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離題
49
云何如來十力?
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
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力波羅蜜)
菩薩得十力、四無所畏之位次 (釋振宗-略探菩薩與佛十力、四無所畏之異……)
《自在王菩薩經》中云: 爾時,自在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菩薩亦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不?」佛告自在王:「有阿鞞跋致菩薩, 已久習行,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欲入九地,為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如是菩薩則能具成菩薩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又於《奮迅王問經》云: 爾時,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如是 十八不共佛法,世尊所有。如是十力,菩薩有不?此四無畏,菩薩有不? 如是十八不共之法,菩薩有不?」佛言:「皆有。奮迅王!一切菩薩於八地中,作業成就乃得九地:謂具辯才得不退忍,攝善方便慧波羅蜜。奮迅王! 菩薩如是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十八不共之法,乃得九地。」
Skip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
佛陀對於所有眾生種種的種子的界的智慧力,對於有情的劣中妙界,劣是指欲界,中是色界,妙是無色界,阿賴耶識裏三界的種子都是具足的,這部分的差別佛都能如實了知,有情是哪些部分強,哪些部分多,那些部分弱都知道。
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對於諸多的有情能如其根性,如是隨順,不改變,如有情的善根怎麼樣,哪些部分應該加強,哪些部分容易成熟,佛都能正確的指導;如其意樂,心裡的歡喜,通常歡喜的事是勝解的事,對這件事特別有智慧、特別的了解,會歡喜,譬如有人對於英文特別的喜歡,是他英文特別好嘛!為什麼喜歡讀英文,因為他英文能力很強,為什麼有人喜歡讀中文,因為喜歡寫文章,為什麼當醫生,因為對藥有特別的認識,所以意樂跟勝解是有關係的;如其隨眠,隨順眾生煩惱種子的差別性,佛都能夠給有情指導。依於種種各式各樣的趣入門中所教化的有情,沒有顛倒的教授,如所應該的安立。有些人剛來到佛法要教他修五停心觀,這是趣入門之道,要教導多貪眾生修不淨觀,乃至尋伺眾生修數息觀,有些有情的貪瞋癡很重,是趣入五趣門或三惡道門,有些有情是邪見特別的嚴重,會趣入的是朋黨異見行門,有些有情有三乘的善根是趣入三乘聖道行門,所以眾生有趣入,是有向前進義,內心是往哪個方向前進,哪個方向分別的多,佛都能夠了解,應該要檢查自己的內心,分別心哪一種類最多,將來會趣入到那個境界,到三界五趣去,還是到極樂世界去,還是到哪個地方去。佛因為了解眾生內心的分別相趣入門,所以能沒有顛倒的教導傳授聖道的法門,如他所相應的來安立到善處,出離不善處。
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顯發、辯了、施設、開示。
在這當中佛為諸多的聲聞弟子,根據弟子的根器,依止他們各各相應的趣入門中,可能要修五停心觀、我空觀、三三摩地等,給予正確的教導傳授,就像〈聲聞地〉裡面的內容,〈聲聞地〉從卷21到卷34有詳細的說明。盡一切種無間宣說,〈聲聞地〉中將各式各樣種類聲聞的聖道、因果,依著道次第,沒有間斷的宣示演說出來,怎麼樣斷惑證真,在三十七道品那裏也有詳細的說明,怎麼樣修止修觀,先說眾生的根性、聲聞種性的相貌,根性的種種的差別,再說明修學聖道種種的要領,說明怎麼樣積聚二道的資糧,再說明怎麼樣修四聖諦證得初果乃至四果阿羅漢,都有詳細的說明,顯示開發出來聲聞乘道的要義。辯了,再詳細的說明分別其中的內涵。施設,用語言文字來安立種種的法門。開示,開示種種的道理去除眾生對於修學聖道的疑惑,這些都在〈聲聞地〉裡面,是修學聖道的基礎。
第二科為諸菩薩,佛為諸多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施設另外一類的教授,直接指導菩薩修法空觀,法空觀裏包括我空觀。這裏再詳細的說明為諸菩薩的教授,很重要,在修止觀時,修止一段時間以後要修觀,或修觀以前就先修下面所說的施設教授,是先指導修我空,再修法空,如果要詳細的修法空,還要配合卷36的四尋思四如實智,最好從八分別能生三事那裏開始思惟,一直到四尋思四如實智,要將它背起來,先思惟這一段、再思惟那一段,這是修法空觀的毗鉢舍那,應該要這樣的學習,分二科,第一科徵,先問。
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諸菩薩眾,令心得住?
