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及諸大眾,至得未曾有,是經家敘述。
阿難等領解佛之開示,故疑惑得以銷除,
前文滿慈
1初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佛示以三種相續,起於一念無明。
2次疑五大,性不相容,何得互遍無礙;佛示以全相即性,以不變隨緣故得自在。
3又再疑諸佛,何時起妄,佛示以 妄本不生,如翳眼見空華,空本無華,何更待生,又喻沙成金,不復為礦。
4最後又問一切眾生,因何有妄,自蔽妙明。佛示以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至此疑惑盡銷,
5但阿難聞之 又疑佛頓棄因緣,不獨有自語相違之嫌,且恐濫外道所執之自然。
佛再示以,知真本有,達妄本空。則因緣自然,俱為戲論。
滿慈及阿難等,聞佛重重微妙開示及訓誨,心中種種疑惑 得以銷除。
實相,即三如來藏,菩提勝淨明心。
既疑惑銷除,心悟實相,則心無挂礙,而得輕安。
此三如來藏之理,昔未曾聞,更無所悟,今既得聞,復有所悟,故曰得未曾有。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1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真假妄語
道光禪師有一次問大珠慧海禪師道:"禪師!您平常用功,是用什麼心修道?"
大珠:"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道光:"既然無心可用,無道可修,為什麼每天要聚眾 勸人參禪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哪裡有什麼地方 可以聚眾?
道光:"事實上你每天聚眾論道,難道這不是說法渡眾?"
大珠:"請你不要冤枉我,我連話都不會說,如何論道?我連一個人都沒有看到,你怎可說我渡眾呢?"
道光:"禪師,您這可打妄語了".
大珠:"老僧連舌頭都沒有,如何妄語?"
道光:"難道有情世間,你和我的存在,還有參禪說法的事實,都是假的嗎?"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為什麼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禪師有一次問大珠慧海禪師道:"禪師!您平常用功,是用什麼心修道?"
大珠:"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道光:"既然無心可用,無道可修,為什麼每天要聚眾 勸人參禪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哪裡有什麼地方 可以聚眾?
道光:"事實上你每天聚眾論道,難道這不是說法渡眾?"
大珠:"請你不要冤枉我,我連話都不會說,如何論道?我連一個人都沒有看到,你怎可說我渡眾呢?"
道光:"禪師,您這可打妄語了".
大珠:"老僧連舌頭都沒有,如何妄語?"
道光:"難道有情世間,你和我的存在,還有參禪說法的事實,都是假的嗎?"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為什麼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
- 文章: 521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請淨土蓮開、法無斧正學子!見證方家-
青青翠竹:
1、先:在這裡,你因為疑惑而提問,就是禪門所講的起疑情。父母的回答就是佛所講的法。正確的理解佛所說法 就叫作正知正解。正知正解生起正見,得此正見,叫做解悟。
後:宗門中的參究功夫 要下到如下問題之中:。。。以上諸多問題逐一參透,正見即生。心中有底 正行無問。以正見為指歸,向自心一反照間,即能見到自心真如實相。
請問:“佛所講的法”產生正見是否能夠“正見即生。心中有底 正行無問。以正見為指歸,向自心一反照間,即能見到自心真如實相。”?
答:第一,這是禪宗論壇。在宗言宗,若在教下,吾絕不言!
何謂說法?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 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 離我垢故。法無壽命 離生死故。法無有人 前後際斷故。法常寂然 滅諸相故。法離於相 無所緣故。法無名字 言語斷故。法無有說 離覺觀故。法無形相 如虛空故。法無戲論 畢竟空故。法無我所 離我所故。法無分別 離諸識故。法無有比 無相待故。法不屬因不在緣故。法同法性 入諸法故。法隨於如無所隨故。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法無動搖 不依六塵故。法無去來 常不住故。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法離好醜。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 鼻舌身心。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法離一切觀行。法相如是 豈可說乎。夫說法者 無說無示。其聽法者 無聞無得。譬如幻士 為幻人說法 當建是意 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 無所掛礙。以大悲心贊於大乘。念報佛恩 不斷三寶。然後說法。
2、“相對於直指,知解終究是繞路還家!”,佛為啥彎彎繞說法?還是說了你不懂!這不懂於參禪不通、看不懂公案 有什麼區別?
答:還是再宗言宗。何謂求法?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求。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不著眾求。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法名寂滅。若行生滅 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 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 非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 是則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法名無為。若行有為 是求有為非求法也。是故大德,若求法者。於一切法 應無所求。
3、自公案流行,伶俐衲子紛出,這些人是不是知解宗徒?還可能僅僅是公案的知解宗徒!請問禪門 提持方法的演變,為什麼演變?
答:三祖僧璨作《信心銘》有曰:“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惟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印宗法師問六祖惠能:“黃梅咐囑,如何指授?”祖曰:“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祖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又曰:“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又立無念為宗。
復曰:“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且引經明無念之旨曰:“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黃檗禪師曰:“我此禪宗,從上相承以來,不會教人 求知求解,只雲學道,早屬接引之辭。然道亦不可學,情存學解,卻是迷道。道無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 內外中間,實無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說汝 如今情量處,情量若盡,心無方所,此道天真,本無名字。”
4、佛經哪部不是自性中流出,禪宗如輕視教典,與此末世,如何提持佛法?
答:《金剛經》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 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 而有差別。”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5、“知解之事,多則成障,少又難悟。”
是提倡佛子 少接觸經典、甚或重祖輕佛的理由嗎?
答:所貴乎禪者,以不立文字,不涉名言,超然獨脫也。今綱宗一立,則名相紛繁。楷成格則,是增人情識,益人知見,而有實法可求也。
聰明者,必穿鑿,愚魯者,益懵懂矣。真悟道者,何貴於此乎?
曰:諸祖所以立綱宗者,正為此也。主人公禪,自謂無情識,而渾乎情識也。自謂絕知見,而純是知見也。自謂無實法,而認定一機一境,恰墮實法也。有臨濟七事,五宗宗旨,用妙密鉗錘以鉤錐之,料揀之,劃削之,而知見始消,情識始破,實法始忘矣。窮盡萬法,而不留一法,是真直捷。透盡諸門,而不滯一門 是真孤峻。徹盡大法小法,一切綱宗 而罷除綱宗,是真獨脫。
黃檗禪師曰:“一等是學,只需無學”!
