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12, 2024 8:10 am
拿來明朝——禪宗公案318
1、有客問:律師、法師、禪師誰最高明?
大珠師答:所以叫律師,啟智慧法藏,傳壽命遺風,洞明持犯而如理開合,秉威儀而行軌範,承接古典作四果初因;如果不是大德長老,誰敢擅接宗乘?
法師呢,雄居獅子座,口若懸河,對無數大眾,啟發玄意、鑿開大眾玄關,開啟智慧妙門,等同三佛在世、施法轉輪,如果不是龍象大德再來,誰敢承當?
禪師嘛,提取精要,直了心源,出沒開合,縱橫應物,全依事理,頓見如來,拔生死深根,獲現前三昧;如不安禪靜慮,到更高妙處都會茫然。隨機授法,三學雖殊,得意忘言,一乘何異?故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諸眾生。
客曰:和尚深達佛旨,得無礙辯。
又問:儒道釋三教,是同是異?
師曰:大器量人用之,三無不同,小根機者執之,分別差異;總之,一性起三用,小聰明見差別、成三不同;迷悟由人,不是教有異同。
2、講唯識的道光座主問:禪師用何心修道?
師曰: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曰:既然無心可用,無道可修,為什麼每日聚眾 勸人學禪修道?
師曰:老僧連立錐之地都沒有,在什麼地方聚眾?老僧無舌,何時勸人來?
曰:禪師當面說瞎話。
師曰:老僧都沒有舌頭勸人,怎麼說瞎話?
曰:我自知不會禪師邏輯。
師曰:老僧也不會。(這段辯論,大珠確實有點理虧,與夏蟲語冰了。)
尺童——無心無道時,誰在水中漂?無心、唯不二,聚散豈有別。
3、講華嚴志座主問:為什麼不印可“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華無非般若”?
師曰:法身無象、應翠竹以成形,般若無知、對黃華而顯相,不是因為黃華翠竹、才有智慧法身。故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如果黃華是般若智慧,智慧就屬於無情;翠竹如果是法身,翠竹還能應用(豈不是要供起來,哪能砍殺利用呢)?座主會麼?
曰:沒明白。
師曰:如果是見性人,說是合理,說不是也會合理,就事論事,不執著是非、對錯;
如果沒見性人,說翠竹執著翠竹,說黃華粘滯黃華,說法身執著法身,說般若卻不知道般若;所以都成了狡辯、爭高下的抬槓。
志禮謝而去。
4、人問:將心修行,多久得解脫?
師曰:心修,好像洗一塊泥團的污垢;智慧玄妙,本來不重新出生,大妙用當下就可以運用,與煉多久無關。(泥團喻般若智慧,智慧得了就像從泥團上 洗下了一點泥,馬上就解脫一點或一個方面)
曰:凡夫會這樣妙用、解脫麼?
師曰:見性了 就不是凡夫,頓悟上乘,超凡越聖。迷人論凡論聖,悟人超越生死涅槃。迷人說事說理,悟人大用無方。迷人求得求證,悟人無得無求。迷人期遠劫證(妄想修幾大劫後才證之類),悟人頓見。
5、維摩座主問:經云:彼外道六師等,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知所墮,汝亦隨墮;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謗於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今請禪師明為解說。
師曰:迷從六根知見,稱為你順從六師學習;心外求佛,叫外道;有物可施捨,不叫福田;生(善惡、悲喜等)心受供,墮三惡道;你要能謗佛,是不求佛;毀法,是不執著從法中得(福利);不與大眾隨波逐流,是不求僧家好處;終不得滅度的意思,是智用不失當下;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便得法喜禪悅之食。
6、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號稱一字法門,不知這位是否真會?
師曰:如鸚鵡學舌,沒有自己的話,因為沒有智慧;譬如將水洗水,將火燒火,都沒有意義。
人問:言與語,有無區別?
師曰:一回事,說言成句子叫語。比如靈辯滔滔不絕,如大川之流水;峻機疊疊(妙語機關多),如圓器之傾珠(大圓球傾洩出一堆小圓珍珠);所以廓(包容)萬象,口若懸河;剖乎義海,此是語也。言者一字表心也,內著玄微,外現妙相,萬機撓而不亂,清濁混而常分,齊王猶慚大夫之辭,文殊尚嘆淨名之說,今之常人,雲何能解?
7、源律師問:禪師常說即心是佛,純粹胡扯;經說,達到一地菩薩水平,分身百佛世界,二地增於十倍;禪師試現神通看!
