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頁 (共 614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月 28, 2022 9:35 am
新老怪
一位禪師曾經這樣形容性的作用:「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
意思是:大路兩邊的桃花樹,經過一場大風雨後,落下來的片片桃花遍地皆是。若騎馬從這裏走過的話,從什麼地方能避開殘紅呢?殘紅就是落在地上的桃花殘片。什麼地方能踏不著桃花殘片呢?
這就是說,在我們生活當中,一切都是性的作用,一切現象 都是性的顯現,你就在性海之中,你能離開性嗎?它時時刻刻 都在你六根門頭放光,都在起作用,都在顯現。不管你認識沒認識這個性,你一直沒離開過它,也逃避不開性的作用。
沒有這個性,你就根本不能 起任何作用,我也不能在這裏講經,大家也不能聽,乃至一切事都不能做。然而,我們所見所做的種種事情 俱是夢幻,一旦夢醒,一切均了不可得。「
見性」也是假名。夢時說見性,是在夢中說。
一旦醒來,再說個「醒」,則屬多餘。所以,不要執著在見上。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月 28, 2022 9:47 am
新老怪
這個問題不大容易理解,我們可以再舉個例子來講一下。譬如,鏡子有光滑的平面,根據光的反射原理,能使物體成像。不管是古代的銅鏡,還是現在的平面玻璃鏡,只要是鏡子,它就能照出物體的形象,在鏡子裏有影像形成。你把鏡面朝下放著,放到臺子上,鏡子裏就會有臺面的影子;放到地上,則有地面的影子;你把鏡面朝天放,藍天白雲、星星月亮等,就會在鏡了裏出現;甚至你用布把它包起來,布的像就會照在鏡子裏;即使把它放在沒有一點光線的漆黑房間裏,鏡子裏也會有一片黑的像。欲要鏡子裏沒有任何影像是辦不到的。倘若不能成像,沒有影子,就不能稱其為鏡子了。
佛性也是如此,它的體就譬喻為鏡子,既然有鏡子,它就能顯現出相來。但是小乘聖人對於這個問題 總是搞不清楚。他們總認為,鏡子就是鏡子,不要有影子,有影子就不好了。大乘初門的菩薩則認為,鏡子是鏡子,影子是影子。他們不曉得 鏡子和影子是不能分的,鏡就是影,影就是鏡。雖不可分,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跟水和波的道理相同。這才符合佛法的教義教理,這就是「妙有真空」。只有把這個問題真 正徹底地搞清楚了,才會既不執著影子,同時也懂得鏡子和影子 是不可分的。性在作用處見,體、相、用三位一體。所以,佛法所說的空,照見五蘊 皆空的空,既不是析法真空,也不是體法真空,更不是頑虛空 和斷滅空,而是妙有真空!