達摩云: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槃;無心相處 名為彼岸。是知將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
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是名真見。
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何以故?無所見故,見無見故,見非見故。凡夫所見,皆名妄想。
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心境相對,見生於中,若內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淨,乃名為真見。
作此解時,乃名正見。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見與不見,俱不見故;解與不解,俱不解故。
無見之見,乃名真見;無解之解,乃名大解。
夫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
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無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
無所解者,始名正解;解與不解,俱非解也。
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處?心外既無佛,何起佛見?遞相誑惑,不能了本心,被它無情物攝,無自由分。
若也不信,自誑無益。佛無過患,眾生顛倒,不覺不知自心是佛。
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將心覓佛、而不識佛。
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 自心是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造善惡。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閒文書,都無用處。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縱有珍饈如山,眷屬如恒河沙,開眼即見,合眼還見麼?故知有為之法,如夢幻等。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然則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若自己以緣會合,得聖人意,即不用參善知識。此即是生而知之,勝學也。若未悟解,須勤苦參學,因教方得悟。若自明了,不學亦得。
不同迷人,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敕,謗佛妄法。如斯等類,說法如雨,盡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揮,不覺墮生死海。但是不見性人,妄稱是佛。此等眾生,是大罪人,誑它一切眾生,令入魔界。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於是中 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青青翠竹:
1、先:在這裡,你因為疑惑而提問,就是禪門所講的起疑情。父母的回答就是佛所講的法。正確的理解佛所說法 就叫作正知正解。正知正解生起正見,得此正見,叫做解悟。
後:宗門中的參究功夫 要下到如下問題之中:。。。以上諸多問題逐一參透,正見即生。心中有底 正行無問。以正見為指歸,向自心一反照間,即能見到自心真如實相。
請問:“佛所講的法”產生正見是否能夠“正見即生。心中有底 正行無問。以正見為指歸,向自心一反照間,即能見到自心真如實相。”?
答:第一,這是禪宗論壇。在宗言宗,若在教下,吾絕不言!
何謂說法?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 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 離我垢故。法無壽命 離生死故。法無有人 前後際斷故。法常寂然 滅諸相故。法離於相 無所緣故。法無名字 言語斷故。法無有說 離覺觀故。法無形相 如虛空故。法無戲論 畢竟空故。法無我所 離我所故。法無分別 離諸識故。法無有比 無相待故。法不屬因不在緣故。法同法性 入諸法故。法隨於如無所隨故。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法無動搖 不依六塵故。法無去來 常不住故。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法離好醜。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 鼻舌身心。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法離一切觀行。法相如是 豈可說乎。夫說法者 無說無示。其聽法者 無聞無得。譬如幻士 為幻人說法 當建是意 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 無所掛礙。以大悲心贊於大乘。念報佛恩 不斷三寶。然後說法。
2、“相對於直指,知解終究是繞路還家!”,佛為啥彎彎繞說法?還是說了你不懂!這不懂於參禪不通、看不懂公案 有什麼區別?
答:還是再宗言宗。何謂求法?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求。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不著眾求。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法名寂滅。若行生滅 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 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 非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 是則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法名無為。若行有為 是求有為非求法也。是故大德,若求法者。於一切法 應無所求。
3、自公案流行,伶俐衲子紛出,這些人是不是知解宗徒?還可能僅僅是公案的知解宗徒!請問禪門 提持方法的演變,為什麼演變?
答:三祖僧璨作《信心銘》有曰:“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惟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印宗法師問六祖惠能:“黃梅咐囑,如何指授?”祖曰:“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祖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又曰:“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又立無念為宗。
復曰:“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且引經明無念之旨曰:“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黃檗禪師曰:“我此禪宗,從上相承以來,不會教人 求知求解,只雲學道,早屬接引之辭。然道亦不可學,情存學解,卻是迷道。道無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 內外中間,實無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說汝 如今情量處,情量若盡,心無方所,此道天真,本無名字。”
4、佛經哪部不是自性中流出,禪宗如輕視教典,與此末世,如何提持佛法?
答:《金剛經》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 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 而有差別。”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5、“知解之事,多則成障,少又難悟。”
是提倡佛子 少接觸經典、甚或重祖輕佛的理由嗎?
答:所貴乎禪者,以不立文字,不涉名言,超然獨脫也。今綱宗一立,則名相紛繁。楷成格則,是增人情識,益人知見,而有實法可求也。
聰明者,必穿鑿,愚魯者,益懵懂矣。真悟道者,何貴於此乎?
曰:諸祖所以立綱宗者,正為此也。主人公禪,自謂無情識,而渾乎情識也。自謂絕知見,而純是知見也。自謂無實法,而認定一機一境,恰墮實法也。有臨濟七事,五宗宗旨,用妙密鉗錘以鉤錐之,料揀之,劃削之,而知見始消,情識始破,實法始忘矣。窮盡萬法,而不留一法,是真直捷。透盡諸門,而不滯一門 是真孤峻。徹盡大法小法,一切綱宗 而罷除綱宗,是真獨脫。
黃檗禪師曰:“一等是學,只需無學”!
