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即使能模仿的唯妙唯肖

人生又不是演戲 » 週五 4月 26, 2024 7:49 pm

跑跑龍套哪能信以為真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訪客 » 週四 8月 10, 2023 8:28 am

八地菩薩肯定是慧解脫+心解脫+俱解脫?!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訪客 » 週四 4月 07, 2022 5:11 pm

阿羅漢不動心解脫 vs. 菩薩摩訶薩不動地

印順《空之探究》p.7:
《相應部》的「質多相應」,說到了四種心解脫cetovimutti──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雜阿含經》作四種心三昧)。四種心解脫,名字不同,意義當然也不同了。但都是心解脫,也就可說文異義同。約意義不同說,空心解脫是「我、我所有空」,與「空世間」義一致。如約意義相同說,無量、無所有、無相──三種心解脫,修到最第一的,是不動心解脫。「不動心解脫者,染欲空,瞋恚空,愚癡空」(1.017)。這是說,無量等心解脫修到究竟處,是不動心解脫,也就是空心解脫。貪、瞋、癡,是煩惱的大類,可以總攝一切煩惱的。離一切煩惱的不動心解脫,就是阿羅漢的見法涅槃。(按:離無明,得「慧解脫」,亦名不動心解脫)

法相辭典
不動心解脫。謂【不動法阿羅漢果】所攝勝解。亦名不時解脫。此二解脫,各有二種。一、名心解脫。離貪愛故。二、名慧解脫。離無明故。

印順《成佛之道》-進入不動地
進入不動地,無相無功用,盡斷三界惑,大願極清淨。以如幻三昧,三有普現身。

從第七地,「進入」第八地,名「不動地」。怎麼叫不動呢?第七地的無相行,還是有功用的,八地是「無相」而又「無功用」的。到了這,智慧,功德,都任運地增進,煩惱也不再起現行。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所以叫不動。如人在夢中渡河,用盡一切伎倆,艱苦地用力過去,忽然醒來,就一切功用都息了。三界修所斷的煩惱,過去沒有斷盡,但不致引生危險。因為菩薩並不急急的要斷煩惱,只要能控制就得了。有時,還可利用煩惱,作自利利他的方便。但進入第八地,煩惱障已不斷而自然斷盡;所以在菩薩階位中,八地得無生法忍,才「盡斷三界惑」,如阿羅漢一樣。八地菩薩的無相行,證無分別法性,得無生法忍,都可說與阿羅漢的證入涅槃一致。而斷盡三界煩惱,也與阿羅漢一樣。所以《十地經》說:菩薩進入第八地,要入涅槃。以佛的加持力,菩薩的本願力,當然不會像小乘那樣入涅槃的。從此進入真正不共二乘的菩薩道。五地菩薩極艱難而能進入的大乘深境(無相行),到這才完全到達。約十度說,八地的「大願」,最「極清淨」,所以能於無相無功用行中,起「如幻三昧」,於「三有」中,「普現」一切「身」,普說一切法。如普門大士觀世音菩薩那樣,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都是八地以上的深行菩薩境界。無相行中,不但能知有如幻,而且是顯現如幻(無戲論相),與空性平等不二;八地菩薩純無相行,所以說八地菩薩起如幻三昧了。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訪客 » 週四 4月 07, 2022 4:56 pm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二分歡喜品第二

