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庵餘語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休庵餘語

Re: 休庵餘語

勿忘初心 » 週三 4月 10, 2024 6:51 pm

道在業中顯現

所謂業,就是身、口、意隨自我的感性或理性而造作完成的結果。

所謂道,就是身、口、意依佛法的道理方法而修養完成的結果;亦即調適之後的修養功德。

人因業而來到人間,有貪、瞋、癡等煩惱的障礙,因為「業」的力量,乃不由自主隨業而感受,產生感性或理性的情識變化,發動喜怒、哀樂、優劣等現象,形成各種不同的自我意識作用。簡言之,業是造作行為所形成的任何性質的結果,包括了有意和無意的兩方面。可知,凡所有動作行為的結果,通稱為業;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麽,從身口意的任何作為,必然都有結果,這種結果就叫做業。

業與道皆不離於身口意的運作,一個是造作成業,一個是修行成道;如果能把握業與道的因緣關係,就可以很容易的發現,能造作業,為什麽不轉業為道呢?道的顯現,原本來自業裡。例如轉煩惱而成菩提,菩提顯自煩惱;煩惱是迷惑,是業,而菩提是覺,是道;是從世俗的認識、了解、發現,而獲得突破,以至入於勝義的真實之境。

人的世界,是業力所成;無可避免許許多多的造作行為,都是依情識而起作用,依作用而生分別意識;總是局限於因業而隨業,不斷地發起貪瞋癡慢見等無明煩惱。無明是不得明見,如處暗室,缺少般若的光照;而煩惱是身心不安,如處飢渴,不得菩提的法食。正因為眾生迷惑於聲色,而發起貪瞋癡慢見,隨著情識分別,淪落於無盡的無明煩惱。

然而佛法中說「業中有道」,學佛的人懂得煩惱是業,菩提是道;如何轉煩惱而成菩提;也就是所謂的轉業而成道。眾所周知,「聲、色」乃人世間的現實現象,是人就不可能避免與「聲、色」發生關係。但是,迷惑與否,則在具有「主宰」力的力源,究竟是業力?抑或是道力?因為主宰是決定,來自智慧修養,才能展現行為之功。

如果,力源是「業、道」的不同,那末從分別中選擇,就必須認識「業、道」的效用;也就是選擇之時,要有比較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於認識「利,害」之後,再作選擇,選擇所得,方能圓成有利而無害的結果,是屬於利益的。因此,面對「聲色」是迷惑,其力源是業,如果是覺悟,其力源就是道;故知,是業的力源則隨業而轉,是道的力源則轉於業。

《老禪師的話》〈分別與認識〉一文中說:分別是認識的基因,認識是分別的深入;依其基因,不致流於虛妄,深入探討,可以發現利害得失。但是,如果僅事分別,無異是表現强烈的自我,陷於計較的諍辯之中;因此,深入的認識,方始於分別中珍惜,攝取相對法的價值,出離平常人的許多束縛或造作的不安。

人生的道途上,所謂智愚的差距,應該是肯定於分別與認識的價值上;進而發現價值的約率,必須了然於計較或珍惜成份的比量。

學佛的諦義,便是如此的方程式:

分別止於計較,是業我。

認識即是珍惜,是道我。

孟子曾云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位聖賢僧的成就,可以說沒有破出此例的僥倖者;例如六祖惠能的遭遇與成就,正是成就於動亂的逆流歲月中:

當惠能得五祖衣缽後,到了曹溪,得到曹叔良捨宅為寺,有意廣傳禪法,無奈被悪人尋逐;只得避難在獵人隊中,等待機緣的成熟。然而他這一等待,卻等了十五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隨宜說法,廣行功德,勤苦密行,培養菩提、般若之性。

以惠能當時的處境,若是一般人的話,恐怕早就退失了!因為一般人的銳氣與意志,都是受時間限制的,往往境遇不順意,挫折頻頻,就會很自然地變得心灰意懶,鋭氣盡消,淪於頹廢。這是聖者不同於一般人的地方,聖者具有愈挫愈勇的堅毅意志,更有長期面對現實的勇氣,以及恒久不變的信心和願力。

惠能經過十幾年的磨鍊,靈活度變得更為敏銳了,心性變得更為明潔;尤其是般若大智,已進入無邊無礙的聖境。《景德傳燈錄》卷五謂:惠能到了廣州法性寺,剛好印宗法師講《涅槃經》,他住在廊廡間;時正暮夜,風吹寺前的幢幡,忽聽有二僧在議論:

一個說:「是幡在動。」

一個說:「是風在動。」

二人諍論不已,他於是上前解説:「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當時,印宗法師聽到了這種奇特而超越的言句,感到非常竦異,便徵詢風幡究竟的義諦;於是,惠能告訴其道理,使印宗法師欽服有加,並得知惠能即是黄梅衣法傳人,便代為披剃,執弟子禮,請智光律師授與具足戒。

佛法不離世間法,於世間法中可以得見佛法,如果不懂佛陀的道理方法,便不可能於「業」裡見「道」,或說是於煩惱中見菩提,或說是於無明時而能明了!