達摩云: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槃;無心相處 名為彼岸。是知將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
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是名真見。
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何以故?無所見故,見無見故,見非見故。凡夫所見,皆名妄想。
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心境相對,見生於中,若內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淨,乃名為真見。
作此解時,乃名正見。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見與不見,俱不見故;解與不解,俱不解故。
無見之見,乃名真見;無解之解,乃名大解。
夫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
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無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
無所解者,始名正解;解與不解,俱非解也。
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處?心外既無佛,何起佛見?遞相誑惑,不能了本心,被它無情物攝,無自由分。
若也不信,自誑無益。佛無過患,眾生顛倒,不覺不知自心是佛。
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將心覓佛、而不識佛。
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 自心是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造善惡。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閒文書,都無用處。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縱有珍饈如山,眷屬如恒河沙,開眼即見,合眼還見麼?故知有為之法,如夢幻等。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然則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若自己以緣會合,得聖人意,即不用參善知識。此即是生而知之,勝學也。若未悟解,須勤苦參學,因教方得悟。若自明了,不學亦得。
不同迷人,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敕,謗佛妄法。如斯等類,說法如雨,盡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揮,不覺墮生死海。但是不見性人,妄稱是佛。此等眾生,是大罪人,誑它一切眾生,令入魔界。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於是中 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
- 文章: 521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阿難問意有二,初欲捐棄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
佛即答 以第一決定義,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然後示 以不生滅為本修因,即是如來 無餘涅槃,本發心路。
次問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佛即答 以第二決定義,教以審詳 煩惱根本。然欲降煩惱,應先細心觀察,煩惱起因,
欲知煩惱起因 當反觀自心,求此妄想 不可得時,攀緣自息,即得解脫。
如華嚴經云:「無上菩提,以心為本;心若清淨,一切善根,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欲成則成。」
又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若能觀心,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又云:「若能觀心體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脫。」
又涅槃經云:「若能觀心,名為上定。」
可知觀心,不獨為斷煩惱之方便,亦即修習 首楞嚴王大定之正行,入佛知見之正因。
佛即答 以第一決定義,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然後示 以不生滅為本修因,即是如來 無餘涅槃,本發心路。
次問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佛即答 以第二決定義,教以審詳 煩惱根本。然欲降煩惱,應先細心觀察,煩惱起因,
欲知煩惱起因 當反觀自心,求此妄想 不可得時,攀緣自息,即得解脫。
如華嚴經云:「無上菩提,以心為本;心若清淨,一切善根,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欲成則成。」
又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若能觀心,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又云:「若能觀心體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脫。」
又涅槃經云:「若能觀心,名為上定。」
可知觀心,不獨為斷煩惱之方便,亦即修習 首楞嚴王大定之正行,入佛知見之正因。
-
- 文章: 521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勸阿難起智觀察。器世間,即山河大地,皆因緣生法,有生滅,可作為,故皆遷變壞滅。
反觀虛空,非可作為故,由始至終,不曾壞滅。此約俗諦言,若據第一義,
●虛空亦因 迷真起妄而有,所謂:「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故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
今約俗諦:器世間有變壞,喻眾生生滅之身心;
虛空不壞,喻佛性不生滅理。
●器世間一切 無不包含於虛空中,喻眾生生滅之身心,不離無生滅之覺性;
●而不生滅性,亦非離生滅之身心。二者名殊體同,非細心觀察不可。
若能審察世間一切,相妄性真,因而捨妄歸真,稱性起修,以不生不滅心 為本修因,自可契證果覺,不生滅性。
反觀虛空,非可作為故,由始至終,不曾壞滅。此約俗諦言,若據第一義,
●虛空亦因 迷真起妄而有,所謂:「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故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
今約俗諦:器世間有變壞,喻眾生生滅之身心;
虛空不壞,喻佛性不生滅理。
●器世間一切 無不包含於虛空中,喻眾生生滅之身心,不離無生滅之覺性;
●而不生滅性,亦非離生滅之身心。二者名殊體同,非細心觀察不可。
若能審察世間一切,相妄性真,因而捨妄歸真,稱性起修,以不生不滅心 為本修因,自可契證果覺,不生滅性。
-
- 文章: 521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無(顧隨《揣籥錄》)
北平節令最是準確,“大雪”到了,真個就下了一場雪。若說天道無為,何以有一場雪?若說行乎其不得不行,想見老天 亦自有他底不得已處。“深冬雪後,風景淒清”尚在其次。至於天寒歲莫,苦水縱然道力不堅,亦還不至於百無聊賴。惟念屈子《離騷》有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莫。”
多少人對下兩句低徊讚美;依苦水看來,倒是前兩句說得最懇切:直得懦夫起立,敗子回頭。有如黃檗大師所說:“不知光陰能有幾何,一息不生,便是來生。”或者要說:苦水你錯了也。屈子作文,黃檗講道,如何能混為一談?豈非茄子地差到黃瓜地裡?則將應之曰:文之與道 初非兩致,道心文心豈分二途?莊子尚說“盜亦有道”,何況于文?又不見佛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乎”?此說甚長,付在來日。
記得初寫《揣籥錄》時,正在夏日。轉眼不覺半年,而今擁爐向火,多病之軀依然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看看《世間解》月刊第六期 又將付印,勢須搜索枯腸,拼湊他三兩千字。寫在文前的題目的一個“無”字 原本也是交了上期文稿之後所預定好了的,不知何以此刻 只是寫不下去,一如腕中有鬼似地。難道心思腦力 也被滴水滴凍的天氣給凍結了不成?
相傳有一位學士,素不信佛,擬作“無佛論”,夜深猶在對燈構思。其妻問:“相公何不就寢?”學士答以擬作無佛論。妻曰:“既無矣,論個甚底?”學士于言下大悟。無佛論當然不復著筆。
又有一位老宿上堂雲;“我在老師會中 得個末後句,不免將來佈施大眾。”良久,雲:“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待汝一日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便下座。
大慧禪師見之,後來上堂卻雲:“山僧即不然。我在老師會中 得個末後句,不免舉似大眾。”便下座。有條攀條,有例攀例。苦水此際 亦頗思抄襲那位學士 和大慧禪師的舊作,只將寫著這“無”字題目的空白稿紙 送與中行道兄,著他照樣登出,而且留著三兩千字的空白。假使真地如是作了,既非偷懶,亦非取巧,更非弄喧,倒老老實實地有一二分衲僧氣息。
所以者何?題目既是個“無”,還說個寫個甚的?假如有的說,有的寫,這“無”早已是“有”而非“無”了也。西國有一文士勸人沉默,下筆不能自休,寫成了一部大書,至今傳以為笑!正是絕好的一個前車之鑒。不過真地將有目無文的稿紙送去,先不必問中行道兒肯不肯就如法炮製,而苦水此時先就覺得不好意思,於此愈見苦水之說得行不得,說什麼:“有諸真實”,“無委曲相?”還談得什麼禪?
