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黑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BBCode 禁止使用
表情符號 禁止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燈下黑

燈下黑

小竹子 » 週五 6月 23, 2023 2:29 pm

某佛教台的問題 --- (幫忙轉貼真的不能太迷信)

北傳的大藏經不能說是假經或說偽造的。

一直強調南傳大藏經是真佛經,這種說法實在太不好,某佛教電視台的太過偏差的說法。

北傳的大藏經可以參考,但不能說是偽造的還強調是假經。

一直強調證果能入定還強調有 神通 的說法很讓人反感。

擲筊問神佛真的不是佛教也不是南傳佛教。

佛教是佛教 道教是道教 絕對不要迷信 擲筊問神佛 的道教儀式。

某佛教電視台的問題 ...........

Re: 燈下黑

訪客 » 週六 12月 18, 2021 10:20 am

人在燈下不見黑
生在暗處不知影

Re: 燈下黑

兩元辯證 » 週一 12月 06, 2021 12:02 pm

齊識而返不能過彼

Re: 燈下黑

一肚子壞水 » 週一 12月 06, 2021 10:31 am

食不知味

Re: 燈下黑

自認自己已成就 » 週六 12月 04, 2021 9:42 am

莊肖為!

Re: 燈下黑

訪客 » 週日 11月 14, 2021 10:45 am

新老怪 寫: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日 11月 14, 2021 9:50 am

慶:這巖頭大師甚是奇怪,即得個正句,還轉什麼?
代言:不怪某甲!
法無:是老僧罪過!
慶:眼光賊亮
法無:既知今日,何必當初?
慶:這巖頭挑三揀四,卻一德山一枝流傳,情何以堪!
代言:水不流不響!
法無:何不道臭屁不響,響屁不臭!

:mrgreen:臭屁不響

虎毒纏身

無法可解 » 週日 11月 14, 2021 8:30 am

新老怪 寫: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日 11月 14, 2021 8:24 am

觀察使裴休訪之問曰:還有侍者否?
師曰:有一兩個,只是不可見客。
裴曰:在甚麼處?
師乃喚大空小空,裴睹之驚悸。
師語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
裴問曰:師作何行業,感得如斯?
師乃良久曰:會麼?
曰:不會。
師曰:山僧常念觀世音。諸位,老漢今日 亦念觀世音,可有二虎 供老漢驅使麼?

:mrgreen:有二虎 供老漢驅使

Re: 這才是作者原意:裝肖為

訪客 » 週二 11月 02, 2021 9:40 am

訪客 寫: 週二 11月 02, 2021 9:36 am 新老怪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二 11月 02, 2021 9:29 am

說說“麻三斤”(阿那含《我參公案》)


  老朋友又問到禪宗公案的問題,其實我已經談到很多了。在這裡我想再多說幾句的還是那個老話題:如何是下手處。

  參公案難就難在 初學者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一般人只好根據自己多年的習慣與經驗、知識等,從語言的表意上來“解讀”公案,故爾未能了悟 祖師們的真正用心,把參公案弄成了文言名句的考證或詮釋,所以被祖師們斥為“參死句”。一些佛學學者們 最容易犯的就是這種錯誤。

  比如我在前邊的一篇短文中 舉的那個解讀“藏頭白,海頭黑”的例子,說這則公案的意思是說智藏頭髮白 年紀大因而辦事老成,懷海頭髮黑 年紀輕因而辦事生澀,這就是典型的“參死句”。就連一些非常著名的學者,也犯這種錯誤。比如日本的一位佛學大師,那都是在全世界都有名望的學者,他在解讀“麻三斤”這則公案時就說:麻三斤=三斤麻=一件袈裟的原料=一件袈裟=與佛共參,所以他最後得出結論說,麻三斤的意思 就是與佛共參。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也是不容易的,是經過了非常艱苦的考證,查閱了大量的史料,最後才考證出古時候做一件袈裟需要用三斤麻。他很不容易,可以說治學態度非常認真。但是,參公案是這樣參的嗎?這還叫參公案嗎?這與祖師的用心,不但南轅北轍,並且十分牽強。

  實際上,當學僧問洞山如何是佛,而洞山隨口即答“麻三斤”時,並沒有去考證做一件衣服 需用多少麻這件事,他只是在“直指人心”。“麻三斤”不過就是說“一團亂麻”,和前人所說過的“亂草”“雜草”沒有區別。
前人說:“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就是說,我們自己的那個 一天到晚都在亂七八糟的象亂草一樣的打妄想的心,其實就是你所要認清的 那個本性所在。修心,怎麼修呢?就是“一回入草去,拽鼻牽得回”,心亂了,打妄想了,再把它收回來就是了。因此,禪宗祖師所說的“麻三斤”,其實不過是告訴我們後學:妄心即真心。和做服裝的原料沒關係。

  不過近些年來,許多學者也已經認識到了這個特殊的問題,即:不能用傳統的語言學來對待禪宗的語言現象。因此在語言學中,近年來又專門分出了一支,叫“禪宗語言學”,在“禪宗語言學”裡,學者們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在禪宗的語言裡,有一種專門的、不同於傳統的語言模式,那就是“答非所問”“問東答西”和“語中無語”等等極其獨特的句式,這種語言現像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合理的,但在禪宗那裡卻不屬病句,而是“風格”。這樣的研究是有益而中肯的。

:mrgreen: 妄心即真心
瘋子也能當國王
真是奇哉又怪哉!

