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月 06, 2025 7:55 am
第34章 1
一、原文 1
二、注释辨析 2
三、校定及译文 6
四、章句详解 6
五、基本概念 7
六、差异、岐解及问题 8
第34章
一、原文
王弼本: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 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 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 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 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傅奕本:
大道泛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居。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之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帛書甲本:
□□□□□□□□□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為主可名於大是□聲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帛書乙本:
道渢呵亓可左右也成功遂□□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命於大是以𦔻人之能成大也以亓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二、注釋辨析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泛:流行,運行。
兮:語助詞,相當於“啊”。
其:代詞,指“道”。
可:助動詞,表示肯定性。可以,能夠。
亓:帛書乙本。“其”的異體字。
呵:帛書乙本。語助詞,相當於“啊”。
渢(fán):帛書乙本。象聲詞,指悠揚婉轉之音樂或流水聲。本字字義於此不通,當通“泛”。
左右:周圍、周至。意謂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左右”在先秦是個常用片語,有輔佐、支配、近侍、周圍等含義。
此段,注家中有不同解釋。有的符合五千文意旨,有的不合。這裡只談 應當避免的解釋。
其一,“其可”有被視為疑問詞者。“其可左右”就成了“其可左右?”,此時“左右”應當義為“支配、主宰、控制”,意即大道之行不受其他因素和其他存在控制。不應當釋為他義,否則與五千文意旨不合。
其二,“左右”不應當解釋成“這樣那樣”、“或此或彼”一類不確定、可抉擇的意義。這是因為“道”本身恒常不易,性象不改,永遠以自身為法則運行並對萬物施與作用。這有點像土壤或江河,土壤依舊是土壤,江河依舊是江河,但對萬物來說卻有不同的效用。
或許有人會對“其可左右”加以引申乃至自行闡發,以便與物理學不確定原理等對應,但這是一種扭曲的不恰當的引申闡發,我們在兩者的比較時還會談及。可能還有人說,“道”從整體上說恒常不易,性象不改,但其內部卻是不確定的,比如“芒忽”不定等,但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問題,雖然與五千文他處相合,卻非此處之意。34章這裡是闡述“道”的整體運作以及與萬物的關係,乃在表明“道”的普遍效用,故此“左右”應當意為周遍,遍在。
其三,“左右”的輔助義,雖然也通,但考之此章表述,未如周遍確當。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
萬物:指各類生命物。如果認為包括了非生命物,也通。
恃:依恃,憑靠。
之:代詞,指“道”。
而:連詞,無實義。
生:生活,生存。也可認為包括了出生,生成。
不:副詞,表示否定。
辭:言說,表白。“不辭”意謂不說。“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是說萬物雖然憑靠“道”生存,但“道”並不將此事廣為言說。“辭”也可當推辭、辭卻講,但考諸下文“功成不名有”,以及此句“萬物恃之”的含義(萬物依恃之而不是萬物相求之),應是言辭義。
帛書兩本均無此句。詳見後文差異岐解及問題一節。本書校訂文仍從王本。
功成不名有:
功:功業,事功,功績。
成:完成,實現,成就。
名:表記,表識,記述,記載。古代有以金石刻文記述功業的習俗,此“名”通“銘”,意思是標明、表明。
