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良价禪師悟道因緣 – 參 “如何是無情說法”
信堅
一、前言
滿腹經論,學富五車,都是知識、見聞覺知,世智辯聰,不能了生死大事,不能明心見性。要想明心見性,最簡單的方法,是心領意會,見性大師的悟道因緣。”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依之修行,見道只在眼前。
信堅園地曾介紹了幾位古今大師,悟道因緣。如托勒、霍金斯、馬哈希、馬哈拉吉,無盡藏尼的 :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參看: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1-20) ,第十則) 及 香嚴禪師的 “一擊忘所知。”
之前講了不少 “頓悟見性” 的心法。但總覺讀者要領悟其中道理,真不簡單。
因此信堅在此,再以講故事方式解說,如何參悟自性。
此文介紹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禪師(807〜869)的悟道因緣。
他是時時刻刻,提起淨念,參 “什麼是無情說法”,當時節因原成熟,就如電光石火,雷霹光閃,剎那間 心與境合,豁然開悟。
二、 無情說法
大地山河、森羅萬象,可分為兩類:有情類、無情類。
「有情」是指有生命的人類、禽獸、動物等;
「無情」是指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雲月溪石,所有一切無生命的物質。
有情說法,透過言語文字表詮的,譬如經典文字、法師說法、禪師開示。
無情說法,是世間現象 所顯示的佛法,是無言的,只能用心神去觀察、感受、領悟。
譬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上飄的白雲,流水滔滔;春去秋來,花開花謝,訴說「世事無常,萬法因緣生。一切空、不可得」。
佛門古刹的鐘聲、梵唄,悠揚悅耳,能震奮靈魂的深處,比用言語說法更具感染力。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
最有名的禪宗公案,是世尊 “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開啟了”教外別傳,以心印心的頓悟法門。
唐代的洞山良价禪師,專參「無情說法」的公案,參了許久,始終不得其妙。後過溪水,無意中看到 自己水中的影子,而悟道。
三、洞山良价禪師悟道因緣
3.1洞山良价禪師生平
洞山良价禪師(807〜869),唐代高僧,曹洞宗之祖。幼年出家。師父教他誦《般若心經》,念至「無眼耳鼻舌身意」處,忽以手捫面,問師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其師駭然異之,曰:「吾非汝師。」即指往五洩山禮勝默禪師披剃。21歲在嵩山受具足戒,然後便遊方參學。首詣南泉。值馬祖諱辰修齋,泉問衆曰:來日設馬祖齋,未審馬祖還來否? 衆皆無對。師出對曰: 待有伴即來。泉曰: 此子雖後生,甚堪雕琢。師曰: 和尚莫壓良為賤。
[信堅註: 曹洞宗法脈。六祖惠能 (638-713) →青原行思(671-740)→石頭希運(700-790)→藥山惟嚴儼(751-834)→雲巖曇晟(742-841)→洞山良价价(807-869) →曹山本寂(840-901)].
3.2 向南陽忠國師問道: “如何是無情說法”
次參溈山,問曰:「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究其微。」溈曰:「闍梨莫記得麼?」師云:「記得。」溈山云:「試舉看。」師遂舉。
良价禪師就轉去參禮溈山靈祐大師。价問:聞聽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不知奧妙在哪裡?祐答:你記得那次的情形嗎?价說記得。於是他把全部的經過說出來:
僧問: 如何是古佛心? 國師曰: 牆壁瓦礫是。僧曰: 牆壁瓦礫,豈不是無情? 國師曰: 是。
牆壁瓦礫是無情,沒有知覺,冥頑不靈,怎麼會是古佛心呢?國師說: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因分別故,就生出有情無情不同。
如若不分別,一切聲色、山河大地,都在心性中圓,而無一法可得,又有什麼有情無情呢?
