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一 10月 17, 2022 1:48 pm
路過。
這個問題,雖然
這跟解脫沒有甚麼關係,但在漢傳教界中,這兩句話,卻早已烙入人心,形成一個心理標靶。
起源 : 一般說來,這是出於 "
虛空粉碎、大地平沉"。
涵義 :
這並非物理現象的將虛空擊破、讓世間物質消逝
而是
心理上的,讓自己的心,突破環境的羈絆、乃至時空的桎梏。
方法 : 發真歸元 (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操作手法 :
1.禪宗手法,衝破疑團,就有機會,俗稱身心脫落。
2.淨土手法,一心專念,直到身心俱寂、平等本際。
3.一般外教的四禪八定的手法,在空無邊處把 "覺知、知見",整個抽離現狀即可。
4. 其他,類繁不及備載,有勞學友費心補充。
5. 備註 :
未免誤解,在此重述 : 佛法的定慧之道,與以上敘述並不相干。
====
以上簡單略說
平安 悅意
「虛空粉碎」與解脫沒什麼關係?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如前卷四,佛告富樓那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據長水注:「(所既妄立下),起信名為業相,故論云,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異彼所異下),起信名為轉相,故論云,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同異發明下)起信名為現相,故論云,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此則梨耶三境現也。能異即同相、靜相,所異即異相、動相。(由是引起塵勞煩惱下)由前三細,引起四麁,謂智相相續執取計名也。下業果眾生即後二麁,起信云,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此即六麁也。(起為世界下)起即是動,動即異相,異名差別,為世界體。世為遷流,界為方位,前後改轉,隔別不同,故名世界。皆由內有異相為本,故云起為世界。靜即同相,同名不異,形前差別動亂,故名為靜,即虛空之體也。虛空無差別動轉,由內有同相,對動之靜為此因故,故云靜成虛空,虛空下二句結由二相也。彼無下指現相,亦名現識。此就梨耶三相具足成就位,說名真有為法,以能成就八識六塵及根身種子等。前之二相雖亦有為,三相未具,能事未辦,故成就位方說有為。又此一相名無同異,濫前所說真如覺體亦無同異,故此特指是有為法,即知非是真無同異。無同異言,真妄俱有,由此揀故,無相濫失。然此三相,說雖次第,起即同時。所感外器虛空及有情根,一念頓現,亦非前後,不可以說之次第,而責現之後先耳。」
按:以由內引外,由細感麁故,諸修學人應先破外六麁相,再破內三細相,先離同異、動靜,后離能所二邊,此為一切大乘法門之共同修學次第也。
又,經文云:「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中略)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據長水注:「(覺明空昧下)由前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即影明,能即妄覺。此之覺明全是無明,無明昏鈍遍述法界,即成空昧。故下文云,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等。見即妄覺也,一明一昧,一動一靜,剎那生滅相待不息。於內生滅即名為搖,於外即成風輪初起。是故世界之初風輪為始,虛空即為世界所依。故下文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也。」
按:如前卷一七處徵心,曾就阿難「心在身內緣眼見外、閉眼見暗開眼見明、既不知內而能見外亅之說論及,內暗外明、心內本空、法在心外、心法二分對立之見,普為世間之通病、俗見之基調。卷二亦曰:「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卷五曰:「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卷六曰:「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又如《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亦曰:「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蓋謂無明眾生必皆先起空想,後生有念,而隨逐外境,流轉生死也。
故此卷六觀世音菩薩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者,逆流歸真,先亡「彼無同異,真有為法亅之六麁相,並亡三細之中,所聞所見動靜、同異之現相。「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者,次亡三細之中,能聞能見動靜、同異之轉相。「空覺極圓,空所空滅亅者,次亡三細之中,「以不覺故心動」、攀緣不斷之妄心業相。又,以無明眾生必皆先起空想,後生有念,而隨逐外境,流轉生死故,無明業相既破,便離虛空心相,宗門謂曰無心是道。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前之最後關隘是為能空所空。如《金剛經》云:「過現未三心不可得」。而始自六麁終於三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俱由能所不二證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