以上所說,雖非教中的第一義,卻是苦水的第一義,到此正好斷手。看官至多也只應看到者裡以下所說,俱是閑言中底閑言,剩語中底剩語,看官盡可不看。倘若看了,惹得氣惱,莫謂苦水預先不曾下得警告也。於此忽又想起一則公案,不免舉似諸公。
有一位古德上堂說。
“十字街頭起一間茅廁,只是不許人屙。”
其後又有一位大師上堂,拈舉之後,卻說:
“是你先屙了,更教阿誰屙。”
苦水今日獻醜了也,好在也並不是自今日始,請公莫道苦水無恥。
考教中大小二乘,俱析為“空”,“有”二宗,以空對有,而不以無。我于梵文一個字母亦不識得,想來“空”字較近原文,而“無”字較遠乎?不然,便是古德譯經時,特別回避遮個“無”字,以免有混於道家所立之“無”也。然而經中 卻少不得遮“無”宇。即如盡人皆知的《心經》其中就說: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一連串下了十三個“無”字,而其中省掉底 與“無明”之“無”尚不與焉。至於《涅槃經》中,佛為須跋陀說實相,白“善男於,無相之相 為實相”以下──直寫經文麼?不但費事,而且有文抄公之嫌。查數麼?上面一段心經,已是半日沒弄清楚,這一大段怕不得一兩日方能數完?總之,是累累然如貫珠的一大串“無”字。若再翻他經, 更舉不勝舉。是故於此可說經中不廢“無”字。
然而心眾“無”之上,有一句曰:“是諸法空相”。是故此眾“無”者,所以成“空”,假如不“無”,此“空”不就。此“空相”是第一義實:既非虛空,亦非頑空。
是故《涅槃經》中乃雲“無相之相 為實相”也。或有問日:老子曾謂“損之又損,”與此“空”,“無”頗相當不?應曰:不然。方寸之木,日去其半,萬世不滅,損之又損,只成削減,不得“空”“無”。複次,老氏之意 在“無不為。”佛教意 在由“無”立“空”,即“空”即“實”己。是故老氏意主功用,佛說空相與夫實相 乃為道體,二家之義區以別矣。
以上略說佛教之“無”,以下續明禪宗之“無”。仍拈公案以便舉揚: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曰:“無。”
時黃檗大師 亦曾拈舉此一則公案,卻說:“但去二六時中 看個”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心心相俯猛著精彩,守個‘無’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頓發 悟佛祖之機,便不被天下老和尚瞞,便會開大口。
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闕。到這裡,說什麼閻羅老子?千聖尚不奈你何”黃檗者老漢于此,鼓粥飯氣,將趙川和尚底一個“無”字 舉揚得如天普蓋,似地普擎。難道他是向趙州關下 遞下降書降表了麽?倘若說是,不獨孤負黃檗,亦且不認識趙州。
如今即先說趙州。
遙想趙州當日 四十年除二時粥飯外,更無雜用心處;一何其用心之專耶?年登八十,尚著草鞋行教,既被雲居質問:“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又著他茱萸訶責“老老大大,住處也不知!”又何其用力之勤耶?
及至出世為人,直銷得雪峰存禪師燒香禮拜,贊作“古佛”。
再看他示眾則曰:“把一枝草 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 為一枝草用。”
接人則曰:“汝被時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時辰。”
兩卷語錄 真乃言言錦繡,字字珠璣,且莫說他光明磊落,直須看他老實,質直始得。但遮老漢 有時卻答話只同兒戲:即如僧問:“學人有疑時,如何?”師日:“大宜,小宜?”曰:“大疑。”
師曰:“大宜東北角,小宜僧堂後。”若斯之類,幾同家常。
總為他見得真實,悟得明白,所以掉臂遊行,得大自在也。
又如前面所舉僧問。“狗子有佛性也無?”師答曰:“無。”
其後又有人如此問,師卻答曰:“有。”
兩答不同,然而更無人 說他信口開合。倘說有無正同,一如佛說空相之與實相,苦水於此 又成傍教說禪,罪過非輕。此刻不暇細細分疏,學人且各自疑著去。
如今再說黃檗。
前面所舉狗子無佛性話,黃檗只舉到“無”字為止。其實下面還有兩句:
僧曰:“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狗子因甚卻無?”
州曰:“為伊業識在。”
黃檗太阿在手,殺活擒縱,一任己意,於是斷章取義,單只舉到“無”字,下二語更不照顧。不但此也,他也並不理會“無”字上面那一問,將狗子有無佛性的問題 一腳踢開,只抓住一個“無”字 撒下了天羅地網。
方便善巧,時節因緣,兼而有之,說甚麼向他趙州關下豎降旗,納降表?於是黃檗口裡的“無”宇,雖然從趙州處 偷取將來,卻完全成為黃檗所有,而趙州無分:大似大盜手下,失主亦不敢前來認贓。作家哉!作家哉!
不過吾背今日 如不辜負斷際大師,且須參究他所說的:“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頓開”一句子。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則固然已。學人且道 頓開的心花,是怎的一種顏色,怎的一種樣範?是紅,是白?是大,是小?且不可見他前人恁般道了,亦使稗販去,學語去,一如嬰武,吉了似地輕易地便將此“心花頓開”四個大宇 掛在旁吻邊也。假若不到 此心花頓開的境地,且信去,且疑去,且悟去,總而言之:且“無”去!
遮個暫時拋開,黃檗的遮“無”字 當然不同老莊之‘無“,學人且道:遮與經中之”無“相去多少?苦水適來 已曾亂銃過了也,這是經中 眾無乃所以成空相,即實相亦即道體。黃檗並舉揚之“無”,亦複如然麽?決不,決不。遮只是個“無”,更非別有。發腳自“無”,努力以“無”結果成“無”。澈頭澈尾是個“無”也。有誰懷疑苦水如此說麼?苦水胳臂今日雖然疼痛,並喜並未斷折,既然不能 將空白稿紙送上,一不作,二不休,禿筆殘墨,且繼續寫將下去。
依俗眼看來,歷代宗師 縱非無法與人,亦是胸有城府,深藏若穀,彷佛慳吝性成,收得至寶,不肯出以示人。苦水於此 一不說在智不增,在愚不減,二不說不道無禪,只是無師。只說此事 別人為你著手腳不得。譬如吃飯,別人可能為得一絲毫力麼?即使嚼飯相哺,也要你自家肯咽,咽了能消。且不可說 如今科學發達,可以注射維他命,即是注射,也須你身上自有生機始得,否則向死屍身上注射,問他可能吸取?黃檗上堂,亟勸兄弟家 不被人瞞。趙州上堂,大叫:“自從見老僧後,更不是別人,只是個主人公。”遮不被人瞞,遮主人公,只是要你自己 作得飯了自己來吃。亦不必再向我佛口討取“說法者無法可說'那一句子也。
複次,依俗眼看來,天下之學 莫難於學禪,以為他全無巴鼻,不可捉摸。苦水於此一不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二不說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只說你不肯”無‘將去。不見他古人學書,卻於屋漏痕、公孫大娘舞劍器處 悟得筆法。我問你:那屋漏痕,舞劍器處 可是有字的所在麼?