爾時,世尊知諸世界諸有緣眾一切來集諸天、魔、梵、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健達縛、若阿素洛、若諸龍神、人非人等、若諸菩薩摩訶薩眾住最後身紹尊位者皆來集會,便告具壽舍利子言:「若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歡喜踊躍即從座起,頂禮雙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應以無捨而為方便,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淨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應以無勤而為方便,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蜜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應以無著而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相不可得故。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空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無願三摩地,是三等持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靜慮、無量及無色定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解脫、勝處、等至、遍處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九想,謂膖脹想、膿爛想、異赤想、青瘀想、啄噉想、離散想、骸骨想、焚燒想、滅壞想,如是諸想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十隨念,謂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入出息隨念、厭隨念、死隨念、身隨念,是諸隨念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十想,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淨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厭食想、斷想、離想、滅想,如是諸想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十一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如說智,如是諸智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三三摩地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三無漏根不可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不淨處觀、遍滿處觀、一切智智、奢摩他、毘鉢舍那、四攝事、四勝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羅蜜多、七聖財、八大士覺、九有情居智、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樂、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及餘無量無邊佛法,如是諸法不可得故。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一切智智,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疾圓滿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疾圓滿一切有情心行相智、一切相微妙智,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拔一切煩惱習氣,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入菩薩正性離生,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超聲聞及獨覺地,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住菩薩不退轉地,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訪客 » 週二 4月 05, 2022 6:35 pm

佛教「八解脫」之解脫學理的探究

壹、緒論

為求快速勾勒大致的輪廓,以及清晰呈現整篇文章的構成要項,一開張,即以條列的方式,依序鋪陳「研究主題」、「研究背景」、「文獻依據」、「學界研究概況」、「論述架構」。

本文設置的論題,聚焦在佛教解脫道的「八解脫」(aṭṭha vimokkhā/ aṣṭau vimokṣāḥ/ eight liberations; eight levels of liberation),探究其引動解脫的學理。佛教解脫道,顧名思義,以解脫生死輪迴為目標。然而,此一總括的修行道路,其達成解脫的路徑,並非僅止於一條,而是至少有二條。其一,「八解脫」之路徑,相當於導向「心解脫」;其二,「緣起之還滅」的路徑,相當於導向「慧解脫」。因此,如果關心如何從生死輪迴的世間解脫,則認知這二條達成解脫的路徑,並且比較這二條路徑的學理,將會是很值得探究的論題。限於篇幅,本文僅能聚焦在「八解脫」之路徑,至於「緣起之還滅」的路徑,以及這二條路徑在達成解脫的學理比較,則有待另外專門撰文為之。

本文的研究背景,也就是背後支撐或推動的條件,狹義上稱為研究動機,是多重的,除了做為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的部分成果,1 主要得力於如下的二條線索。第一,由於關切心態、身體、世人、眾生、住地等課題,從事生命哲學的鑽研,以至於不僅著重學理面的眾生觀,而且致力於探究佛法的教學對於超脫生命世界的困苦,提供怎樣的說明與引導。第二,隨著長期在《阿含經》、《般若經》等經典的研讀,這些經典在禪定學、智慧學、解脫學、救度學的教導,應該都是特別值得接二連三地下功夫的所在。

為了使材料的來源更為聚焦,從而遂行脈絡式的解讀,本文主要依據的文獻,集中在佛教解脫道的經典,包括巴利語的《分部經(尼柯耶經)》(Nikāya)、漢譯之諸部《阿含經》(Āgama-sūtras)、以及有關的英譯本。為了便利於佛典傳譯本之間的考察或對讀,在若干地方,也會援引有關的梵文片段,因而涉及諸如《般若經》(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之菩提道的經典。此外,若干論典有關的解釋,也引用在注腳,以供參考。


俱解脫即心解脫之第八階的解脫?!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訪客 » 週日 4月 03, 2022 10:23 am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8〈幻聽品 28〉:
須菩提語諸天子:「我說佛道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於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何以故?諸天子!是幻夢、涅槃不二不別。」(CBETA, T08, no. 223, p. 276, b6-9)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訪客 » 週五 2月 04, 2022 4:19 pm

印順《成佛之道》第四章(摘錄)

頌文︰「斷惑究竟者,名曰阿羅漢,畢故不造新,生死更無緣。」

解說︰體見正法而斷了見惑的聖者,知見是絕對的正確了。但在一切境界上,愛染的力量還很強。所以可能進修停頓,或者再生人天,忘失本來。不過修惑是自然萎縮(如拔了根,樹皮會乾枯一樣),聖道的潛力一定會現起,一定會再向前進的。在這再進修中,無論是行住坐臥、衣食語默、毀譽得失、衰老病患、待人接物,在這一切境界上,能提起正念,時時照顧,不斷熏修,這能使愛染為本的修惑,漸漸銷融淨盡。這是二果以來都是如此的。