僧問:『還解說法否?』國師答:『常說熾然說。無間歇。』
因為佛是說法度生的,古佛會說法,無情既是古佛心,當然也就會說法了。此僧與我等凡夫一樣。無情說法,無間歇地,時時時刻刻都在說。我們往往都著在所見所聞上,不知道 無說才是真說。聽到聲音了,就是聽到;沒有聽到聲音,就是沒有聽到。
其實,沒有聽到聲音也是聽到!你聽到個沒有聲音嘛!
所以,無說是真說,因大音希聲說之故。聞性 不在有聲與無聲。
僧問:『某甲為甚麼不聞?』國師答:『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
這是你自己不聞,因為你顢頇佛性,著在有聲可聞上了,不知道無聞 才是真聞。進一步看,聞無聞者是誰?聽到了沒有聲音的是誰呀?你的聞性聽到個無聲,難道不是聽到了嗎?而這個無聲無分別時,正是你的聞性現前之時,是故是真聞。你自己不聞,不能妨礙那個能聞的啊!
僧問:『未審甚麼人得聞。』國師答:『諸聖得聞。』
盡大地無一人不聞。因為人人都有聞性。你不聞,是你的聞性 被妄念障礙住了。諸佛、菩薩、羅漢、辟支佛等,無妄想執著,因此他們能聞 “聞性”。
僧問:『和尚還聞否?』國師答:『我不聞。』
你自己能聽到麼? 國師說,我還未見性,故不聞。
僧問:『和尚既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國師答:『賴我不聞,我若聞,即齊於諸聖,汝即不聞我說法也。』
國師說,幸好我不聞,假若我聞到了,我就是聖人了,你也就聽不到我說法了。
聖人無說而說,無聞而聞。凡有言說,皆無實義。本來無法可說,本來也無人聞法。若還有法可說、有人聞法,那正是執著在人相、我相上了。
(我若聞,你就不聞我說法。意思是 真正的聞是無聞,假若能聽到,我就著相了;我著相了,就沒有說法的資格,就不能給你說法了。)
僧緊逼道:『恁麼則眾生無分去也。』國師答:『我為眾生說,不為諸聖說。』
若是這樣,眾生就不能聽到無情說法了,成道就無望了?國師說,我對眾生方便說法。
僧問:『眾生聞後如何?』國師答:『即非眾生。』
眾生聽你講過以後,會怎麼樣啊?國師回答說,眾生若能聽到無情說法,薦取這不生不滅的聞性,那就超凡入聖了,就不是眾生了。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因為迷誤不醒;假如當下一醒悟,即非眾生了。
僧又問:『無情說法,據何典教?』國師答:『灼然,言不該典,非君子之所談。汝豈不見《華嚴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
無情會說法,出自什麼經典?國師說你這樣說當然很對,如果無情說法沒有依據經典,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是君子所言了。《華嚴經》云:一切灰塵、一切國土都在說法,一切眾生即包含一切,不管是有情世間,還是無情世間 無不在說法,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法無不在說法啊!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真心能夠成就萬物,反過來萬物顯現真心。一切無情 本來是佛性所顯現,眾生只是因為無明之故,誤認四大為自己色身,於是就分別有情無情,其實一切都是自己。 所以說「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真正的妙玄奧意 是無法表說的,只有意會、神知。若住在言說上,就會不到真義了,故云「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無情說法是觸景生情,心領神會,無聞而聞的一種心開意解的微妙神境。做功夫參究到無說、無聞,妄念不起處,就能觸景生情,領會個中奧義。
3.3 參訪溈山祐禪師、雲嚴禪師,繼續問 “無情說法” 的真實義
這是南陽忠國師對那和尚的開示,洞山禪師不理解,所以把這個公案 講給溈山祖師聽。
溈山云:「我這裏亦有,只是難得其人。」師云:「乞師指示。」溈豎起拂子點一點曰:「會麼?」師曰:「請和尚為某甲說。」溈云:「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師云:「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麼?」溈令見雲巖。
溈山祐禪師聽了,說道:我這裡也有,只是罕遇其人!良价聞言,請求開示法要。祐禪師把手中拂塵豎起來,說:會嗎?
