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頁 (共 229 頁)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三 1月 26, 2022 11:50 pm
由 妙吉祥如意
是故意識滅時.七識亦滅.
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這裡的涅槃,不是佛果的大般若涅槃。
是阿羅漢獨覺,或八地菩薩摩訶薩證入的滅盡定。心經稱為(究竟涅槃)。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8:06 am
由 黃竹
乘搭飛機至幾萬尺高空,憑窗外望,眼下一片雲海。
藏識喻海亦如是,如雲覆世間,眾生莫能見。而雲受緣風所引而起諸波動變化。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人住大地之上,住天上者不是人。
國土如天上雲,眾生如地上海。分類即九八,都受制於風。雲下雨落地成海,眾生自國土來。
眾生相人相又分列,人自眾生來。成人相了,我自人來。而我這我那我甚麽的,當然是自我而來。
故見所立我相時,自我而出的一切妄念,皆盡。便似楞嚴經佛說的色陰區宇現象。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10:55 am
由 cyc320
若離分別即成無漏,無漏即常猶如虛空
上述此「常」是講猶如虛空性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11:26 am
由 妙吉祥如意
cyc320 寫: ↑週四 1月 27, 2022 10:55 am
若離分別即成無漏,無漏即常猶如虛空
上述此「常」是講猶如虛空性
虛空無性。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11:32 am
由 妙吉祥如意
找到啦~~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
「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勝性,用增勝故。」
回: 你舉這段論文 不就更是佐證我講的觀點嗎 所以說 我跟你確實是雞同鴨講,幼稚園對上大學生 徒呼奈何!?
註解:
自性即圓成實性,(未生)大等(一切種子如瀑流),但住自分(猶住於佛性法身)這即稱(圓成實)自性,若已經轉為大等(一切種子)便名勝性即是(一合相),用意是對創生起動增勝言之。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11:34 am
由 次草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四 1月 27, 2022 11:26 am
cyc320 寫: ↑週四 1月 27, 2022 10:55 am
若離分別即成無漏,無漏即常猶如虛空
上述此「常」是講猶如虛空性
虛空無性。
善分別與意識分別不同
有人我相不可能達到善分別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12:11 pm
由 輕舟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三 1月 26, 2022 10:04 pm
次草 寫: ↑週三 1月 26, 2022 9:39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三 1月 26, 2022 9:32 pm
次草 寫: ↑週三 1月 26, 2022 9:22 pm
經文是何義
不是凡夫能下定論的
您敢玩
您帶種
要扛的起喔
所以我不是教你一定要認真地讀懂佛經 不要隨便道聽塗說前人的前人的前前人 他們不是佛,所以你最安全的方法還是從佛經裡面去找答案,假如你讀不懂佛經 也沒關係。至少別人要評論你的時候,有佛經做依據來辨正法義 而不是在前任的前任的錢錢任裡面糊裡糊塗浪費生命……
.
我貼佛經給您看
您看不懂
也認定前人看不懂
您把您怎麽看得懂的功夫
傳給世人,不就得了
廢話連篇
講不到重點
這麽呆
也能懂佛經
而且是獨得
誰信汝
我坦白告訴你 密嚴經 其實 跟玄奘大師所翻譯的解深密經內容相類似 甚至可以說兩種版本極可能來自於同一源頭……
只是密嚴經,或許代代相傳中內容多有增減變更,只要研讀經文內行一點的,都不難發現,大乘密嚴所詮釋的佛法大義,差玄奘翻譯的解深密經一大截,尤其,密嚴經也是屬於高推阿賴耶識作聖解,因此,我認為
大乘密嚴,極可能跟菩提流支一派(高推阿賴耶識作聖解)較有淵源,今人若要研讀此經,一定要慎重其事,分辨真偽……
隨便舉證一段密嚴經文,就知我所言不虛!!
大乘密嚴經
仁主。
阿賴耶識。雖與能熏及諸心法。
乃至一切染淨種子。而同止住,性恒明潔。如來種姓應知亦然。
定不定別體常清淨。如海常住波潮轉移。阿賴耶識亦復如是。
此經高推阿賴耶識,如海常住,別體常清淨,根本就是把阿賴耶識當成如來藏識。甚至超越一切種子阿陀那識了。
這種論調是完全顛覆佛教三法印的檢驗,一看就知道此經翻譯內容之真偽,問題實在很大。
.