盡大地是藥,得卻病來 不肯服用,盡大地是門,有得腳來不肯走進。
只管 道難之又難,試問易了又待如何?說什麼作家宗師,便是佛出 也救你不得。大師出世為人,無一不怕祖燈滅絕,喪我兒孫,那個不是用盡吃奶力氣 來拈舉提唱?黃檗更是婆婆媽媽氣十足,生怕學人 無從著力,單只提出一個“無”字來,可謂簡便已極。你且信去,疑去,悟去,“無”去,管他心花甚顏色,甚樣範?時節若至,其理自彰。管他空相,實相?古人不是並“聖諦亦不為”來耶?不可一如攢錢放債的人 只管打著算盤計算將來 連本帶利收回若干錢來。倘然如是,豈獨參禪不得,並作人複亦不得。
不過說到極處,連此“無”字也不消看得!大慧曾道:“你但灰卻心念來看,灰來灰去,驀然冷灰裡一粒豆爆在爐外,便是沒事人也。”但這“沒事人”也還不成。何以故?──
“直繞萬里無雲,青天也須吃棒!”
附錄:論老氏之“無”
華夏古哲之善於言無者,其惟老聃乎?
其論無之用,則曰:“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延植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雖不否認“有”之利,而以為“有”之用 則在於“無”,假如無“無”,“有”亦無所“用”之。故又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老氏意在治天下,放不主無所為。但“為”必基於“無為‘,”無為“可以”無不為“;反言之,有”為“即不能”無不為“,亦不足以治天下。此老氏之政治哲學,亦即其人生藝術,後世雖尊之為道教之祖,而老子固非宗教家也。及至唐代,則又追縊為玄元皇帝,雖不免滑稽,但細按之,固亦不無真切處也。
其在兩漢,黃老並稱,然世代緬遠,書籍殘闕,黃帝之義諦,或多出之傳聞與夫假託,既難徵實,無由較考已。遠至六代,則又老莊兼舉。莊子之書 流傳至今,人人得而讀之。吾嘗取蒙叟之說,證以老氏之義,覺二家 實有差別,較之孟軻之去孔聖為更遠。夫老氏之”無“,其意在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則意在於”無為“者,即在於”無不為“,則於是’無為”為用而非的。
莊子之言“無”其意在於“無用”,“無用”即“用”,於是“無用”乃成為終竟之的矣。
故惠子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而莊子答之曰:“知無用 而始可與言用矣。夫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是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致黃泉,人尚有用乎?”其有寓言,亦顯斯義。是故山木 以不材長年,無用也,白龜以中蔔。見殺有用也。
若此之類,莊子書中,更仆難數。
反觀老聃,則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其言之渾厚者,則“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化。”(附注:上一句主,下三句賓。)其言之顯刻者,則“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因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附注:上三句賓,下一句主。)若此之類,老子書中,亦更僕談數。是乃有人 謂老氐為自私,自利,為奸巧,陰謀者矣。然自私,自利者害他,而老子有三寶,其首為“慈”。奸巧,陰謀者妨人,而老子曰:“聖人亦不傷民。”則世之以自私,自利,奸巧,陰謀目老子者,何不於吾前所雲 政治哲學與夫生活藝術者 而一細究之耶?苟其究之而與予心有同然,則於吾前所雲 玄元皇帝之尊號 亦不無真切處者,將亦不復致疑也耶?
莊子記庖丁 自述其解牛之技曰:“……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此固大似乎老氏所謂“無有入無間”之言矣。然而繼之曰:“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則一何其安閒耶?
又曰:“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此又大似乎老氏所謂“聖人猶難,故終無難”之言矣。然而又繼之曰:“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則又一何其自在耶?