良价自知不契機宜,於是懇求指示善知識,以便前往參學。
祐禪師頷首稱善,說:你去澧陵攸縣,那裡石室相連,內有一雲巖道人,可往親近,必能幫助你,獲得大利益!
師陘造雲巖,便問:“無情說法,什麼人得聞?” 巖曰:“無情得聞”師曰:“和尚聞否?” 巖曰: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師曰:某甲為什麼不聞? 巖豎起拂子曰:還聞麼? 師曰:不聞。巖曰:”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
良价辭別了溈山,直往雲巖造訪;見了面,他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然後追問:無情說法,什麼人能聽到?雲巖禪師聞言,毫不猶疑地回說:無情說法,無情能聽到。
良价緊接著追問:和尚你能聽到嗎?答:我若能聽到,你便不能聽到我說的法了!
良价不解意,再追問道,那是為了什麼呢?雲巖禪師到此田地,見良价不能打破黑漆桶,只好豎起拂塵說,你聽見了嗎?良价答:沒有。雲巖禪師說:我所說的法你都聽不見,何況是無情所說的法呢?
師曰:”無情說法,該何典教” 巖曰:”豈不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師於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時方得知。 」
良价聞言,沉默了一會,問:什麼典籍上載有無情說法的事呢?
雲巖禪師回答:「《阿彌陀經》不是記載水鳥樹林,八功德水、七重行樹,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嗎?」洞山良价聽了,恍然覺悟,不禁失聲叫道:「啊!是啊,是啊!」無情說法果然是有聖典根據的。洞山良价禪師終於心有所悟,隨即說出一首偈: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偈中開示:「如果您想用耳朵聽到「無情說法」的聲音,那是不可能的 (已落入分別、獨存的八意識,不名般若)。但是,當您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遠離污染而得清淨,則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 (六根互用,以聞姓 “聞”)。 眼晴也能聽聲。 這時您就會明白:真理原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翠竹、鬱鬱黃花雖為無情,但顯象盛衰,隨緣幻化,皆演圓音,「諸法無常,苦、空、無我」。
一日師問雲巖:「某甲有餘習未盡。」巖曰:「汝曾作什麼來?」師曰:「聖諦亦不為。」巖曰:「還歡喜也未?」師云:「歡喜則不無,如糞掃堆 頭拾得一顆明珠。」
有一天,良价問: 我的餘習未盡,不知該怎麼辦?巖禪反問道,你曾經是為了什麼來這裡呢?良价說:什麼也不為!曰:那麼你現在應該感到很歡喜了!良价說:歡喜當然是有的,不過,僅僅是像在垃圾堆裡,撿到了一顆明珠罷了!
四、洞山良价 過溪見影悟道
師辭雲巖,巖曰:“什麼處去?”師曰:“雖離和尚,未卜所止。”曰:早晚卻回。
洞山對於雲巖的教育手段,搞不明白,於是就想出去雲遊一番。至於去哪裡,自己心裡也還沒數。雲巖知道,這是洞山聽明白了自己的話,去山水林叢之間,去尋求“無情說法”的時節因緣去了。
師曰:待和尚有住處即來。 曰:自此一別,難得相見。師曰:難得不相見。洞山說:等我證果後,會回來看你。雲巖說:“你這一走,我們就難再見了”。洞山這時說:“不可能不再見面”是在向老師表示悟道的決心。
臨行又問:”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師真否,如何祗對?” 巖良久,曰:”只這是”。師沉吟。巖云:「價闍梨,承當個事,大須審細。」良价臨行時又問:百年後,忽有人問起老師父的情形,應如何答覆?巖禪師默然良久,然後回答:祇是這個!過了一會兒,接著又說:將來你必須承當大事,但你要特別小心啊!
