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慈悲心

Re: 慈悲心

Viirya » 週日 9月 04, 2022 10:02 pm

經復云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有幾清淨?」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我終不說波羅蜜多,除上五相有餘清淨。然我即依如是諸事總別,當說波羅蜜多清淨之相。
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當知七種。何等為七?
一者、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
二者、於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
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提不?
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蔑;
五者、終不憍傲放逸;
六者、終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
七者、終不由此諸法,於他發起嫉妬慳悋。

Re: 慈悲心

二楞子 » 週日 9月 04, 2022 1:22 pm

如是~~

現實生活中便是要落實戒、定、慧三學

但卻不要有法執在心,法只是對治用

生活中亦要行六度萬行,以「方便」利益眾生

但卻不要執著於功德,功德之體仍是空寂

Re: 慈悲心

Viirya » 週日 9月 04, 2022 1:02 pm

佈施.持戒.忍辱都是日常生活中隨處隨時可實踐的
還有通其他五度的精進也是

Re: 慈悲心

二楞子 » 週日 9月 04, 2022 10:35 am

佛法必需落實在現實生活中,否則便不可能有饒益的功德,如何將出世間的理論,融合在入世的生活,由入世間的生活實行,來回向驗證出世間的道理,是修行人的最大功課。

我們要體認,如果沒有雜染,ㄧ切有情眾生不用經過修行,便可自然解脫了;如果沒有清淨,那麼,再怎麼修也不會有解脫的果。但是,雜染、清淨本體還是空,所以說,ㄧ切萬法皆空。但空性中仍有其差別,世俗將其安立為有相及無相,這種安立就稱異門,在究竟義上,有相及無相都有其空性,其真實為離有離無離異離一,也就是中論所說的八不中道。我們不要在生活中去執有或執無,要善用有無去圓滿所緣。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前人所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我們在修行中,不要去否定世俗名相的安立,有、無只是異門,是修行的所依,但我們也不能執著於名相之上,因其有究竟的空性。
        所以,說有是讓修人能直下承擔,承擔因果的緣起,此有故彼有;說無是令修人能放下執著,看清諸法實相,實無真實之苦,而能解脫煩惱。

Re: 慈悲心

Viirya » 週日 9月 04, 2022 8:49 am

雖行饒益諸有情事.但「唯有唯有安處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饒益」
經云
「世尊!何等名為非方便行?」
「善男子!若諸菩薩以波羅蜜多饒益眾生時,但攝財物饒益眾生便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如是名為非方便行。
何以故?善男子!非於眾生唯作此事名實饒益。譬如糞穢若多若少,終無有能令成香潔。如是眾生由行苦故,其性是苦,無有方便,但以財物暫相饒益,可令成樂,唯有安處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饒益。」


各位善知識
當如何將眾生安處妙善法中?

Re: 慈悲心

Viirya » 週日 9月 04, 2022 8:38 am

觀自在菩薩復問何因緣故.施設如是所應學事.但有六數?
經云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
善男子!二因緣故:一者、饒益諸有情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
當知前三饒益有情,後三對治一切煩惱。
前三饒益諸有情者,謂諸菩薩由布施故,攝受資具饒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損害逼迫惱亂,饒益有情;由忍辱故,於彼損害逼迫惱亂堪能忍受,饒益有情。
後三對治諸煩惱者,謂諸菩薩由精進故,雖未永伏一切煩惱,亦未永害一切隨眠,而能勇猛修諸善品,彼諸煩惱不能傾動善品加行;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當以佈施.持戒.忍辱饒益諸有情

Re: 慈悲心

Viirya » 週日 9月 04, 2022 8:26 am

關於主題.解深密經記載著觀自在菩薩與佛的對話
1. 為欲利益諸有情故
經云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說諸菩薩行廣大願、妙願、勝願?」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四因緣故:謂諸菩薩,能善了知涅槃樂住,堪能速證;而復棄捨速證樂住;無緣無待發大願心;為欲利益諸有情故,處多種種長時大苦。是故我說彼諸菩薩行廣大願、妙願、勝願。」

2.所應學事
經云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凡有幾種所應學事?」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菩薩學事略有六種: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慧到彼岸。」

Re: 慈悲心

怪道1412 » 週日 9月 04, 2022 6:39 am

(四二)

