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公案很難懂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三 11月 27, 2024 8:02 am

憨山德清略傳

憨山·德清(1546-1623,明代聖僧),字澄印,晚號憨山老人,金陵蔡氏子。母夢觀音抱送童子而孕。憨山大師三十歲,徹悟心性。
《夢遊集》載:「予獨住此(五臺山北台之龍門),單提一念,人來不語,目之而已。久之視人如杌(樹樁),直至一字不識之地。
初,以大風時作,萬竅怒號,冰消澗水,衝激奔騰如雷。
靜中聞有聲,如千軍萬馬出兵之狀,甚以為喧擾。
因問妙峰大師,師曰:”境自心生,非從外來。 聞古人云: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
溪上有獨木橋,予日日坐立其上。
初則水聲宛然,久之動念 即聞,不動即 不聞。
一日坐橋上,忽然忘身,則音聲寂然,自此眾響皆寂,不復為擾矣。
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
及覺則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
即說偈曰:
“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
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 “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三 11月 27, 2024 7:48 am

《紅樓夢》第一回
信堅

《紅樓夢》第一回有一僧一道 將女媧補天遺石 變幻成扇墜一樣大小,鐫刻上文字。
後有空空道人,忽從這大荒山 無稽崖 青埂峰下經過,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
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 悲歡炎涼 世態的一段故事。 此就是《紅樓夢》原始本《石頭記》的來歷。

《紅樓夢》:「空空道人,因空見色,自色生情,傳情入色,由色悟空,遂名情僧」。
《紅樓夢》的原作者是「空空道人」,而曹雪芹只不過 是對該書進行「披閱、增刪」而已。
世間所有的度化 都是由 “悟空” 開始的。
認識自己,也認識眾生。觀心無心,心空境寂,終悟菩提。
而最後的空空道人 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再入世 空空道人已是懂得,道無所在,無所不在,出世入世,心皆不為所動。
當他攜一部紅樓入世,已經是不染塵心分毫,心空情空了。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三 11月 27, 2024 7:26 am

「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就是一念不生。
唯傳一心,
「心」就是「誰」,你要了解你是誰。
「更無別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因為法 是從心生的。
心 既然無形無相,畢竟空寂,

為什麼 你還有那麼多心事呢?
為什麼 你覺得你的心 被束縛了呢?
為什麼 你感覺你有沉重的包袱呢?
因為你 沒有證悟空性。


萬緣就是萬法,萬法從心所生。
既然心是空,心所生的法 必然是空。
「我執」「法執」兩邊都要破,都不可以執著。
但千萬不要掉入「空執」,空亦空。我空、法空、空亦空。


所以見性之人,他的智慧,就像虛空中的太陽一樣,是這麼光明純淨,一點障礙 都沒有。
當有一天你見性,你就會知道 你所見性的東西,它沒有分別對待,
你所證悟的自性,它不屬於新,不屬於舊,也沒有深,也沒有淺。

那顆妄心 根本一天到晚 無端起知見、惹事生非、庸人自擾、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
當你妄心 止息的那一剎那,你就開悟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當下就是!
見性的人 對事應物 就是直接了當,動念即乖。

:mrgreen:性,心所生的法
空性,空心,空法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5:01 pm

三、《鐘陵錄》精華要解
信堅

3.1心性的本質
師謂休曰: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眾生都有佛性。一念迷即眾生,一念覺即佛。看經典要先開智慧,才能看懂佛法真實義。一切佛法,都是心法。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無一 切心,何須一切法。懂得心法,就能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門通一切門通。一法通一切法通。「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耶穌說: 天堂只在心中。《地藏王菩薩》說: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心裡沒有地獄」,是說心裡沒有煩惱;地獄是自己的煩惱創造出來的。「度盡內心眾生」,就是去除無明、無知。有煩惱、無明,就不能成佛。「地」是心地,「藏」是含藏一切法,能自己作主宰是「王」。眾生誤解佛經,將地藏王菩薩尊崇為地獄之王,擺在殯儀館地大門前,燒相祭奠,保佑下地獄的祖先。就變成宗教迷信了。

此心無始以來,不生滅,無形無相,不屬有無,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

《心性》就是佛性、本性、自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無始無終、清淨無染、無二元對立,沒有名相。當你的心完全沒有分別對待,當下即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3.2如何修證,見自本心?
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本身就是佛,著相外求,轉成迷誤,終不成佛。

不知 “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法無利鈍,人有利鈍」,是自己的問題!不知止息妄想,就見不了性。「歇即菩提」。「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息念」,是止息妄念,是方便說,實無妄念可止,當下即是無常、無我、空寂。止息妄念的當下是「無念」。「無念」不是沒有念頭,而是念念清凈,「無念」就是正念。「忘慮」,是不要用你的意識,「轉識成智」。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緣息即寂。若不決定信此心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自心是佛」,本來真心,具足一切。應當要去悟,這顆真心。遇到什麼因緣,該做什麼,就要去做什麼。事情過了,就放下,內心寂靜。不著相修行。

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以來,無次第佛。
你的心是佛,不要向外求佛。這一顆心是清凈的,這一顆心就像虛空,虛空無形無相。

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如大日輪,照四天下。佛心跟眾生的心,沒有差異的。有如虛空,無雜無壞,無塵無垢。開悟不難,難在改變習氣。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並不難,但是你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氣、慣性,那是很困難的。                  