佛如何教導傳授一切始業、初業、還在修等持資糧想要成就禪定,並且希望攝取領受令心安住在禪定的功德裡面不退失的諸菩薩,如何使令他們安住這一念心在正確的所緣境上?
Step 1
始業,是指剛開始發
無上菩提心、發願要成佛的這種人。業是內心的造作,身語意的造作名業,。要成佛是要發願,願得無上菩提,為利有情願成佛,剛開始要發心,發心會積極的學習菩薩道,要學習怎麼樣修學會有空勝解,有空勝解再來修六波羅蜜就不容易有障礙,所以要指導菩薩修空勝解。
初業,是指初開始修奢摩他毗鉢舍那,開始修業處,內心怎麼樣如理作意,怎麼樣造作才能與法空的勝解相應。
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修定不是馬上能得定,要降伏諸多的煩惱,需要積聚資糧,如同出門要準備車子,車子要有油,要準備食物,資糧夠了出門才能一切無礙。二道資糧前面說過其實有十四種,「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在〈聲聞地〉卷21~卷25裏有詳細的分別。
在《瑜伽論記》卷12〈建立品〉裡也說到資糧有十一種,其實都是很相似的,可以參考。
► 顯示劇情透露
一、淨持戒。持戒清淨很重要,因為要斷惡,戒能幫助止惡修善,持是作持,所以要持戒,持戒能得到善知識的指導。
二、得善友,必須親近善知識,也努力使自己成就善知識的體性。
三、守根門。持戒清淨又守護根門,六根不攀緣六境,不取其相不取隨好,若已取,要如理作意趕快遣除;要修根律儀,還沒取相以前要守護根門,已經取相要趕快遣除取相取隨好的分別。
四、食知量。飲食要知量,不可以食用過多或過少,而且要吃適宜的食物。
五、損睡眠,也就是修悎寤瑜伽。跟本論說的一樣,睡眠要減少,定力增加睡眠自然減少。
六、具善尋,具足善尋思。靜坐時不要想八種不善尋思,是要與善法所緣境相應的尋思。
七、具信解。要有信及勝解,對於三寶有正信,對所修的法門要有淨信,要有勝解。
八、具行者分。要具修行人的因,其實也就是要精進。
九、具解脫處。所緣境能夠隨順解脫。
十、離三障。離三種障礙:煩惱障,業障,報障。
十一、捨執著心。捨離種種的執著。
相較於本論所說的十四種資糧中,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正知住、聞正法、思正法、惠捨等七種資糧,在《瑜伽論記》中未說到。本論所說的「沙門莊嚴」,相當於《瑜伽論記》中所說的「具行者分」;該論中的「具善尋」、「具信解」,在本論中雖未說到,但是本論所說的「聞正法」、「思正法」,應是相當於該論所說的「具善尋」、「具信解」。
謂諸如來為無諂曲、恭敬愛重,等持資糧、始業、初業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
諸佛要為無有諂曲、恭敬愛重、具有禪定等持資糧、初來到佛法裡面發無上菩提心、開始修行的菩薩眾,最初要施設無有顛倒的教授。
諂曲心不實,無諂曲是沒有諂媚彎曲,不會為了欺騙別人曲順人情,不是表面說要修菩薩道,內心裏不是這麼一回事,心口不一。恭敬愛重,是對大乘佛法非常的恭敬愛護尊重。等持資糧,是準備成就禪定的資糧。始業、初業,是屬於還在十信位的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佛最初以語言文字建立我空法空的法門,沒有顛倒的教授菩薩來修學止觀,修菩薩的三摩地。
Step 2
如是告言: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於內寂靜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為立名,或汝親教軌範師等所為立名。
佛這樣告訴聖弟子們:善男子來吧!你應該要將自己一個人安置在遠離臥具的處所,修九心住,在內心寂止安靜的狀態下如理的思惟父母為自己安立的名字,或自己的親教師(和尚、師父,指導定慧的修學)或軌範師(阿闍黎,教導戒律軌則規範)等,為自己所安立的名字。
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有中,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作這樣思惟:我現在是不是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法,思惟離蘊有沒有自性(體性)?思惟說離蘊有沒有我?這樣想;或內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處,或色聲香味觸法的外六處,或二中間的眼識乃至意識的六識,在這些十八界當中,有一個自性真實的我嗎?有這樣的名想施設、假立的言說現起嗎?找找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或眼識乃至意識,哪一個是真實的有這樣的名字?名字是想能使令取相,取相名量覺的人存在嗎?因為是安立的,內心的分別,是師長分別施設名量覺,有了量覺這名字能想能取相;先離開此身體找找看有沒有量覺?其次在內身的六根處有沒有量覺存在?這樣想。處,能生長心心所名處,處有生長義。
