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逍遙 » 週五 11月 08, 2024 2:32 am
不管是金剛經,或是阿含
須陀洹的重點應該是圍著“無我”在轉
菩薩道的無我除了從解脫的無我來看
還可以從慈悲的無我,大愛的無我,無私的無我來看
因此須陀洹在菩薩道而言
不是一個訴求,也不是一個目標
而是既然都可以具備,或是知道無我了
於是也就“順便”的同時具備了解脫的無我
所以從來無須去“證”解脫的無我
但卻可以從無我來反推,確認解脫是什麼--這就是“忍”
也就是所謂忍而不證
道,法門有很多種
每種法門都會有它自己的方式,或是注重的點
須陀洹可能在某方面很重要
但也可能在某方面,別人不會把他當作是重點
法門不同,專注點可能就不同
不管是金剛經,或是阿含
須陀洹的重點應該是圍著“無我”在轉
菩薩道的無我除了從解脫的無我來看
還可以從慈悲的無我,大愛的無我,無私的無我來看
因此須陀洹在菩薩道而言
不是一個訴求,也不是一個目標
而是既然都可以具備,或是知道無我了
於是也就“順便”的同時具備了解脫的無我
所以從來無須去“證”解脫的無我
但卻可以從無我來反推,確認解脫是什麼--這就是“忍”
也就是所謂忍而不證
道,法門有很多種
每種法門都會有它自己的方式,或是注重的點
須陀洹可能在某方面很重要
但也可能在某方面,別人不會把他當作是重點
法門不同,專注點可能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