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六 2月 22, 2025 8:30 am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新譯
世尊言:於通達二無我、究竟了知二種障之識智、已圓滿二種死、斷二種煩惱,大慧,此即佛與世尊之佛性。於聲聞及緣覺修證此教法時,即為彼等之覺性。此〔義〕即我說之一乘(ekayana)。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五 2月 21, 2025 11:20 pm

經云
 復次,大慧,法性佛之所行,則為建立超越心自性相之內自證境界。大慧,如化化身佛建立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等持、心、般若、智,以及通達蘊、處、界種種形色,解脫諸識分別相與所行。故佛之所說,遮外道見,超越形色。
 復次,大慧,法性佛絕對離諸緣,於所作、感官、計量等皆一切無事,非是凡愚、聲聞與外道境界,以彼等恒執一自我故。是故,大慧,於此殊勝性相汝須修學,從而得內自證。於認離自心外境為真實之見地,汝當捨離。

解脫諸識分別相與所行
離諸緣,於所作、感官、計量等皆一切無事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cyc320 » 週五 2月 21, 2025 3:12 pm

大慧菩薩摩訶薩,為淨自心現流而問佛,云何清淨自心現流;此清淨為漸(krama)為頓(yugapat)耶?

世尊答言:自心現流漸淨非頓,大慧,此如菴摩羅果漸熟非頓,淨自心現流有情眾亦復如是,漸而非頓。(湛入合湛)
大慧,此如陶師造器,漸而非頓,大慧,如來清淨有情眾亦如是,漸而非頓;(自心所見之身)
大慧,此如大地生諸草木,漸生非頓,大慧,有情由如來清淨亦復如是,漸而非頓;(資具)
大慧,此如學習劇藝、舞蹈、歌唱、音樂、琵琶、書畫等伎藝,漸成熟而非顿,大慧,如來清淨一切有情亦復如是,漸而非頓。(住處境)

大慧,譬如明鏡無分別頓現形象,大慧,如來清淨一切有情亦復如是,無分別頓入無相境界;(根本無分別智)
大慧,譬如日月以光華頓照一切色法,(寂照)大慧,如來令一切有情離顛倒見所成習氣,(知離色)彼由此(習氣)而接受心現之外境;(寂靜本空)大慧,亦復如是,頓向一切有情示現不可思議佛智境界;(涅槃本空)
譬如藏識頓現自心所見之身、資具、住處境,(無智亦無得)大慧,等流佛(Nisyanda-Buddha)亦復如是,頓成熟有情內心,安置彼於色究竟天宮殿,作種種修學;(動態如如)
大慧,譬如法身佛以光輝照耀而頓成等流化身佛,(平等性本空)大慧,亦復如是,自證聖智頓時照耀,離有無見。(勝義無自性性)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四 2月 20, 2025 10:10 pm

經云
 復次,大慧,云何為法性等流佛所教?一切法由自相共相而被認知,以其與習氣因緣相對待,即不知其為自心所現之外境,由是而成聚集,由分別相而成量,於是即有各種非真實,類如種種情器,如幻生起,分別似真實而成為有。
更者,大慧,遍計自性(parikalpita-svabhava)由執著依他自性(paratantra-svabhava)而轉起,今設喻以明之,譬如幻師依草木瓦石而幻變,現有情與色像,各具自相色身,相異而可分別。如是變現,大慧,實無本質。
與此相似,大慧,依於依他自性,由是遍計自性即依分別心而取種種差別相。以此別別顯現皆是遍計,且依附於習氣,大慧,直至計度未除,皆須了知遍計自性之所由成。大慧,此即法性等流佛所教。

依他起.接而遍計依分別心而取種種差別相。以此別別顯現,且依附於習氣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二 2月 18, 2025 9:44 pm

經中記載
大慧菩薩摩訶薩,為淨自心現流而問佛,云何清淨自心現流;此清淨為漸(krama)為頓(yugapat)耶?

