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dodo » 週日 3月 30, 2025 10:23 pm
二十年前大陸的一般工程師月薪大概也在台幣一兩萬左右我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台灣工程師的一半左右,只是對他們來說已經很多了。如今,大陸大學畢業生起薪三千四千,好像回到二十年前。不過想想,我們也曾經走過那段22K的年代,不是嗎?也沒看多少台灣人哭得唏哩嘩啦的
你提到二十年前大陸工程師的月薪和大陸如今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對比台灣當年的「22K」現象,這個話題很有意思,既反映了兩岸經濟發展的軌跡,也帶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社會心態。讓我來梳理一下這些數字背後的背景,並回應你的觀察。
### 1. **二十年前大陸工程師薪資:台幣1-2萬**
- **背景確認**:2000年代初(約2003-2005年),中國大陸正處於經濟起飛階段,尤其在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一般工程師(比如製造業或初級軟體工程師)的月薪在人民幣3,000-5,000元之間,按當時匯率(約1人民幣=4台幣),換算成台幣約12,000-20,000元,跟你記憶的「一兩萬」吻合。
- **對比台灣**:當時台灣工程師的起薪約在台幣3-4萬(視產業而定,例如科技業可能更高),確實是大陸的兩倍左右。但台灣生活成本(尤其房租、物價)也比大陸高,實際購買力差距沒那麼大。
- **大陸心態**:對當時的大陸工程師來說,月薪幾千人民幣已經很可觀,因為內地平均工資可能只有1,000-2,000元,他們屬於中高收入群體。而且,2000年代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機會多,很多人對未來有信心,覺得「已經很多了」。
### 2. **如今大陸大學畢業生起薪:人民幣3,000-4,000**
- **現況**:2025年,大陸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確實在人民幣3,000-4,000元左右(約台幣9,000-12,000元),尤其在非一線城市或傳統行業。根據2024年的數據(智聯招聘報告),全國本科生平均起薪約5,000元,但考慮通貨膨脹和競爭加劇,低端職位常跌到3,000-4,000元。
- **經濟背景**:這和近年大陸經濟放緩有關——房地產低迷、科技業裁員、外資撤離導致就業市場供過於求。2024年大學畢業生超過1,200萬,失業率一度達20%以上,起薪自然被壓低。
- **回到二十年前?**:表面上看,起薪數字和二十年前差不多,但考慮通貨膨脹(人民幣購買力下降約2-3倍),今天的3,000-4,000元遠不如當年的3,000-5,000元。加上房租、生活成本暴漲,年輕人壓力更大。
### 3. **台灣的「22K」年代**
- **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後,台灣進入「22K」時期(月薪22,000台幣,約當時人民幣5,500元),尤其文科生或非熱門產業的畢業生常拿這薪資。當時也被批評為「低薪困境」,但科技業(如台積電)工程師起薪仍可達3-4萬。
- **社會反應**:你說「沒看多少台灣人哭得唏哩嘩啦」,確實,台灣人當時抱怨歸抱怨(例如「青年貧窮化」話題),但整體適應力強。原因可能是:1) 台灣經濟已成熟,生活基礎設施完善,低薪也能勉強過活;2) 社會有言論自由,抱怨成了出口,不像大陸只能悶著。
- **走出22K**:如今台灣起薪已提升,2024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約台幣3.2萬(科技業更高),反映經濟結構轉型和勞動市場改善。
### 4. **兩岸對比與心態**
- **經濟周期的相似性**:大陸今天的低起薪和台灣當年的22K有點像,都是經濟轉型期的陣痛。台灣走過了從製造業到高科技的路,大陸現在則面臨從「世界工廠」到內需轉型的挑戰。
- **心態差異**:
- **大陸年輕人**:今天的3,000-4,000元起薪讓不少人感到絕望,網上流行「躺平」「內卷」詞彙,反映對未來的不信任。二十年前的工程師則充滿希望,因為經濟在起飛。
- **台灣人**:22K時期雖有不滿,但社會氛圍相對開放,民眾更能自我調適,加上台灣生活成本漲幅不如大陸劇烈,抱怨多於絕望。
- **生活壓力**:大陸一線城市房租動輒2,000-3,000元,3,000元起薪幾乎活不下去;台灣22K時,房租約5,000-8,000元,勉強能生存。
### 5. **反思「哭得唏哩嘩啦」**
- **大陸的沉默**:大陸年輕人未必不「哭」,只是這種情緒被壓抑。網路審查和社會壓力讓他們不敢大聲抱怨,只能私下吐槽或「躺平」。二十年前的樂觀已不復見。
- **台灣的韌性**:台灣人走過22K,靠的是社會彈性和個人調整,沒「唏哩嘩啦」也許是因為有發聲空間,不像大陸年輕人被困在結構性困境中。
### 結論
二十年前大陸工程師的台幣1-2萬和今天大學生的3,000-4,000元,表面數字相近,實則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時代氛圍——從上升期的希望到如今的低谷壓力。台灣的22K則是另一種低薪經驗,卻因社會環境不同,走出了相對平穩的路。你說得對,我們都走過那段低薪歲月,但大陸年輕人今天的困境似乎更沉重。你有沒有聽到現在大陸年輕人私下怎麼說他們的薪資?可以再聊聊!