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恆河沙劫,終不得菩提,為著相故。學道人如不悟此心體,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學佛的人,大部分是「著相」,分別執著。佛法不是相對之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著相外求,求之轉失」,只要著相修行,你的佛性就不能現前,就不能證悟。

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即心是佛。
「萬緣放下無所失,隨緣提起無所得」。觀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法空相,無智亦無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何故?無心者,無一切心也。
有心「供養十方諸佛」是著相供佛。供養一個無心道人是離相。無心是大徹大悟的人;無心是閒道人。「無心」就進入「空」的境界,見到空性,見到本性,就悟道了。

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
真如不變的心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 「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心中無所貪戀。『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無能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趨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無棲泊處。故望崖而退。
無此岸,無彼岸。無佛相,無眾生相。「萬緣放下無所失,隨緣提起無所得。」一般真修實證的人。「棲」是小鳥停靠的樹幹,「泊」是船所靠的岸。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希望有一個歸宿,一個依靠的地方。走到懸崖峭壁,就往後退走。不知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進入 “無門關”。

例皆廣求知見。所以求知見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契入 “無心、無為、空”的境界,才能悟道。一般人 都無法契入,因此都不斷地「廣求知見」。「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因此,學道者多如牛毛,但悟道者少如牛角。
大凡真理,一定要符合四個條件:
一「本來性」。本來如此,法爾如是,本來就存在。
二「必然性」。日出必然日落,潮起必然潮落,花開必然花謝,有生必然有死,只要是現象界的東西,它必然是生滅無常的。
三「普遍性」,「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四「永恒性」。永恆不變不易。「諸法實相,緣起性空」。

今學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心外著相取境,皆與道背。
釋達觀 講了下面一個印度大師在家人悟道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
這位大師從小總覺得:「奇怪?我什麼都不懂,但是我身邊的大人好像什麼都懂。」
所以他從小就很注意觀察 他身邊的一切事物;他可以花好幾個鐘頭,觀看一片樹葉,看一隻青蛙。直到有一天在爬山時,看一塊石頭,他的腦筋好像錯亂了,他分不出他是石頭,還是石頭是他?
(這個跟莊周夢蝶很像,我是蝴蝶,還是蝴蝶是我?) 其實這是一種深定的狀態,四、五個小時,轉眼就過了,好像一瞬間而已
(註: 信堅無憂無慮,晚上睡覺,頭一碰到枕頭就睡著了。一睜開眼睛,已是天亮,好像是剛入睡一樣。 時空是假相)。
他以為這種感覺會消失,結果從山上下山回家之後,看到所有的事情 都是這個樣子,他已經搞不清楚「什麼是我」了。他處在這種感覺 很久一段時間,甚至不敢出去,因為他有一次出去,路上有一棵樹,就坐在樹下,結果坐下去之後,一坐就十三天,眼睛張開之後,他看到他的脖子 掛滿了花圈,很多人在向他膜拜,他就趕快跑回家。從那個時候,他開始去察覺,我們的生命 好像在創造某些的東西。他沒聽過什麼道理,沒學過什麼學派的東西。
(與萬物融為一體,見性了)。

恆河沙者,佛說是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
譬喻「無心」,就是要學習無心。是無心是不起分別之心。 我們心中的塵垢,心中的念頭,比恆河沙的數量還多。如果以有形有相的角度 要去清它,生生世世,三大阿僧祇劫,也清不完。但因為念頭不是真實的。因此只要能覺悟,剎那之間,所有雜念就都可清除了。

此心,即無心之心。 離一切相,眾生諸佛 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
心是本覺靈知。 「離一切相」,就是不執著一切相,無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幻」,「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繫,不得解脫。
「直下無心」是不執著,不分別,也沒有心 (沒有那些累積下來的概念)。

然證此心有遲疾。有聞法一念 便得無心者。有至十信十住 十行十迴向 乃得無心者,有至十地乃得無心者。長短得無心乃住。
有人言下契入,有人修一輩子 也入不了門。
領悟不是技術、技巧。修行是為了認識真理,真理只有一個,一悟就突破了。
六祖說:「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長短,是指修行的時間。
有的人學佛很久了,也努力修了很久,卻修不出什麼東西來。
修行成就的時間長短,關鍵是在「得無心乃住」。
這個無心就是清淨心,就是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貪嗔癡,沒有貢高我慢,是本來那一顆清淨的心。「住」是安住。

更無可修可證。實無所得,真實不虛。一念而得,與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齊。造惡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惡,枉受輪迴,著相造善,枉受勞苦。
無五蘊,無我。五蘊就是我們認為的自己,要去找一個自己,找不到,身心了不可得。
「著」是執著。「造」是造作,就是刻意,有所動機跟目的。
對別人好不需要有動機,不需要有目的跟條件,完全都不期待別人 對我的回饋,這才叫不執著。

總不如言下 便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
何不當下面對這顆心,認識這顆心,察覺這顆心 本來清凈,本來就是佛心。

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默契而已。
萬法由心生,心生一切法生。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本來是清凈的,但是現在 也不要抓住一個清凈之相。起個能修的心,然後想要修一個法 達到無心的境界。
關鍵在「默契而已啊!」知道的就知道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絕諸思議,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此心是本源清淨佛,人皆有之,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 祇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縱使三祇精進修行,歷諸地位,及一念證時,祇證元來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卻觀歷劫功用,總是夢中妄為。
要好好地,深入地去體悟。言下即是!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拚命努力地修,經過很多的修證次第,修到有一天當你證悟,當你找回那一顆清凈的心,只證悟到本來清凈法身佛。
只是見到本來面目,只是這個樣子而已。
辛辛苦苦精進用功地修行,修到有一天當你證悟,結果回過頭來一看,才知道它本來就存在,它從來 就沒有失去過,而過去就好像 在夢中 拚命地修行。