「照」,即無上般若妙智之觀照。此能照之智,並非肉眼的觀察能力,也非六識起用之妄照。
「見」,即真心朗然之悟見,而非意識思維之妄見。這裏的「照見」是般若妙智無分別、無所得之照見。因無分別故,則生實相。而實相非相,諸法皆空,故無一可見之相,而見其相。以無所得故,能照之般若真智是空,所照之五蘊 妄境亦空,能照、所照皆空,故曰「照見五蘊皆空」。
但不能執著在空上,也不能執著在照上。也就是說,空也不可得,照見也不可得,謂之「皆空」。這個「皆」字很有份量,就是都不執著。所謂照破、照空五蘊,是說五蘊根本不可得,我們不要執著它為實有,不要執著在這個色相上。但是並不偏空,執著了空,那就是小乘聖人了。
認為五蘊是壞東西,全要空掉,那就起不了妙用了。反過來,我們還要利用五蘊 為我們服務,五蘊又是好東西了。我們無論是做事,還是修道成佛,以致度生,都要利用五蘊。因為佛法 是非空而非有,非有而非空的圓教,而不是偏面教。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月 28, 2022 10:01 am
新老怪
那麼,性在什麼地方顯現呢?就是在事物上顯現。見到事物,就是見到了「性」這個理體。體、相、用三樣東西 是一而三、三而一,三位一體的。對於初見性者,性非眼可見。因為性是無形無相、一絲不掛、一塵不染,不能見,無所見的。一有所見,就非真見了。
《楞嚴經》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其意是說,當你見性的時候,不是用眼晴見的。因為性 是無形無相的,你怎麼可能用眼睛見到呢?有能見、有所見的時候,這個見就不是真見,而是妄見。有能見之心,有所見之相。能所相對,都是虛妄的,所以不是真見。
真見是無所見,一有所見 就不是自性
。《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徹見自性者,肉眼也能見性。為什麼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不是。前面我們已經講了,一切色相 都是自性的顯現。離開性就沒有相,沒有理體,哪里會有事物的成就呢?既然一切色相 都是自性的顯現,相就是性,那麼見相就是見性了。
所以,見相時不被色相所迷,不把相當成真的,而是透過色相見本質,見其理體,就是見到自性。這才是真正 徹底見到自性的人。
譬如天上的白雲,尤其是秋天的白雲,變化無窮。一會兒形似蒼狗,一會兒又變成了獅子,一會兒變為山川大海……。儘管其相 變化多端,但本體——白雲還是一直沒變。
我們識得它是白雲,而不為其變化的假相所迷惑,不著在變化的獅子、狗等假相上面,這就是見性。識得自性是自己,這就是醒悟。
反之,不識自性,只認外界的假相,並以此為真,猶如不識白雲,只認蒼狗,那就錯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之所以稱為五濁惡世,就是因為一切眾生 都執著外境、外相,而不知這些境界、現象都是自性的顯現。忘失本來,迷於外相,這就叫作拋家離捨,在外面流浪生死。根本原因 是自己不認識自性,此乃人生的一個大過錯!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月 28, 2022 10:07 am
新老怪
宗下的玄沙禪師做了一個偈子:「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
這個偈子一出,大家都害怕了,哎呀!不要弄錯了呵,這都是識神呵,性可不是那麼容易見到的呵!殊不知識神 和自性是一體的。我們前面已舉了鏡子和影子,水和波的例子。影子是識神,波浪也是識神。但是波浪本身就是水,我們只要認識到波浪 是水而起的,不要執著這個波浪,從而見水,那麼波瀾壯闊 不是更能起妙用嗎?倘若是一潭死水,那還有什麼壯觀?有什麼玄妙呢?所以,我們認識了水和波,鏡子和影子的關係,就是認清了相和性的關係。
水就是波,波就是水;鏡不離影,影不離鏡;色就是空,空就是色。
通過水的動相——波浪,而識得水這個當體;
通過影子這個相,識得鏡子的當體;
通過一切色相,五蘊、識神等等,認取佛性。
那就時時處處都見性,這就是善用識神,善用五蘊,而起種種的妙用呵!
大乘初門菩薩 沒有認識到這種關係,也就不會善用五蘊而起妙用。所以,他們還是偏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月 28, 2022 8:09 pm
二楞子
不知初門菩薩是啥??


初地(歡喜地),一登此地,現證法性,得未曾得,生大歡喜。
此時,世俗菩提心轉為勝義菩提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菩薩。此地菩薩斷除身見結、疑結、戒禁取見結,遠離不活畏、死畏、惡名畏、惡趨畏、大眾畏,圓滿佈施波羅密,開始示現八相成道。
初地菩薩,不再受生惡趣。
其實,從四加行的忍位開始,就決定不入惡趣,俱舍頌中“忍不墮惡趣”即是此意。與小乘比較,小乘第八聖預流向與初地一樣,斷三種結,滅惡趣道,除異生性。不過,初地菩薩比二乘殊勝,依唯識說,二乘只證人空不證法空,而菩薩則雙證我法二空,智慧超過二乘聖者,依中觀說,初地菩薩只在福德方面超過二乘
在智慧方面,中觀認為二乘也證法空,只有七地以后,菩薩的智慧才會超過二乘。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29, 2022 9:18 am
新老怪
不落因果不昧因果(細川景一)



不落因果不昧因果《無門關》
選自《枯木又逢春——通過禪語悟人生》(細川景一著? 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無門關》第二則裡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參次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眾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師遂問,“面前立者復是何人?”老人云:“諾某甲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甲對雲:'不落因果!'五百年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遂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師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

