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大乘?

新老怪
文章: 5315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一樓,人乘
二樓,天乘,如處天堂
三樓,聲聞乘,苦集滅道
四樓,緣覺乘,前因後果
五樓,般若乘,夢幻泡影的有為法

順序很清楚明白了
順序很清楚
新老怪
文章: 5315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發明二相。
一者明見。則能遍見 種種惡物 生無量畏。
二者暗見。寂然不見 生無量恐。

明見與暗見。
趙州和尚問:「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
投子大同禪師曰:「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州曰:「我早侯白,伊更侯黑。」
若人會此“侯白侯黑”公案,就懂得此處明見暗見的密意了。
新老怪
文章: 5315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圓悟阿鼻”公案。
大慧宗杲祖師雲。今日或有人問雲門,圜悟老師遷化向甚麼處去。即向他道。入阿鼻大地獄去也。未審意旨如何。飲洋銅汁吞熱鐵圓。或問。還救得也無。雲救不得。為甚麼救不得。是這老漢。家常茶飯。[《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8 ]

大慧宗杲祖師那時正在雲門住持,竟然說其已圓寂的恩師克勤圓悟祖師,“入阿鼻大地獄去”,“飲洋銅汁 吞熱鐵圓”作“家常茶飯”,還說“救不得”,為何以忠孝俠義著稱的大慧祖師會說出這些“詛咒”語呢?
其實上,這是偏中說正的宗門禪機,讀者千萬不要往世間法上理解,由此而誤解大慧祖師。若人真會“飲洋銅汁、吞熱鐵圓”的禪機,就真發實相菩提心,真具正法眼,真見克勤祖師了,由此也就不難明白 本段佛經中隱含的玄機密意了。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寂照世間 »

新老怪 寫: 週二 9月 21, 2021 9:56 am “圓悟阿鼻”公案。
大慧宗杲祖師雲。今日或有人問雲門,圜悟老師遷化向甚麼處去。即向他道。入阿鼻大地獄去也。未審意旨如何。飲洋銅汁吞熱鐵圓。或問。還救得也無。雲救不得。為甚麼救不得。是這老漢。家常茶飯。[《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8 ]

大慧宗杲祖師那時正在雲門住持,竟然說其已圓寂的恩師克勤圓悟祖師,“入阿鼻大地獄去”,“飲洋銅汁 吞熱鐵圓”作“家常茶飯”,還說“救不得”,為何以忠孝俠義著稱的大慧祖師會說出這些“詛咒”語呢?
其實上,這是偏中說正的宗門禪機,讀者千萬不要往世間法上理解,由此而誤解大慧祖師。若人真會“飲洋銅汁、吞熱鐵圓”的禪機,就真發實相菩提心,真具正法眼,真見克勤祖師了,由此也就不難明白 本段佛經中隱含的玄機密意了。
用金剛經來說,就是圓悟祖師悟入夢幻泡影。
用心經來說,就是圓悟祖師悟入五蘊皆空。
用法華經來說,就是圓悟祖師悟入一切法空。
而度一切苦厄。
cyc320
文章: 256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cyc320 »

智慧100 聖嚴法師著
自我圓融

若有諸菩薩,不厭生死苦;具足普賢行,一切莫能壞。──六十華嚴經卷四六.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
  
  此偈是說,如果有人發了要學做菩薩的心願,便不該厭離生死之苦,應當學習普賢菩薩那樣,一邊常隨佛學,一邊恆順眾生。不論有多艱難的逆境困擾,也不會 讓他退失救度眾生的大菩提心。這是描述菩薩行者的信願堅貞,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一般人如果厭苦離苦,便想逃避現實世界,菩薩行者則是知苦、耐 苦,救度眾生脫離苦難,所謂「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所以菩薩不厭生死之苦。
  
  有一對老夫婦,移民到美國紐約,依靠一位做護士的女兒生活,住在醫院附近,隔鄰是教堂,教堂的後院是一大片墓場。因此逢人就說,他們的家是在生老病死 的娑婆世界,精神上相當困擾,很希望搬出那個環境。他們的女兒卻持不同的意見說:生老病死,正是她所服務的工作項目和工作場所。這兩種心態,正好反映出厭 離和不厭離的兩種想法;很多人希望後世再來做人再來相會,也有好多人希望這一生過了之後不再來到人間受苦,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點,以為好死不如歹活,活 著雖然有許多麻煩,還是不希望死亡。
  