故如來云:「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若有所得,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
證自本心,是見到本有自性,一無所得。若覺得有所得,則我所。我執仍未破,仍未開悟。

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菩提。」
即此本源清淨心,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徧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徧照。
清凈心不是用修的,是用悟的。每個人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

世人不悟,祇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覩精明本體。
「見聞覺知」不是真心。見聞覺知 是六根對六塵所起的作用 (六識) :
眼根能見,耳根能聞,鼻根、舌根、身根能產生觸覺,意根能知。

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昇於虛空,徧照十方,更無障礙。
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
學佛的目標,是要認識自己的心,是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心)。
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上求佛道,無一法可得;下化眾生,無一眾生可度。

故學道人,唯認見聞覺知,施為動作。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
「空卻」是你不應該執著,應該放下,「即見離見」。「離」是不執著、不住、放下。讀佛經、學佛法,不外是要教你如何放下執著,止息妄想。「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路」是指妄想,妄想就生不起來。

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
就在起作用的當下去認識本心。看到什麼?
就馬上會想到什麼?你就馬上有自己的知見。當我們的五根去接觸五塵,本來是沒有什麼反應,一定要透過意根 才會有反應。
法塵、色法才能夠成立;心法也跟著產生。在「想」跟「行」當中,你不要直接那麼快就起動作,你要在「想」跟「行」當中作一個間隔。
這個間隔拖越久,越不容易造業。「想」就是一種業力、習氣!
就是不用思考,自然就反應。被影響,不要行動,指的是,你的身口意不要馬上就反應。

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 (行蘊),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
離開見聞覺知這個心的作用,但「淨心在妄中」。
你不要離開見聞覺知,然後去他處求心。
還是要善用你的見聞覺知,悟到「不一不異」,若即若離。
這樣你才能夠 在見聞覺知處 悟到自己的本心。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心不安是因為太多心,三心二意,然後又想辦法去止息那些妄心,去要掃三心除四相。弄到最後,塵勞一場,還是六道輪迴。

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
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
見聞覺知 它本來就是心的作用,但是你不要把見聞覺知,當成你的本心,那就變成活在一種意識形態。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當有一天你感覺到無我了。六根接觸六塵,產生見、聞、覺、知!其中沒有一個「我」,你要這樣觀察,你要這樣修行,才會漸漸被你證明。證明一切法無我,只有緣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如力士迷額內珠,向外求覓,周行十方,終不能得。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
古時後有很多大力士,額頭鑲一顆寶珠,因為大家彼此在肉搏的過程,所以常常頭頂著頭,結果頂了太大力,太久了,那一顆掛在額頭上的寶珠,就深深鑲入皮膚裡,變成瘡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如本性,因為迷失了自心,所以到處去求。本質都是平等的,但是因為各種因緣、條件,所以讓我們產生了差異性。

故學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遂向外求覓,起功用行,依次第證,歷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法本無所有,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及證道時,祇證本心佛,歷劫功用,並是虛修。
《中論》云: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八不: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不」是否定你現在所看到的現象,就是要叫你徹底地不要執著。
《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學道人莫疑四大為身。四大無我,我亦無主,故知此身,無我亦無主。
學道人不要以為 這個身真的是你的,這個身是四大組合的,這個身 是你的地水火風所產生的,是你的相分。
只不過是唯識所變。你在地水火風找不到「真我」。

五陰為心,五陰無我亦無主,故知此心無我亦無主。六根六塵六識,和合生滅亦復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蕩然清淨。
十八界是六根、六塵、六識。是因緣合和的身、心、世界,它沒有一法是可得的。
蕩然無存,徹底地清凈;自性無一法可得可求。
實相「無相」。

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
頓教是「頓了自心,本來是佛」,「即心是佛」。
「真如佛」,真實不變的如來。

學道人祇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念念無相」,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念念無為」那就是念念隨緣,所以這樣的人是佛。
你一起心動念你就是凡夫,「起心即是妄」。

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
《壇經》「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心性言語道斷。文字只是標月之指。心性每個人都有,問題是你如何了解它?你才能擺平它!永嘉 證道歌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
學佛一剛開始,你是帶著 有求的心來學佛,你也是帶著有求的心 來到這個世間,所以其實你從一開始,你的內心世界是存在「有」的概念。
因為你「有」的概念,所以你今天生死輪迴,但是你今天也因為帶著「有」的概念,所以你才想要解脫生死。
一個開悟的人,他悟到無生法忍。不生是妄想執著再也不生;不滅是他的覺性、靈知、智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任何的時空、任何的境界,它都是存在不會消失的,叫「妄想不生,覺性不滅。」

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祇是教化接引門。本無一切法。離即是法,知離者是佛。但離一切煩惱,是無法可得。
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只是方便教化接引門。若無一切新,何須一切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法者只是啟發你而已!「無法可說」為人解說佛法,只是分析問題。禪門無門,「離」是不執著(離相、離幻、離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但有四件是你必須處理完畢,才能達到這境界。心中有障礙趕快突破,心中有疑惑趕快去知道答案。首先要開智慧。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境是外境,心是內心。「取」是執取。一般人很容易被外境影響,都會被境界轉。