有:有兩種可行的解釋。一是取得,獲取。“不名有”意謂不表示功業是自己取得、自己建立。二是擁有,據有。“不名有”意謂不表明功績屬於自己,不表記自己擁有佔據這些功勞。兩解實則相通。本書譯文取前解。
遂事:帛書甲本、乙本。意謂達到目的,事業完成。遂:成功,實現。事:事業,事情。
弗:帛書甲本、乙本。否定副詞,相當於“不”。
此句傅奕本等幾個傳本作“功成而不居”。居是位居、安處,意思是將功勞劃歸自己名下,表示此功為自己所建、所有。並不是佔據高位貴爵之意。因此與王本意同。其他傳本也有一些文字差異,但都無關緊要。比如有作“功成而不有”而無“名”字,等等。
此句帛書兩本均作“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意蘊同王本。
本書校訂文仍依王本。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衣:蒙覆,遮蔽。意謂護持,保護。此意亦見於51章。
養:保養,養護,養育。此意亦見於51章。
為:充當,成為,謀取,求致。
主:首領,君主,主宰。
歸:帛書甲本、乙本。歸附,歸往,依從。
焉:帛書甲本、乙本。語氣助詞,無實義。
此句,帛書兩本作“萬物歸焉而弗為主”。由於帛書兩本下文作“則恒無欲也”,所以,就帛書本自身文句而言,意思更為銜接順暢。但王本等下文作“常無欲”,可以認為另起一義,故就王本而言,文意也很順暢。總之這些文字差異都不關痛癢,無勞掛齒。
常無欲:
常:永遠,永久。
無:副詞,沒有。
欲:欲望,欲求。
則:帛書甲本、乙本。連詞,就是,就屬於。
恒:帛書甲本、乙本。永恆,永遠。
“常無欲”是“道”的重要性征,是五千文中重要的象徵寓意。在認知、方法、生命、煉養、人生社會等領域都有深遠的意蘊。
有人會質詰說,“道”又不像生命物那樣有欲望,所以老子說“道”“常無欲”毫無意義。也有人會說,這不過是簡單的類比,實則無甚深意。更有人會說,此乃牽強附會、妄加穿鑿的荒謬之舉。這些本書在許多篇章都有辨析,此處只簡單說幾點。
其一,“常無欲”是“道”的重要性征,無論“道”是不是生命物。進一步說,“常無欲”是基於人的性徵而考察“道”的結果,從人的視野出發,去審視“道”而得出的關於“道”的性徵。
其二,老子的“道”可分解為兩方面,這就是存在性(作為實在,是指象)和理則性(作為理則,是指永恆原理)。“常無欲”屬於理則性方面,故可以被人所效法。
其三,“道”有許多性徵,比如“綿綿、繩繩、夷、希、微、芒忽”,但這些老子都未曾列入人所取法、人應遵循的東西。這就表明老子本人分辨得非常清楚,是有所分別的。
其四,“常無欲”也是生命本真的特質,即1章“常無欲”,生命本真、生命始源與宇宙本根、宇宙始源具有一致性、貫通性。
“常無欲”句,有傳本無。蔣錫昌列有四家,即敦煌丁本、唐無名氏道德經次解、顧歡本、李榮本。此外,《老子想爾注》、景龍碑本亦無此句。奚侗、馬敘倫、蔣錫昌、朱謙之、嚴靈峰、陳鼓應等並主無此句。諸家持論亦似有理,但本書認為當有此句。這是因為,“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與“可名於小”沒有直接的意蘊關聯。這與下文“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不一樣。萬物歸往、依從,這就意謂著“道”的大。而“衣養萬物”卻看不出“小”的蘊涵。假如原文是“衣養萬物而(萬物)不知主”,甚至作“萬物歸焉而不知主”,那麼“常無欲”就可以視為衍文。
有無此句,沒有緊要,本書校訂文從王本。
可名於小:
名:取名,命名。意謂當成、看做。這裡的“名”,就是今日所謂的抽象思維以形成概念,並非簡單的命名、取名。“道”有許多特性,就“常無欲”這一特性而言,可以用“小”這個概念來涵括。不僅如此,“可名於小”還是從人世通行的價值觀出發作出的判定。簡言之,“名”就是形成概念,“小”就是所形成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又具有價值觀蘊涵。
於:介詞。指示“名”的歸屬歸類。
小:細微,輕微,卑微。意謂不為人重視,為人忽略、輕賤。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命:帛書乙本。命名,取名。
為:前一個“為”:動詞,充當,充任。後一個“為”:介詞,成,作。
大:廣大,深遠。
傅奕本等傳本作“萬物歸之而不知主”,雖與王本有在解釋上有具體而微的差異,但意蘊無別。萬物不知道主人,是因為主人根本沒有任何言行來控制約束他們,沒有表明主人的身份,沒有體現出主人的權勢威能(這就是“不為主”的意蘊),所以萬物雖然歸依、回返,卻不知道這就是他們的君主。一個是從道出發而言述,一個是從萬物出發而言述。意蘊全同。
