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頁 (共 630 頁)

AI復活我爸 有話要對新老怪說

發表於 : 週六 12月 14, 2024 10:57 am
軟體之美
https://share.vidnoz.com/aivideo?id=ais ... 6312290546



AI復活我爸 搭配許富凱 - 男子漢
https://share.vidnoz.com/aivideo?id=ais ... 5212290546
黑白照片AI對嘴對不準 :x

搭配蔡冲 - 一路順風《孤女的願望》 (原唱花笠道中 - 美空ひばり)
https://share.vidnoz.com/aivideo?id=ais ... 8312290546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2月 15, 2024 1:11 am
妙吉祥如意
新老怪 寫: 週五 12月 13, 2024 7:18 am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 莫不遵道而貴德。
道之生,德之貴,夫莫之命 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創生天地,內具本性,蓄涵其中,存在事物,形著其體,事物相接,造成時勢。
如此說來,存在萬物 沒有不遵從自然大道,而以內具 德性為貴的。
自然大道的創生,內具德性的蓄涵,不經賦予與命令,就只是自然無為而已!
正因自然大道,創生天地,內具本性,蓄涵其中,就如此生長、如此發育,如此結籽,如此成熟,就如此養育萬物,懷養萬物。
自然大道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自然大道助成萬物,而不矜恃其功;
自然大道成長萬物,而不主宰控制;這就叫做玄遠幽妙之德啊!

方:
存在的事物 必有其根源,必有其本性,根源叫「道」,本性叫「德」,如其根源、本性,就叫「道德」。
不要在末端的事勢用工夫,而要在根源的本性上 好好生長。
道理、道理,因道成理,事勢、事勢,因事成勢!
道理優先,事勢在後!用認知去定住,用智慧去觀照,用德性去成全,用大道去銷融!

上公章句:
道生萬物。德一也。一生布氣而畜養。一為萬物設形象也。一為萬物作寒暑之勢以成之。
道德所為,無不盡驚動而尊敬。
道一不命,召萬物而常自然。應之如影響。道之於萬物,非但生之而已,乃復長養成熟覆育,全於性命,人君治國治身,亦當如是也。
道生萬物不有,所取以為利也。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
道長養萬物,不宰割以為利也。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見。

王弼注:
物生而後畜,畜而後形,形而後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
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勢也。唯因也,故能無物而不形;
唯勢也,故能無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則莫不由乎道也。
故推而極之,亦至道也。隨其所因,故各有稱焉。
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
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之則害,不得不貴也。命並作爵。
謂成其實,各得其庇蔭,不傷其體矣。
為而不有。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是以謂之玄德也。
道德經十六首:道生之 〈原 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經文導讀】
本章經文可以說是老子道學的創世理論,此中牽涉的微觀物理科學知識恐怕超乎當代科學家的認知。讀者研究此文如果先具備(微觀物理)、(量子力學)的基礎知識當可了然於胸。

【經文注譯】
『道生之,德畜之』
狹義的道指的是創生的起始,其實說起始是不正確的,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就是說宇宙的根源是無有起始的,實相是玄之又玄,向著無止盡的微妙虛玄中深入,所以老子又稱道體為無極!
道生之,德畜之。就是老子言:『道生一』的境界,德就是指“一”的境界。德是由道體逐漸(粗化)而顯其(妙用),所以說道為“體”,德為“用”。
道與德隸屬於無為國度,就是所謂形而上的異次元世界,這裡是宇宙萬物的生成根源!物質與靈性在此孕育所以老子以(生之)(蓄之)來形容『道德的無為國度』。
『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這一句正是老子創生程式:『道生一,一生二。』所言“二”的境界。
老子一章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是觀照這“勢成之”的玄妙境界﹔『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觀照這“物形之”的玄微境界。
我們也可以用現代的物理學知識來銓譯這兩句經文中的“物”與“勢”,就更好理解老子言中“二”的境界了:
【勢成之】的“勢”就是指“物的理則”〈物理〉部分屬於“心識”(偏於空,真如)的領域,也就是老子一章所言的“無名、常無”。
【物形之】的“物”當然指“物的形體”〈物質〉部分屬於“物質”(偏於色,法性)的領域,也就是老子一章所謂的“有名、常有”。
物形之 (物質、色),勢成之(物理、空)。豈不正是老子用來描述宇宙創生與萬物隨順物理而變化,而生生不息之箴言乎?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物質的演化自有其“物理規範”〈因果律〉這就是老子言中的“自然之理”,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些都是針對“道法自然”而言。所以說:『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近代物理科學新知讓我們對宇宙萬物的生成有一全盤的了解,物質的生成演進由:量子、電子、光子、微子、夸克、質子、中子、原子、分子、有機分子、基因‧‧一路粗化成形!老子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以: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這種層疊續進的文法詞句把祂對物質創生的證悟活生生的翔實記錄下來,老子修道證量境界之深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老子道學的科學素養恐怕也出乎一般儒哲們的意料吧?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文尾這句話是老子重複前言萬物的生成原理:『道法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的真諦做再次的強調!《道德經》第二首經文文尾也有這幾句相同之用語,雖然文字相同,但是詮釋的進路卻不同,老子在第二首經文中是從修道者的功夫理論之角度來談;本首經文則是從真道本體之創生進路而作詮釋。