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此靈覺性,無始以來,與虛空同壽。
悟是要知道,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當你確認之後,就可以跟空相應。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 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學道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
離開一切心意識、語言、文字,這叫不可思議的狀態。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即心即法,即法即心。無妄想、無分別、無執著,叫「無心」。

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為正見。慎勿向外逐境。認境為心。是認賊為子。為有貪瞋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
我們常誤認外面境界是真心,才回去追逐。
不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眾生有「貪嗔癡」,佛才講「戒定慧」。「貪嗔癡」是病,「戒定慧」是藥。

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所謂心地法門,萬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不可於淨性上,轉作境解。
「心」是主因,但須助緣,才起作用。心跟境因緣合和即「有」相。「無境即無」相。你如果功夫不好,遠離被迷惑的因緣。在清凈的本性上,不要生起任何的境界、想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所言定慧,鑑用歷歷、寂寂惺惺、見聞覺知,皆是境上作解,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
定跟慧,其實就是止觀,是為中下根器的人說。
修止可以得定,修觀可以生慧。「鑑」是鏡子,就是照。「鑑用」指的是觀照;「歷歷」就是歷歷分明。「寂寂」是修止得定,清清淨淨;「惺惺」就是修觀生慧,明明白白。「定慧等持,寂而常照」。

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見解。盡是境法有沒處,沒於有地。但於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
這些都是境界上的,緣滅則無;緣生則有。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事情來了,你要有智慧來處理;如果已經處理過了,它還不能夠如你意,那你就要接受。去除之後,所有的事情都隨緣盡分,一切無妨。

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釋迦傳法 (給大迦葉) 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法本」是法的本來面目、本來樣子、實相、真理,「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你有修也是這種狀態;你沒有修也是這種狀態」。「諸法實相」,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法本法無法」,
佛法裡面所講的法,包含一切的現象。「法、無法、亦法」。 「無法」,緣起法「實無定法」。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就是寂滅相。

「無法法亦法」,
「無法法」那個「法」就是無法之法。亦是法。「法」是有為法,「無法」是無為法,無為法亦是法。所以一切法,包含有為法、無為法,

「今付無法時」,
「無法」不是一個真實,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叫作無法。「心知道」,叫以心印心。

「法法何曾法」,
「法法」是諸法,「何曾」是說從頭至尾、從無始劫以來,何曾有一法可得。

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
古人的心很單純,才聽到一句話,就開悟了。古人聽到說「萬緣放下」、「智慧不是從外面學來的」,他只聽到「便乃絕學」。「絕學」有兩個解釋,一「絕學」講的是絕對的真理,就是一個人已經悟到絕對的真理,才能夠無憂無慮;二是說透過了讀書、學習,有時候,反而產生了知識的障礙,就是意識形態。當一個人開悟,展現你的根本智,叫無師智、自然智。六祖說 「一切般若智」,就是一切的智慧,「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名爲真性自用」這就是「絕學」。「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是這些智慧不是從外面而來的,不是從知解而來的。
你只要把你的心靜下來,事實上,你會知道事情怎麼處理,甚至,你只要把你的心靜下來,你就會出現你的靈感。把心靜下來,就突然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就突然知道我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進而終於釋懷。心只要一靜,開卷就有益。
心只要靜下來,就會「具足」,具足定慧。常寂常照,寂是定,照是慧,寂照不二,定慧等持。心就像鏡子一樣,所以「能生萬法」,任何東西在他前面出現,他都知道怎麼應對。「寂」是內心清清淨淨;「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人」是指悟道的人。

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
唯知多與兒酥乳喫,消與不消都總不知。
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盡名食不消者。
就像一個母親,一直餵孩子吃奶,都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有沒有消化,只要孩子的嘴巴打開,她就讓他一直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沒有見性,那就是盲修瞎練。

「所謂知解不消,皆為毒藥。
「知解不消」是指你讀過很多佛經,但能夠明白佛經的內容跟義涵嗎?讀了好幾本,有沒有每一本都消化?若是沒有一本是消化的,你的下場會很糟糕,皆爲毒藥!

盡向生滅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
「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讀《金剛經》就是要悟無爲,一悟無爲就悟道,只是悟的深淺不同,才有所差別。無爲不是因緣法,這樣才能悟道。

此語只為空你情量知解,但消融表裏情盡,都無依執,是無事人。
「但盡凡情,不求聖解」。

「我捨兩臂,必當得佛」。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有藥王菩薩燃臂供佛。兩臂是表法,兩臂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是對待,就是凡聖,就是空有,就是迷悟,就是你應該離兩邊。一個人若能夠離兩邊「必當得佛」,當下就成佛。

道人是無事人,實無許多般心,亦無道理可說。無事散去!
真正悟道的人是「無事人」。《證道歌》說 “絕學無為閑道人”。無事是說,心中沒有事,每天都要隨緣盡份,該做什麼,就要盡心盡力,但是內在沒有負擔,也沒有罣礙,也無所求,也無所得,心甘情願,甘之如飴,願意犧牲,願意奉獻。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3:38 pm