  但是發了大願的菩薩,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他們為眾生而來,在生死的世間幫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難的眾生。他們好比進入監獄幫助受刑人,跟他們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難。這樣才能使眾生親近、信賴、接受,才能對眾生有所幫助。
  
  「具足普賢行」,普賢菩薩具足萬行,發了十個大願,願學佛法、願成佛道的目的,乃是為願一切眾生同出苦海、同成佛道。凡是開始信佛學法的人,就是初發心的菩薩,就當學習普賢菩薩廣度眾生的大悲願行。
  
  「一切莫能壞」,是由於菩薩有信、願、行三種心的堅貞不拔,所以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他們失望、退卻、後悔、中止,他們會繼續地再接再勵。如何才 辦得到呢?必須一次又一次地發願要學習普賢菩薩,不戀生死,也不厭生死,便能做到。如果迷戀生命,就會貪生怕死;如果厭倦生命,就會逃避責任。生命的可 貴,不在於貪求一時的享受;死亡的價值是在於完成了奉獻的任務。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過程中,成長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圓滿及大 圓融。
cyc320
文章: 256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cyc320 »

新老怪
文章: 5315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在華嚴善財第四十一參中,摩耶佛母(寄位十地以上)成就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依本願力常為諸菩薩母,特別是最後身菩薩之母,不僅在此閻浮提,而且在此華藏世界海中,都作為諸佛之母。 "所有一切毘盧遮那如來,皆入我身,示現誕生 自在神變"。 大家看到此如來禪公案,都會以為這是大菩薩的神通威德所致,很難往參禪的機鋒上領會。 為此特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以便發起我們的參究疑情。

"師姑女作"公案。
歸宗智常祖師曰:"「汝見甚麼道理,便言大悟? 試說看。」
五臺智通禪師曰:「師姑元是女人作。」 宗異之,師便辭去。 "[《五燈會元》卷4 ]

歸宗祖師是馬祖大師的法嗣,五臺智通禪師是歸宗的法嗣。 此案在佛門中流行的說法是「尼姑是女人生的」,大多數人將其作為 "自然而然明擺的事"來會。 若這就是「大悟」,那麼人人都大悟了,還用千辛萬苦地 參禪作甚? 我們可不要錯會智通禪師的見性境界了。 為避免學禪人誤解,以便發起疑情,禪宗祖師常說"石女生兒"、"特(公)牛下犢",傅大士甚至說"石牛生象兒",若人會得祖師的這些機鋒,就明白世尊說胎生的密意,也明白摩耶夫人 為諸佛之母 以及胎藏界的密意了。
新老怪
文章: 5315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於意雲何。 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大多數學佛人閱讀此段佛經后,就用對於佛相也不要執著 一句話含混過去了。 為了發起大家的參禪疑情,下面舉出二部佛經:
1眾所周知,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世尊開示十六觀的法門,其中第九觀為觀無量壽佛身相和光明,"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觀經中世尊明確地說,第九觀成就后,即見十方一切諸佛,得無生忍。

2佛說觀佛三昧海經雲:"佛告父王。 如是如是。 未來世中。 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及與一切。 若能至心繫念在內。 端坐正受 觀佛色身。 當知是人心如佛心,與佛無異。 雖在煩惱。 不為諸惡之所覆蔽。 於未來世雨大法雨。 "此經也是明確指示,正觀佛身,即見如來。

大家會問如何融通 金剛經與上述二部觀佛之經呢? 融通的關鍵在於,要真正讀懂這三部經的真實究竟義。
前二部觀經中,世尊側重從妙有實相的角度,來開示見性開悟的境界相。
金剛經中,世尊側重從真空無相的角度,來開示見性開悟的境界相。
在大涅槃經中,世尊開示了"一子之地"和"空平等地"二種眼見佛性的境界,一子之地是說佛菩薩大慈大悲 視眾生猶如獨生之子,推而廣之,一子之地 就是有萬象地的境界。
前二部觀經 側重說有萬象地的見性境界,
金剛經著重說空平等地的見性境界。
相比較而言,金剛經比那二部觀經更為難懂,原因是二部觀經直接說見性者所照見的自佛世界內 般若波羅蜜如幻法的境界相,金剛經則隱說妙有、顯說真空的見性境界。
換句話說,二部觀經借報、應、化三身佛的外相 來開顯自性佛的內相,
金剛經則以自性佛相 而非報應化身佛相,明說真空、暗說妙有,最後又都歸於空平等地的境界。
新老怪
文章: 5315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何以故。 如來所說身相 即非身相。