師猶涉疑,後因過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曰: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良价仍然不能體取現前,處於疑惑中,在行程中,老揣摩著「祇是這個!」的語句;後來當他一次經過一條小溪,在趟水時,忽然看到了自己倒映在水的影子,頓然契悟「祇是這個!」的義諦。於是,做了上面一首悟道偈。
四、洞山良价悟道偈解說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不要從思想上去找 “只這是” (真我)。”他”是你的妄想,是真我的影子。如果你跟著感覺知覺在跑,都是跟“他”。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道、佛性,一直就在這裡,你不要到處向外馳求。只有向內求、求自己,要自己悟出來的,才是真實。如果向外去尋找,會離道越來越遠,會跟自己越來越疏遠,越來越不了解自己。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現在我無論到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間,對外面的東西 都不取不捨了,都是「獨自」的、絕對的,都不見有對偶、不見有相對。假如能這樣,那就處處時時 都能顯現這個絕對的真心,處處時時都能見到真如自性了。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渠 是洞山良介過水時,所看到水中他自己的影子。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一切事物 無一不是我的影子,統統是真我的顯現。
可是真我 不是這個身體,不是水中的影子。我們的思想、外境,都不是真我。但這些思想、境界等等,卻都是“我”的作用所變現的,也就是全波是水,全水是波的道理。
但「我今不是渠」,
我這法身是無相的,雖然影子都是我的顯現,但我不是影子。
雖然這一切相 無不都是我,但我並不是一切相,因為法身是無相的。你就是把這一切相統統都拿走,因其皆不是我,也與我無損。不要著在相上,一切相都不可得,一法不立才對。
洞山禪師說「我今不是渠」,就抹掉了一切法相的影子,虛空粉碎、大地平沈,一切都消殞無存、化為烏有了。非但如此,連我(即法身)也不立。
非但不立法身,連不立也不立,所謂「非法、非非法」,這才是大徹大悟。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應該這樣去親身體證,而不是法外求法,心外覓心,邏輯來邏輯去,才能契合如如不動的本心佛性。只要認清 “渠、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時,處處都可以找到 “真我”。
古德曰:「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宇宙萬有,都是法身的作用、法身的顯現。此即雲岩禪師所說的「只這是」。
就像鏡和影一樣,因鏡光故,能現諸影。又因鏡、影不相離故,則說鏡即是影、影即是鏡。但影子畢竟不可得,絕不能執著影子為實有。
所謂「影即鏡」者,是取其「不離」之意而已。
因為離鏡就無影,所以才說,見影即是見鏡。
一切色相 只不過是法身顯現的妙用而已。
色相和法身的關係是「不即不離」。
不即者,就是說色相不過是幻影,並不即是真實的法身。
不離者,是指離相無性、離境無心,猶如離影則無鏡、離波則無水一樣。
真性 是非有而非空、非空而非有的圓妙靈性,既不著有、也不著空,既不著空、也不著有。
五、結論
宗下公案的妙用,就是教你在起疑的時候,回光返照,照見本來,這就是悟道,這就是見性。法身無相,是個靈知。雖然法身無相,但它是真空妙有,是個萬能體,能成一切事,能生萬法,能應緣起用,能應緣接物,所以,它又不離諸相。
全偈中的樞機在「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認識了真性之後,並不是僵硬地死守,而是活潑潑地 起無窮妙用。
你識得主人之後,能利用僕人,僕人也就不離主人。這樣,處處皆是真心的妙用。
真正識得真性之後,一切色相、一切事物都由你指揮、由你使用,也毫不粘情著物。不著相就是起妙用,這叫大機大用。
無情說法的一段公案,良价禪師雖然依之得悟,卻也是幾經波折,數參明師,的確得來艱苦;尤其,雖悟而不究竟,直到睹水中影子,才圓成大事。
可見禪悟之不易,難怪古德要說「脫一層皮」,「敲骨括髓」以及「不是幾番寒澈骨,難得梅花撲鼻香」之語。
樞機在「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