“迦葉佛”是過去七佛中的第六佛。所謂“一轉語”是只一句便脫迷而悟的話。“不昧”是不曖昧,不弄虛作假。
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在講壇上面向修行僧說法時,總有一個老人安靜地坐在後面聽法。
說法後,老人總和修行僧們一起離開。但有一次,老人沒有離開留下了。百丈和尚覺得很奇怪,問到:“你到底是誰?”
老人回答說:“我不是人。很久以前,在迦葉佛時代是這個寺的住持。有一次,一個修行者問我:“不斷修行,大徹大悟的人 到底受不受因果報應呢?”我馬上回答:'不受因果報應。'正因為這個回答,我墮入500世(500次轉世)的狐狸道,無法脫身。請您大發慈悲,代我做一正確的回答。”
老人恭恭敬敬請法:“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百丈和尚馬上答道“不昧因果(對因果不曖昧,不弄虛作假)。”
老人當下大悟,超脫狐身。
老人為什麼回答“不落因果”而墮野狐之身,而聞“不昧因果”能脫野狐之身呢?

在佛教中,產生事情的直接原因為“因”,間接原因即附加於“因”之上的事情、條件為“緣”,由此產生的結果為“果”。在此過程中,由“因”而“果”的力量為“業”。
例如有一粒豆的種子,這是“因”,耕田、播種、澆水、施肥,這些叫做“緣”,發芽結果,這就是“果”。“緣”是否到位,與“果”關係甚大。即使是惡因,但如有良緣,就能得到善果。良因如果加上惡緣,就會得出惡果。而且,果也不會終於果,果還會成為因,加上緣又生出果。

這不單單是豆的種子問題。我們的存在都遵照這一法則。我們一件一件的善行或是惡行累積起來就形成了我們的現在。而且這還沒完,那些行為都會成為“因”,當然又會形成“果”,這就是“因果報應”。

大修行人 絕不可能免於“因果報應”,也就是說因為不是“不落因果”,所以老人墮入野狐之身。

那麼百丈和尚回答的“不昧因果”是什麼呢?
處於“因果報應”之中又超越它,在“因果”中 又不受制於其狀態,一語道破就是“不昧因果”。

在百丈和尚的“眼”裡,既沒有墮入野狐身這回事,也沒有脫野狐身這回事。
“因”只是一時之位,“果”也是一時之位,這就是全部的存在。
野狐就是野狐,是絕對的存在。
老人因為執著於 因果報應而又 妄想不受因果報應,想辦法要脫離野狐之身,而五百世都不得解脫。聽聞百丈和尚一語道破“不昧因果”,悟到野狐 就是野狐之時,反而能脫五百世野狐之身。

有一個關於一休禪師的有意思的故事。
在一次旅途中,一休求宿於一農家。這時附近傳來一陣悲泣聲,詢問其由,得知因為那家主人亡故。禪師很同情,於是特意布施。家人一邊哭泣致謝,一邊傾訴自己的煩惱:“我家很窮,只有一點點田地,養不活七口人。因此,明知不好,丈夫還是去捕魚狩獵,這才得以填飽肚子。丈夫得病後 很為此事煩惱,認為是犯了殺生之罪 所以才得了這個病。他非常煩惱死後 是否能進入極樂世界。”

禪師開導說,只要懺悔了自己的罪業就行了,肯定能進入極樂世界。可是那家人還是不能首肯。於是禪師說“如果你們實在擔心殺生罪孽,那我就給你畫一個極樂世界的保證書吧”。於是在一張紙上 寫上幾筆,認真折好放在逝者胸前,“這樣肯定就能進入極樂世界了”,說完就離開了。
因為一休禪師 是當時有名的大德,所以那家人以為他 一定寫了什麼難得的話,結果偷偷一看發現是一首狂歌。
造孽如有須彌般
閻王如何記得過

若殺生罪孽 有如須彌山那麼多,以至不能去極樂世界,閻王肯定 也有漏記的時候,所以放心吧。
我們既然活著,就一定因何種“因緣”而造“業”,因此要受“果”。
太受制於“業”就不能活下去。想開了,坦然地面對“業”,承認它就是自己的責任。
農夫的苦惱是“不落因果”,一休禪師說“閻王也有漏記的時候,放心吧”,是“不昧因果”。
古來人們將沒有真正悟達禪境 卻自以為因果者,稱作“野狐禪”,蓋由此公案而來。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29, 2022 9:23 am
新老怪
百丈懷海與野狐參禪(杜松柏《禪門開悟詩二百首》)


  百丈懷海為馬祖門下 三位傑出的禪門人物,尤其是百丈懷海,建立了有名的百丈清規,使以後禪師的修持,有了可依循的規範,他自己更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使禪門從日常生活上更中國化,更世俗化,入世而又出世,才能渡過唐武宗會昌年毀佛的法難。