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
是以:複合虛詞,因此,因而。
聖:睿智明通,洞達情理。《說文》:“通也。從耳,呈聲”。“聖“原指聽覺敏銳,後引申為通達事理,無所不知。
聲:帛書甲本。通“聖”。
𦔻:帛書乙本,同“聖”。
聖人:明曉大道,依道而行者,亦即體道行道者。春秋時代,“聖人”已是常用詞,指德行高絕、無所不通的德才智識兼備之人,是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世人效法的終極楷模。五千文中的“聖人”是體證大道天德、洞明物理世情者,是依從大道、踐行大道肉體有成者。“聖人”實際上成為“道”的人性化身、是大道的人格化,“聖人”的言行體現著“道”的理則。五千文中“聖人”共出現31次,絕大多數都是人格化的“道”,是老子本人借助於虛擬的“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
各傳世本均無此句。此章一方面闡明“道”的情形特質,一方面喻示人當如“道”那樣事為。因此,有無此句於意蘊無有增損。但從文意看,帛書本順暢。但王本的“大”可以釋作尊崇。倘若釋作廣大,則于文意未如帛書本順暢。這是因為,後文是“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的廣大不是因為他“不自為大”,而是天性。難不成他“自為大”之後就成不了大?就無法讓萬物歸往復返了?既便如此,似也未如帛書為宜。
本書校訂文從帛書本。
之:結構助詞,無實義。
能:助動詞,能夠,可以。
成:成為,成就。
大:廣大,高大。意謂彙聚天下民眾,為天下人推重、敬仰。
也:語氣助詞,無實義。
以其終不自為大:
以:介詞,表示原因。因為。
其:代詞,指“聖人”。
終:永遠,永久,自始至終。
自:自己,本身。
為:充當,認為。但更確切講,應釋為“謀取,造作”一類含義,意謂人為的、有目的的用各種方式和手段去謀求、去營造。這與上文的“欲”更加契合。
故能成其大:
故:連詞,因此。
其:句中助詞,無實義。
大:廣大。意謂尊崇,尊長。
三、校定及譯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廣泛運行,能夠無所不至。萬物依賴他生長存活,他卻從未言明是自己生養。功業實現了,他也從不標明是自己創獲。護持養育著萬物,卻從不充當主宰者。永遠沒有欲念,可以稱之為卑微。萬物歸附於他,他也不充任掌控者,可以稱之為廣大。所以,聖人之所以能成為尊長,是因為他自己永遠都不謀求尊崇,所以能夠成為尊長。
四、章句詳解
本章描述“道”的運行、功效、與萬物關係、以及無欲無為、不自造作的特性,同時喻示著人生處世和為政治國之道。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此句指明大道運行的廣泛性、普遍性,無所不在,無所不至,無有遺漏,無有偏向。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此處萬物指各類生命物。萬物都依賴“道”而生長發育,都依據“道”而生存活動,沒有“道”的作用,萬物根本不可能存在和持續。但是“道”卻一直默默貢獻,無言無語,從不推辭,也不遺棄。成就了如此功業,造就了天地萬物,但“道”並沒有表明是自己的功勳,並沒有標記是自己建立。否則我們早就知曉了“道”,用不著老子告訴我們。“道”又一直對萬物愛護有加,滋育贍養。可是,具有這樣的事功和效能,“道”卻沒有充當萬物的君王,沒有成為萬物的主宰者。這與人類社會大相徑庭,背道而馳。
常無欲,可名於小:這個“道”非常奇怪,他不像喜歡標榜和佔有的人類那樣。他建立如此豐功,具備如此大能,給予如此恩惠,竟然默默無聞,悄無聲息。他永遠都沒有欲望、貪念。因此,按照人類的通行知見和價值觀念,“道”這樣的東西只能稱作卑微、輕賤,不必受到重視和尊崇。類似於土地、空氣、江河、陽光那樣。有誰將他們的價值放在金銀財寶之上?有誰對他們的重視超過了名譽地位?另外,沒有河流陽光,人們可能會倍加關注,但“道”這個東西永恆存在,無所不至,根本不曾缺少過,所以他看來將永遠被人們忽略。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道”既是萬物出生之所,也是萬物歸往之地。萬物都要返回於“道”,歸屬於“道”。這就表明道的廣大深遠、無所不包、無有不容。
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聖人是體悟大道、依道而行的人。五千文的聖人都是理想化的虛構人物,“是”道的化身。聖人體道行道,永遠都不去千方百計地謀求成為大者,永遠都不會想方設法成為尊長。他自然而然,依道而行,但天下卻自願歸往,從而自動成為尊長。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五、基本概念