吾每讀老氏之書,輒覺其戒慎恐懼,莊子不如是也,吾每讀莊子之書,輒覺其放浪姿肆,老氏即又不如是也。所以者何!曰:老氏以”無“為用;而莊子則用”無“也。
莊子之意,只在”無為“,而老氏則意在於”無不為“也。斯則老莊之大較也。
老氏言無,其對“有”,故曰“有無相生。”又其言“無”,其終在”無為”,故曰:“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則其所謂“無”者固非絕對矣。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中旬於倦駝庵
小記
吾為此“無”字小文,初擬厘為上,中,下三篇。上篇論老氏之“無”,中篇下篇分論教宗之“無”。文體則上用文一言,中仿譯經,下仍語錄。及寫上篇時,運思澀滯,下筆拙遲,屢思擱置,交稿期追,未能自已;遂乃勉強成幅。吾生性疏闊而躁急,每不能入微而守靜。比者寒流潛襲,冬意更深,病骨支離,精神疲敝。加以北陸南躔,日晷浸短,俗務牽縈,少有餘暇,稍一周旋,便已黃昏。晚夕燈下不能構思,十載以來,漸成慣習。況複電力不繼,須藉燈燭,微光如磷,倦目生花。凡此種種皆屬叵耐,匡懷之餘,思致益窘。陸氏文賦所謂:“意不稱物,文不遠意”者,而今乃識之矣。於是改弦易轍,不復區分,仍複沿用語錄體裁隨手揮灑。向時計畫乃歸烏有。顧上篇已成,不忍摧毀,過而存之,則今之附錄是也。然私意亦非全為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茲更略言,就正有道。溯禪之一詞,本出佛說,然只以之作學佛之階梯,而非為道之終竟。及夫達摩西來,大鑒受衣,江西南嶽既江漢以同流,一花五葉亦岳宗而分峙。呵佛罵祖,直指單傳,意氣如雲,目光如炬,風靡天下,奔走世人者,自唐及傳且千有餘歲焉。大似賦出於詩,本屬附庸,後來離立乃成大國也已。粵在魏晉,“玄風獨扇,為學窮於柱下,博物止乎七篇。”然隱侯斯斯言實不盡確。則以爾時北抵河朔,南至江左,朝野上下,佛教盛行,智者體其般若菩提,愚者仰其因果報應,玄學只及於上流,而大教兼被於民間也。於是朝士喜游林下,道流亦多友文人,玄風教義,遂互相影響。教義之漸于玄風者今姑置之。玄風之染及教義者,蓄積既深,發揚益烈,迨至有唐,大闡宗風。然則禪宗雖出於佛教,而非教義所能盡包,即謂為華夏所獨創,亦何不可之有?吾十餘年來研讀經籍,時有斯感,每擬操抓著為專論。學識既苦簡陋,生活亦病擾攘,遲遲至令,未克著手。聊於小記露其緒端。是則不能不有冀于並世賢達賜以是正,後來學人續與鑽研者矣。自寫《揣籥錄》以來,迄今六篇。而此“無”字一首費時十餘日,為前此所未有。縱使篇幅之較長,究異禪機之時動,正文即不類於珥貂,“錄”“記”亦適成為狗尾。人或見諒,心終內慚。月攘鄰雞者有言曰:“以待來年,然後正之。”
一九四七年歲不盡一十有二日倦駝庵苦水又識
(顧隨《揣籥錄》六、無)
北平節令最是準確,“大雪”到了,真個就下了一場雪。若說天道無為,何以有一場雪?若說行乎其不得不行,想見老天 亦自有他底不得已處。“深冬雪後,風景淒清”尚在其次。至於天寒歲莫,苦水縱然道力不堅,亦還不至於百無聊賴。惟念屈子《離騷》有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莫。”
多少人對下兩句低徊讚美;依苦水看來,倒是前兩句說得最懇切:直得懦夫起立,敗子回頭。有如黃檗大師所說:“不知光陰能有幾何,一息不生,便是來生。”或者要說:苦水你錯了也。屈子作文,黃檗講道,如何能混為一談?豈非茄子地差到黃瓜地裡?則將應之曰:文之與道 初非兩致,道心文心豈分二途?莊子尚說“盜亦有道”,何況于文?又不見佛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乎”?此說甚長,付在來日。
記得初寫《揣籥錄》時,正在夏日。轉眼不覺半年,而今擁爐向火,多病之軀依然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看看《世間解》月刊第六期 又將付印,勢須搜索枯腸,拼湊他三兩千字。寫在文前的題目的一個“無”字 原本也是交了上期文稿之後所預定好了的,不知何以此刻 只是寫不下去,一如腕中有鬼似地。難道心思腦力 也被滴水滴凍的天氣給凍結了不成?
相傳有一位學士,素不信佛,擬作“無佛論”,夜深猶在對燈構思。其妻問:“相公何不就寢?”學士答以擬作無佛論。妻曰:“既無矣,論個甚底?”學士于言下大悟。無佛論當然不復著筆。
又有一位老宿上堂雲;“我在老師會中 得個末後句,不免將來佈施大眾。”良久,雲:“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待汝一日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便下座。
大慧禪師見之,後來上堂卻雲:“山僧即不然。我在老師會中 得個末後句,不免舉似大眾。”便下座。有條攀條,有例攀例。苦水此際 亦頗思抄襲那位學士 和大慧禪師的舊作,只將寫著這“無”字題目的空白稿紙 送與中行道兄,著他照樣登出,而且留著三兩千字的空白。假使真地如是作了,既非偷懶,亦非取巧,更非弄喧,倒老老實實地有一二分衲僧氣息。
所以者何?題目既是個“無”,還說個寫個甚的?假如有的說,有的寫,這“無”早已是“有”而非“無”了也。西國有一文士勸人沉默,下筆不能自休,寫成了一部大書,至今傳以為笑!正是絕好的一個前車之鑒。不過真地將有目無文的稿紙送去,先不必問中行道兒肯不肯就如法炮製,而苦水此時先就覺得不好意思,於此愈見苦水之說得行不得,說什麼:“有諸真實”,“無委曲相?”還談得什麼禪?
以上所說,雖非教中的第一義,卻是苦水的第一義,到此正好斷手。看官至多也只應看到者裡以下所說,俱是閑言中底閑言,剩語中底剩語,看官盡可不看。倘若看了,惹得氣惱,莫謂苦水預先不曾下得警告也。於此忽又想起一則公案,不免舉似諸公。
有一位古德上堂說。
“十字街頭起一間茅廁,只是不許人屙。”
其後又有一位大師上堂,拈舉之後,卻說:
“是你先屙了,更教阿誰屙。”
苦水今日獻醜了也,好在也並不是自今日始,請公莫道苦水無恥。
考教中大小二乘,俱析為“空”,“有”二宗,以空對有,而不以無。我于梵文一個字母亦不識得,想來“空”字較近原文,而“無”字較遠乎?不然,便是古德譯經時,特別回避遮個“無”字,以免有混於道家所立之“無”也。然而經中 卻少不得遮“無”宇。即如盡人皆知的《心經》其中就說: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一連串下了十三個“無”字,而其中省掉底 與“無明”之“無”尚不與焉。至於《涅槃經》中,佛為須跋陀說實相,白“善男於,無相之相 為實相”以下──直寫經文麼?不但費事,而且有文抄公之嫌。查數麼?上面一段心經,已是半日沒弄清楚,這一大段怕不得一兩日方能數完?總之,是累累然如貫珠的一大串“無”字。若再翻他經, 更舉不勝舉。是故於此可說經中不廢“無”字。
然而心眾“無”之上,有一句曰:“是諸法空相”。是故此眾“無”者,所以成“空”,假如不“無”,此“空”不就。此“空相”是第一義實:既非虛空,亦非頑空。
是故《涅槃經》中乃雲“無相之相 為實相”也。或有問日:老子曾謂“損之又損,”與此“空”,“無”頗相當不?應曰:不然。方寸之木,日去其半,萬世不滅,損之又損,只成削減,不得“空”“無”。複次,老氏之意 在“無不為。”佛教意 在由“無”立“空”,即“空”即“實”己。是故老氏意主功用,佛說空相與夫實相 乃為道體,二家之義區以別矣。
以上略說佛教之“無”,以下續明禪宗之“無”。仍拈公案以便舉揚: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曰:“無。”
時黃檗大師 亦曾拈舉此一則公案,卻說:“但去二六時中 看個”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心心相俯猛著精彩,守個‘無’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頓發 悟佛祖之機,便不被天下老和尚瞞,便會開大口。
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闕。到這裡,說什麼閻羅老子?千聖尚不奈你何”黃檗者老漢于此,鼓粥飯氣,將趙川和尚底一個“無”字 舉揚得如天普蓋,似地普擎。難道他是向趙州關下 遞下降書降表了麽?倘若說是,不獨孤負黃檗,亦且不認識趙州。
如今即先說趙州。
遙想趙州當日 四十年除二時粥飯外,更無雜用心處;一何其用心之專耶?年登八十,尚著草鞋行教,既被雲居質問:“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又著他茱萸訶責“老老大大,住處也不知!”又何其用力之勤耶?