師曰:你自己是凡是聖?
曰:是凡。
師曰:既是凡僧,哪能問那麼高的境界?經云: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此之是也。(高下心生,即背離了佛的智慧)
又問:禪師常說若悟道,當下身便解脫,也是扯淡!
師曰:有人一生為善,忽然偷個東西,這人是賊不?
曰:是。
師曰:如果了了見性,為什麼不是當下解脫?
曰:現在必然不可能,須經三大阿僧祗劫才行。
師曰:阿僧祗劫還有數麼?(諷刺人了——你呀,多少劫也解脫不了。)
源抗議:將賊比解脫,這什麼道理呀?
師曰:你自已不明白道,不可以障礙一切人解;自眼不開,怪一切人見物。
源氣壞了,邊走邊罵:老東西空活那麼大歲數,無道渾人一個!
師曰:即行去者是汝道?(你這個道,挺醜陋。)
8、講止觀慧座主問:禪師能辨認出魔麼?
師曰: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陰魔,或起不起是煩惱魔;我正法中沒這些事。
曰:一心三觀義又如何?
師曰: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住,於其中間,還有另外的心起觀?
曰:禪師不明白止觀。
師曰:座主明白?
曰:明白。
師曰: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說觀破觀;住止沒生死,住觀心神亂,是應該將心止心、還是起心觀 觀?如有心觀,是常見法;如無心觀,是斷見法;亦有亦無,成二見法;請座主仔細說看!
曰:如果這麼問,都沒法說了。
師曰:因為從來沒有止觀這個方法 能真正成立!
(因為從究竟意義上來說,止觀屬於造作,如前論述。當然普通人,畢竟還是得先從一些造作開始,無為法畢竟不是人人都馬上能上手)
9、人問般若大不?
師曰:大。
曰:多大?
師曰:無邊際。
曰:般若小不?
師曰:小。
曰:多小?
師曰:看不見。
曰:般若智慧在哪?
師曰:到處都是。
10、維摩座主問:經云:諸菩薩各入不二法門,維摩默然、是究竟意麼?
師曰:不究竟,聖維摩如果只是說默,第三卷還囉嗦什麼?
座主良久曰:請禪師說維摩未說的究竟之意。
師曰:如經第一卷,是引眾呼十大弟子 住心。第二諸菩薩各說 入不二法門,以言顯於無言;
文殊以無言,顯於無言,維摩不以言,不以無言。所以默然停止說話。第三卷,從默然起說,又顯神通作用,座主會麼?
曰:奇怪為什麼這樣!
師曰:也不是這樣!
曰:為什麼又不是?
師曰:因為破人執著慣性,所以這樣說;如果根據經文意思,只說色心空寂,令見本性;
教人暫時以偽入真,不向言語紙墨上 討胡思亂想,只要會淨名兩字即可;
淨者本體也,名者跡用也;從本體起跡用,從跡用歸本體;體用不二,本跡非殊。所以古人道:本透雖殊、不思議一也,一亦非一;若識淨名兩字假號,還說什麼究竟與不究竟?無前無後,非本非末,非淨非名,只示眾生本性不思議解脫。若不是見性人,終身不見理。
11、僧問:萬法皆空,識性也如此;譬如水泡,一散更無再合;身死更不再生,即是空無;何處更有識性?
師曰:泡因水有,泡散水也無了?身因性起,身死哪是性也滅?
曰:既然有性,拿出來看。
師曰:你信有明朝麼?
曰:信。
師曰:拿明朝來看。
曰:明朝確實有過,現在就沒有。
師曰:明朝拿不出來,不是沒有明朝;你自己不見性,不能說無性;今天看見著衣吃飯,行住坐臥,當面都不認識(性),實在愚迷;你想見明朝,和今天無差別;其實是用性滅性,萬劫也見不到;又如有人看不見太陽,但不是沒有太陽。
12、講青龍疏座主問:經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禪師如何體會?
師曰:因為般若智慧本體 畢竟清淨,無有一物可得,這叫無法;
即於般若空寂體中,具河沙之用,即無事不知,是名說法。
故雲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尺童——
這段回答 有極精密的漏洞存在,智慧(般若)本性清靜對,但達摩血脈論中的“無一物可得”的意思是“無一物 能永遠固定成立,所以說是不可得(不可執著)”。
另外其實智慧本體 就是萬物現象,凡夫分別見二,悟時唯見一心,一心既是智慧別名。
維摩經的“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的意思,實質是——說“不執著萬法,沒有什麼可執著的”,這叫說法。
拿來明朝——禪宗公案318
1、有客問:律師、法師、禪師誰最高明?