本章新出現的道德經中的基本概念有“常無欲”和“聖人”,“常無欲”我們在原1章分析。“聖人”我們在人生社會有關章節再論,也可參見上文注釋辨析部分。
六、差異、岐解及問題
本章諸傳本文字差異雖多,但大同小異,意蘊無別。注家之間除了因傳本文字有別而有不同的解釋外,其餘幾無岐解。這裡分析帛書本和王本中關於“萬物”表述的差別問題。
整個五千文中,“萬物”一詞王本共出現20次,帛書兩本完全一致,共出現16次,其中帛書兩本42章和76章均殘,但必有無疑。另外,郭店老子共出現5次,與王本和帛書本無異。王本和帛本差異共有4處:1,1章王本“天地之始”,帛書兩本並作“萬物之始”。2,34章王本“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帛書兩本均無。3,39章王本“萬物得一以生”、“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帛書兩本均無。4,40章王本“天下萬物”,帛書乙本作“天下之物”,甲本殘缺。其中40章意蘊無別,無須分辨。
本書一再聲稱五千文中萬物主要是指生命物,尤其是動物,這首先有原文表述的依據。原文表述中萬物多指涉生命現象、或者與生命現象相關,當然也有一些無法確定者。此外,還有一個依據,76章王本有“萬物草木”,帛書甲本同,乙本殘缺。既然萬物與草木並列,顯見萬物當指動物,至少在76章是這樣。
先看原1章。這主要涉及對“名”的理解,如果“名”是21章的“其名不去”,意謂生命物的本根原初,那麼帛書本準確清晰,否則王本更宜。我們認為1章的“名”就是指21章的“情(精)”之“名”,因此當以帛書本為是。詳見原1章。
再看原39章。此章闡述“一”的普遍性、普適性和基元性、本根性,天地神靈概莫能外,因此,生命物也是如此。故而王本更宜。正如我們在39章指出的,原文有無此句,對於我們的結論,即萬物也是“得一而生”來說,也毫無影響。參見39章。
最後看34章。“道”是一切的終極根源,對一切存在都發生作用,所有的存在都依賴“道”而生存運演,這是無可置疑的結論。因此,王本的表述無錯,帛書本雖無此句也毫不影響這一結論。
因而,就整個五千文來說,帛書本和王本的文字差異並沒有對整體意蘊、並沒有對關於萬物的情實滋生出不同的理解,一致而無別。
帛書兩本在“萬物”表述上的一致,是兩本同出一個母本或傳本系統的證據之一。
一、原文 1
二、注释辨析 2
三、校定及译文 6
四、章句详解 6
五、基本概念 7
六、差异、岐解及问题 8
第34章
一、原文
王弼本: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 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 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 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 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傅奕本:
大道泛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居。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之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帛書甲本:
□□□□□□□□□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為主可名於大是□聲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帛書乙本:
道渢呵亓可左右也成功遂□□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命於大是以𦔻人之能成大也以亓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二、注釋辨析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泛:流行,運行。
兮:語助詞,相當於“啊”。
其:代詞,指“道”。
可:助動詞,表示肯定性。可以,能夠。
亓:帛書乙本。“其”的異體字。
呵:帛書乙本。語助詞,相當於“啊”。
渢(fán):帛書乙本。象聲詞,指悠揚婉轉之音樂或流水聲。本字字義於此不通,當通“泛”。
左右:周圍、周至。意謂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左右”在先秦是個常用片語,有輔佐、支配、近侍、周圍等含義。
