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新老怪 » 週三 2月 12, 2025 12:00 pm
降分別心,即是轉第六識。而降我相,即是轉第七識。
須知眾生無始不覺,自性清淨心不顯,而現為識。
識之作用最大者,惟第六第七,故當從此下手。此時全個是識,那有真心可住。
此所以但言降伏,不言住也。
所謂觀照般若之正智,亦仍是識。
須知識之為物,原是自性所變現。用以分別執我,便成為識,名之曰妄。
若用以降伏分別我執,即是引歸正道,故名之曰正智。
是為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亦俗語所謂解鈴還仗繫鈴人也。
宗下所謂 離心意識參,等同一味。因其未離,所以教離。
須知能離之念 亦是識。蓋不從此下手,直無辦法。
而宗下不明言是識者,與此中不言住,是一樣用意,所謂等同一味也。
宗下或因此 俯視其他法門,謂宗下下手,便已離卻心意識。
這不是吃了靈藥 而不知藥之所以靈麼。念佛法門亦然。
一言及念,便是心識。殊不知一心正念,正所以降伏紛紛的妄念。
或曰:以其未能離念,終不及宗下直指的高上。
殊不知 淨念與妄念大不同,妄念愈念則愈起,淨念則可以念念 而至於無念。
譬如
用泥打水,水愈渾濁。
用礬打水,水即清淨。
若言直指向上,視彼宗下的直指向上,還要來得安穩,來得善巧。
直所 謂就地跌倒,就地爬起,還不直捷了當麼。
所以淨土法門,下手便是轉識成智,便是降伏,便是觀照般若的正智,便是即念離念,二邊不著。
並且念佛人 要發大心,普願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就是以此正念,冥熏法界,廣度含靈。
這不是與此中所說一樣的麼。若能融會得這點道理,還有不加緊念佛的麼?
還怕念佛不得力麼?要緊要緊。
降分別心,即是轉第六識。而降我相,即是轉第七識。
須知眾生無始不覺,自性清淨心不顯,而現為識。
識之作用最大者,惟第六第七,故當從此下手。此時全個是識,那有真心可住。
此所以但言降伏,不言住也。
所謂觀照般若之正智,亦仍是識。
須知識之為物,原是自性所變現。用以分別執我,便成為識,名之曰妄。
若用以降伏分別我執,即是引歸正道,故名之曰正智。
是為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亦俗語所謂解鈴還仗繫鈴人也。
宗下所謂 離心意識參,等同一味。因其未離,所以教離。
須知能離之念 亦是識。蓋不從此下手,直無辦法。
而宗下不明言是識者,與此中不言住,是一樣用意,所謂等同一味也。
宗下或因此 俯視其他法門,謂宗下下手,便已離卻心意識。
這不是吃了靈藥 而不知藥之所以靈麼。念佛法門亦然。
一言及念,便是心識。殊不知一心正念,正所以降伏紛紛的妄念。
或曰:以其未能離念,終不及宗下直指的高上。
殊不知 淨念與妄念大不同,妄念愈念則愈起,淨念則可以念念 而至於無念。
譬如
用泥打水,水愈渾濁。
用礬打水,水即清淨。
若言直指向上,視彼宗下的直指向上,還要來得安穩,來得善巧。
直所 謂就地跌倒,就地爬起,還不直捷了當麼。
所以淨土法門,下手便是轉識成智,便是降伏,便是觀照般若的正智,便是即念離念,二邊不著。
並且念佛人 要發大心,普願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就是以此正念,冥熏法界,廣度含靈。
這不是與此中所說一樣的麼。若能融會得這點道理,還有不加緊念佛的麼?
還怕念佛不得力麼?要緊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