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這樣正確思惟以後,應當知道對於此法,我的假名,父母或親教師為我安立的假名,在內身外境都找不到假名的我。
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唯是應該如其真實的了知,但於客法所安立的名有客想現起,法是指想所詮義的境界,客想是名,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想也是假安立的,名量覺,來形容此人,人是假安立的,名字也是假安立的,所以名但於客法有客想轉,只是內心的分別這樣現起,便於分辨這一堆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所積聚的蘊體,跟另一堆的蘊體不一樣而已,這一堆蘊體本身就沒有實體性,所以安立假名,假名所詮釋的人也是不可得的,這人的常一主宰性的相根本找不到。
汝善男子!若於爾時,於自己名唯有客想已生已得;
你這位善男子,若於那時,對於自己的名字,父母或師長為自己安立的假名,現在思惟,在內六處、外六處、即蘊或離蘊思惟,都知道不可得,只有假名的「客想」已經現起,唯假名可得。
復應在內如理思惟,於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又應該在內心裡面如佛所說的真理作思惟,在你的眼根當中所有制立眼的名字、眼能分別的想、眼假施設,假施設是分別,根據五法三自性來說,五法三自性有三種流轉法,是相、名、分別,這三法和合成就遍計所執,有情在認知一切法時不離開這三法,如想任一件事,一定有相,相是取相來的,相是通於想的,心裡一定有法相現前,是有想,有想一定不離開名字,有名字才能夠想,名字跟想都是內心的分別,也就是名、想、眼假施設就是分別。
從古以來所有的眾生,在一切法相上就有這些虛妄分別,如果執著名跟想和合在一起,執著它的真實性,認為有真實義,就是遍計所執,如果不執著一切名相跟分別,它是沒有干擾的;因為不能正確的分別,就會執著相、名、分別三法和合,執著有真實的物存在,執著有義存在,名遍計所執;如果不執著,能超越假名,一樣能夠正確的分別,一樣有名有相,稱依他起法。
依他起法有五法:相、名、分別、正智、如如,當然分別如果成就無漏的無分別智,名正智。正智有二種: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是跟如如相應的,後得智所緣的是緣起幻相,要借假名來思惟緣起幻相。現在還要如理的思惟在眼當中所安立的眼名、眼想,還有眼的虛妄分別,假施設。
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作這樣想:思惟我的眼睛,只有二事可得:
一、是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這是假安立的,世間制定安立眼的名字,眼能取相的想,眼的分別施設這些差別,總之是眼的差別相,只是假名,客法跟客想;
Step 3
二、及此名是依止於唯事,唯,是離言說事、是遮無假名的,名唯,是因緣所生法事,此事是離名言相的,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生,過去所造的有漏業所幻現出來的幻境,此幻境不是沒有,是如幻有的,名唯事,由此假立種種名想施設的眼,除此以外沒有再超過沒有再增加的。
當這樣思惟時,能瞭解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關於眼的名字這些種種的假安立,這是不可得的、是畢竟空的,但是緣起法不能撥無,不能說沒有眼睛,還是有在見色這件事,眼睛的真實相名唯事,是唯是離名言說的因緣生法,是如幻如化如夢中境、如水中月,似有實無,相似顯現而非彼體,現出來好像是一個眼睛,但它不是真實的眼睛,不是名字所詮釋的真實的眼睛。就像作夢一樣夢裡好像有種種的人事物,醒過來什麼都不可得,但正在作夢時不能說夢境都沒有;虛幻的夢境是有,但它不真實,不像在夢中時執著夢全部都是真實的,又不一樣。執著夢是真實的,這可以說就是上面說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這夢到底是有沒有呢?