復次,俱得漏盡,教學差別。

我昔曾聞,尊者目連教二弟子,精專學禪而無所證。時尊者舍利弗問目連言:「彼二弟子得勝法不?」目連答言:「未得。」舍利弗又問言:「汝教何法?」目連答言:「一教不淨,二教數息。然其心意,滯而不悟。」時舍利弗問目連言:「彼二弟子從何種姓而來出家?」答言:「一是浣衣,二是鍛金師。」時舍利弗語目連言:「金師子者應授安般,浣衣人者宜教不淨。」目連如法以教弟子,弟子尋即精勤修習得羅漢果。既成羅漢,歡喜踊躍,即便說偈讚舍利弗:

「第二轉法輪,  佛法之大將,
 於諸聲聞中,  得於最上智,
 有勝覺慧力,  嗚呼舍利弗!
 指導示解脫,  隨順本所習,
 指導開悟我,  二俱速解脫。
 行自境界中,  獲得所應得,
 行他境界者,  如魚墮陸地。
 我常在河側,  習浣衣白淨,
 安心於白骨,  相類易開解,
 不大加功力,  速疾入我意。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譽為神通第一。 尊者度了二位弟子出家,他們依著尊者的教導精進修習,但經過了一段時間,仍不得其門而入,無有證悟。

一日,舍利弗尊者問目犍連尊者:“您那兩位新度的弟子有所證悟了嗎? “目犍連尊者回答:”他們雖然很精進,但還沒證悟。 “

舍利弗尊者又問:”您教導他們修什麼法門呢? “目犍連尊者回答:”一個教不淨觀,一個教數息觀,但他們的心仍有住著而無法開悟。 “

接著,舍利弗尊者再問:「他們兩位出家前是從事什麼行業的呢? “目犍連尊者回答:”一個是打鐵匠,我教導他修不淨觀; 一個是洗衣者,他專修數息觀。 “

舍利弗尊者聽了以後,便指出:”他們之所以沒有證悟,是因為修習的法門不適合根機的緣故。 您應該要教鐵匠修數息觀,因為打鐵拉風箱的時候,風箱每一次所排出的氣,都是長短固定的節奏,如同呼吸; 而洗衣者平時都在清洗髒衣服,修不凈觀較易成就。 “

於是,目犍連尊者便以此方法教導,兩位弟子依教奉行,精進用功,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 成就羅漢果已,歡喜非常,以感恩心讚歎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說法度眾之智慧僅次於佛,乃佛法之大將。 由於尊者的智慧力,令我們隨順過去所專門的本業,修習相應的法門而得契悟,了脫生死。 能依自己的根機而修習,如魚得水,很快就能有所成就; 若是葯不對症,則如魚掉落到陸地上,雖是大法亦難得證悟。 “

”我過去常在河邊洗衣服,總是將肮髒的衣服洗得乾淨無染,透過修習白骨觀,很快就與不淨觀相應而得解悟。 打鐵匠拉風箱時,一抽一拉,與安那般那數息觀所觀之出息、入息,一樣是風相長短的固定節奏,所以很容易就與數息法門相應。 “

”眾生因為個人過去的薰習,都有各自相應的因緣,尊者是佛法的領航者,能應眾生根機而為說法。 因此,佛讚歎舍利弗尊者是第二轉法輪者,善能觀機逗教,心得自在。 因為尊者的大智慧,讓我們二人能善知修行的真道。 我就像未被調伏的大象,因佛法大將的教導而得調順,至安穩涅槃之處,故而歡喜踴躍! ”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 卷第七(四二)》


省思

佛陀為度不同根機的眾生,開示八萬四千法門。 所謂“法無高下,應機者妙”,所有法門的目的,都是為了令眾生斷除煩惱,回復清淨。 因此,只要能應眾生根機的法門,對眾生而言,就是最好的法門。

佛云:「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 又如善導,導人善導,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修行,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 聽聞正法,更進一步要依著真理的教導,落實於身、口、意三業。 佛是大醫王,善知眾生輪迴生死之煩惱重病,只要依著佛所開的法藥精進修習,必能真正獲得佛法的利益,脫生死苦,得解脫樂。

////
如《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無高下,應機者妙

Re: 慈悲心

Viirya » 週六 9月 03, 2022 9:43 pm

藥即是毒的原理,法華經藥草喻
化.轉化.轉依
喚起本俱覺性
壇經云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Re: 慈悲心

怪道1412 » 週六 9月 03, 2022 3:56 pm

代碼: 選擇全部

https://youtu.be/aQrKKwaDLCY?t=828
////
沒有貪嗔癡修不了戒定慧 此二法的差別相只用在對治而己
藥即是毒的原理,法華經藥草喻
附加檔案
未命名的圖片.pn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