【讀經心得】
這首經文必須以現代物理學的觀點切入理解,此中發現之科學真理比諸當代最頂尖先進的微觀物理學-(量子力學)還要精闢深入,中華道家學問確實非一般凡俗之學識所可比擬。

【關尹喜解老】
《關尹子‧宇篇》
關尹子曰:『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豈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致命造元。』

【莊子解老】
以下是莊子承襲老子道學創生論的心得言論,作者在此做個比較:
《莊子‧齊物》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也。』

(作者注釋)
『有以為未始有物者!』
(作者注:老子曰: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
『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作者注:指道體無極。)
『其次以為有物矣。』
(作者注:就是德畜之的階段,老子曰『道生一』的上德境界!)
『未始有封也!』
(作者注:意思指淳樸玄德,大公無私的真一境界(真朴境界)。這個境界一直是物理科學家無法理解突破的超物理世界。)
『其次以為有封焉。』
(作者注:『二生三』的常德境界,指創生萬物之元素 ─『和氣』又稱『元炁』;(現代物理學最頂尖的『量子力學』,大約等於『以為有封』的層次,也就是老子創生方程式:『三』的境界。)
『未始有是非也!』
(作者注:老子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其次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作者注:是非之彰就是『上義』的層次,老子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也!』
(作者注: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的眾生境界!)

《莊子‧齊物篇》講這些話的靈感顯然來自於老子道學的創生論,能夠理解本首經文之奧義,對於莊子之言自可了然於心。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2月 15, 2024 2:02 am
妙吉祥如意
老子針對人命心識流轉的開示:

第十一首:上德不知德 〈原 38章〉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四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經文校佶】
這章有幾處文字頗有疑義,值得商榷!
(一)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應是『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更符合道學精義。
『上德不知德』應註解成:『不知而得也,非不得就能有得。』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應註解成:『知而欲守得,反失其已有之得。』
古德言: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知之一字,眾禍之門。』
所以老子道學的最高機密可以說就在一個“知” 字!
(二)
原文『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通行本無『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此句收錄於帛書版)。
下德與上義都是:為之,而有以為。這是錯誤的;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下德來講,主要是指出心性從形而上落入形而下的一個心理轉折,下德為了怕失去德的果位,犯得犯失,動了心念才失德的,不管上德下德都是“無為的境界”都是屬於形而上的道之國度,所以『下德』應該是:『無為而有以為』。
(三)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此二句原為對句,依其語意『忠信之薄』句中的『忠』字應該是流傳中後人所誤植,現校佶為『信之薄』三字更能切合道學之奧義,【前識者】一般註解為先知先覺者,這種註解與老子文義相去太遠似乎不妥。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上兩句是對句,前面講心性淪落到禮的境界,對大道的忠信已經很澆薄,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針對(上禮)這個心性的流轉層次而開釋的道理,無名心性已落入凡智而迷亂其天性;後一句【前識者】老子的本意是:先前提及的德、仁、義、禮四者,因背離道境而喪失無上智慧,所以說德,仁,義,禮這四者是道的花朵,,也是天性進入後天凡愚的開始,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接近老子之本意。老子的文章結構很有邏輯性,不會突然冒出一句【先知先覺】這種語調文義毫不搭嘎的話而去破壞文章整體之美與順暢。【前識者】註解成【先知先覺】始作俑者正是韓非,然後就一直錯到現在,就是無人提出質疑!

【經文導讀】
要破譯老子在這首經文所欲開釋的妙諦,必須把思考進路放在: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以上這些老子哲學的專有語法,絕對帶有特殊涵義,讀者必須用道家的邏輯思考去破解此間層層迭進之文理字義所隱含之道學奧義;老子智慧極高,對於文字應用更是細膩而睿智,自古學人誤解此首經文之義理,將經中之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錯以為老子哲學是『唾棄仁義、批評禮教』的,對老子的學問實在是天大的污衊。