.

Re: 休庵餘語

勿忘初心 » 週日 11月 12, 2023 4:35 pm

圓覺經中有三種觀行,其中一種稱之「禪那」。

禪那(梵語:ध्यान,dhyāna,巴利語:झान,jhāna),又譯為馱那演那、第耶那、持訶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念修、禪定、功德叢林或靜慮。

静慮、思惟修亦有深有淺,甚至建不可思不議之處。

想的調適 ( 禪那 - 思惟修 ) / 千佛山雜誌

想是思索,用心思的意思;想的作用就是思惟。想在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是依人的我於五蘊運作中,引發極具重要且關鍵性的過程,而完成「想蘊」。想的調適,可以入達真如境界;而想的內涵,可以肯定智慧的差異。佛法中不論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的修養,或其他教觀、密法、淨宗等任何修行法門,都必須調裡「想」的素養,以至突破原有的自我意識,達到圓滿無缺失的真如之想;也就是五蘊修養的過程中,從「想」進入至「非想」,再提升到「非非想」,完成「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完成這樣的修養,「我」於五蘊的「想」,才是圓滿而沒有缺失的。



《大品般若經卷一》提出「十想」的方法,以導引學佛者入於真如境界,而成就覺悟。

一、無常想:人的五蘊變化,是以自我為主,當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會引發潛在的自我意識,所以佛法是針對人的自我而說覺悟的道理方法。人的自我將世間的一切當作「有常」,例如以時間來說,有常之「有」究竟有多久?這是很難把握的,「有」畢竟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所以佛法說「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提醒我們在執著有常時,深入思考「有」的現象是否永遠而不變化?即使親如父母、妻兒的關係,一旦生命結束了,一切也就隨之消逝。


二、苦想:人生在世,往往只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而過日子,以此為樂,但是人所認定的樂,其實是非常短暫的現象,不論從正面或負面看都是苦;得到之前是苦,得到之後又因日久生厭,所以原有的樂也不存在了!至於追求過程中的付出與苦受,更是無法彌補。人總是不斷的爭取,而後又捨棄,就這麼不斷在苦樂、樂苦中打轉,結果往往是一片空虛。




三、無我想:人人都有我,因為太計較、執著自己的我,所以這個「我」成為人的最大問題;因此佛法就是針對「我」以道理方法來談修養之道,希望藉修養而使「我」的計較、執著得以突破為無我。例如我喜、我愛、我苦、我恨等是偏於感性的情識作用。我知、我錯、我見、我改等是偏於理性的情識作用。可見「我」的問題,全在於情識作用的發動,而動力的泉源,則來自無始所作的業。所以無我想是立意突破有我,因認識、了解「我」的種種計較、執著,而發現「有我」,其實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所以不再執著於我,更願意突破我而顯現無我。


四、食不淨想:不是指食物不乾淨,而是針對一般人,對精緻美食及珍稀食物的執著想法,要作調整。食是五欲之一,欲若成為貪,即為障道之欲。人往往執著自己喜歡的食物,當作美食,甚至不能沒有它,例如有些吃慣雞魚鴨肉的人,一旦少了肉就覺得食不知味,吃不下;事實上,如果他餓了三天,恐怕連番薯、芋頭、雜糧等也會視作人間美味。


五、世間不可樂想:指世間的一切,沒有什麼好快樂的。人依於意念的分別,自我的染著,而有暫短的可樂處;人往往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強調好色、好聲、好香、好味、好觸、好法的滿足感。為了滿足貪欲的心念,不顧安危,不計利害,拼命追求,只為貪圖所謂的樂,這是欲望在作祟,以這種方式來滿足欲望,將會成為執著,而且痛苦愈深。然以真正的育樂而言,只是一種休閒、消遣的調劑而已。


六、死想:談死是關係到生的種種,重點是要珍惜生的時刻,人往往浪費寶貴的生命於毫無意義的日復一日之中,盡以自我意識不斷分別、計較、執著,一旦臨死之際,才後悔多少事沒做,多少知識經驗沒學,這才是談死想的重點。因人的色身是四大聚合而有,一旦四大不能調和,就會生病,四大有所欠缺,就會死亡。所以有生必有死,不要到了臨死之際才後悔,希望如何如何,這時一切為時已晚。