中國各宗派對阿賴耶識亦有多種說法,如︰
(一)
地論宗,以世親之十地經論為主要根據。主張阿賴耶識為真常淨識,視同於佛性如來藏。
(二)
攝論宗,以無著之攝大乘論為主要根據,乃由真諦所譯。主張如來藏緣起,阿賴耶識則為無常有漏法,乃一切煩惱之根本,並於前八識外加上阿摩羅識成為第九識,而以前八識為虛妄,九識為真實。然真諦亦參酌大乘起信論,而以阿賴耶識為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乃真妄和合之識,以第八識具有解性義為真,具有果報義為妄,故真諦之思想,乃融合真、妄二說而成。
(三)
法相唯識宗,以成唯識論為主要根據。玄奘為新譯唯識之代表,排斥如來藏緣起,主張阿賴耶緣起,並立五種種姓,說人、法二空。此種新論說,不僅使中國之唯識思想發生新的大轉變, 亦影響日本之唯識思想。
十地經論【印度
世親著,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譯】
攝大乘論【無著菩薩所造,有三譯:一為後魏佛陀扇多譯,二卷。二為陳真諦譯,三卷。三為唐玄奘譯,三卷】
成唯識論【護法等十菩薩各造論十卷,釋
世親之三十頌。唐玄奘師合糅為十卷,即瑜伽一宗之精要也】
世親【即俱舍論之作者。又作天親。為古印度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
禪宗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俗稱世親菩薩,傳法偈: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無著【天親菩薩之兄也,受世親以大乘義開悟,皆為
法相宗之祖,為古代印度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
玄奘【世稱唐三藏,意謂其精於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聖典。為我國傑出之譯經家,
法相宗之創始人。就慧景聽涅槃經,從嚴法師
受大乘論。】
法相宗
(流派)八宗之一。為窮明萬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此目取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識論明萬法唯識之理,故名唯識宗,此目取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之意。此二者為通稱。更名應理圓實宗,以所詮之理離空有二邊能應理,而為圓滿真實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之意。又名普為乘教宗。以本宗是佛第三時之教,普被五乘之機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之意。其中前二名,為約於法相門之稱,次名為約於觀心門之稱,次為約於教相門之稱。我國慈恩寺窺基,大成此宗,故有慈恩宗之名。經以解深密經,論以瑜伽論唯識論等為所依。原在印度,佛滅後一千年中,無著菩薩由阿逾陀國講堂夜夜昇兜率天,就彌勒菩薩聽受瑜伽論,晝日宣說之於大眾,瑜伽論百卷是也。其後無著之弟世親,造唯識論,助成其義,彼土名為瑜伽宗。玄奘入西域受之於那蘭陀寺之戒賢,傳於支那弟子慈恩大成之,始有法相宗,慈恩宗之名。
———————————
密嚴經有錯?是所知障有錯。
三宗三人一脈相承不離佛法大意,為什麼卻產生不同論述?論述沒有不同,是看的人不解各論同宗不同論的差異。
我不認為是翻譯或經有問題,而是宗派因應時節做不同或更深入的剖析解讀。
所謂因應時節是指歷來為解決學人分別妄想的諍訟,而提出解決分歧的論點。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12:49 pm
由 黃竹
如來(清凈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輾轉無差別。
括著意思是所立之識分別在如來與世間之中,如來與世間都如一個容器。
所以世間名器世間,而如來則是如來室。
如來固然不是世間,然而成如來佛果時,國土眾生,同一法性。
即如來室中本來清凈無分別知覺之藏識,溶合了眾生之分別知覺。眾生知覺即一切,清凈國土性即是一。故說一即一切。非有分別非無分別,非法非非法。
然而,見諸法非相見如來者,是指最初入如來室見國土此一相,不是後來溶合一切分別的成果。
眾生之第八阿賴耶識未歸化入如來藏前,是垢識是生相。如來清凈藏未度入眾生前,是淨識是滅相。佛果,即是不垢不淨,不生不滅。
空如來之成果亦不是終極。計後增上還有不空如來之成果。那便是,非思議非不思議,即本不思議處溶合了國土一切之成果。
故,如來藏有二義,前者空(天)如來藏,後者不空(道)如來藏不思議處這兩個因地。計後有成果便變成果地。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1:06 pm
由 妙吉祥如意
(三)法相唯識宗,以成唯識論為主要根據。玄奘為新譯唯識之代表,排斥如來藏緣起,主張阿賴耶緣起,並立五種種姓,說人、法二空。此種新論說,不僅使中國之唯識思想發生新的大轉變, 亦影響日本之唯識思想。
願聞其詳。
密嚴經有錯?是所知障有錯。
三宗三人一脈相承不離佛法大意,為什麼卻產生不同論述?論述沒有不同,是看的人不解各論同宗不同論的差異。
我不認為是翻譯或經有問題,而是宗派因應時節做不同或更深入的剖析解讀。
所謂因應時節是指歷來為解決學人分別妄想的諍訟,而提出解決分歧的論點。
唯識法相宗乃佛教探討心識流轉層次架構倫理之科學,與創生真相相契合,這是實實在在的科學知識論述,所有唯識法相有憑有據,例如:眼識就是眼識、耳鼻舌身,乃至意識,乃至阿賴耶識,乃至阿陀那識,因果相續於有漏法界,各司其職,井然有序,無有模擬兩可,無各說各話之空間也。
佛法深不可測,微妙難信卻真實不虛,唯識法相誠如上說,百分之一百之(心識構造解剖)科學。而非哲學辯論。
玄奘法相宗,即是釐清事實真相,不再和稀泥罷了……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四 1月 27, 2022 1:15 pm
由 妙吉祥如意
法相宗
為窮明萬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