這才是作者原意:裝肖為

訪客 » 週二 11月 02, 2021 9:36 am

新老怪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二 11月 02, 2021 9:29 am

說說“麻三斤”(阿那含《我參公案》)


  老朋友又問到禪宗公案的問題,其實我已經談到很多了。在這裡我想再多說幾句的還是那個老話題:如何是下手處。

  參公案難就難在 初學者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一般人只好根據自己多年的習慣與經驗、知識等,從語言的表意上來“解讀”公案,故爾未能了悟 祖師們的真正用心,把參公案弄成了文言名句的考證或詮釋,所以被祖師們斥為“參死句”。一些佛學學者們 最容易犯的就是這種錯誤。

  比如我在前邊的一篇短文中 舉的那個解讀“藏頭白,海頭黑”的例子,說這則公案的意思是說智藏頭髮白 年紀大因而辦事老成,懷海頭髮黑 年紀輕因而辦事生澀,這就是典型的“參死句”。就連一些非常著名的學者,也犯這種錯誤。比如日本的一位佛學大師,那都是在全世界都有名望的學者,他在解讀“麻三斤”這則公案時就說:麻三斤=三斤麻=一件袈裟的原料=一件袈裟=與佛共參,所以他最後得出結論說,麻三斤的意思 就是與佛共參。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也是不容易的,是經過了非常艱苦的考證,查閱了大量的史料,最後才考證出古時候做一件袈裟需要用三斤麻。他很不容易,可以說治學態度非常認真。但是,參公案是這樣參的嗎?這還叫參公案嗎?這與祖師的用心,不但南轅北轍,並且十分牽強。

  實際上,當學僧問洞山如何是佛,而洞山隨口即答“麻三斤”時,並沒有去考證做一件衣服 需用多少麻這件事,他只是在“直指人心”。“麻三斤”不過就是說“一團亂麻”,和前人所說過的“亂草”“雜草”沒有區別。
前人說:“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就是說,我們自己的那個 一天到晚都在亂七八糟的象亂草一樣的打妄想的心,其實就是你所要認清的 那個本性所在。修心,怎麼修呢?就是“一回入草去,拽鼻牽得回”,心亂了,打妄想了,再把它收回來就是了。因此,禪宗祖師所說的“麻三斤”,其實不過是告訴我們後學:妄心即真心。和做服裝的原料沒關係。

  不過近些年來,許多學者也已經認識到了這個特殊的問題,即:不能用傳統的語言學來對待禪宗的語言現象。因此在語言學中,近年來又專門分出了一支,叫“禪宗語言學”,在“禪宗語言學”裡,學者們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在禪宗的語言裡,有一種專門的、不同於傳統的語言模式,那就是“答非所問”“問東答西”和“語中無語”等等極其獨特的句式,這種語言現像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合理的,但在禪宗那裡卻不屬病句,而是“風格”。這樣的研究是有益而中肯的。

:mrgreen: 妄心即真心

Re: 燈下黑

業壺 » 週日 10月 31, 2021 11:20 am

新老怪 寫: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日 10月 31, 2021 11:07 am

問:“學人道不相見時,還回互也無?”
師云:“測得回互。”
學云:“測他不得,回互個什麼?”
師云:“不與麼是你自己。”
學云:“和尚還受測也無?”
師云:“人即轉近,道即轉遠也。”
學云:“和尚為什麼自隱去?”
師云:“我今現共你話語。”
學云:“爭道不轉?”
師云:“合與麼著。”

  與大善知識共語,細論受用之境界,乃萬劫難逢之因緣也。趙州語錄中 多有如此之消息流出,開人眼目,澤人心意,學者惠莫大焉。

  回互乃曹洞綱宗之本,源出石頭《參同契》,亦是六祖三十六對 通達圓融之用也。回互即知二而不二,不二而知二。有無,生死,凡聖,一切一切,俱能回而互之,圓轉於無窮,圓融於無礙。

個體之緣遇,為相見。入法界得實相,總萬別為一 為不相見,亦為無處不見。
當年洞山辭雲巖,雲巖雲:“自此一別,難得相見。”
洞山雲:“難得不相見。”
法身一體,未嘗分離,故“難得不相見”。
報身各殊,天涯一方,故“難得相見”。
回互者,於此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

  那僧問:“不相見時,還回互也無?”趙州高處著眼,提持雲:“測得回互。”誰在回互?回互乃用,用則得有主人。那僧云:“測他不得,回互個什麼?”但此“主人”甚是難見,“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曹洞宗有云:“莫道不相識,從來不見人。”又云此為“密密處”,故“測他不得”。既“測他不得”,其作用又何以得顯?又“回互個什麼”?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趙州答話,亦直指“這個”——“不與麼是你自己”——與麼仍是你自己。

  那僧欲反客為主,反將趙州一軍,雲:“和尚還受測也無?”——是自測,或他測?趙州雲:“人即轉近,道即轉遠也。”——以人相看,則越看越近;以道相看,則越看越遠。人者,音容笑貌俱在;道者,恍兮惚兮難測?趙州這裡,萬莫直讀,反讀更佳——此亦回互。

  那僧只見到“轉遠”,故云:“和尚為什麼自隱去?”趙州又直示“轉近”,雲:“我今現共你語話。”那僧於此終有省處,雲:“爭道不轉?”趙州肯之,雲:“合與麼著。”

  古人於本分上說話,皆實語,非戲語,更無野狐精怪之語,今學者當留意於此。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