世尊答言:自心現流漸淨非頓,大慧,此如菴摩羅果漸熟非頓,淨自心現流有情眾亦復如是,漸而非頓。
大慧,此如陶師造器,漸而非頓,大慧,如來清淨有情眾亦如是,漸而非頓;
大慧,此如大地生諸草木,漸生非頓,大慧,有情由如來清淨亦復如是,漸而非頓;
大慧,此如學習劇藝、舞蹈、歌唱、音樂、琵琶、書畫等伎藝,漸成熟而非顿,大慧,如來清淨一切有情亦復如是,漸而非頓。

大慧,譬如明鏡無分別頓現形象,大慧,如來清淨一切有情亦復如是,無分別頓入無相境界;
大慧,譬如日月以光華頓照一切色法,大慧,如來令一切有情離顛倒見所成習氣,彼由此(習氣)而接受心現之外境;大慧,亦復如是,頓向一切有情示現不可思議佛智境界;
譬如藏識頓現自心所見之身、資具、住處境,大慧,等流佛(Nisyanda-Buddha)亦復如是,頓成熟有情內心,安置彼於色究竟天宮殿,作種種修學;
大慧,譬如法身佛以光輝照耀而頓成等流化身佛,大慧,亦復如是,自證聖智頓時照耀,離有無見。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cyc320 » 週二 2月 18, 2025 11:15 am

由是彼得遠離分別與戲論,此〔分別與戲論〕由自心〔變現〕之外境而起。(知離色)彼隱居山林而專作觀修,無論上、中、下,唯有於外境分別中能現觀自心流注,(知離空)得住無邊剎土受諸佛灌頂,現證自在、力、神通與三昧者,諸善知識及諸佛環繞,大慧,彼始能知心、意、意識,此即以心為自性之外境分別力。(智者離色、離空,無所得故,可稱覺性在作用)彼等即能越過由業、愛、無明所成之生死海,大慧,行人故須依善知識與諸佛之教而作觀修修學。(「若佛性體為寂照,因被烏雲遮住無法顯現,而稱此現象作名為未具足」)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一 2月 17, 2025 10:21 pm

經云
(續前貼)
由是彼得遠離分別與戲論,此〔分別與戲論〕由自心〔變現〕之外境而起。彼隱居山林而專作觀修,無論上、中、下,唯有於外境分別中能現觀自心流注,得住無邊剎土受諸佛灌頂,現證自在、力、神通與三昧者,諸善知識及諸佛環繞,大慧,彼始能知心、意、意識,此即以心為自性之外境分別力。彼等即能越過由業、愛、無明所成之生死海,大慧,行人故須依善知識與諸佛之教而作觀修修學。

於外境分別中能現觀自心流注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Viirya » 週五 2月 14, 2025 8:51 pm

經云
續前貼
如是,大慧,此藏識微細行,除如來與住地菩薩,其實難知。二乘及外道,彼作觀修,即使依於其修定之力及智,亦不能辨別。
唯有藉其智力而能了知菩薩諸地相、於句義能得決定、且於諸佛剎土培植福德資糧者,始能無礙而知。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cyc320 » 週五 2月 14, 2025 3:10 pm

以諸識如是起用故,(轉依)於行者入等至 Samāpatti境界時,(如如之心)不覺知微細習氣於中運作,(轉識成智)由是以為滅諸識入寂止境。(根本無分別智)
然而諸識實未滅,(根本識)以習氣種子未滅,故諸識依舊,(餘識)所謂滅者,實為彼已不復執持之外境更不起用。(大悲方便無功用行)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cyc320 » 週四 2月 13, 2025 9:58 pm

經云
由四種緣,眼識生起。何者為四?一者、取着外境而不知由於自心;(自相)二者、由無始以來戲論與邪見所積集之習氣,令執持色;(自相、共相)
三者、識之本性;(自共相)四者、渴望見種種色相。(根、塵、境)
有此四種緣,藏識喻如洪水,(業識)轉識即生波浪。(現前生因性)餘[識]亦如眼識。(根本識)於諸根微塵毛孔中,諸識或頓生(一切種子),如明鏡現諸影像(映像);或漸生,(現識)如風吹海水。(比如習氣)
大慧,心海波浪亦復如是,無間受外境風吹,(自性妄執)因、所作、相,相互為緣不斷,(輾轉相因)業識與根本識由是互相纏縛而不能脫,不能了知色自性。(俱生我執)
大慧,五識聚即如是起用。與五識俱者有所謂意識,(根、塵、識)外境於焉即受了別,由分別而成相,(現識)於是轉起色身。(不思議薰)然而意識與餘識不知彼此相互為緣,(不思議變)故於分別即起執著,(自性妄執)此分別實為自心之投影。(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如是,諸識於極密切聯繫上起功用,由分別而顯現為外境。(現量)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