裴休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唯傳一心,更無別法。
心體亦空,萬緣俱寂;如大日輪,昇虛空中,光明照耀,淨無纖埃。
證之者無新舊,無淺深。說之者不立義解。直下便是,動念即乖。
故其言簡,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
四方學徒望山而趨,覩相而悟,往來海眾常千餘人。
予會昌二年 (842),廉于鍾陵,(洪州)自山迎至州,憩龍興寺,旦夕問道。大
中二年(848),廉于宛陵(宣州),復去禮迎至所部,安居開元寺,旦夕受法。
退而紀之。時唐大中十一年 (857) 十月初八日序。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你要了解一棵樹,你只要長期觀察它,有一天你一定會了解它;你要了解水中那隻金魚,你只要長期去觀察它,你也會漸漸了解它。那你要了解自己,你當然要觀察你自己。五蘊就是「我」,五蘊就是「自己」。五蘊到底是什麼東西你要去觀察,觀察到最後你會發現說,五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就是一念不生。唯傳一心,「心」就是「誰」,你要了解你是誰。「更無別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因為法是從心生的。
心既然無形無相,畢竟空寂,那為什麼你還有那麼多心事呢?為什麼你覺得你的心被束縛了呢?為什麼你感覺你有沉重的包袱呢?
因為你沒有證悟空性。萬緣就是萬法,萬法從心所生。既然心是空,心所生的法 必然是空。「我執」「法執」兩邊都要破,都不可以執著。
但千萬不要掉入「空執」,空亦空。我空、法空、空亦空。
所以見性之人,他的智慧,就像虛空中的太陽一樣,是這麼光明純淨,一點障礙都沒有。
當有一天你見性,你就會知道 你所見性的東西,它沒有分別對待,你所證悟的自性,它不屬於新,不屬於舊,也沒有深,也沒有淺。
那顆妄心 根本一天到晚無端起知見、惹事生非、庸人自擾、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
當你妄心止息的那一剎那,你就開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當下就是!
見性的人對事應物 就是直接了當,動念即乖。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裴休巡視鍾陵。從黃檗山迎請黃檗禪師 到裴休住的龍興寺憩息,早晚就向他”問道”,請教佛法。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 裴休巡視宛陵,禮迎黃檗禪師至所部。安居開元寺,旦夕受法,是聆聽黃檗禪師,傳授心法。
聽講完了之後,裴休宰相都會作記錄。此序寫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11:18 am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墜悄然機。
信堅

香嚴去止南陽。菴以休息焉。久之。一日糞除瓦礫擊竹。
笑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墜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他正在除草時,偶然拋一塊瓦礫擊中竹子。清脆的一聲,終使得香嚴頓然大悟。
當香嚴聽到 無心的清脆的擊竹聲時,他突然感到 在這瞬間超越了一切時空、因果,跨過了物我的界限,與對象凝為一體,和聲音合而為一,一下子走入了存在深處,融進了宇宙的萬有,他當時 就是聲音,就是翠竹,就是萬事萬物,就是真正的本體自身了,也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心識所能到處,皆是知解,屬於言教,不是根本。
心識不到之處,是沙門所重。

:mrgreen:
心識不到之處,是沙門所重。
一擊 忘所知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10:47 am

佛經解說: 一念無明,海印頓現。念念不住,而有相似相續假相。
眼耳鼻舌身五識,只能緣取色聲香味觸五塵,是現量境,並不能分別,因為分別是第六意識的功能。五識只是單純的照見,如燈之照物,不加了別。
而第六意識心,則對所照見之色起分別。第六意識將眼所見之色相與第八意識(阿賴耶識) 大倉庫裡所存的資料作比較,而分別事物的形相。
所以色物的種種相狀及概念,其實是意識比量的結果。
這意識的分析論述,加工過程中,只是一瞬間的事 (一萬分之一秒)。因此我們所見的種種色物之相,其實都是意識境界,是意識比量分別的結果。不是真見 物體的本相,而是見到加工後的虛幻假相。

佛經說,相由心生,一念森羅萬相,海印頓現,念念成形,隨念生滅,念念不住,而有時空、世界。我們所見,只是一張張不同的圖片。
如電影的底片。由於念念不住,而產生相似相續相。就如放映電影,而有生動的動作、表情、變化。

禪宗大師,在修禪者的見聞覺知,五識剛發動的時候,即以棒喝為之截斷眾流,不使落到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境,而使禪者於一剎那頃,頓與現量心相應。
睹桃花、聞擊竹而觸悟,都是依此原理的頓悟法門。

信堅

:mrgreen:
五識剛發動的時候,即以棒喝為之截斷眾流
是現量境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7:42 am

洞山良价禪師悟道因緣 – 參 “如何是無情說法”
信堅

一、前言
滿腹經論,學富五車,都是知識、見聞覺知,世智辯聰,不能了生死大事,不能明心見性。要想明心見性,最簡單的方法,是心領意會,見性大師的悟道因緣。”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依之修行,見道只在眼前。

信堅園地曾介紹了幾位古今大師,悟道因緣。如托勒、霍金斯、馬哈希、馬哈拉吉,無盡藏尼的 :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參看: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1-20) ,第十則) 及 香嚴禪師的 “一擊忘所知。”
之前講了不少 “頓悟見性” 的心法。但總覺讀者要領悟其中道理,真不簡單。
因此信堅在此,再以講故事方式解說,如何參悟自性。
此文介紹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禪師(807〜869)的悟道因緣。
他是時時刻刻,提起淨念,參 “什麼是無情說法”,當時節因原成熟,就如電光石火,雷霹光閃,剎那間 心與境合,豁然開悟。