它是有,是唯事,當虛妄分別心這樣思惟會有幻境出現,沒有像夢裡執著的真實性存在,所以說及此唯事,在夢境當中用假名來施設夢境,除此以外無有若過若增,因緣生法是這樣,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在這裡也可以通的。只是沒有因緣不會生,約唯識學來說,生無自性性,有因緣就有幻相出現,但幻相不像假名安立的有真實性,不像所執著的有真實性,除了這件事沒有再超過也沒有再增加,若在緣起法上通達遍計所執就能夠證入圓成實,如果悟入了圓成實性,就通達三性,所以《攝大乘論》說:「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如果想到這裡,能夠通達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可以思惟《攝大乘論》那段文,也可以直接思惟這裡,因為思惟到這裡佛子眼中唯二可得,就知道通達遍計空、通達緣起的如幻有,在緣起法上不執著遍計,可以通達三性,所以除此以外沒有再超過沒有再增加的。
在前後的文當中,有說到要先觀假名安立的一切法畢竟空,但是心要有一個所緣境,只有唯事,還有真如。唯事是指不要認為緣起法完全沒有,會撥無因果,但是要通達唯事,是離言說性的,是如幻如化的,它不是真實,真實性是空的、是不可得,名真如,所以是空性。
這樣的思惟,其實也是通於中觀的當體即空,也通於真如三昧,這真如三昧又是實證的真如三昧,不離緣起法來觀察空性,這是論主一貫的指導,後面還會再說到。
於此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且非是眼。此唯有事,於中假立眼名想等,
現在要說明遍計所執跟緣起法。在眼當中,所有的制定假安立眼的名字,眼的想、眼的取相,眼的假施設,這名字說眼,這當然不是眼,說「眼睛」這句話,只是一句空話,裡面當然不是眼睛,但是說唯有事,唯有事是為什麼會安立眼睛?因為根據身體裡有眼睛,這眼睛名唯有事;緣起法現前,是離名言相,名唯有事。在唯有事當中假立眼名想等,取一個名字名眼,眼這種名、想,還有等,是包括眼假施設。
《披》唯二可得等者:客想、客法,說名唯二。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名客想。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雖於此中實有唯事,然彼自性亦非是眼,是故當知彼唯客法。
這裡所說的唯二,跟剛說的前二段有點不同。客想、客法,名唯二。客想是名,客法是義,能詮的名是客想,所詮的義是客法,名唯二。根據因緣生法安立眼的名字,生起眼的想,然後有眼的假施設,是名客想。因緣所生法的事,名唯事,在離相的依他起法當中假名安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這是所想要詮釋的境界,所以名客法。雖然在當中有實有,是離名言相才稱實有,離名言相也就不可分別,雖不分別但這因緣生法這一念心不能撥無,所以稱實有唯事,有而無實,但它真實的體性也不是眼,是一個幻境而已,虛妄的分別心所幻現出來的幻化功能,所以它也不真的是眼睛,所以應當知道它唯是客法。
這二句是剛說的上面那一段話,「眼名、眼想、眼假施設」,說的是「客想」,這都是假名安立的,下面是假名安立所要詮釋的唯事,唯事也沒有真的眼,所以名客法。要詮釋的也只能詮釋客法,故應如是想,眼就是客名,眼所詮的因緣所生法是客想,因為沒有真實的眼,所以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當知自性亦非是眼。
應當知道這因緣生法的唯事,真實的體性也不是眼。
何以故?非於此中遠離所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少有眼覺而能轉故。
為什麼這樣說?為什麼因緣所生法的唯事,也不是眼呢?因為不是在根身當中,遠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眼的差別名這些假安立,如果沒有這名稱,不會稱眼睛名眼,沒有眼的分別心能夠現起,如果沒有名字看到此境界不會感覺它是眼,不會覺得那是眼睛,會覺得它是眼睛,是因為有名字,才覺得它是眼睛,所以是離名無覺故,離開名字不會有眼的分別心現前。