及至出世為人,直銷得雪峰存禪師燒香禮拜,贊作“古佛”。
再看他示眾則曰:“把一枝草 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 為一枝草用。”
接人則曰:“汝被時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時辰。”
兩卷語錄 真乃言言錦繡,字字珠璣,且莫說他光明磊落,直須看他老實,質直始得。但遮老漢 有時卻答話只同兒戲:即如僧問:“學人有疑時,如何?”師日:“大宜,小宜?”曰:“大疑。”
師曰:“大宜東北角,小宜僧堂後。”若斯之類,幾同家常。
總為他見得真實,悟得明白,所以掉臂遊行,得大自在也。
又如前面所舉僧問。“狗子有佛性也無?”師答曰:“無。”
其後又有人如此問,師卻答曰:“有。”
兩答不同,然而更無人 說他信口開合。倘說有無正同,一如佛說空相之與實相,苦水於此 又成傍教說禪,罪過非輕。此刻不暇細細分疏,學人且各自疑著去。
如今再說黃檗。
前面所舉狗子無佛性話,黃檗只舉到“無”字為止。其實下面還有兩句:
僧曰:“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狗子因甚卻無?”
州曰:“為伊業識在。”
黃檗太阿在手,殺活擒縱,一任己意,於是斷章取義,單只舉到“無”字,下二語更不照顧。不但此也,他也並不理會“無”字上面那一問,將狗子有無佛性的問題 一腳踢開,只抓住一個“無”字 撒下了天羅地網。
方便善巧,時節因緣,兼而有之,說甚麼向他趙州關下豎降旗,納降表?於是黃檗口裡的“無”宇,雖然從趙州處 偷取將來,卻完全成為黃檗所有,而趙州無分:大似大盜手下,失主亦不敢前來認贓。作家哉!作家哉!
不過吾背今日 如不辜負斷際大師,且須參究他所說的:“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頓開”一句子。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則固然已。學人且道 頓開的心花,是怎的一種顏色,怎的一種樣範?是紅,是白?是大,是小?且不可見他前人恁般道了,亦使稗販去,學語去,一如嬰武,吉了似地輕易地便將此“心花頓開”四個大宇 掛在旁吻邊也。假若不到 此心花頓開的境地,且信去,且疑去,且悟去,總而言之:且“無”去!
遮個暫時拋開,黃檗的遮“無”字 當然不同老莊之‘無“,學人且道:遮與經中之”無“相去多少?苦水適來 已曾亂銃過了也,這是經中 眾無乃所以成空相,即實相亦即道體。黃檗並舉揚之“無”,亦複如然麽?決不,決不。遮只是個“無”,更非別有。發腳自“無”,努力以“無”結果成“無”。澈頭澈尾是個“無”也。有誰懷疑苦水如此說麼?苦水胳臂今日雖然疼痛,並喜並未斷折,既然不能 將空白稿紙送上,一不作,二不休,禿筆殘墨,且繼續寫將下去。
依俗眼看來,歷代宗師 縱非無法與人,亦是胸有城府,深藏若穀,彷佛慳吝性成,收得至寶,不肯出以示人。苦水於此 一不說在智不增,在愚不減,二不說不道無禪,只是無師。只說此事 別人為你著手腳不得。譬如吃飯,別人可能為得一絲毫力麼?即使嚼飯相哺,也要你自家肯咽,咽了能消。且不可說 如今科學發達,可以注射維他命,即是注射,也須你身上自有生機始得,否則向死屍身上注射,問他可能吸取?黃檗上堂,亟勸兄弟家 不被人瞞。趙州上堂,大叫:“自從見老僧後,更不是別人,只是個主人公。”遮不被人瞞,遮主人公,只是要你自己 作得飯了自己來吃。亦不必再向我佛口討取“說法者無法可說'那一句子也。
複次,依俗眼看來,天下之學 莫難於學禪,以為他全無巴鼻,不可捉摸。苦水於此一不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二不說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只說你不肯”無‘將去。不見他古人學書,卻於屋漏痕、公孫大娘舞劍器處 悟得筆法。我問你:那屋漏痕,舞劍器處 可是有字的所在麼?
盡大地是藥,得卻病來 不肯服用,盡大地是門,有得腳來不肯走進。
只管 道難之又難,試問易了又待如何?說什麼作家宗師,便是佛出 也救你不得。大師出世為人,無一不怕祖燈滅絕,喪我兒孫,那個不是用盡吃奶力氣 來拈舉提唱?黃檗更是婆婆媽媽氣十足,生怕學人 無從著力,單只提出一個“無”字來,可謂簡便已極。你且信去,疑去,悟去,“無”去,管他心花甚顏色,甚樣範?時節若至,其理自彰。管他空相,實相?古人不是並“聖諦亦不為”來耶?不可一如攢錢放債的人 只管打著算盤計算將來 連本帶利收回若干錢來。倘然如是,豈獨參禪不得,並作人複亦不得。
不過說到極處,連此“無”字也不消看得!大慧曾道:“你但灰卻心念來看,灰來灰去,驀然冷灰裡一粒豆爆在爐外,便是沒事人也。”但這“沒事人”也還不成。何以故?──
“直繞萬里無雲,青天也須吃棒!”