此段,注家中有不同解釋。有的符合五千文意旨,有的不合。這裡只談 應當避免的解釋。
其一,“其可”有被視為疑問詞者。“其可左右”就成了“其可左右?”,此時“左右”應當義為“支配、主宰、控制”,意即大道之行不受其他因素和其他存在控制。不應當釋為他義,否則與五千文意旨不合。
其二,“左右”不應當解釋成“這樣那樣”、“或此或彼”一類不確定、可抉擇的意義。這是因為“道”本身恒常不易,性象不改,永遠以自身為法則運行並對萬物施與作用。這有點像土壤或江河,土壤依舊是土壤,江河依舊是江河,但對萬物來說卻有不同的效用。
或許有人會對“其可左右”加以引申乃至自行闡發,以便與物理學不確定原理等對應,但這是一種扭曲的不恰當的引申闡發,我們在兩者的比較時還會談及。可能還有人說,“道”從整體上說恒常不易,性象不改,但其內部卻是不確定的,比如“芒忽”不定等,但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問題,雖然與五千文他處相合,卻非此處之意。34章這裡是闡述“道”的整體運作以及與萬物的關係,乃在表明“道”的普遍效用,故此“左右”應當意為周遍,遍在。
其三,“左右”的輔助義,雖然也通,但考之此章表述,未如周遍確當。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
萬物:指各類生命物。如果認為包括了非生命物,也通。
恃:依恃,憑靠。
之:代詞,指“道”。
而:連詞,無實義。
生:生活,生存。也可認為包括了出生,生成。
不:副詞,表示否定。
辭:言說,表白。“不辭”意謂不說。“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是說萬物雖然憑靠“道”生存,但“道”並不將此事廣為言說。“辭”也可當推辭、辭卻講,但考諸下文“功成不名有”,以及此句“萬物恃之”的含義(萬物依恃之而不是萬物相求之),應是言辭義。
帛書兩本均無此句。詳見後文差異岐解及問題一節。本書校訂文仍從王本。
功成不名有:
功:功業,事功,功績。
成:完成,實現,成就。
名:表記,表識,記述,記載。古代有以金石刻文記述功業的習俗,此“名”通“銘”,意思是標明、表明。
有:有兩種可行的解釋。一是取得,獲取。“不名有”意謂不表示功業是自己取得、自己建立。二是擁有,據有。“不名有”意謂不表明功績屬於自己,不表記自己擁有佔據這些功勞。兩解實則相通。本書譯文取前解。
遂事:帛書甲本、乙本。意謂達到目的,事業完成。遂:成功,實現。事:事業,事情。
弗:帛書甲本、乙本。否定副詞,相當於“不”。
此句傅奕本等幾個傳本作“功成而不居”。居是位居、安處,意思是將功勞劃歸自己名下,表示此功為自己所建、所有。並不是佔據高位貴爵之意。因此與王本意同。其他傳本也有一些文字差異,但都無關緊要。比如有作“功成而不有”而無“名”字,等等。
此句帛書兩本均作“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意蘊同王本。
本書校訂文仍依王本。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衣:蒙覆,遮蔽。意謂護持,保護。此意亦見於51章。
養:保養,養護,養育。此意亦見於51章。
為:充當,成為,謀取,求致。
主:首領,君主,主宰。
歸:帛書甲本、乙本。歸附,歸往,依從。
焉:帛書甲本、乙本。語氣助詞,無實義。
此句,帛書兩本作“萬物歸焉而弗為主”。由於帛書兩本下文作“則恒無欲也”,所以,就帛書本自身文句而言,意思更為銜接順暢。但王本等下文作“常無欲”,可以認為另起一義,故就王本而言,文意也很順暢。總之這些文字差異都不關痛癢,無勞掛齒。
常無欲:
常:永遠,永久。
無:副詞,沒有。
欲:欲望,欲求。
則:帛書甲本、乙本。連詞,就是,就屬於。
恒:帛書甲本、乙本。永恆,永遠。
“常無欲”是“道”的重要性征,是五千文中重要的象徵寓意。在認知、方法、生命、煉養、人生社會等領域都有深遠的意蘊。
有人會質詰說,“道”又不像生命物那樣有欲望,所以老子說“道”“常無欲”毫無意義。也有人會說,這不過是簡單的類比,實則無甚深意。更有人會說,此乃牽強附會、妄加穿鑿的荒謬之舉。這些本書在許多篇章都有辨析,此處只簡單說幾點。
其一,“常無欲”是“道”的重要性征,無論“道”是不是生命物。進一步說,“常無欲”是基於人的性徵而考察“道”的結果,從人的視野出發,去審視“道”而得出的關於“道”的性徵。
其二,老子的“道”可分解為兩方面,這就是存在性(作為實在,是指象)和理則性(作為理則,是指永恆原理)。“常無欲”屬於理則性方面,故可以被人所效法。
其三,“道”有許多性徵,比如“綿綿、繩繩、夷、希、微、芒忽”,但這些老子都未曾列入人所取法、人應遵循的東西。這就表明老子本人分辨得非常清楚,是有所分別的。
