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阿飄 » 週二 3月 25, 2025 6:28 pm


上、中、下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阿飄 » 週一 3月 24, 2025 11:29 pm

😺⋯⋯🔪⋯⋯🐭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妙樹 » 週一 3月 17, 2025 11:58 am

以貓治鼠
若是無鼠
貓亦不用

哪來權力展示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此事古難全

阿飄 » 週二 3月 11, 2025 5:17 pm

《南泉斬貓》外傳
圖檔
🎬 acting
快!先護住師父的「戒體」要緊,別管貓了!
大伙瘋擁而上,奪刀救貓隙縫中一溜煙跑了。
師從徒眾堆中勉強爬了出來,事有所感的說:
「好個犀利的見性表現」,善哉「不殺生戒」
兩堂僧眾,危貓解除,歡喜若狂,把酒言歡。

🥂正義勝過道義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 斬貓古難全

阿飄 » 週二 3月 11, 2025 12:07 pm

Pakkhin Fly

😺 南泉斬貓其實就是師道尊嚴的權力展示🔪

南泉斬貓其實就是個人權威的展示,這是師道尊嚴,師父決定一切,
師父就是絕對開悟者的赤裸裸展示。
這是一場權力的暴力表演遊戲。
東西兩堂吵架,難道不是開悟者的表現?開悟者難道就不會吵架?南泉為啥要去干涉?南泉明顯就是在這裡無風起浪,沒事找事。
他這樣做,就是要展示他作為開悟者的絕對權威。
南泉去干涉,是為了展示他的絕對權威性。
他讓他們“道”“道”,不管他們怎麼道,南泉都不會認可,都要斬貓。
因為南泉在內心已經預設東西兩堂的僧人都沒開悟,不管怎麼回答都錯,南泉根本看不上這些人。
南泉後來之所以肯定趙州,是他早就屬意趙州,想讓趙州當他的接班人,他早就預設趙州已經開悟了,怎麼看怎麼喜歡。情人眼裡出西施。
不管趙州怎麼做,他都會說他做的對,可以救貓。趙州在地上打滾也好,學狗叫也好,都能救貓。因為趙州是欽定的接班人。
禪宗機鋒相爭,更大意義上是權力的表演,大家要看透這一點。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阿飄 » 週五 2月 21, 2025 7:32 pm

🎶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阿飄 » 週二 2月 18, 2025 10:54 pm

菩提字幕屋 / pakkhin Fly

deepseek對唯識理論的批判性審視

唯識理論自誕生之日起就飽受爭議,其看似嚴密的體系下隱藏著諸多難以自圓其說的矛盾。
這個試圖用理性解釋一切的理論,實際上卻陷入了自我設定的概念迷宮之中。
讓我們撕開唯識理論精致的外衣,直面其內在的理論困境。

一、概念體系的自我循環

唯識理論構建了一個看似完美的概念體系,但這個體系實際上是一個自我循環的封閉系統。
阿賴耶識既是理論的起點,又是理論的終點,
這種循環論證使得整個理論失去了客觀驗證的可能性。用自己設定的概念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這種理論建構方式無異於在沙灘上建造城堡。

八識理論的劃分看似精細,實則充滿了任意性。將意識活動機械地劃分為八個部分,這種分類方式缺乏充分的經驗依據。更重要的是,這種劃分無法解釋意識活動的整體性和流動性,將活生生的意識經驗切割成僵死的概念碎片。

種子與現行的理論看似解釋了因果聯系,但實際上只是將問題推後了一步。種子從何而來?現行如何產生新的種子?這些問題在唯識理論中都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釋。這種解釋方式就像用"以太"來解釋光的傳播一樣,用一個假設來解釋另一個假設。

二、實踐方法的虛幻性

唯識理論提出的轉識成智目標,聽起來崇高而美好,但實際上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烏托邦。將意識完全轉化為智慧,這種設想不僅缺乏可操作性,而且違背了意識活動的基本規律。這種不切實際的目標,只會讓修行者陷入無盡的自我否定之中。

觀照修行方法看似科學,實則充滿了主觀臆斷。要求修行者觀照心識活動,但誰來保證這種觀照的客觀性?這種自我觀察的方法,很容易陷入主觀偏見的陷阱,產生虛假的修行體驗。

唯識理論對煩惱的解析看似深刻,但提供的對治方法卻往往流於空談。用概念分析來代替實際問題的解決,這種方法無異於紙上談兵。面對真實的心理困擾,唯識理論提供的解決方案往往顯得蒼白無力。

三、與現實世界的脫節

唯識理論將外部世界完全歸結為心識的顯現,這種觀點不僅違背常識,而且無法解釋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如果一切都是心識的投影,那麽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從何而來?這種極端的主觀主義立場,使得唯識理論與科學世界觀格格不入。

在解釋社會現象時,唯識理論顯得力不從心。將覆雜的社會問題簡單歸結為心識活動,這種解釋方式不僅過於簡化,而且可能導致對社會現實的忽視。這種理論傾向,實際上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

唯識理論對個體責任的解釋,存在嚴重的理論漏洞。如果一切都是心識的顯現,那麽個人的道德責任如何確立?這種理論很容易導致道德相對主義,削弱了個體對自身行為的責任感。

唯識理論雖然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但這個體系的內在矛盾和實踐局限使其難以成為指導人生的有效理論。

我們需要跳出唯識理論的概念迷宮,以更開放和務實的態度來理解世界和人生。
真正的智慧,應該建立在對現實的深刻理解之上,而不是沈溺於概念的遊戲中。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阿飄 » 週二 2月 11, 2025 8:57 pm

說書 📖

AI影片

軟體之美 » 週一 2月 10, 2025 1:25 pm

Re: 史馬 / 菩提字幕屋 2025

Viirya » 週日 2月 09, 2025 8:30 pm

對岸限制多,為保護對方
建議莫將其真人照片貼出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