證得初果或二果、三果,現生不斷進修;或是阿那含(三果)死後,生到上界,聖道現前,到了「斷惑究竟」淨盡的時候,就證第四果,「名」為「阿羅漢」。阿羅漢也是梵語,譯義是「應」。意思說︰這是真正應受人天供養的聖者。或譯為『無生』、『殺賊』,是說︰到此階位,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會再有生死的生起了。總之,這是斷盡煩惱,斷盡生死的極果。所斷的煩惱,論師說是色無色界的修斷煩惱。佛在經中,總是說︰『五順上分結斷,得阿羅漢。』五順上分結是︰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色貪、無色貪,是色界與無色界的貪染。掉舉、慢、無明,也應該是二界不同的。但修惑以染愛為本,所以特約二界而分別為二類。這五結,是使眾生生於上界的,現在也斷了,就斷盡了繫縛三界的一切煩惱。煩惱既斷盡了,那依煩惱潤生而感果的「故」業──從前以我見為中心而造的業力,已經完「畢」而不再有效。又「不」會再「造新」業,所以未來的「生死」苦果,「更無」生起的因「緣」了。所以阿羅漢現有的生死身,到了壽命盡時,就『前蘊滅,後蘊更不生』,而入於不生不滅的無餘涅槃。──聲聞乘的進修,以此為最究竟的果位。

頌文︰「此或慧解脫,或是俱解脫,六通及三明,世間上福田。」

解說︰經中說到阿羅漢,有六種、九種等分別,現在說二大類︰「此」阿羅漢,「或」是「慧解脫」的,「或是俱解脫」的。俱解脫,就是定與慧都解脫的。要知道,定與慧,都有煩惱障蔽他,所以不能現起;如能現起,就從這些障礙而得解脫。經中時常說到︰『離無明故,慧得解脫;離貪愛故,心(定)得解脫。』這是說︰依慧力的證入法性,無明等障得解脫。以定的寂靜力,使貪愛等障解脫。如世間的外道們,也能離欲界煩惱(欲愛等)得初禪,離初禪煩惱得二禪……離四禪煩惱(色界煩惱──色愛等盡),得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離無所有處煩惱,得非想非非想定,但不能離非非想處煩惱,所以不脫生死。在佛弟子的修證上,如約少分說,都可說有這定與慧的解脫。如依未到定或七依定而發無漏慧的,斷見道所斷惑,都可說有此二義。但如約全分來說,就大大不同。如修到阿羅漢的,以慧力斷盡無明為本──我見為本的一切煩惱,那是不消說的,大家都是一樣的。如依定力的修得自在來說,就不同。如依未到定或初禪而得阿羅漢的,就於初禪或二禪以上的定障,不得解脫。就使能得四禪八定,也還不能徹底解脫定障。如能得滅盡定的阿羅漢,無論是慧是定,都得到了究竟解脫。約得到定慧的全分離障說,稱為俱解脫阿羅漢。如慧證究竟而不得滅盡定,就稱為慧解脫阿羅漢。生死苦果,依慧證法性而得解脫,所以定力不得究竟,也沒有關係。阿羅漢的定力,是淺深不等的,所以可分好幾類的。