若有此事,體是真實,稱名所說,不應於中更待眼名,方有如是眼覺而轉。唯應自性不由聽聞,不由分別彼所立名,但於此事有眼覺轉。然無如是不待名言,覺轉可得。是故此中,唯於客法而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如果說因緣生法這件事,它的體性是真實的,稱合名言所說的真實是眼,則這件事應該有一個相貌出現,不應該觀待眼的名字才會有眼的分別現起,應該是自性,依他起法本身的自性、特性,不用聽聞父母親的教導,不用內心的分別所安立的假名,對這件事就會有眼的分別心現前,但是沒有這件事,沒有說不觀待名言即會有這種分別心現前可得,所以這件事證明,如果從小父母沒有教導說這稱作眼睛,自己是不會認為它是眼睛,沒有體認眼睛以前,不會有眼睛的分別心現前,所以此眼,就不是真的。所以眼所詮的境界是客法,因為這境界的分別心是由名字來的,所以名言的境界不可得,是觀待於他人而有的,本身是不存在,沒有他就沒有我,這我也不存在、他也不存在,所以只是客法,在客法上面有客眼名,也是假安立眼的名稱,各式各樣的施設差別,眼名、眼想、眼假施設,能詮的名、所詮的義,都是不可得,都是名事互為客。這一段的意思可以這樣說,名跟所詮的事,是互為客,所以都是不可得的。
汝既如是於其內眼如理思惟,復於眼想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你既然已經能夠對於內身的眼睛如佛所說的真理如理作意的思惟,對於眼想,眼的分別取相的這種想,能通達它只是客想,只是假名安立的,依於客法而有客想,名當生,只有假名施設可得,都是假安立的名當得,故一法都不可得,都是假的。
如於其眼,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已得已求,若已作意隨尋隨伺。以要言之,普於一切諸法想中,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對內心的分別眼是這樣的思惟,思惟的行相也都了知,所有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都是客想,眼所詮的都是客法,能詮的名所詮的義都不可得,這樣想了以後再去思惟耳鼻舌身以及意等,等包括意,乃至詳細的說內心裡所有的分別,透過見聞覺知;眼見耳聞,心的分別名覺,知,鼻舌身的覺知。已得已求,或說已生已求,已經有這種名字了,這樣的思惟分別,若已經在內心裏作種種的作意,有此名稱,所以能夠造作,能夠作粗的思惟觀察是尋,細的思惟觀察名伺,是內心的運轉不離開這些名言,名句文身,總之普遍的歸納來說,對一切諸法想中,一切的諸法,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十八界,有情世間、器世間這些諸法,所有能夠認知法的想當中,靠想來認知這一切諸法,這些想都是客想,法也是客法,只有客想是當生當得,所有的想原來都是虛妄的,都是遍計所執。在讀《攝大乘論》時說到,成為所認知的早已經都是遍計所執,世人是活在遍計所執的境界,討論一個名字就在那裏生氣,會引起很多的貪瞋癡,生起種種的造作,其實都是假的,都是客想,當生當得,還沒有生起時就知道,是客想,名當生,還沒有得到假安立的法時,還沒有假施設這些名想這些差別相的分別時就知道,是客想,所以唯有客想「當生當得」,將來就不會虛妄分別,也不會相信自己這一念第六意識的種種的虛妄分別,原來的分別都是毫無意義的,都是遍計所執。
如是汝於自己身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廣說乃至一切法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
由此你是要這樣成就自己法空的勝解,第六意識所緣的稱作法,第六意識所緣的法沒有一個是真實的。為什麼能夠緣法?因為有名字就有名想,這樣理解後,對於自己身體當中所有的假想都能完全的排除遣離,於加行道中,精勤的修毗鉢舍那,精勤的這樣思惟,名勤加行道。
佛開示善男子,應該要正確的成就,除了自己內身外境,除了思惟自己的名字、還有眼耳鼻舌身意以外,還要思惟地水火風,乃至所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安立的假說自性都無所有,都這樣思惟,思惟一切法中所有的假想,就能除遣遍計所執性,於勤加行道中要精進的這樣思惟、除遣,修毗鉢舍那,應該要正確的攝取領受這些功德。
汝由如是一切所知善觀察覺,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數數除遣;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
這是教導修真如三昧。你由這樣的對一切所認知的境界,能夠善巧美好圓滿的觀察覺悟,普遍對於一切諸法想中,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的想當中生起唯客想,會生起說,唉啊!原來我所有的想都是虛妄分別,