大珠師答:所以叫律師,啟智慧法藏,傳壽命遺風,洞明持犯而如理開合,秉威儀而行軌範,承接古典作四果初因;如果不是大德長老,誰敢擅接宗乘?
法師呢,雄居獅子座,口若懸河,對無數大眾,啟發玄意、鑿開大眾玄關,開啟智慧妙門,等同三佛在世、施法轉輪,如果不是龍象大德再來,誰敢承當?
禪師嘛,提取精要,直了心源,出沒開合,縱橫應物,全依事理,頓見如來,拔生死深根,獲現前三昧;如不安禪靜慮,到更高妙處都會茫然。隨機授法,三學雖殊,得意忘言,一乘何異?故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諸眾生。
客曰:和尚深達佛旨,得無礙辯。
又問:儒道釋三教,是同是異?
師曰:大器量人用之,三無不同,小根機者執之,分別差異;總之,一性起三用,小聰明見差別、成三不同;迷悟由人,不是教有異同。
2、講唯識的道光座主問:禪師用何心修道?
師曰: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曰:既然無心可用,無道可修,為什麼每日聚眾 勸人學禪修道?
師曰:老僧連立錐之地都沒有,在什麼地方聚眾?老僧無舌,何時勸人來?
曰:禪師當面說瞎話。
師曰:老僧都沒有舌頭勸人,怎麼說瞎話?
曰:我自知不會禪師邏輯。
師曰:老僧也不會。(這段辯論,大珠確實有點理虧,與夏蟲語冰了。)
尺童——無心無道時,誰在水中漂?無心、唯不二,聚散豈有別。
3、講華嚴志座主問:為什麼不印可“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華無非般若”?
師曰:法身無象、應翠竹以成形,般若無知、對黃華而顯相,不是因為黃華翠竹、才有智慧法身。故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如果黃華是般若智慧,智慧就屬於無情;翠竹如果是法身,翠竹還能應用(豈不是要供起來,哪能砍殺利用呢)?座主會麼?
曰:沒明白。
師曰:如果是見性人,說是合理,說不是也會合理,就事論事,不執著是非、對錯;
如果沒見性人,說翠竹執著翠竹,說黃華粘滯黃華,說法身執著法身,說般若卻不知道般若;所以都成了狡辯、爭高下的抬槓。
志禮謝而去。
4、人問:將心修行,多久得解脫?
師曰:心修,好像洗一塊泥團的污垢;智慧玄妙,本來不重新出生,大妙用當下就可以運用,與煉多久無關。(泥團喻般若智慧,智慧得了就像從泥團上 洗下了一點泥,馬上就解脫一點或一個方面)
曰:凡夫會這樣妙用、解脫麼?
師曰:見性了 就不是凡夫,頓悟上乘,超凡越聖。迷人論凡論聖,悟人超越生死涅槃。迷人說事說理,悟人大用無方。迷人求得求證,悟人無得無求。迷人期遠劫證(妄想修幾大劫後才證之類),悟人頓見。
5、維摩座主問:經云:彼外道六師等,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知所墮,汝亦隨墮;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謗於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今請禪師明為解說。
師曰:迷從六根知見,稱為你順從六師學習;心外求佛,叫外道;有物可施捨,不叫福田;生(善惡、悲喜等)心受供,墮三惡道;你要能謗佛,是不求佛;毀法,是不執著從法中得(福利);不與大眾隨波逐流,是不求僧家好處;終不得滅度的意思,是智用不失當下;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便得法喜禪悅之食。
6、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號稱一字法門,不知這位是否真會?
師曰:如鸚鵡學舌,沒有自己的話,因為沒有智慧;譬如將水洗水,將火燒火,都沒有意義。
人問:言與語,有無區別?
師曰:一回事,說言成句子叫語。比如靈辯滔滔不絕,如大川之流水;峻機疊疊(妙語機關多),如圓器之傾珠(大圓球傾洩出一堆小圓珍珠);所以廓(包容)萬象,口若懸河;剖乎義海,此是語也。言者一字表心也,內著玄微,外現妙相,萬機撓而不亂,清濁混而常分,齊王猶慚大夫之辭,文殊尚嘆淨名之說,今之常人,雲何能解?
7、源律師問:禪師常說即心是佛,純粹胡扯;經說,達到一地菩薩水平,分身百佛世界,二地增於十倍;禪師試現神通看!
