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二 2月 11, 2025 10:39 pm

經云
爾時大慧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說心、意、意識、五法、[三]自性、諸相等微妙法門。
此是諸菩薩摩訶薩之所修學;
此遠離由心外別立餘法以認知之間之心境界;
此盡破由語言與戲論所施設之所謂真實,故為諸佛教法心要。
唯願為楞伽城摩羅耶山中諸菩薩說,說諸如來隨喜之法身境界,說藏識大海及其波浪。


心、意、意識、五法、[三]自性、諸相等微妙法門。此是諸菩薩摩訶薩之所修學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日 2月 09, 2025 10:45 pm

經云
三有實緣無始以來虛妄分別習氣與戲論而現,觀無相無生佛地境界,即能通達自證聖法、
即能無功用而得心自在,如摩尼寶能成種種色,即能隨疑變化,入諸有情微細心中。
以堅信唯心義故,即能於佛道中漸昇諸地。


觀無相無生佛地境界,即能通達自證聖法.....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六 2月 08, 2025 11:10 pm

經云
以成就轉依故,大慧,彼等即能漸次現證如來身,具力、神通、自在、慈、悲、方便以為莊嚴,入諸佛剎土,入諸外道殿堂,超越心意意識。是故,大慧,彼菩薩摩訶薩欲隨逐如來身而現證,當於唯心義中觀修,離蘊、處、界、心念、因緣、業行、修學與生住滅等諸分別、諸虛妄戲論。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五 2月 07, 2025 11:12 pm

續前經文
超越能所分別,證知離心即無所得。以依離緣起故,得次第入別別菩薩地,住別別三摩地境界,且由信功德,解三界唯心,由是能入如幻三摩地。
菩薩以見唯心故,得入無相道,由是而住波羅蜜多,且能任持,離作者與業及修學,入依於如來身如如變化之金剛喻定。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cyc320 » 週五 2月 07, 2025 9:20 pm

經云
大慧,復有婆羅門與沙門,認知自心之外世間,自無始以來,由分別與戲論而成為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知此世間無自性且復無生,如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陽燄、如水中月、如夢;(世間如幻)此自心離分別與因緣、離妄想說、離言詮相;(正智)知身及資具並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超越能所。(如如)如是無妄想境界從自心覺,更不與生住滅相應。(稱名正覺)
諸菩薩摩訶薩,大慧,如是思維,恆住不捨,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稱名正等)其所行,大慧,當依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一切有情自性如幻如影,非由緣生。(稱名正等正覺)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四 2月 06, 2025 11:25 pm

經云
大慧,復有婆羅門與沙門,認知自心之外世間,自無始以來,由分別與戲論而成為現;知此世間無自性且復無生,如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陽燄、如水中月、如夢;此自心離分別與因緣、離妄想說、離言詮相;知身及資具並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超越能所。如是無妄想境界從自心覺,更不與生住滅相應。
諸菩薩摩訶薩,大慧,如是思維,恆住不捨,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其所行,大慧,當依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一切有情自性如幻如影,非由緣生。...

字字珠璣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cyc320 » 週四 2月 06, 2025 10:30 am

經云
大慧,若知外世間無所有而唯心自見,則無使來時戲論與錯謬分別習氣之因即滅,此即分別基之轉依,是名解脫。
大慧,此非是斷。//方便說:是法住法位

於以智觀察一切法之內外時,能知所知悉皆寂息,然若不認知時,即一切法由自心分別生起,分別自作維護。
於了知時,分別即止。//方便說:世間相常住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二 2月 04, 2025 10:01 pm

經云
大慧,若知外世間無所有而唯心自見,則無使來時戲論與錯謬分別習氣之因即滅,此即分別基之轉依,是名解脫。
大慧,此非是斷。....
於以智觀察一切法之內外時,能知所知悉皆寂息,然若不認知時,即一切法由自心分別生起,分別自作維護。
於了知時,分別即止。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日 2月 02, 2025 11:44 pm

經云
大慧,善不善剎那輾轉差別,[五蘊]身與相續結合而無變異,互相纏縛,現而生起,即生即滅,唯不能通達世間無有而唯心自見。
於一識滅時,次識生起,意識即與五識聚結合,執取形態及形相差別,此於剎那際完成,我說此為剎那法。
大慧,知為如來藏之藏識,彼與意結合,且與轉識之習氣結合,是為剎那[法];
然而若與無漏習氣結合,則非剎那。此非依止剎那[外]論之凡愚及淺智者所能解。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六 2月 01, 2025 10:52 pm

經云
意及意識等餘七識,剎那剎那生滅。彼以虛妄分別為因、以緊密相連之境相形色差別為緣。
由於計著名與相,即不認知別別外境相無非唯心自見。
彼不正知苦樂受;彼不成解脫因。由貪生名與相,復由名與相生貪,相互為緣而輾轉。

彼係指 凡愚眾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