其四,“常無欲”也是生命本真的特質,即1章“常無欲”,生命本真、生命始源與宇宙本根、宇宙始源具有一致性、貫通性。
“常無欲”句,有傳本無。蔣錫昌列有四家,即敦煌丁本、唐無名氏道德經次解、顧歡本、李榮本。此外,《老子想爾注》、景龍碑本亦無此句。奚侗、馬敘倫、蔣錫昌、朱謙之、嚴靈峰、陳鼓應等並主無此句。諸家持論亦似有理,但本書認為當有此句。這是因為,“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與“可名於小”沒有直接的意蘊關聯。這與下文“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不一樣。萬物歸往、依從,這就意謂著“道”的大。而“衣養萬物”卻看不出“小”的蘊涵。假如原文是“衣養萬物而(萬物)不知主”,甚至作“萬物歸焉而不知主”,那麼“常無欲”就可以視為衍文。
有無此句,沒有緊要,本書校訂文從王本。
可名於小:
名:取名,命名。意謂當成、看做。這裡的“名”,就是今日所謂的抽象思維以形成概念,並非簡單的命名、取名。“道”有許多特性,就“常無欲”這一特性而言,可以用“小”這個概念來涵括。不僅如此,“可名於小”還是從人世通行的價值觀出發作出的判定。簡言之,“名”就是形成概念,“小”就是所形成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又具有價值觀蘊涵。
於:介詞。指示“名”的歸屬歸類。
小:細微,輕微,卑微。意謂不為人重視,為人忽略、輕賤。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命:帛書乙本。命名,取名。
為:前一個“為”:動詞,充當,充任。後一個“為”:介詞,成,作。
大:廣大,深遠。
傅奕本等傳本作“萬物歸之而不知主”,雖與王本有在解釋上有具體而微的差異,但意蘊無別。萬物不知道主人,是因為主人根本沒有任何言行來控制約束他們,沒有表明主人的身份,沒有體現出主人的權勢威能(這就是“不為主”的意蘊),所以萬物雖然歸依、回返,卻不知道這就是他們的君主。一個是從道出發而言述,一個是從萬物出發而言述。意蘊全同。
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
是以:複合虛詞,因此,因而。
聖:睿智明通,洞達情理。《說文》:“通也。從耳,呈聲”。“聖“原指聽覺敏銳,後引申為通達事理,無所不知。
聲:帛書甲本。通“聖”。
𦔻:帛書乙本,同“聖”。
聖人:明曉大道,依道而行者,亦即體道行道者。春秋時代,“聖人”已是常用詞,指德行高絕、無所不通的德才智識兼備之人,是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世人效法的終極楷模。五千文中的“聖人”是體證大道天德、洞明物理世情者,是依從大道、踐行大道肉體有成者。“聖人”實際上成為“道”的人性化身、是大道的人格化,“聖人”的言行體現著“道”的理則。五千文中“聖人”共出現31次,絕大多數都是人格化的“道”,是老子本人借助於虛擬的“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
各傳世本均無此句。此章一方面闡明“道”的情形特質,一方面喻示人當如“道”那樣事為。因此,有無此句於意蘊無有增損。但從文意看,帛書本順暢。但王本的“大”可以釋作尊崇。倘若釋作廣大,則于文意未如帛書本順暢。這是因為,後文是“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的廣大不是因為他“不自為大”,而是天性。難不成他“自為大”之後就成不了大?就無法讓萬物歸往復返了?既便如此,似也未如帛書為宜。
本書校訂文從帛書本。
之:結構助詞,無實義。
能:助動詞,能夠,可以。
成:成為,成就。
大:廣大,高大。意謂彙聚天下民眾,為天下人推重、敬仰。
也:語氣助詞,無實義。
以其終不自為大:
以:介詞,表示原因。因為。
其:代詞,指“聖人”。
終:永遠,永久,自始至終。
自:自己,本身。
為:充當,認為。但更確切講,應釋為“謀取,造作”一類含義,意謂人為的、有目的的用各種方式和手段去謀求、去營造。這與上文的“欲”更加契合。
故能成其大:
故:連詞,因此。
其:句中助詞,無實義。
大:廣大。意謂尊崇,尊長。
三、校定及譯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廣泛運行,能夠無所不至。萬物依賴他生長存活,他卻從未言明是自己生養。功業實現了,他也從不標明是自己創獲。護持養育著萬物,卻從不充當主宰者。永遠沒有欲念,可以稱之為卑微。萬物歸附於他,他也不充任掌控者,可以稱之為廣大。所以,聖人之所以能成為尊長,是因為他自己永遠都不謀求尊崇,所以能夠成為尊長。