二、 無情說法
大地山河、森羅萬象,可分為兩類:有情類、無情類。
「有情」是指有生命的人類、禽獸、動物等;
「無情」是指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雲月溪石,所有一切無生命的物質。
有情說法,透過言語文字表詮的,譬如經典文字、法師說法、禪師開示。
無情說法,是世間現象 所顯示的佛法,是無言的,只能用心神去觀察、感受、領悟。
譬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上飄的白雲,流水滔滔;春去秋來,花開花謝,訴說「世事無常,萬法因緣生。一切空、不可得」。
佛門古刹的鐘聲、梵唄,悠揚悅耳,能震奮靈魂的深處,比用言語說法更具感染力。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
最有名的禪宗公案,是世尊 “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開啟了”教外別傳,以心印心的頓悟法門。
唐代的洞山良价禪師,專參「無情說法」的公案,參了許久,始終不得其妙。後過溪水,無意中看到 自己水中的影子,而悟道。

三、洞山良价禪師悟道因緣
3.1洞山良价禪師生平
洞山良价禪師(807〜869),唐代高僧,曹洞宗之祖。幼年出家。師父教他誦《般若心經》,念至「無眼耳鼻舌身意」處,忽以手捫面,問師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其師駭然異之,曰:「吾非汝師。」即指往五洩山禮勝默禪師披剃。21歲在嵩山受具足戒,然後便遊方參學。首詣南泉。值馬祖諱辰修齋,泉問衆曰:來日設馬祖齋,未審馬祖還來否? 衆皆無對。師出對曰: 待有伴即來。泉曰: 此子雖後生,甚堪雕琢。師曰: 和尚莫壓良為賤。
[信堅註: 曹洞宗法脈。六祖惠能 (638-713) →青原行思(671-740)→石頭希運(700-790)→藥山惟嚴儼(751-834)→雲巖曇晟(742-841)→洞山良价价(807-869) →曹山本寂(840-901)].

3.2 向南陽忠國師問道: “如何是無情說法”
次參溈山,問曰:「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究其微。」溈曰:「闍梨莫記得麼?」師云:「記得。」溈山云:「試舉看。」師遂舉。

良价禪師就轉去參禮溈山靈祐大師。价問:聞聽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不知奧妙在哪裡?祐答:你記得那次的情形嗎?价說記得。於是他把全部的經過說出來:

僧問: 如何是古佛心? 國師曰: 牆壁瓦礫是。僧曰: 牆壁瓦礫,豈不是無情? 國師曰: 是。
牆壁瓦礫是無情,沒有知覺,冥頑不靈,怎麼會是古佛心呢?國師說: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因分別故,就生出有情無情不同。
如若不分別,一切聲色、山河大地,都在心性中圓,而無一法可得,又有什麼有情無情呢?

僧問:『還解說法否?』國師答:『常說熾然說。無間歇。』
因為佛是說法度生的,古佛會說法,無情既是古佛心,當然也就會說法了。此僧與我等凡夫一樣。無情說法,無間歇地,時時時刻刻都在說。我們往往都著在所見所聞上,不知道 無說才是真說。聽到聲音了,就是聽到;沒有聽到聲音,就是沒有聽到。
其實,沒有聽到聲音也是聽到!你聽到個沒有聲音嘛!
所以,無說是真說,因大音希聲說之故。聞性 不在有聲與無聲。

僧問:『某甲為甚麼不聞?』國師答:『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
這是你自己不聞,因為你顢頇佛性,著在有聲可聞上了,不知道無聞 才是真聞。進一步看,聞無聞者是誰?聽到了沒有聲音的是誰呀?你的聞性聽到個無聲,難道不是聽到了嗎?而這個無聲無分別時,正是你的聞性現前之時,是故是真聞。你自己不聞,不能妨礙那個能聞的啊!

僧問:『未審甚麼人得聞。』國師答:『諸聖得聞。』
盡大地無一人不聞。因為人人都有聞性。你不聞,是你的聞性 被妄念障礙住了。諸佛、菩薩、羅漢、辟支佛等,無妄想執著,因此他們能聞 “聞性”。

僧問:『和尚還聞否?』國師答:『我不聞。』
你自己能聽到麼? 國師說,我還未見性,故不聞。

僧問:『和尚既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國師答:『賴我不聞,我若聞,即齊於諸聖,汝即不聞我說法也。』
國師說,幸好我不聞,假若我聞到了,我就是聖人了,你也就聽不到我說法了。
聖人無說而說,無聞而聞。凡有言說,皆無實義。本來無法可說,本來也無人聞法。若還有法可說、有人聞法,那正是執著在人相、我相上了。
(我若聞,你就不聞我說法。意思是 真正的聞是無聞,假若能聽到,我就著相了;我著相了,就沒有說法的資格,就不能給你說法了。)

僧緊逼道:『恁麼則眾生無分去也。』國師答:『我為眾生說,不為諸聖說。』
若是這樣,眾生就不能聽到無情說法了,成道就無望了?國師說,我對眾生方便說法。

僧問:『眾生聞後如何?』國師答:『即非眾生。』
眾生聽你講過以後,會怎麼樣啊?國師回答說,眾生若能聽到無情說法,薦取這不生不滅的聞性,那就超凡入聖了,就不是眾生了。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因為迷誤不醒;假如當下一醒悟,即非眾生了。

僧又問:『無情說法,據何典教?』國師答:『灼然,言不該典,非君子之所談。汝豈不見《華嚴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
無情會說法,出自什麼經典?國師說你這樣說當然很對,如果無情說法沒有依據經典,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是君子所言了。《華嚴經》云:一切灰塵、一切國土都在說法,一切眾生即包含一切,不管是有情世間,還是無情世間 無不在說法,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法無不在說法啊!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真心能夠成就萬物,反過來萬物顯現真心。一切無情 本來是佛性所顯現,眾生只是因為無明之故,誤認四大為自己色身,於是就分別有情無情,其實一切都是自己。 所以說「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真正的妙玄奧意 是無法表說的,只有意會、神知。若住在言說上,就會不到真義了,故云「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無情說法是觸景生情,心領神會,無聞而聞的一種心開意解的微妙神境。做功夫參究到無說、無聞,妄念不起處,就能觸景生情,領會個中奧義。