對於一切有為法無為法,這一切戲論之想,只要有假名分別一執著它是真實的,就是戲論了,看透了戲論之想是客法客想而已,能夠數數除遣,心裡有想就立刻排除遣離,知道這是不可得,這種正見已經深植到內心,因此在靜坐時如有戲論之想現前能數數除遣。這時是無所住想,但要怎麼樣內住其心?要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還是有一個所緣境的,但這所緣境是無分別的,因為沒有想就沒有分別,法有,客法,這境界不可得所以無相,能分別的心不能轉了;無客想,所以無分別。以無分別無相的心,剛開始還是有相有分別,但唯取義轉,開始練習是隨順無分別無相而已,名隨順毗鉢舍那,不是真實的毗鉢舍那,或隨順奢摩他,不是真實的奢摩他,內心裏面只有這境界,唯取義轉;是說緣真實義為所緣境,真實義也就是真如,緣這境界。
於此事中多修習住。
在毗鉢舍那這件事當中要多多的修習安住,這樣修法空觀,也就是這樣思惟分別,這是論主依佛的法教指導有一個明顯的方法,可以滅除有所得的分別心,使令行者能夠證得無分別智;剛開始是有分別,慢慢的能夠進入無分別的境界。
Summary
汝若如是,當依如來妙智清淨等持種性,獲得無倒心一境性。
善男子!如果能夠這樣的思惟觀察真實義,應當會依止佛微妙的智慧,以及佛的清淨的三昧、清淨的等持種性,會獲得沒有顛倒的心一境性,沒有顛倒的定,這定是很殊勝,跟勝義諦相應的無倒的心一境性,無漏的禪定。
如是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若於慈愍,若於緣性緣起,若於界差別,若於阿那波那念,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
如果你們是修不淨觀,在不淨作意思惟時,不要棄捨遠離剛剛說的這些唯識觀、法空觀,不淨成就,還要再修唯識觀來捨離不淨的戲論分別想。
若於慈愍觀,若於緣性緣起觀(緣性的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緣起的思惟十二因緣的觀行)、若於界差別觀(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差別觀)、若於阿那波那念的數息觀,若於所成就的初靜慮,詳細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還有無量菩薩的四靜慮,六神通,種種的等持、等至這些,各式各樣的有心定、無心定等作意思惟,在這樣修行時的作意不要棄捨遠離剛剛所說的這些唯識的作意、法空的作意,其實也包括我空,我空法空的作意,任何的作意如果沒有離開名言都還是戲論,都應該同時的思惟觀察。
汝若如是修此菩薩無倒作意,漸次乃至當得無上正等菩提,究竟出離。
善男子!你如果能夠用這種方法,如前面所說菩薩沒有顛倒如理作意思惟修習唯識觀,漸漸地從內凡到外凡,到見道、修道乃至到無學道,將來會成就無上的正等菩提,正等正覺,究竟的出離,包括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
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
以上所提出來的這些修行觀行,雖然是在種種界智力裡面,但由於依止此方法可以普遍趣向於正行,是名一切菩薩的遍趣正行,應當知道,一切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要普遍的趣入無上菩提道的正行,正確的菩提道就是應該要這樣子修行,才能成就無上菩提。
過去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已正施設如是教授;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
一切諸佛都是這樣教導初發心的菩薩,過去的佛也是為了始業發無上菩提心的諸多菩薩眾,已經正確的施設如前所說的這些教授,未來的佛也是為了始業諸菩薩眾,將來也要這樣施設這些教授,唯識的教授,現在的如來也為始業諸菩薩眾,現在正在施設這樣的教授菩薩道的毗鉢舍那。
諸聲聞等於此作意勤修習時,亦能速疾得勝通慧。若能於此無倒作意如實通達,便能獲得諸法現觀。
諸多的聲聞、緣覺行者對於此作意,雖然佛是為菩薩說的,但行者能這樣精進修唯識作意時也能很快得到殊勝的通達諸法實相智慧,如果能夠對於這種沒有顛倒的作意如實的通達就能夠獲得諸法的現觀,能夠得到現量觀察諸法的真實義,可以證得無分別智,所以廣慧的聲聞人也可以這樣修。這是說到佛的種種界智力,對於聲聞和菩薩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