師曰:你自己是凡是聖?
曰:是凡。
師曰:既是凡僧,哪能問那麼高的境界?經云: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此之是也。(高下心生,即背離了佛的智慧)
又問:禪師常說若悟道,當下身便解脫,也是扯淡!
師曰:有人一生為善,忽然偷個東西,這人是賊不?
曰:是。
師曰:如果了了見性,為什麼不是當下解脫?
曰:現在必然不可能,須經三大阿僧祗劫才行。
師曰:阿僧祗劫還有數麼?(諷刺人了——你呀,多少劫也解脫不了。)
源抗議:將賊比解脫,這什麼道理呀?
師曰:你自已不明白道,不可以障礙一切人解;自眼不開,怪一切人見物。
源氣壞了,邊走邊罵:老東西空活那麼大歲數,無道渾人一個!
師曰:即行去者是汝道?(你這個道,挺醜陋。)
8、講止觀慧座主問:禪師能辨認出魔麼?
師曰: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陰魔,或起不起是煩惱魔;我正法中沒這些事。
曰:一心三觀義又如何?
師曰: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住,於其中間,還有另外的心起觀?
曰:禪師不明白止觀。
師曰:座主明白?
曰:明白。
師曰: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說觀破觀;住止沒生死,住觀心神亂,是應該將心止心、還是起心觀 觀?如有心觀,是常見法;如無心觀,是斷見法;亦有亦無,成二見法;請座主仔細說看!
曰:如果這麼問,都沒法說了。
師曰:因為從來沒有止觀這個方法 能真正成立!
(因為從究竟意義上來說,止觀屬於造作,如前論述。當然普通人,畢竟還是得先從一些造作開始,無為法畢竟不是人人都馬上能上手)
9、人問般若大不?
師曰:大。
曰:多大?
師曰:無邊際。
曰:般若小不?
師曰:小。
曰:多小?
師曰:看不見。
曰:般若智慧在哪?
師曰:到處都是。
10、維摩座主問:經云:諸菩薩各入不二法門,維摩默然、是究竟意麼?
師曰:不究竟,聖維摩如果只是說默,第三卷還囉嗦什麼?
座主良久曰:請禪師說維摩未說的究竟之意。
師曰:如經第一卷,是引眾呼十大弟子 住心。第二諸菩薩各說 入不二法門,以言顯於無言;
文殊以無言,顯於無言,維摩不以言,不以無言。所以默然停止說話。第三卷,從默然起說,又顯神通作用,座主會麼?
曰:奇怪為什麼這樣!
師曰:也不是這樣!
曰:為什麼又不是?
師曰:因為破人執著慣性,所以這樣說;如果根據經文意思,只說色心空寂,令見本性;
教人暫時以偽入真,不向言語紙墨上 討胡思亂想,只要會淨名兩字即可;
淨者本體也,名者跡用也;從本體起跡用,從跡用歸本體;體用不二,本跡非殊。所以古人道:本透雖殊、不思議一也,一亦非一;若識淨名兩字假號,還說什麼究竟與不究竟?無前無後,非本非末,非淨非名,只示眾生本性不思議解脫。若不是見性人,終身不見理。
11、僧問:萬法皆空,識性也如此;譬如水泡,一散更無再合;身死更不再生,即是空無;何處更有識性?
師曰:泡因水有,泡散水也無了?身因性起,身死哪是性也滅?
曰:既然有性,拿出來看。
師曰:你信有明朝麼?
曰:信。
師曰:拿明朝來看。
曰:明朝確實有過,現在就沒有。
師曰:明朝拿不出來,不是沒有明朝;你自己不見性,不能說無性;今天看見著衣吃飯,行住坐臥,當面都不認識(性),實在愚迷;你想見明朝,和今天無差別;其實是用性滅性,萬劫也見不到;又如有人看不見太陽,但不是沒有太陽。
12、講青龍疏座主問:經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禪師如何體會?
師曰:因為般若智慧本體 畢竟清淨,無有一物可得,這叫無法;
即於般若空寂體中,具河沙之用,即無事不知,是名說法。
故雲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尺童——
這段回答 有極精密的漏洞存在,智慧(般若)本性清靜對,但達摩血脈論中的“無一物可得”的意思是“無一物 能永遠固定成立,所以說是不可得(不可執著)”。
另外其實智慧本體 就是萬物現象,凡夫分別見二,悟時唯見一心,一心既是智慧別名。
維摩經的“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的意思,實質是——說“不執著萬法,沒有什麼可執著的”,這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