3.3 參訪溈山祐禪師、雲嚴禪師,繼續問 “無情說法” 的真實義
這是南陽忠國師對那和尚的開示,洞山禪師不理解,所以把這個公案 講給溈山祖師聽。
溈山云:「我這裏亦有,只是難得其人。」師云:「乞師指示。」溈豎起拂子點一點曰:「會麼?」師曰:「請和尚為某甲說。」溈云:「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師云:「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麼?」溈令見雲巖。
溈山祐禪師聽了,說道:我這裡也有,只是罕遇其人!良价聞言,請求開示法要。祐禪師把手中拂塵豎起來,說:會嗎?
良价自知不契機宜,於是懇求指示善知識,以便前往參學。
祐禪師頷首稱善,說:你去澧陵攸縣,那裡石室相連,內有一雲巖道人,可往親近,必能幫助你,獲得大利益!

師陘造雲巖,便問:“無情說法,什麼人得聞?” 巖曰:“無情得聞”師曰:“和尚聞否?” 巖曰: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師曰:某甲為什麼不聞? 巖豎起拂子曰:還聞麼? 師曰:不聞。巖曰:”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
良价辭別了溈山,直往雲巖造訪;見了面,他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然後追問:無情說法,什麼人能聽到?雲巖禪師聞言,毫不猶疑地回說:無情說法,無情能聽到。
良价緊接著追問:和尚你能聽到嗎?答:我若能聽到,你便不能聽到我說的法了!
良价不解意,再追問道,那是為了什麼呢?雲巖禪師到此田地,見良价不能打破黑漆桶,只好豎起拂塵說,你聽見了嗎?良价答:沒有。雲巖禪師說:我所說的法你都聽不見,何況是無情所說的法呢?

師曰:”無情說法,該何典教” 巖曰:”豈不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師於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時方得知。 」
良价聞言,沉默了一會,問:什麼典籍上載有無情說法的事呢?
雲巖禪師回答:「《阿彌陀經》不是記載水鳥樹林,八功德水、七重行樹,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嗎?」洞山良价聽了,恍然覺悟,不禁失聲叫道:「啊!是啊,是啊!」無情說法果然是有聖典根據的。洞山良价禪師終於心有所悟,隨即說出一首偈: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偈中開示:「如果您想用耳朵聽到「無情說法」的聲音,那是不可能的 (已落入分別、獨存的八意識,不名般若)。但是,當您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遠離污染而得清淨,則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 (六根互用,以聞姓 “聞”)。 眼晴也能聽聲。 這時您就會明白:真理原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翠竹、鬱鬱黃花雖為無情,但顯象盛衰,隨緣幻化,皆演圓音,「諸法無常,苦、空、無我」。

一日師問雲巖:「某甲有餘習未盡。」巖曰:「汝曾作什麼來?」師曰:「聖諦亦不為。」巖曰:「還歡喜也未?」師云:「歡喜則不無,如糞掃堆 頭拾得一顆明珠。」
有一天,良价問: 我的餘習未盡,不知該怎麼辦?巖禪反問道,你曾經是為了什麼來這裡呢?良价說:什麼也不為!曰:那麼你現在應該感到很歡喜了!良价說:歡喜當然是有的,不過,僅僅是像在垃圾堆裡,撿到了一顆明珠罷了!

四、洞山良价 過溪見影悟道
師辭雲巖,巖曰:“什麼處去?”師曰:“雖離和尚,未卜所止。”曰:早晚卻回。
洞山對於雲巖的教育手段,搞不明白,於是就想出去雲遊一番。至於去哪裡,自己心裡也還沒數。雲巖知道,這是洞山聽明白了自己的話,去山水林叢之間,去尋求“無情說法”的時節因緣去了。

師曰:待和尚有住處即來。 曰:自此一別,難得相見。師曰:難得不相見。洞山說:等我證果後,會回來看你。雲巖說:“你這一走,我們就難再見了”。洞山這時說:“不可能不再見面”是在向老師表示悟道的決心。
臨行又問:”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師真否,如何祗對?” 巖良久,曰:”只這是”。師沉吟。巖云:「價闍梨,承當個事,大須審細。」良价臨行時又問:百年後,忽有人問起老師父的情形,應如何答覆?巖禪師默然良久,然後回答:祇是這個!過了一會兒,接著又說:將來你必須承當大事,但你要特別小心啊!

