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相顯(法)性
==============
是的,金剛經的"性"就是這個
金剛經透過離相或是破相--來指向"性"
Sherlock兄既然可以自己說出
其實就不須我再多事,後面導出"性"來
不過這篇不是只為Sherlock兄
等我把空更深入的解析完
我還是會盡量的把"性"說清楚
談談佛教中一個重要概念--不二
-
- 文章: 608
-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談談佛教中一個重要概念--不二
假設--我當你已經完成500次"不"的練習
前面其實也說了"不"就是空,就是否定式(不定式)
現在,我想問一下已經練習了500次的"不"的你
請問,有一個不二的題目
關於左,右--所以是--不左不右
也就是不左相,不右相
那我將左相右相加起來,除以二
產生一個中間相(我們不是也很喜歡稱不二叫做中道?)
請問--中間相是不二嗎?
建議:
請不要拿上一篇我回Sherlock兄的性的觀念,來回答這個問題
性還在後面,我們還沒到達性的階段,也還沒導出
你不能拿後面來解前面
請純粹以你心中的"不"
也測試一下你中的"不定式"
跟中間相有何關係
這將有助於提升你的"不",到準備要進入"性"中的最後一個階段
前面其實也說了"不"就是空,就是否定式(不定式)
現在,我想問一下已經練習了500次的"不"的你
請問,有一個不二的題目
關於左,右--所以是--不左不右
也就是不左相,不右相
那我將左相右相加起來,除以二
產生一個中間相(我們不是也很喜歡稱不二叫做中道?)
請問--中間相是不二嗎?
建議:
請不要拿上一篇我回Sherlock兄的性的觀念,來回答這個問題
性還在後面,我們還沒到達性的階段,也還沒導出
你不能拿後面來解前面
請純粹以你心中的"不"
也測試一下你中的"不定式"
跟中間相有何關係
這將有助於提升你的"不",到準備要進入"性"中的最後一個階段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
- 文章: 2559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談談佛教中一個重要概念--不二
在什麼情況下,五蘊會是空的,會是空相?A:五蘊猶如虛空,無常
在什麼情況下,身體頭腦,會是不生不滅的、不垢不淨的、不增不減的? A:思惟,彼好比「虛空質性」等起
在什麼情況下,身體頭腦,會是不生不滅的、不垢不淨的、不增不減的? A:思惟,彼好比「虛空質性」等起
-
- 文章: 1078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談談佛教中一個重要概念--不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03〈3 觀照品〉:「舍利子!諸色空,彼非色;諸受、想、行、識空,彼非受、想、行、識。何以故?舍利子!諸色空,彼非變礙相;諸受空,彼非領納相;諸想空,彼非取像相;諸行空,彼非造作相;諸識空,彼非了別相。何以故?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染不淨,不增不減,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處,無耳、鼻、舌、身、意處;無色處,無聲、香、味、觸、法處;無眼界、色界、眼識界,無耳界、聲界、耳識界,無鼻界、香界、鼻識界,無舌界、味界、舌識界,無身界、觸界、身識界,無意界、法界、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滅,乃至無老死愁歎苦憂惱亦無老死愁歎苦憂惱滅;無苦聖諦,無集、滅、道聖諦;無得,無現觀;無預流,無預流果;無一來,無一來果;無不還,無不還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獨覺,無獨覺菩提;無菩薩,無菩薩行;無正等覺,無正等覺菩提。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與如是法相應故,應言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CBETA 2024.R1, T07, no. 220, p. 14a7-28)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29〈32 功德品〉:「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或諸天子及諸天女,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一經其耳,善根力故,定當漸次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皆學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何以故?憍尸迦!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普攝一切菩提分法,若諸佛法、若菩薩法、若獨覺法、若聲聞法皆具攝故。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是一切呪王,最尊最勝、最上最妙,能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何以故?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能除一切惡不善法,能攝一切殊勝善法。」(CBETA 2024.R1, T07, no. 220, p. 156a8-22)
《陀羅尼集經》卷3〈佛說跋折囉功能法相品〉: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呪曰:『跢姪他(一) 揭帝揭帝(二) 波羅揭帝(三) 波囉僧揭帝(四) 菩提(五) 莎訶(六)』」(CBETA 2024.R1, T18, no. 901, p. 807b19-21)
吃飯情況下,五蘊會是空的,會是空相...不空怎麼吃三大碗
拉屎情況下,五蘊會是空的,會是空相...拉了一大泡全都空
這是一般人直覺所認為的空