【經文破譯】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上德的境界承繫於道體,一切依道而行,無心留德,反而不失其上德之境界。所以說:『太上,不知有之。』又說:『明白四達,能無知呼?』這便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本義。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第六十五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皆言上德的境界!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的境界離道愈遠,為不失其德而用心求之,反而無法把持其如如不動的境界,所以說:『下,知有之』也就是說。『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因患得患失動了慾得之念反而無能安住於“真朴” 之境界,於是仁、義、禮、智、信便從【眾妙之門】由天性到人心一路流化而下‧‧‧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道體:是【無為】。從『心』『物』的慨念來講,這時『心性』『物性』都消歸於無極。故曰:『唯虛為道』
上德:是【無為】而【無以為】。本來清清靜靜的無為道境,這時多了個【無以為】,已隱然有動的機兆。
下德:是【無為】而【有以為】。下德雖然乃處無為之境但其心念已動;整個宇宙的創造便是緣自於這細微的一念之動。
上仁:是【為之】而【無以為】。上仁的境界已脫離【無為道境】而開始有所作為,不過上仁之作為完全出乎天性。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孟子稱(仁)為:惻隱之心。佛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基督教主張大愛。這些都是講(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的境界。
上義:是【為之】而【有以為】。創生宇宙的一念已是義不容辭拼命的在執行。此時心識已然有是非曲直善惡美醜之分別心之產生。所以說:『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是:是【為之,而莫之應!攘臂而扔之!】。上禮的境界除了自己拼命的在做還要強拉別人一起做,這創生的一念之動由上德發展至上禮已是一發不可收拾,離無為道體已是越來越遠,(無為天性)也就自此流落於人情物慾之中流浪生死。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因此,無名心性失去道的境界才流化成德,失去德的境界才流化成仁,失去仁才有義,失去義才有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前四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禮啊!它是大道趨於澆薄的顯象,也是人心對大道失去信心,而帶來一切混亂的禍首啊!
前面所認知的德、仁、義、禮,這些情愫亦僅是由大道所幻化下來的花朵,卻是愚昧的開始啊!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應該矢志求道,而不應該安居於仁、義、禮之末流,應該常處於大道之實,而不可屈身於大道之華。故聖人取無為而棄有為!
第十九章老子曰:『絕聖棄智,絕仁棄義,見素抱朴,少私寡欲。』此之謂也。

【讀經心得】
【前識者】一般註解為先知先覺者,這種註解與老子文義相去太遠似乎不妥;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上兩句是對句,前面講心性淪落到禮的境界,對大道的忠信已經很澆薄,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針對(上禮)這個心性的流轉層次而開釋的道理,無名心性已落入凡智而迷亂其天性;後一句【前識者】老子的本意是:先前提及的德、仁、義、禮四者,因背離道境而喪失無上智慧,所以說德,仁,義,禮這四者是道的花朵,,也是天性進入後天凡愚的開始,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接近老子之本意。老子的文章結構很有邏輯性,不會突然冒出一句【先知先覺】這種語調文義毫不搭嘎的話而去破壞文章整體之美與順暢。【前識者】註解成【先知先覺】始作俑者正是韓非,然後就一直錯到現在,就是無人提出質疑!
大道之學非常簡易明白,創生宇宙之大奧秘一言僻之:『心物而已!』,老子在第一首經文開釋“本體實相”時即稱此兩者為【無名】與【有名】!此章就是老子用來開示“無名心性的流化”,恐怕自古少有學者依此理路去做破譯《道德經》而得契入老學真傳者。
其實老子在此章利用人類的品性情操之標準來指出【無名的流化】,其超世絕倫的智慧與文藝風格在此展露無遺,此章可以代表老子撰寫《道德經》的經典之作,確實很值得吾等深入研究!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又曰:道生一,一生二。
上面所說『一』就是“德”的境界;道是【體】,德便是道所顯化之【用】。心物由一(德)的境界再分化而出,所以說:『物形之,勢成之。』又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這就是老子的創世論,也是哲學家所追求的終極真理,現代科學家正一步步的印證老子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創見!
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德】與【下德】。上德又稱玄德,就是『一』的境界,而下德又稱(常德),下德的境界比較模糊,很難給予明確之定義,大約可以說是前首經文所提及的“常”的境界或曰“和氣”即創生(萬物之元氣)!老子曰:『二生三,三生萬物,冲氣以為和。』又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都是指這常德的境界;這個“常德”的境界很重要,是證道的不二法門,我們在書中會再深入探討。
原《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開示蠻有意思,也只有得道聖者才有這種大智慧,把虛無莫名完全不可捉摸的無名心識,用人性的品格─德、仁、義、禮‧‧層層剝析而下做出具體的提示,老子演道這才真叫直指人心啊!本篇對於修道無寧是非常重要的,修道本是從心起修,老子如此剝析心性正是讓修士在修道過程中對自我真心有所把憑,所以說從【上禮】誠信克己(佛家說持戒)起修,到【上義】勇猛精進,一直到【上仁】:大慈悲心,為之而無以為(佛家說菩提心)。正是物是人指出一條修心養性回歸大道(無為國度)的不二法門。
老子用這樣的文字把最難解說的【心識流轉】作最貼切的說明,其智慧之高妙,文藝應用之攜永奇絕豈是一般凡學所可比擬?老子道學非同凡響,一部《道德經》可是大破天機之作,經中立論之精闢於此可見一般!但是自古學者外行強充內行,竟然將此首經文定義為老子用來疾世憤俗批判禮教、唾棄仁義之作,真是冤枉大聖人了!

【莊子解老】
《莊子‧齊物》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
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莊子‧天運》
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覯而多責。
古之至人,借道於仁,託宿於義,以游逍遙之墟,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
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遊。

《佛家論“人命心性”之流轉次第》
真如法性一合相(不生不滅)→阿陀那境界〈恆生恆滅〉→阿賴耶識〈恆而不審〉→末那識〈恆而審〉→意識〈審而不恆〉→眼耳鼻舌身五識〈不恆不審〉

《瑜伽師地論》卷29:
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
當知由:
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