附錄:論老氏之“無”
華夏古哲之善於言無者,其惟老聃乎?
其論無之用,則曰:“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延植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雖不否認“有”之利,而以為“有”之用 則在於“無”,假如無“無”,“有”亦無所“用”之。故又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老氏意在治天下,放不主無所為。但“為”必基於“無為‘,”無為“可以”無不為“;反言之,有”為“即不能”無不為“,亦不足以治天下。此老氏之政治哲學,亦即其人生藝術,後世雖尊之為道教之祖,而老子固非宗教家也。及至唐代,則又追縊為玄元皇帝,雖不免滑稽,但細按之,固亦不無真切處也。
其在兩漢,黃老並稱,然世代緬遠,書籍殘闕,黃帝之義諦,或多出之傳聞與夫假託,既難徵實,無由較考已。遠至六代,則又老莊兼舉。莊子之書 流傳至今,人人得而讀之。吾嘗取蒙叟之說,證以老氏之義,覺二家 實有差別,較之孟軻之去孔聖為更遠。夫老氏之”無“,其意在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則意在於”無為“者,即在於”無不為“,則於是’無為”為用而非的。
莊子之言“無”其意在於“無用”,“無用”即“用”,於是“無用”乃成為終竟之的矣。
故惠子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而莊子答之曰:“知無用 而始可與言用矣。夫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是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致黃泉,人尚有用乎?”其有寓言,亦顯斯義。是故山木 以不材長年,無用也,白龜以中蔔。見殺有用也。
若此之類,莊子書中,更仆難數。
反觀老聃,則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其言之渾厚者,則“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化。”(附注:上一句主,下三句賓。)其言之顯刻者,則“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因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附注:上三句賓,下一句主。)若此之類,老子書中,亦更僕談數。是乃有人 謂老氐為自私,自利,為奸巧,陰謀者矣。然自私,自利者害他,而老子有三寶,其首為“慈”。奸巧,陰謀者妨人,而老子曰:“聖人亦不傷民。”則世之以自私,自利,奸巧,陰謀目老子者,何不於吾前所雲 政治哲學與夫生活藝術者 而一細究之耶?苟其究之而與予心有同然,則於吾前所雲 玄元皇帝之尊號 亦不無真切處者,將亦不復致疑也耶?
莊子記庖丁 自述其解牛之技曰:“……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此固大似乎老氏所謂“無有入無間”之言矣。然而繼之曰:“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則一何其安閒耶?
又曰:“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此又大似乎老氏所謂“聖人猶難,故終無難”之言矣。然而又繼之曰:“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則又一何其自在耶?
吾每讀老氏之書,輒覺其戒慎恐懼,莊子不如是也,吾每讀莊子之書,輒覺其放浪姿肆,老氏即又不如是也。所以者何!曰:老氏以”無“為用;而莊子則用”無“也。
莊子之意,只在”無為“,而老氏則意在於”無不為“也。斯則老莊之大較也。
老氏言無,其對“有”,故曰“有無相生。”又其言“無”,其終在”無為”,故曰:“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則其所謂“無”者固非絕對矣。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中旬於倦駝庵
小記
吾為此“無”字小文,初擬厘為上,中,下三篇。上篇論老氏之“無”,中篇下篇分論教宗之“無”。文體則上用文一言,中仿譯經,下仍語錄。及寫上篇時,運思澀滯,下筆拙遲,屢思擱置,交稿期追,未能自已;遂乃勉強成幅。吾生性疏闊而躁急,每不能入微而守靜。比者寒流潛襲,冬意更深,病骨支離,精神疲敝。加以北陸南躔,日晷浸短,俗務牽縈,少有餘暇,稍一周旋,便已黃昏。晚夕燈下不能構思,十載以來,漸成慣習。況複電力不繼,須藉燈燭,微光如磷,倦目生花。凡此種種皆屬叵耐,匡懷之餘,思致益窘。陸氏文賦所謂:“意不稱物,文不遠意”者,而今乃識之矣。於是改弦易轍,不復區分,仍複沿用語錄體裁隨手揮灑。向時計畫乃歸烏有。顧上篇已成,不忍摧毀,過而存之,則今之附錄是也。然私意亦非全為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茲更略言,就正有道。溯禪之一詞,本出佛說,然只以之作學佛之階梯,而非為道之終竟。及夫達摩西來,大鑒受衣,江西南嶽既江漢以同流,一花五葉亦岳宗而分峙。呵佛罵祖,直指單傳,意氣如雲,目光如炬,風靡天下,奔走世人者,自唐及傳且千有餘歲焉。大似賦出於詩,本屬附庸,後來離立乃成大國也已。粵在魏晉,“玄風獨扇,為學窮於柱下,博物止乎七篇。”然隱侯斯斯言實不盡確。則以爾時北抵河朔,南至江左,朝野上下,佛教盛行,智者體其般若菩提,愚者仰其因果報應,玄學只及於上流,而大教兼被於民間也。於是朝士喜游林下,道流亦多友文人,玄風教義,遂互相影響。教義之漸于玄風者今姑置之。玄風之染及教義者,蓄積既深,發揚益烈,迨至有唐,大闡宗風。然則禪宗雖出於佛教,而非教義所能盡包,即謂為華夏所獨創,亦何不可之有?吾十餘年來研讀經籍,時有斯感,每擬操抓著為專論。學識既苦簡陋,生活亦病擾攘,遲遲至令,未克著手。聊於小記露其緒端。是則不能不有冀于並世賢達賜以是正,後來學人續與鑽研者矣。自寫《揣籥錄》以來,迄今六篇。而此“無”字一首費時十餘日,為前此所未有。縱使篇幅之較長,究異禪機之時動,正文即不類於珥貂,“錄”“記”亦適成為狗尾。人或見諒,心終內慚。月攘鄰雞者有言曰:“以待來年,然後正之。”
一九四七年歲不盡一十有二日倦駝庵苦水又識
(顧隨《揣籥錄》六、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