俱解脫阿羅漢,不消說是能得「六通及三明」功德的。慧解脫的羅漢,凡能得四根本禪的,都能修發三明、六通。六通是︰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境通能變多為一,變一為多,隱顯自在,山河石壁都不能障礙他。入水,入地,還能凌空來去,手摸日月等。天眼通能見粗的又見細的,見近的又見遠的,見明處又見闇處,見表面又見裡面,尤其是能見眾生的業色,知道來生是生天或落惡趣等。天耳通能近處遠處,聽到種種聲音。能聽了人類的不同方言,連天與鳥獸的語聲,也都能明了。他心通能知道他眾生心中所想念的。宿命通能知眾生前生的往因,作什麼業,從那裡來。漏盡通能知煩惱的解脫情形,知煩惱已否徹底斷盡。六通中的漏盡通,是一切阿羅漢所必有的。其餘的五通,要看修定的情形而定。這五通,不但佛弟子可以修發,外道也有能得五通的。雖然說六通無礙,但所知所見的也有廣狹不同,惟佛才能究竟。六通的前五通,是通於外道的,但三明阿羅漢(三乘無學)所專有的。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就是天眼、宿命、漏盡三通,但在阿羅漢身上,徹底究竟,所以又稱為明。天眼明是能知未來的;宿命明是能知過去的。漏盡明以外,特別說這二通為明,就是對於三世業果明了的重視。阿羅漢有這樣的殊勝功德,所以是「世間」的上「上福田」,應受人天的恭敬供養。

頌文︰「明淨恒不動,如日處晴空;一切世間行,不染如蓮華。」

解說︰再舉兩個譬喻,來讚嘆阿羅漢的功德。

(1)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智慧斷盡了煩惱,所以是「明」而又「淨」。在觸對一切境界時,可以「恒不動」來說明。阿羅漢的功德,有『六恒住』。在見色聞聲等六境起用時,恒常是︰『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這就是不動。在觸對六境時,或是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但不會因此而起貪起瞋。一切利譽得失,在聖者的心境上,是不受外境所轉動,『不能妨礙心解脫慧解脫』。俗語所說的『八風吹不動』,就是阿羅漢的境界。這如經上說︰『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經中曾有雲散日現的比喻︰凡夫,如烏雲密布,完全遮蔽了太陽。證初果時,如烏雲的忽然散開,露出了太陽一樣。但烏雲太多,還在忽而遮蔽忽而顯現的變動中。雲漸漸淡了、散了,到末後,浮雲淨盡。阿羅漢的極明極淨,正「如日」光朗照,「處」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中一樣。

(2)證得阿羅漢的聖者,無論定力的淺深怎樣,在沒有捨報以前,總是生活在世間。一樣的吃飯、穿衣、來去;一樣的遊化人間,待人接物。他的身體,他的環境,還是世間的有漏法,還是無常苦不淨的。然而,阿羅漢生活在這世間中,卻不受雜染的環境所熏變。所以他在「一切世間行」中,清淨「不染,如蓮花」一樣。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訪客 » 週五 2月 04, 2022 11:21 am

鈍根阿羅漢雖未斷分段生死

天壽盡時甚至墮大地獄

但 時節因緣一到 鈍根阿羅漢 會 證到 利根大阿羅漢

涅槃講得太早 要看有沒有遇到 佛 說法

如 未來的龍華三會 時間 要到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成佛後說法時



那個時候的有緣眾生一聞法現證羅漢的破90多億人 (包括初果羅漢)

中文要看清楚 這邊是繁體中文漢字 已經 放大 要遇到 果地佛 就是 釋迦牟尼佛 還有 當來下生彌勒佛

要遇到佛說法

只用 首楞嚴經 舉證有點不太夠 阿羅漢南傳佛法上座部說有九種有一種是退法 ( 爭議點很大 )

《中阿含經》: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 舉個例 .. . )

滅盡定 等於 涅槃 對與否 個人認為是等於的 .. .

謗法就謗法我自己負責我的言論就這樣要遇到果地佛說法

宗教自由 言論自由 請注意要尊重人權

不要惡意故意蓄意的人身攻擊和惡言相向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周善為 » 週四 2月 03, 2022 5:12 pm

請勿繼續混淆視聽!外道所入之無心定,又名無想定。佛教之無心定,乃九次第定中最高境界之滅盡定。滅盡定與無想定,雖然皆名無心定,然此二者畢竟不同。佛教滅盡定,屬於非想天,外道之無想定,屬於第四禪。

滅盡定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Nirodhasamāpatti,又名滅受想定。二無心定之一。滅盡六識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禪定也。不還果已上之聖者,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於此定,極長者為七日,屬於非想天。外道所入之無心定,名為無想定,屬於第四禪。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訪客 » 週四 2月 03, 2022 3:51 pm