師猶涉疑,後因過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曰: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良价仍然不能體取現前,處於疑惑中,在行程中,老揣摩著「祇是這個!」的語句;後來當他一次經過一條小溪,在趟水時,忽然看到了自己倒映在水的影子,頓然契悟「祇是這個!」的義諦。於是,做了上面一首悟道偈。

四、洞山良价悟道偈解說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不要從思想上去找 “只這是” (真我)。”他”是你的妄想,是真我的影子。如果你跟著感覺知覺在跑,都是跟“他”。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道、佛性,一直就在這裡,你不要到處向外馳求。只有向內求、求自己,要自己悟出來的,才是真實。如果向外去尋找,會離道越來越遠,會跟自己越來越疏遠,越來越不了解自己。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現在我無論到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間,對外面的東西 都不取不捨了,都是「獨自」的、絕對的,都不見有對偶、不見有相對。假如能這樣,那就處處時時 都能顯現這個絕對的真心,處處時時都能見到真如自性了。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渠 是洞山良介過水時,所看到水中他自己的影子。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一切事物 無一不是我的影子,統統是真我的顯現。
可是真我 不是這個身體,不是水中的影子。我們的思想、外境,都不是真我。但這些思想、境界等等,卻都是“我”的作用所變現的,也就是全波是水,全水是波的道理。

但「我今不是渠」,
我這法身是無相的,雖然影子都是我的顯現,但我不是影子。
雖然這一切相 無不都是我,但我並不是一切相,因為法身是無相的。你就是把這一切相統統都拿走,因其皆不是我,也與我無損。不要著在相上,一切相都不可得,一法不立才對。
洞山禪師說「我今不是渠」,就抹掉了一切法相的影子,虛空粉碎、大地平沈,一切都消殞無存、化為烏有了。非但如此,連我(即法身)也不立。
非但不立法身,連不立也不立,所謂「非法、非非法」,這才是大徹大悟。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應該這樣去親身體證,而不是法外求法,心外覓心,邏輯來邏輯去,才能契合如如不動的本心佛性。只要認清 “渠、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時,處處都可以找到 “真我”。
古德曰:「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宇宙萬有,都是法身的作用、法身的顯現。此即雲岩禪師所說的「只這是」。
就像鏡和影一樣,因鏡光故,能現諸影。又因鏡、影不相離故,則說鏡即是影、影即是鏡。但影子畢竟不可得,絕不能執著影子為實有。
所謂「影即鏡」者,是取其「不離」之意而已。
因為離鏡就無影,所以才說,見影即是見鏡。
一切色相 只不過是法身顯現的妙用而已。
色相和法身的關係是「不即不離」。
不即者,就是說色相不過是幻影,並不即是真實的法身。
不離者,是指離相無性、離境無心,猶如離影則無鏡、離波則無水一樣。
真性 是非有而非空、非空而非有的圓妙靈性,既不著有、也不著空,既不著空、也不著有。

五、結論
宗下公案的妙用,就是教你在起疑的時候,回光返照,照見本來,這就是悟道,這就是見性。法身無相,是個靈知。雖然法身無相,但它是真空妙有,是個萬能體,能成一切事,能生萬法,能應緣起用,能應緣接物,所以,它又不離諸相。
全偈中的樞機在「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認識了真性之後,並不是僵硬地死守,而是活潑潑地 起無窮妙用。
你識得主人之後,能利用僕人,僕人也就不離主人。這樣,處處皆是真心的妙用。
真正識得真性之後,一切色相、一切事物都由你指揮、由你使用,也毫不粘情著物。不著相就是起妙用,這叫大機大用。
無情說法的一段公案,良价禪師雖然依之得悟,卻也是幾經波折,數參明師,的確得來艱苦;尤其,雖悟而不究竟,直到睹水中影子,才圓成大事。
可見禪悟之不易,難怪古德要說「脫一層皮」,「敲骨括髓」以及「不是幾番寒澈骨,難得梅花撲鼻香」之語。

:mrgreen:樞機在「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6:47 am

“觸目會道”

猶如 觸目菩提、觸類成教。
若真大修行人,已悟徹第一義,則會觸目皆菩提,正所謂“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盡是法身”也。
若從石頭理事圓融、“回互不回互”的思想出發,何物 又非真如之體的變現呢?
因而學人不能當下即得,觸目悟道,即非真得,這正是禪家 所謂的擬議之間,咫尺千里。
觸目所見,滿目青山 都是道體,山河大地 即是如來。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如果想要離開現實生活,另找真如本體,則猶如煮沙成飯,了不可得。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11月 25, 2024 5:01 pm

太極圖,一邊明、一邊暗,一邊白、一邊黑。
但是,這個白的部分、明的部分,不是純粹的陽;黑的部分、暗的部分不是純粹的陰。
太極圖,白的部分中間 要加一個黑點,黑的部分中間加一個白點。
就是“當明中有暗”、“當暗中有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韓國國旗的含義具體而言如下:

太極旗的白底象徵"和平",白色是韓民族喜愛的顏色,表示民族和國土的純潔性。
太極的圓形 表示沒有分成天地的整個宇宙本原的單一性,而韓國正是一個由單一民族 構成的國家。
太極圖形中的青紅兩色 表示"創造"精神,紅色和青色代表陽和陰,陽上陰下的理由是根據天(陽)上、地(陰)下的方位而來的。
這樣,陽和陰的上下和諧運動 構成一純粹精一的太極,然後隨著陰陽二者的作用 產生了天地,進而產生了人類社會和民族國家。
同樣,在陰陽的循環和調和中 萬事萬物生長繁榮。
乾(天)、坤(地)的"無窮性"和坎(月)、離(日)的"光明"思想。
四卦實際上是縮略,表示陰陽作用 在空間上的廣大無邊和時間上的永遠無窮。
左上方的乾,作為太陽 被放在陽最盛的位置;
右下角的 坤 作為太陰,被安排在陰最盛的位置上;
右上方坎作為陰中陽的少陽,表示陰中紮根成長的陽;
左下角的離,作為陽中陰的少陰,表示在陽中紮根成長的陰。
換言之,
就是從太陽的乾轉變到少陰的離,再從離發展成太陰的坤,
從坤轉變到少陽的坎,最後從坎發展成太陽的乾。
這個發展變化是無限循環的。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