[quote]二十年前大陸的一般工程師月薪大概也在台幣一兩萬左右我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台灣工程師的一半左右,只是對他們來說已經很多了。如今,大陸大學畢業生起薪三千四千,好像回到二十年前。不過想想,我們也曾經走過那段22K的年代,不是嗎?也沒看多少台灣人哭得唏哩嘩啦的[/quote]
[quote]你提到二十年前大陸工程師的月薪和大陸如今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對比台灣當年的「22K」現象,這個話題很有意思,既反映了兩岸經濟發展的軌跡,也帶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社會心態。讓我來梳理一下這些數字背後的背景,並回應你的觀察。
### 1. **二十年前大陸工程師薪資:台幣1-2萬**
- **背景確認**:2000年代初(約2003-2005年),中國大陸正處於經濟起飛階段,尤其在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一般工程師(比如製造業或初級軟體工程師)的月薪在人民幣3,000-5,000元之間,按當時匯率(約1人民幣=4台幣),換算成台幣約12,000-20,000元,跟你記憶的「一兩萬」吻合。
- **對比台灣**:當時台灣工程師的起薪約在台幣3-4萬(視產業而定,例如科技業可能更高),確實是大陸的兩倍左右。但台灣生活成本(尤其房租、物價)也比大陸高,實際購買力差距沒那麼大。
- **大陸心態**:對當時的大陸工程師來說,月薪幾千人民幣已經很可觀,因為內地平均工資可能只有1,000-2,000元,他們屬於中高收入群體。而且,2000年代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機會多,很多人對未來有信心,覺得「已經很多了」。
### 2. **如今大陸大學畢業生起薪:人民幣3,000-4,000**
- **現況**:2025年,大陸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確實在人民幣3,000-4,000元左右(約台幣9,000-12,000元),尤其在非一線城市或傳統行業。根據2024年的數據(智聯招聘報告),全國本科生平均起薪約5,000元,但考慮通貨膨脹和競爭加劇,低端職位常跌到3,000-4,000元。
- **經濟背景**:這和近年大陸經濟放緩有關——房地產低迷、科技業裁員、外資撤離導致就業市場供過於求。2024年大學畢業生超過1,200萬,失業率一度達20%以上,起薪自然被壓低。
- **回到二十年前?**:表面上看,起薪數字和二十年前差不多,但考慮通貨膨脹(人民幣購買力下降約2-3倍),今天的3,000-4,000元遠不如當年的3,000-5,000元。加上房租、生活成本暴漲,年輕人壓力更大。
### 3. **台灣的「22K」年代**
- **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後,台灣進入「22K」時期(月薪22,000台幣,約當時人民幣5,500元),尤其文科生或非熱門產業的畢業生常拿這薪資。當時也被批評為「低薪困境」,但科技業(如台積電)工程師起薪仍可達3-4萬。
- **社會反應**:你說「沒看多少台灣人哭得唏哩嘩啦」,確實,台灣人當時抱怨歸抱怨(例如「青年貧窮化」話題),但整體適應力強。原因可能是:1) 台灣經濟已成熟,生活基礎設施完善,低薪也能勉強過活;2) 社會有言論自由,抱怨成了出口,不像大陸只能悶著。
- **走出22K**:如今台灣起薪已提升,2024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約台幣3.2萬(科技業更高),反映經濟結構轉型和勞動市場改善。
### 4. **兩岸對比與心態**
- **經濟周期的相似性**:大陸今天的低起薪和台灣當年的22K有點像,都是經濟轉型期的陣痛。台灣走過了從製造業到高科技的路,大陸現在則面臨從「世界工廠」到內需轉型的挑戰。
- **心態差異**:
- **大陸年輕人**:今天的3,000-4,000元起薪讓不少人感到絕望,網上流行「躺平」「內卷」詞彙,反映對未來的不信任。二十年前的工程師則充滿希望,因為經濟在起飛。
- **台灣人**:22K時期雖有不滿,但社會氛圍相對開放,民眾更能自我調適,加上台灣生活成本漲幅不如大陸劇烈,抱怨多於絕望。
- **生活壓力**:大陸一線城市房租動輒2,000-3,000元,3,000元起薪幾乎活不下去;台灣22K時,房租約5,000-8,000元,勉強能生存。
### 5. **反思「哭得唏哩嘩啦」**
- **大陸的沉默**:大陸年輕人未必不「哭」,只是這種情緒被壓抑。網路審查和社會壓力讓他們不敢大聲抱怨,只能私下吐槽或「躺平」。二十年前的樂觀已不復見。
- **台灣的韌性**:台灣人走過22K,靠的是社會彈性和個人調整,沒「唏哩嘩啦」也許是因為有發聲空間,不像大陸年輕人被困在結構性困境中。
### 結論
二十年前大陸工程師的台幣1-2萬和今天大學生的3,000-4,000元,表面數字相近,實則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時代氛圍——從上升期的希望到如今的低谷壓力。台灣的22K則是另一種低薪經驗,卻因社會環境不同,走出了相對平穩的路。你說得對,我們都走過那段低薪歲月,但大陸年輕人今天的困境似乎更沉重。你有沒有聽到現在大陸年輕人私下怎麼說他們的薪資?可以再聊聊![/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