無想天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界名)無想有情之天處也。有部與經部攝之於第四禪之廣果天,不立別處,上座部於廣果天之上,立無想天之一處,俱舍論五曰:「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

[佛光阿含藏]
無想天(asajjñika-sattava deva)(梵)、(asañña-satta deva)(巴),又作無想有情天、福德天,位於色界之第四禪天,即外道修無想定而感之果報。  

[佛光大辭典]
無想,梵名 Asajjñisattvāh。又作無想有情天、無想眾生天、少廣天、福德天。色界天之一。即修無想定所感之異熟果報。生此天者,念想滅盡,僅存色身及不相應行蘊,故稱無想天。此天為外道婆羅門之最高涅槃處,亦為異生凡夫以「出離想」作意,修無想定,所感得的異熟之果報,稱為無想果,或無想異熟、無想事、無想報。此天之位置,有部與經部攝之於第四禪天之廣果天,不另立別處;上座部則於廣果天之上,別立無想天一處。此外,此天眾生之身長有五百由旬,壽命為五百大劫(立世阿毘曇論卷七謂一千大劫),壽終之時,再生念想,而墮欲界。〔起世經卷八、俱舍論卷五、瑜伽師地論卷四〕 p5123

[法相辭典(朱芾煌)]
瑜伽五十六卷一頁云:依何分位,建立無想天?答:依已生無想有情天中,名滅分位;建立無想。此亦三門。自性者,無覆無記。補特伽羅者,唯異生性;彼非諸聖者。起者,謂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異熟果。後想生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沒。

二解 顯揚一卷十四頁云:無想天者:謂先於此間,得無想定;由此後生無想有情天處,不恒現行諸心心法滅性。

三解 成唯識論七卷七頁云: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麤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故六轉識,於彼皆斷。有義,彼天常無六識。聖教說彼無轉識故。說彼唯有有色支故。又說彼為無心地故。有義,彼天將命終位,要起轉識,然後命終。彼必起下潤生愛故。瑜伽論說:後想生已;是諸有情,從彼沒故。然說彼無轉識等者;依長時說。非謂全無。有義,生時亦有轉識。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如餘本有初,必有轉識故。瑜伽論說:若生於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從彼沒故。彼本有初,若無轉識;如何名入。先有後無,乃名入故。決擇分言:所有生得心心所滅,名無想故。此言意顯彼本有初,有異熟生轉識暫起。宿因緣力,後不復生。由斯引起異熟無記分位差別,說名無想。如善引生二定名善。不爾;轉識一切不行,如何可言唯生得滅。故彼初位,轉識暫起。彼天唯在第四靜慮。下想麤動,難可斷故。上無無想異熟處故。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天異熟果故。

四解 廣五蘊論十三頁云:云何無想天?謂無想定所得之果。生彼天已;所有不恒行心心法滅為性。

五解 俱舍論五卷二頁云:已辯同分;無想者何?頌曰:無想無想中,心心所法滅。異熟居廣果。論曰: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異熟果。誰之異熟?謂無想定。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彼為恒無想?為亦有想耶?生死位中,多時有想。言無想者,由彼有情,中間長時,想不起故。如契經說:彼諸有情,由想起故;從彼處沒。然彼有情,如久睡覺,還起於想。從彼沒已,必生欲界;非餘處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於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盡便墮。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有欲界順後受業。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四卷八頁云:問:無想天在何處攝?答:外國師說:第四靜慮,處別有九;此是一處。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即廣果天攝。然以高勝寂靜,故別立名。猶如村邊阿練若處。問:彼天身量云何?答:五百踰繕那。問:彼壽量云何?答:五百劫。問:作何等威儀住?有說:結加趺坐,如沙門釋子。有說:卻踞而坐,如婆羅門。如是說者,如先入此定所住威儀,則以此威儀,於彼五百劫住。如彼廣說。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無想的眾生所居住之天,在色界之第四禪天。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