四、章句詳解
本章描述“道”的運行、功效、與萬物關係、以及無欲無為、不自造作的特性,同時喻示著人生處世和為政治國之道。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此句指明大道運行的廣泛性、普遍性,無所不在,無所不至,無有遺漏,無有偏向。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此處萬物指各類生命物。萬物都依賴“道”而生長發育,都依據“道”而生存活動,沒有“道”的作用,萬物根本不可能存在和持續。但是“道”卻一直默默貢獻,無言無語,從不推辭,也不遺棄。成就了如此功業,造就了天地萬物,但“道”並沒有表明是自己的功勳,並沒有標記是自己建立。否則我們早就知曉了“道”,用不著老子告訴我們。“道”又一直對萬物愛護有加,滋育贍養。可是,具有這樣的事功和效能,“道”卻沒有充當萬物的君王,沒有成為萬物的主宰者。這與人類社會大相徑庭,背道而馳。
常無欲,可名於小:這個“道”非常奇怪,他不像喜歡標榜和佔有的人類那樣。他建立如此豐功,具備如此大能,給予如此恩惠,竟然默默無聞,悄無聲息。他永遠都沒有欲望、貪念。因此,按照人類的通行知見和價值觀念,“道”這樣的東西只能稱作卑微、輕賤,不必受到重視和尊崇。類似於土地、空氣、江河、陽光那樣。有誰將他們的價值放在金銀財寶之上?有誰對他們的重視超過了名譽地位?另外,沒有河流陽光,人們可能會倍加關注,但“道”這個東西永恆存在,無所不至,根本不曾缺少過,所以他看來將永遠被人們忽略。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道”既是萬物出生之所,也是萬物歸往之地。萬物都要返回於“道”,歸屬於“道”。這就表明道的廣大深遠、無所不包、無有不容。
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聖人是體悟大道、依道而行的人。五千文的聖人都是理想化的虛構人物,“是”道的化身。聖人體道行道,永遠都不去千方百計地謀求成為大者,永遠都不會想方設法成為尊長。他自然而然,依道而行,但天下卻自願歸往,從而自動成為尊長。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五、基本概念
本章新出現的道德經中的基本概念有“常無欲”和“聖人”,“常無欲”我們在原1章分析。“聖人”我們在人生社會有關章節再論,也可參見上文注釋辨析部分。
六、差異、岐解及問題
本章諸傳本文字差異雖多,但大同小異,意蘊無別。注家之間除了因傳本文字有別而有不同的解釋外,其餘幾無岐解。這裡分析帛書本和王本中關於“萬物”表述的差別問題。
整個五千文中,“萬物”一詞王本共出現20次,帛書兩本完全一致,共出現16次,其中帛書兩本42章和76章均殘,但必有無疑。另外,郭店老子共出現5次,與王本和帛書本無異。王本和帛本差異共有4處:1,1章王本“天地之始”,帛書兩本並作“萬物之始”。2,34章王本“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帛書兩本均無。3,39章王本“萬物得一以生”、“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帛書兩本均無。4,40章王本“天下萬物”,帛書乙本作“天下之物”,甲本殘缺。其中40章意蘊無別,無須分辨。
本書一再聲稱五千文中萬物主要是指生命物,尤其是動物,這首先有原文表述的依據。原文表述中萬物多指涉生命現象、或者與生命現象相關,當然也有一些無法確定者。此外,還有一個依據,76章王本有“萬物草木”,帛書甲本同,乙本殘缺。既然萬物與草木並列,顯見萬物當指動物,至少在76章是這樣。
先看原1章。這主要涉及對“名”的理解,如果“名”是21章的“其名不去”,意謂生命物的本根原初,那麼帛書本準確清晰,否則王本更宜。我們認為1章的“名”就是指21章的“情(精)”之“名”,因此當以帛書本為是。詳見原1章。
再看原39章。此章闡述“一”的普遍性、普適性和基元性、本根性,天地神靈概莫能外,因此,生命物也是如此。故而王本更宜。正如我們在39章指出的,原文有無此句,對於我們的結論,即萬物也是“得一而生”來說,也毫無影響。參見39章。
最後看34章。“道”是一切的終極根源,對一切存在都發生作用,所有的存在都依賴“道”而生存運演,這是無可置疑的結論。因此,王本的表述無錯,帛書本雖無此句也毫不影響這一結論。
因而,就整個五千文來說,帛書本和王本的文字差異並沒有對整體意蘊、並沒有對關於萬物的情實滋生出不同的理解,一致而無別。
帛書兩本在“萬物”表述上的一致,是兩本同出一個母本或傳本系統的證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