  僧侶在印度是貴族階級之一,不需要耕作生產;在佛教的教義上,禁止殺生,殺生會落入因果輪迴的果報之中,在耕作的時候,自然會無意之中 殺傷潛存在泥土之中的蟲蟻,故僧人不耕作。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承受了這一規律,到了六祖,他以舂米勞作入道,到了百丈懷海,才正式將勞作生產,列入清規之內,置有“十務”每人各有職司,使禪宗的門徒,置身於世俗生活營求之中,故會昌法難的時候,其他各宗的佛門弟子被迫還俗了,禪宗一派 卻因為生活已世俗化,故未受重大的影響。追源溯始,應歸功於百丈。

  百丈懷海,追隨馬祖大師,得法後,住洪州(今江西南昌)的大雄山,因住處巖巒峻極,故號百丈。在他說法時,發生了野狐參禪的故事,後成為禪門分案:

  師(百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隨眾聽法,一日,眾退,唯老人不去。師問: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對雲: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師曰:汝問!老人曰: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師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作禮曰:某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敢乞依亡僧律送。師令維那白椎告眾,食後送亡僧。大眾聚議,一眾皆安,涅般堂又無病人,何故如是?食後師領眾至山後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

  這一公案,雖近神話,然宗門中人無不篤信,故流播叢林,頌詩達五十餘首,特選數首:
  其一
  語路分明在,憑君仔細看。
  和雨西風急,近火轉加寒。

  其二
  萬丈洪岩倚碧空,人間有路不能通。
  奈何一點云無礙,舒卷縱橫疾似風。

  其三
  臨機只為語偏枯,五百生來墮野狐。
  姹女已歸霄漢去,呆郎猶自守寒爐。

  這則野狐參禪公案,至少顯示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野狐可成道:
因果循環是存在的,所以答錯了話,才墮五百年野狐身,教人求道,不可不慎;
至於不落因果,不昧因果,後果何以差別如此之大?
則非百丈和野狐老人等 身歷其境的人 所可解答。

  (杜松柏《禪門開悟詩二百首·第十七章百丈懷海與野狐參禪》)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29, 2022 9:36 am
新老怪
百丈野狐(萬松行秀《從容庵錄》)


  示眾雲。記個元字腳。在心入地獄如箭射。一點野狐涎。嚥下三十年。吐不出。不是西天令嚴。只為呆郎業重。曾有誤犯者麼。

【舉】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鬧中取靜)一日不去(從來疑著這漢)。丈乃問。立者何人(事不解交客來須待)。老人云。某甲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元是當家人)。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對他道不落因果(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墮野狐身五百生(爾道不落因果)。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著甚來由)。丈雲。不昧因果(一坑埋卻)。老人於言下大悟(狐涎猶在)。

  師云。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 每至升座。常有一老人。聽法迦葉佛時曾住此山。錯對學人一轉語。至今墮野狐身。良由自己倚牆貼壁。送人墮坑落塹。見大智有抽釘拔楔手段。便捨已從他。請大智代一轉語。大智施無畏辯。輕輕撥轉道。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
據實而論。
不落因果 是撥無斷見。
不昧因果。是隨流得妙。稍解教乘者。舉著便見。
要且雖脫毛衣。猶披鱗甲。不見道圓禪師。在南禪師會中。聞二僧舉此話。一僧曰。只如不昧因果。也未脫得野狐身。一僧應聲曰。便是不落因果。亦何曾墮野狐身耶。師悚然異其語。急上黃檗積翠庵頭。過澗忽大悟。見南公敘其事。未終涕交頤。
南公令就侍者榻熱寐。
忽起作偈曰。
不落不昧。僧俗本無忌諱。
丈夫氣宇如王。爭受囊藏被蓋。
一條楖栗任縱橫。野狐跳入金毛隊。
南公大笑。恁麼看來。
當初見道 今請和尚代一轉語。只樂道不落因果。免使初心 墮在解阱。百丈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檗便問。古人錯答一轉語。墮五百生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甚麼。丈雲。近前。與爾道。蘗近前與丈一掌。丈拍手笑雲。將謂狐須赤。更有赤須狐。
仰山道。百丈得大機。黃檗得大用。名不虛得。
溈山舉問仰山。黃檗常用此機。為複天生得。從人得。
仰雲。亦是禀受師承。亦是自性宗通。
溈雲。如是如是。
看他百丈父子。遊行無畏。如師子王。豈向野狐窠裡作活計。
萬松已是尾骨彌露。更放天童弄爪牙。
看。頌云。
一尺水。一丈波(幸自河清海晏)。
五百生前不奈何(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
不落不昧商量也(頑涎不斷)。
依前撞入葛藤窠(纏腰繳腳)。
阿呵呵(堪笑堪悲)。
會也麼(按牛頭吃草)。
若是爾灑灑落落(如蟲御木)。
不妨我哆哆和和(偶爾成文)。
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拍是令)。
拍手其間唱哩囉(細末將來)。