七、不淨想:指色身不淨,如人的九孔所流出的東西是不淨的,而八萬四千毫毛,所謂毛細孔所排出的也是不淨,如果幾天不洗澡的話,身體會臭。談不淨想的道理,重點是人都選擇美好的、帥氣的,往往於色相上產生迷惑、執著,乃至煩身惱心;所以談不淨,是不要在色相上去執著,有些人看起來很美,說不定是整容的。


八、斷想:以真如境界來說,是斷除生死追求涅槃;如果不斷除貪、嗔、癡、喜、怒、哀、樂等這些,就永遠在六道裡輪迴,承受苦苦樂樂的果報,唯有斷除一切,把所有的業清淨,那麼業就斷除了,顯現的就是道,如果執著於道,還是不能斷除,所以道也要捨棄,才是完全清淨,這就是斷想的重點。


九、離想:是出離、突破的意思。例如面對是非,不以計較、執著於分別之中,卻能認識、了解於明白之地;也就是明了是非,不參與是非,才能不會陷落於是非圈裡,即成出離之妙;如是之想,是為正途。


十、盡想:盡是絕滅的意思。於因緣所生之相,不為所迷惑,如面對有為法,去了知,有所發現,進而突破,以至無生;佛法以世間法為基礎,從問題的發生,去探討,深入圓照,進而化解,無不是出離之道,終至寂靜而絕滅。


以上十想的重點,是告訴我們如何調理自己的思想,不要用自我意識的想法,也就是在被迷惑時,執著、計較一些什麼時,能調整一下自己的思想,為甚麼被迷惑?想一想為什麼要執著計較?那麼原來的自我意識想法就會有所改變,如果有佛陀的道理方法來修養的話,那「想」就會愈來愈圓滿。

Re: 休庵餘語

勿忘初心 » 週日 11月 12, 2023 4:15 pm

雲語書摘 觀念十境

「觀」是從根塵到識智,是思惟逐步提昇的一種修養;也可以說是「五蘊」的調理,於「色、受」之後,從「我想」提昇至「非想」,終而增上為「非非想」的修行之道。(《 白雲深處》第184頁)

念是心的發動,於遷流之相,有「前念、念之時、後念」等三度空間。念,但言所對之境,以記憶而不忘者。「念」於學佛行者而言,在「念念」相續之時,如何把握與維護;依所起之心念,後念相續前念的中間,能夠一念專注於一心,使其不致散亂,即在「念處」的功效,是否具有「道力」的修養德行?(《 白雲深處》第261頁))

在《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九中說到觀念十境,謂大乘行者,行於菩薩等覺之地,於心念中應該常作如是觀,故又名十念處。念的意境,是意識中所覆藏的內涵,依於現前的處境,不論任何所能引發的情識作用,都能提起正當的意念,涵蓋等覺利益的觀念。



念處之說,依於佛陀的教法,最初教二乘行人修五停心觀,為止行人之亂心,是為修奢摩他法;而後教依四念處,以發起行人之慧思,是為毘缽舍那法。但是大乘行者的奢摩他,在止於任何的起心,以了知心生之相;而毘婆舍那,在觀照菩提之境,返了知義,迴菩提功,人法兩捨,入達清淨;務期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生滅中觀照明了,不為相惑,不為境迷,使念成力,轉迷成覺,凡所有舉手投足處,隨順正心正念而如法行持。



十念處如下:

1、身念處:除觀身不淨外,必須於身清淨,具戒不犯;常念人身得來不易,應該小心珍重。

2、受念處:除觀受是苦外,必須觀受施養身,粒米如山;常念施主功德難酬,應該功德迴向。

3、心念處:觀心為善惡之本,心為造作之主,起動之時,常念造「業」之作;唯有轉業成道,才能清淨業障。

4、法念處:世間法乃是業感報應之法,於理於事,無非人之所為;因此,報身住世,常念出離(突破),勤修正法。

5、境界念處:境是修養的內涵,所具內涵,必有範圍,亦如事業,修行者有隨緣之功,隨順之德,故應常念個己的修養,與道相應。

6、阿蘭若念處:遠諸塵囂,清淨塵緣,一心行處;常念極靜之所,以為修心養性的方便,減少染著隨順的機會。

7、都邑念處:城市村落,眾生雲集,殺盜晦淫,博奕、酒肆、歌舞等行,無非盡歸聲色世界;住欲離欲,是行者必修課程,少欲無欲,於都邑不可戀處,常念清淨,遠諸染著之境。

8、名聞利養念處:觀名如大樹,利如碩果,如樹的驕矜,如「果」的炫耀;聞達往往徒耗時光,利祿往往摒棄空閒;修行者於心清淨,常念時空的可貴,生命必須把握剎那。

9、如來學問念處:如來乃是圓覺的境界,欲求得如此的境界,必須學問具足;因此,修行者常念,從有學到無學,從有問到無問,是為修學的畢生事業。

10、斷諸煩惱念處:因無明而起意念,因意念而有造作,因造作而生煩惱;如是理障、事障、定障、智障,凡起心動念處,舉手投足處,在在都是業。期於行者的修行,即在清淨過去的業,不造現在的業;因此,斷除煩惱,突破無明,常念正勤精進,才能轉業成道,創造未來究竟圓滿覺悟的勝行功德。



《正法念處經偈釋》13頁,謂如來成就大悲,如夜時月光,如月之清涼,如深處浩海,安住不動如須彌山;甚深嚴淨的慈悲之心,攝化無量無邊眾生,故於心念的安居,常住三種念處。

眾生信佛,佛不起執著而生歡喜心,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眾生不信佛,佛亦不起憂惱而有失意心,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同時有信與不信者,佛亦不生歡喜和憂惱,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因如來已成就十種智力,所以善知世間,善解世間法;能開啟眾生之智,教導因緣法則,因果業報,自然之性;如何從世間法中避免不了的分別裡,怎樣去照見起心動念,認識分別時的利與害,而於其中發現菩提之道。



又聲聞法也有三種念處,以成阿羅漢為目標:



性念處:謂無生空理以斷煩惱,即所謂的慧解脫處。

共念處:乃從性念處而具足三明六通,即所謂的俱解脫處。

緣念處:乃從三藏十二部經而悟達,即得成就阿羅漢,亦即所謂的無學住處。



總之,佛陀教止教觀,迴小向大,為趣菩薩之道,於心行處設正知解,為求得證故;綜觀佛典之要,乃離塵遠俗,突破自我,無非皆從「念」中,隨緣維護,入正法之諦義,見真如之無為,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果證。



所以,佛弟子修行辦道,於「念」之中,必須入住正法處;而正法處的內涵,總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出入息、念死(包括自死、他緣死)等範圍,以明了「生」之道,而得解脫「死」之縛,方是正信佛弟子之行。(《白雲深處》265頁)

Re: 休庵餘語

Viirya » 週三 11月 01, 2023 11:19 pm

有一位善知識這麼說
就像一棵普通的樹木
躺在馬拉雅山的樹林中
飽經檀香木樹葉與枝幹香味的浸潤
你最終也會像你所追隨的人

善知識慎選

Re: 休庵餘語

貢巴 » 週三 11月 01, 2023 10:06 pm

Re: 休庵餘語

勿忘初心 » 週三 11月 01, 2023 9:29 pm

心意識⇒意想識情
繁幻化影聲,離道別覓道.....

師父=老師。
另外,
一.很多人將仙佛常說到一起,佛法中不談仙。仙佛一詞是宫廟用語。
二.佛菩薩~羅漢决不會要求人來當他徒弟,從古至今皆未耳聞過。

三.佛菩薩羅漢也决不會上人的身。
除非有3情況,
一精神分裂幻覺,
二走火入魔内魔引外魔。
三宫廟文化,或〈走靈山〉才有的事。是自己自願使外靈入色身的。否則外靈很少強行入人色身,何況是佛菩薩
佛教從古至今中也前所未聞可入人色身一同修行此事。

通靈。
世間有人,也有靈,人有肉體可修行,靈無肉體故需藉人身助道。靈無色身限制故有5通,但生前亦是有七情六慾的人習性,好壞亦難料。

都認識那麽久了,所以話也不拐彎抹角,但也决無惡意!!

Re: 休庵餘語

貢巴 » 週三 11月 01, 2023 7:35 pm

Re: 休庵餘語

貢巴 » 週三 11月 01, 2023 7:18 pm

Re: 休庵餘語

勿忘初心 » 週三 11月 01, 2023 5:17 pm

是誰!?口口常說 有仙~有佛求當自己老師 ?(怕是識祌用事)

裝睡的人是叫不醒~~
吃慣嗎啡的人無自知自覺
幻想滿天神佛在身旁!還不著形!不著相 !

解縛若貪多知見,
心意識繁幻影聲,
意想識情難了道,
徒作修行夢裡人。

Re: 休庵餘語

貢巴 » 週三 11月 01, 2023 2:35 pm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