問題不同。就好比一道 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數學題,做對的人答案 自然相同,做錯的人則可以 有若干個錯誤的結果。別人的問題也許你會,你的問題 也許是別人會,切勿以為 你能夠解答別人的問題,就以為自己已經過得關也。
二者把解悟與證悟 混淆起來,以為只要能思量出個答案,即算是破關而過了。須知學明白的和證明白的,表面看起來似乎差不多,實則有天壤之別。
好比一個 你從來沒有吃過的水果,一個吃過的人 把他對這個水果的體會感受寫下來,你看過以後將其牢記在心,甚至可以將其一字不差地 講述給別人,但真正的果子 你畢竟沒有親嘗過呀!
古人與我們最的的不同,就在於他們是在老實辦道,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難道黃庭堅與高峰等人 不能象我等一樣 說兩句虛頭語矇混過關嗎?非也!
如果那樣的話,他們和那些終日耍嘴皮子,打口頭禪的人,又有什麼區別?

講到這裡,倒想談一點 不同宗派傳法風格上的感受。
大家知道,禪宗的風格是“遮詮”,假如我們去參學時,你有什麼問題,執著的是什麼,落在何種境界理,你所面對的祖師 他明明知道,但只會告訴你對或不對,而不會 告訴你錯在何處。
所以有人 在分判顯密諸宗時,將東密與藏密中的各部密法,判為密中顯,而將禪宗判為密中密。
而在密法中,到了最後那些 原本是密得不能再密的東西,反而可以明者講出來。
本人以為 如果能夠借鑑西藏密法中的某些觀點,用來理解 禪宗中的某些東西,似乎更易契入。
比如寧瑪以其第九乘之阿底瑜伽為最高,而阿底瑜伽又分為心部、界部與口訣部,
其中尤以口訣部 最為超勝。
因為心部、界部不離心意的思量 揣度與抉擇,未到最極究竟,
口訣部 則因其離心意識,無須思量抉擇,是以最為究竟。
在下未曾跟隨 藏中大德修學密法,對大圓滿的甚深教授 不敢妄下結論,只是憑感覺認為 象黃庭堅、高峰與龐居士等人 一開始所悟入之程度,大概相當於大圓滿的心部 與界部的境界,
而最後證入者,應該是口訣部的意境。
對這個問題,還希望網上大圓滿方面的高人 能出面指點。
獅子常君

:mrgreen:口訣部, 心部 與界部的境界,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14, 2021 10:40 am
電火
大圓滿法:
力斷:一粒粟藏世界
頓超:出頭天(阿陀那識如瀑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14, 2021 10:54 am
電火
力斷
就是南泉割茅
鐮子的公案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若不是長滿稻草
豈有鐮子下手處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14, 2021 10:59 am
新老怪
我們不妨打個不很形象的比喻,給你一根竹筒 讓你向爐灶裡吹氣,當中間的竹節 沒有打通時,你用嘴無論如何使勁 也是吹不過去的,假如找根鐵棍 通個洞氣才能吹過去。
這個竹節比喻無明,竹節未通 喻無明未破,用鐵棍通竹節 即譬如皆修法以破無明。
及至將竹節穿出個小孔,此時竹筒雖已打通,空氣可以吹過,但其間尚有阻礙,吹起來並未通暢。
此即如剛剛打開初關 豁破無明時節,雖真心已明實相已現,心中仍會存有 諸多阻隔與掛礙,這種隱隱潛藏的不自在的感覺,或名之曰光不透脫,或稱之為尚有落處。
初破參者 如暗室點明燈,於漆黑一片處 頓見滿屋光輝現前,萬般景象突然現前,一時目不暇接,除了歡喜哪裡還能顧及其它?
待喜心平息之後 再細細觀察時,方發現還有許多角落 其實燈光並未照到。
此時我們不可說 其未見光明,畢竟滿屋的桌椅板凳等等 已然是歷歷在目;
亦不可說 其已徹見光明,總歸還有諸多角落 依然處於暗影之中。
這種亦明亦不明的感覺 我將之稱為“霧裡看花”,
乃是由初關至重關 所必經的過程,亦為踏破末後一著 最緊要的關節。
通過五祖演悟道的故事,我們可以得到幾點啟示:
一、見性很難一蹴而就、一悟即徹,儘管我們無法 用肉眼看見橫亙在面前的階梯,但它卻是真實存在的;二、悟道不光要膽大(關鍵時刻要敢於承當),更得心細(莫把狼崽做狗崽),遇到吃不准的地方 不要隨意輕許自己,還是先求教於善知識 來得安全、穩妥;
三、切勿將見與行 混為一談,如果把見處不徹 錯當成行得不穩,就是功夫做得再好、再綿密,於見到亦也甚大用。

悟道好似蒸饅頭,光蒸成個形來還不夠,一定要蒸透 蒸熟才行,一旦急著撤火 做成夾生,再想把它蒸熟可就難了。
雍正所說的那三種人,都是因初有所悟時 急急自肯,急著罷參了手所致。
學人果能依教起行 老實用功,打開本來、證取實相未為難事。
在此提醒求道諸君,於初悟之後 未到真無事時,仍須時時策勵、精進以求,切莫畫地為牢,得少為足。
針孔觀天固不足取,庭院觀天亦莫為足,須知天體無盡、虛空廓澈,依百尺竿頭而住,安知他方別有洞天?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十方世界 才能為你畢現全身!
最後再強調一點:所謂“無事”者,只是見處無事,而非行處無事。
透重關、會末後一句,只得根本智、證因地佛、成素法身,如欲起後得智、證果地佛、圓滿法報化三身,成究竟朗然大覺,還須勤除習氣,廣修六度萬行。
所以說理上“無事”不妨事上“有事”,事上“有事”正顯理上“無事”。
最後我們再藉用一下章嘉活佛 對雍正的開示 以結束本篇:
“恰至明年癸巳之正月二十一日,復堂中靜坐,無意中 忽蹋末後一著,方達三身四智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慶快平生。詣章嘉禮謝,國師望見,即曰:'王得大自在矣!'(浪子今日方識歸家路也!)'朕進門更有事也無?'(畢竟理雖明而事未在也!)國師乃笑,展手雲:'更有何事耶?'
(即已見齊諸佛,更欲明個什麼?)復用手從外向生揮曰:'不過尚有恁麼之理(何理耶?無非是保任、除習、上求、下化、捨身、布施、說法、度生等無盡行而已),然易事耳。'此朕平生參究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