本經句是金剛經著名的三段式的起首省略句,全句則是"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是名身相"。 此類經句乃是金剛經中常用的公式——說-非-名,據末學統計,本經5千余字,此類三(二)段式竟然出現多達31次,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不能含糊放過。

˙大家通常將其視為 世尊隨說隨破,此遮彼遣,中道不立,目的是為了破除我們的人我執和法我執。 從教下論理來說,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從宗門真參實修來說,這還是不離意識解會的窠巢。 即使我們此遮彼遣到了極致,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大劫后還是墮入空亡。

佛法是真參實悟之事,不是世間哲學思辨遊戲所能契會,我們不能將佛法 搞成新的八股文,否則就把自己的悟門堵死了。 大家都如此作破執著會,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直到世尊臨涅槃前 才顯說眼見佛性的境界,在法華會上 算是半隱半顯地開示眼見佛性的佛之知見,在華嚴時、方等時 和般若時 則是隱說眼見佛性的大事因緣。 若說大涅槃顯說,這是對已經見性開悟者所說的;對於未見性開悟者而言,依然是隱說。 我們對於顯說眼見佛性的大涅槃經都很難讀懂,何況隱說見性開悟的金剛經呢?
新老怪
文章: 5315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對於此"後五百歲"一直困惑不解,直到參禪有省三年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此"後五百歲"同證信序中的"一時"一樣,不是指具體的時間,而是見性開悟的深密微細的境界。 若人會得「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就於「一時」(時節因緣成熟的眼見佛性開悟之一時)得個契入處了。 這後五百歲 要從達磨初祖的傳法偈講起。
偈雲: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江槎分玉浪  管炬開金鎖
五口相共行 九十無彼我。

˙此偈有二個"五"字句,一華開五葉,五口相共行。 對於一華開五葉,主要有二種解釋:
一是普遍的觀點,認為指西天傳來的禪宗一花,在中華大地後來分為臨濟、曹洞、溈仰、雲門和法眼五宗(葉)。
二是皇帝禪師雍正認為,此五葉指達摩後慧可、僧燦、道信、弘忍和慧能五祖師。
如此說來,將初祖的傳法偈理解成讚記或預言了,此二說法可說是馬後放炮,事後諸葛,按禪門語就是"大似賊後張弓"。
其實,達摩大師此偈 全部是禪機密語,若人會得"一華",就契入祖師禪的最初句;
若人會得"開五葉",就基本通透祖師禪的牢關句了;
若會得一華開五葉,必然明白五口相共行的玄機密意。
末學如此解說,恐怕大家仍難得個入處,下面特舉出善財五十三參的第四十參瞿波釋種女(寄位十地)中的一段如來禪公案,便於讀者隨文入觀。

"五百拉繩"公案。
爾時太子受父王教。 與十千采女。 詣香芽園。 遊觀戲樂。 太子是時。 乘妙寶車。 其車具有種種嚴飾。 置大摩尼師子之座。 而坐其上。 五百採女。 各執寶繩牽馭而行。

此太子乃世尊因地本生。 本段看似場景的描寫,其實是如來禪的機鋒。 講經法師大德或許會解釋說,此"五百"之"五",表示五根五力。 若進問:五根五力又表示什麼? 他們就說,表信、進、念、定、慧之五根五力。 從教下普及的角度來說,此釋不無道理。 若追問:五根五力通於小乘與大乘,其對於見性開悟方面 有何妙義呢? 法師只能說,其對於見性開悟起到資糧基礎的作用。
其實,從見性的層面來看,若人會得太子寶車由"五百採女,各執寶繩牽饄而行"一句,祖師禪的最初句與牢關句就基本通透了。 若人識得"香芽園"和"太子寶車",必然會得達摩偈中的"一花",參破禪門最初句和重關句就不在話下了。 若人識得"五百採女,各執寶繩牽馭而行"的甚深密意,方對於"五根五力"的見性意趣恍然大悟,也就自然明白達摩偈的"開五葉"和"五口相共行"的玄機妙語,也領會世尊後五百歲的真實究竟義,亦品出世尊後面"不於一佛二佛 三四五佛 而種善根"句的禪味了。

:mrgreen:五口相共行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