其實不然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29〈32 功德品〉:「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或諸天子及諸天女,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一經其耳,善根力故,定當漸次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皆學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何以故?憍尸迦!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普攝一切菩提分法,若諸佛法、若菩薩法、若獨覺法、若聲聞法皆具攝故。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是一切呪王,最尊最勝、最上最妙,能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何以故?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能除一切惡不善法,能攝一切殊勝善法。」(CBETA 2024.R1, T07, no. 220, p. 156a8-22)
《陀羅尼集經》卷3〈佛說跋折囉功能法相品〉: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呪曰:『跢姪他(一) 揭帝揭帝(二) 波羅揭帝(三) 波囉僧揭帝(四) 菩提(五) 莎訶(六)』」(CBETA 2024.R1, T18, no. 901, p. 807b19-21)
吃飯情況下,五蘊會是空的,會是空相...不空怎麼吃三大碗
拉屎情況下,五蘊會是空的,會是空相...拉了一大泡全都空
這是一般人直覺所認為的空
其實不然
...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談談佛教中一個重要概念--不二
身體為色蘊為色,受想行識四蘊為心。Sherlock 寫: ↑週五 6月 14, 2024 10:28 am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03〈3 觀照品〉:「舍利子!諸色空,彼非色;諸受、想、行、識空,彼非受、想、行、識。何以故?舍利子!諸色空,彼非變礙相;諸受空,彼非領納相;諸想空,彼非取像相;諸行空,彼非造作相;諸識空,彼非了別相。何以故?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染不淨,不增不減,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處,無耳、鼻、舌、身、意處;無色處,無聲、香、味、觸、法處;無眼界、色界、眼識界,無耳界、聲界、耳識界,無鼻界、香界、鼻識界,無舌界、味界、舌識界,無身界、觸界、身識界,無意界、法界、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滅,乃至無老死愁歎苦憂惱亦無老死愁歎苦憂惱滅;無苦聖諦,無集、滅、道聖諦;無得,無現觀;無預流,無預流果;無一來,無一來果;無不還,無不還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獨覺,無獨覺菩提;無菩薩,無菩薩行;無正等覺,無正等覺菩提。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與如是法相應故,應言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CBETA 2024.R1, T07, no. 220, p. 14a7-28)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什麼情況下?
身體色會不異空,空不異身體色,身體色即是空,空即是身體色。
同理
受想行識四蘊為心,頭腦為心
心不異空,空不異心,心即是空,空即是心
在什麼情況下?
頭腦心會不異空,空不異頭腦心,頭腦心即是空,空即是頭腦心。
-
- 文章: 608
-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談談佛教中一個重要概念--不二
請問--中間相是不二嗎?
===================
1.中間相不是--不二
"不"因為是--不定(否定)式
不定,則無法黏著
可以讓你黏著的先決條件--必須是有清楚,確定的標的
你才可能可以黏上去嘛
甚至可以這樣說--凡是確定的,肯定的,都是一種"相"
通達的人,不易黏上這些相
但多數人,連黏上了都不知道
更通達的人,則必須發現,察覺甚麼叫做"相"
--也就是能夠察覺這些"確定肯定",就是"相"的本質
這是有方法可以練就的,而這個方法就是"般若"
因為否定式(不定式)就是般若的起手式
而不定,等於把你的黏著,天生的執著,從根部直接砍斷
讓你沒目標,讓你無所去黏
所以,我們不是常常會說嗎?--人天生執著
執著甚麼?
其實應該要更清楚的說--執著相
同樣,金剛的無住生心的--無住
若要清楚,應該要說成--無住相
因為能讓你執著的,能讓你無住的,一定都有"肯定確定的標的",也一定都是相
所以,若你了解"不"的真正的用意
你就會知道--不二的精神,是在"不"字
而"不"的目的及用法,則是在離所有的"肯定式",亦即--離所有相
所以,中間相不是不二
也不是有個中字,例如中道,就是不二
而真正的中道,重點是在離兩邊
也不是有一個"中"讓你去靠龍
若你的中道是讓你設定一個中間的目標,中間的相去追求,去靠攏
那你的中道不符合"不二"
2.又有人說--色即是空,這是不二嗎?
其實我還知道這樣說的人,他是如何推演來的
因為不二就是--不是二
而既然"不是二",那就是一了
一就是統一的,全部的一真法界
真好,不是嗎?
好吧,這種大一統的思想,不在本篇以因緣法為出發的討論之內
也不想多費精神在這裡
總之一句話--般若的不二重點在於"不"字
"不"完就完事了
不會管你後面是一,還是5,6,7,8
===================
1.中間相不是--不二
"不"因為是--不定(否定)式
不定,則無法黏著
可以讓你黏著的先決條件--必須是有清楚,確定的標的
你才可能可以黏上去嘛
甚至可以這樣說--凡是確定的,肯定的,都是一種"相"
通達的人,不易黏上這些相
但多數人,連黏上了都不知道
更通達的人,則必須發現,察覺甚麼叫做"相"
--也就是能夠察覺這些"確定肯定",就是"相"的本質
這是有方法可以練就的,而這個方法就是"般若"
因為否定式(不定式)就是般若的起手式
而不定,等於把你的黏著,天生的執著,從根部直接砍斷
讓你沒目標,讓你無所去黏
所以,我們不是常常會說嗎?--人天生執著
執著甚麼?