師云。立修證分因果。一尺水一丈波。墮在五百生野狐精魅。
積翠庵下二僧 縱有逸群之辯。點檢將來。未免撞入葛藤窠裡。
天童此句有兩字未穩。何不道依前撞入野狐窠。
阿呵呵。此頌明百丈悟處。露自己胸襟道會也麼。但問天童會也未。若是爾灑灑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幸有一陰地。何勞不為人。
哆哆和和。嬰兒言語不真貌。
又法華釋簽雲。多跢學行之相。[口+婆]和習語之聲。
涅槃經有病行嬰兒行。有本雲婆婆和和。
石室善道禪師云。涅槃十六行中。嬰兒行為最。
哆哆和和時。喻學道人離分別取捨心。與下神歌社舞。皆一意也。
且道。是何曲調。萬籟有心聞不得。孤岩無耳卻知音。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一)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29, 2022 10:43 am
新老怪
百丈野狐(元音老人《禪海微瀾·大機大用》)


  如百丈野狐公案。當僧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答他不落因果,原無甚過錯,乃自生疑而落狐狸身。可憐生,五百年後 猶自不惺惺,幸得百丈慈悲為他釋疑道:“不昧因果。”方才將這一疑團放下,釋然而化。
“不落”、“不昧”,相差一字,意境大有死活天淵之別,但在達人份上 確無絲毫分別。以佛性天真,一絲不掛,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因因果果 向甚處去著,死即無有,活從何來?其間還容是非、正誤否?
這野狐能從不昧處 悟去固幸甚,如能從不落處悟去,則海闊天 空更勝一籌。
臨化去,還要百丈做亡僧禮火化,更是粘著,而百丈亦俯從其請,亦不免混身落草,落在因果中矣。

  我們做功夫於識得本來後,隻時時注意 保護本真而不忘,保到純熟處,亦不死保不放,而任其自然,極微細的妄念 亦看得分明,不隨之流轉,最後即渾化相忘 而起神通妙用,觀察群機,如觀掌紋,施以相應之妙用 如探囊取物,正不必近求遠取,著力於斯 而惶惶不可終日也。但此種功夫 亦因人而異,有的現身即現前,有的須待脫卻 這肉殼後方能現前。大家只要安心用功,去其妄習,不企求神通玄妙,將來一定能啟發神通,得大機大用,不然者將成道無望矣。
 

  (元音老人《禪海微瀾·大機大用》)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29, 2022 10:59 am
新老怪
《心經》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裏節選出來的。所以一開始不用序分,佛就直呼大菩薩之名——「觀自在菩薩」。
這一句就開門見山地 把全經的總綱點出來了。
這一句就能夠包括全經了。佛以觀自在菩薩 作為我們修學的典範和榜樣,讓我們大家學習觀自在菩薩,用甚深廣大的觀照法門,由觀照開發般若妙智,即世間和出世間 運用無礙的、徹底究竟的大智慧。
並以這樣的大智慧的功行,把色、受、想、行、識五蘊一起照破。
其實,五蘊本質上 是空無所有的,是虛幻的。
所以「照見五蘊皆空」,不要執著在法見上,要連照見 也不可得。
因為照見就是法。非但照見、觀照是空,最後連空也不可得。
有空 就是沒有照破。照見五蘊皆空,不是光把五蘊空掉就算了。連空都不可得,一切都不可得,這才謂之「皆空」,才能說是「照見五蘊皆空」。
然後消盡了「見愛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無明住地」五住煩惱,了脫了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到達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任運騰騰、騰騰任運,真正大自在了。
所以,「觀自在菩薩」五個字 概括了整個觀照修持法門。
一切功夫都離不開觀照,它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因此,它能夠包括全經,也是前四句經文「總持分」的總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