其實應該要更清楚的說--執著相
同樣,金剛的無住生心的--無住
若要清楚,應該要說成--無住相
因為能讓你執著的,能讓你無住的,一定都有"肯定確定的標的",也一定都是相
所以,若你了解"不"的真正的用意
你就會知道--不二的精神,是在"不"字
而"不"的目的及用法,則是在離所有的"肯定式",亦即--離所有相
所以,中間相不是不二
也不是有個中字,例如中道,就是不二
而真正的中道,重點是在離兩邊
也不是有一個"中"讓你去靠龍
若你的中道是讓你設定一個中間的目標,中間的相去追求,去靠攏
那你的中道不符合"不二"
2.又有人說--色即是空,這是不二嗎?
其實我還知道這樣說的人,他是如何推演來的
因為不二就是--不是二
而既然"不是二",那就是一了
一就是統一的,全部的一真法界
真好,不是嗎?
好吧,這種大一統的思想,不在本篇以因緣法為出發的討論之內
也不想多費精神在這裡
總之一句話--般若的不二重點在於"不"字
"不"完就完事了
不會管你後面是一,還是5,6,7,8
-
- 文章: 3207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
- 文章: 1078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談談佛教中一個重要概念--不二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3 習應品〉:「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眾生、壽者、命者、生者、養育眾數人者,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說。」(CBETA 2024.R1, T08, no. 223, p. 221c15-1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2 學觀品〉:「舍利子!如我但有名,謂之為我,實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有名。謂為有情乃至見者,以不可得空故,但隨世俗假立客名;諸法亦爾,不應執著。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CBETA 2024.R1, T05, no. 220, p. 18a29-b7)
「我、人、眾生、壽者」,都是眾生的異名;《般若經》中有十六種異名,都不外從眾生的某一特性而立名,眾生即執此為實有。
「我」,是主宰義,即每一眾生的行動,常人都有自己作主與支配其他(宰)的意欲,所以稱為我。
「人」,行人法,所以名為人。
「眾生」,約現在說:即五眾和合生的——有精神與物質和合的;約三世說:即由前生來今生,今生去後生,不斷的生了又死,死了又受生,與補特伽羅的意義相合。
「壽者」,說眾生的從生到死,成就命根,有一期的生命相續。以般若正觀,即無我、人、眾生、壽命的實性可得。但在五眾和合的緣起法中,有無性從緣的和合相續——假我;依此假名眾生,成立業果相續,生死輪迴。眾生不知無我而執為實有我及我所,所以起惑造業,生死不了;如達自性空而離自我的妄執,即能解脫而入無餘涅槃。
---印順長老《般若經講記》
大一統
可以是一--一真法界(一心法界)
也可以是無--一相無相一性無性
無性之性謂之法性
無自性空
無我我所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我性無有情性無命者性無士夫性無補特伽羅等性
法性無性因緣以之生
生緣無自性
雖有而常無
此即金剛經一切法無我
無我印是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2 學觀品〉:「舍利子!如我但有名,謂之為我,實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有名。謂為有情乃至見者,以不可得空故,但隨世俗假立客名;諸法亦爾,不應執著。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CBETA 2024.R1, T05, no. 220, p. 18a29-b7)
「我、人、眾生、壽者」,都是眾生的異名;《般若經》中有十六種異名,都不外從眾生的某一特性而立名,眾生即執此為實有。
「我」,是主宰義,即每一眾生的行動,常人都有自己作主與支配其他(宰)的意欲,所以稱為我。
「人」,行人法,所以名為人。
「眾生」,約現在說:即五眾和合生的——有精神與物質和合的;約三世說:即由前生來今生,今生去後生,不斷的生了又死,死了又受生,與補特伽羅的意義相合。
「壽者」,說眾生的從生到死,成就命根,有一期的生命相續。以般若正觀,即無我、人、眾生、壽命的實性可得。但在五眾和合的緣起法中,有無性從緣的和合相續——假我;依此假名眾生,成立業果相續,生死輪迴。眾生不知無我而執為實有我及我所,所以起惑造業,生死不了;如達自性空而離自我的妄執,即能解脫而入無餘涅槃。
---印順長老《般若經講記》
大一統
可以是一--一真法界(一心法界)
也可以是無--一相無相一性無性
無性之性謂之法性
無自性空
無我我所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我性無有情性無命者性無士夫性無補特伽羅等性
法性無性因緣以之生
生緣無自性
雖有而常無
此即金剛經一切法無我
無我印是也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